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拒絕平庸·周鴻禕和他的創士記

第11章 第十章機會從細處生

“有些失敗是挺可笑的。”周鴻禕說。除了羊奶,他還做過煲湯、靶場等項目投資,均告失敗。因為失敗而打水漂的資金也有好幾千萬。痛定恩痛,他終於下定決心:不熟不做! 當然,也有不錯的項目,大多在他熟悉的互聯網領域。最為人熟知的自然是奇虎公司了。 巨頭們窘了,創業者才會有機會,雖然這些機會都在縫隙裡。 2006年初,雅虎發布的季度財報顯示其業績疲軟。疲軟的原因是網絡廣告領域發生了變化,其廣告收入下滑。同時,雅虎在競爭中出現的失誤,也讓谷歌得到不少機會。谷歌可沒那麼心慈手軟。 說到廣告,就不能不提2006年初“雅巴”聯手華誼兄弟傳媒集團,耗資3000萬人民幣,邀請陳凱歌、張紀中、馮小剛三大名導圍繞“雅虎搜索”分別創作的視頻廣告短片。配合廣告,還舉辦了“雅虎搜星”全國選秀活動。

三位導演分別選擇雲南西雙版納、北京北海公園、福建武夷山作為外景地,攜數月選秀後脫穎而出的三個幸運兒,經過數十天的緊張拍攝,三部“雅虎大片”終於在9月28日新鮮出爐。但耗費巨資的廣告顯然沒能挽救雅虎下滑的趨勢。三部廣告片共同的主題是“生活,因找到而快樂”,但雅虎卻沒找到自己的問題所在。 目前一切資訊正向娛樂化發展,就連生活方式都娛樂化。娛樂內容是網民最為關注的互聯網內容,有品位、時尚的娛樂必須引導未來的趨勢,未來5年雅虎將以搜索為基礎,強調互動和個性,成為國內最大的搜索服務商。娛樂方面,雅虎還將展開一系列佈局,為雅虎搜索注入更多創新、好玩的元素。 馬雲,這個雅虎中國新的掌舵人將周鴻禕近兩年來的佈局推倒了。

畢竟,現任和前任擅長的領域完全不同,關注點也大相徑庭。 如今,“娛樂第一引擎”的定位對於馬雲及其阿里巴巴自然是有利的,因為阿里巴巴的內容與娛樂和生活息息相關,但對於雅虎就未必是好事了。它的競爭對手是谷歌和百度,.可突然之間卻改道攻向中國本土網站。 雅虎本來就在技術積累上存在短板,前兩年翻牆翻得不錯,才得以追上來,眼看就該發起總攻搏一搏了,可這集結號一吹,發現不讓他們繼續翻牆了,連主要的敵人都換了。谷歌和百度自然是偷著樂,但雅虎本身也不覺得有錯,最惱怒的也許就是那些被突襲的倒霉蛋了。 這也難怪——雅虎本身就有媒體屬性,類似國內的Haol23上網導航,幫助用戶找到他們想快速找到的內容。最開始的確是剛性需求,也有很多人訪問,訪問的人多了,自然就開始做廣告。後來做頻道和門戶也算順理成章。問題在於:雅虎朝著“賣廣告的公司”迅速墮落。因為它所引領的旗幟廣告市場需求實在旺盛,有錢賺誰不去賺呢?

但是,賣廣告是媒體公司的主業。那麼雅虎究竟是要和谷歌鬥,還是和新浪、搜狐、網易這些媒體公司鬥呢? 敵人都找不准,仗怎麼打?縱然雅虎很多頻道內容都相當棒,比如雅虎財經和雅虎體育都有很大的瀏覽量,但雅虎從來就沒有明確回答過一個問題,那就是:人們為什麼要來雅虎? 在互聯網的早期,優質內容的確可以吸引用戶,但搜索引擎和社交網絡的興起使用戶有了更方便、更快捷的獲取信息的方式。雅虎在搜索引擎上的發力並不算晚,本來是有機會的。可選擇多了,左顧右盼,最後自己也搞不清楚自己要的究竟是什麼。 或者,面對這樣的戰略大轉折,雅虎本身也有畏難情緒在作怪。總之,由於雅虎自亂陣腳,谷歌比預想的更輕鬆就得到了它想得到的。

百度就不用說了,在中國,連谷歌都不是它的對手。 雅虎走向這個方向並不奇怪,畢竟它的基因裡就有這兩種可能。但是,搜索比之媒體,更貼近互聯網行業的基礎服務,而基礎服務更有助於搭建平台。那個階段恰好是平台拔地而起的最佳時機。 除了躊躇滿志的阿里巴巴,百度創造了“百度一下”,獲得了“中國的谷歌”的美譽,而騰訊的小企鵝已是中國網民的“網絡身份證”。 2006年左右,三大平台已呈鼎立之勢,後來者機會不多了。 2005年8月11日下午,雅虎中國宣布與阿里巴巴置換股權。 同一天上午10點,周鴻禕正式披露他離開雅虎中國總裁後的就職去向。他遞出的新名片上寫著:IDG技術創業投資基金投資合夥人。 國外風投基金看好中國第二波互聯網熱潮,他也看好。

9月1日,他以投資合夥人的身份正式加盟IDGVC(國際數據集團風險投資基金KIDGVC是第一家進入中國市場的美國風險投資公司,其投資集中於互聯網、軟件、通信等高科技領域。 對於加盟風投的動機,周鴻禕坦言:“在我創業最困難的時候,如果沒有IDG的25萬美元,我不可能把十幾人的公司發展到幾百人的規模,我對風投的作用理解很深刻。IDG之所以看上我,是因為我與其他合夥人有經驗上的互補。” 他認為自己做風投的優勢在於:一是做技術出身,會看方向,有獨特眼光;二是擁有豐富的公司運作經驗。 實際上,他從第一代互聯網熱潮的數字英雄轉換到Web 2.0時代的風險投資商,還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與雅虎中國簽訂了競爭迴避條款,短時間內無法再創業;二是他希望親身體驗一下風投這個行業。

這是他職業生涯中的最後一塊處女地了。更重要的是,這個行業是熟悉和製定遊戲規則的最佳場所。 差不多與此同時,攜程網創始人、總裁兼首席財務官沈南鵬也已加盟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風險投資公司,掛牌納斯達克的財經網站金融界的前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寧君也正式加盟IDG。 百度上市引發的第二波互聯網熱潮大大刺激了國外風險投資基金。 到2005年底,國際排名前四位的風投基金都將進入中國。四大風投之一的Accel公司出資1億美元與IDG—起設立了一筆2.5億美元的風投基金。紅杉公司也將在中國投資1.5億美元。另兩家風險投資公司Matrix Partner和KP也有所動作。 “隨著頂尖風投的大量湧入,未來的中國IT業會熱得燙手。”周鴻禕說,做風投是自己再一次創業,“我希望在我手裡誕生像百度和騰訊這樣的公司。”

按理說,搞IT出身的周鴻禕關注點應該會集中在互聯網領域。但他是個不按常理出牌的人,當起投資人來也不例外。他的投資項目範圍非常廣泛。 也許是因為他自己本來沒多少業餘生活,但是又對生活充滿激情,所以一聽創業者“忽悠”那些他不熟悉的東西,頭腦發熱得特別快。結果就是一拍腦門就在與互聯網八竿子打不著的行業投上個幾百萬。 最離譜的一次投資經歷——投資羊奶。 當時,一位創業者找到他說要做羊奶,說現在牛奶不行了,羊奶如何如何好;還介紹自己經過三年的研究發明了一項可以讓羊奶去除羶味的專利;說因為羊奶最接近人奶,營養價值高,針對婦女兒童肯定有市場;同時又發動奶農養羊,幫助農民脫貧致富。很快,周鴻禕就對天花亂墜的商業計劃動心了。

品嚐了兩次創業者提供的羊奶後,他和另一個著名的天使投資人就投了幾百萬進去。沒想到一個多月後,對方就說錢花沒了,這讓他非常意外,趕緊去實地調查摸底,看這錢到底是怎麼花光的。到那兒一看,眼前的景象讓他兩眼發黑。這哪像一個現代化的企業! 看了現場後,周鴻禕知道已不可能再給這個項目投錢了,但幾百萬已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有些失敗是挺可笑的。”周鴻禕說。 除了羊奶,他還做過煲湯、靶場等項目投資,均告失敗,因為失敗而打水漂的資金也有上千萬了。痛定思痛,他終於下定決心:不熟不做! “做天使投資人不能憑想像,也不能憑熱情,更不能衝動。” 周鴻禕後來總結出三條失敗率較高的情況:第一,不熟悉,錢放進去好比買彩票;第二,有時明明不太看好一個項目,但礙於朋友情面還是投了;第三,光看項目不看人,或看人看得不准,也是賭徒心理。

當然,也有不錯的項目,大多在他熟悉的互聯網領域。最為人熟知的自然是奇虎公司了。 關於“奇虎”這個名字的來由,還真和很多人調侃周鴻禕說的“騎虎難下”有關。這本來是個負面的詞,但周鴻禕偏要將它“魔鬼”一下:大家平常說上網站,上網站,我希望他們上我的網站時上來就不要下去了,希望能有黏性——騎虎難下。同時奇虎也有“strange tiger”的意思:獨特、威猛、與眾不同、虎虎生威。 奇虎此時的董事長是齊向東,但他是追隨周鴻禕從雅虎出來的,所以這其實是周鴻禕自己搭建的平台。作為天使投資人,他自己投了幾百萬美元進去。與此同時,鼎暉、紅杉等投資機構也投了不少錢。 在王功權、沈南鵬和張帆等投資人看來,奇虎的吸引力在兩個方面:一是團隊很好,對周鴻禕個人有信心,所以不管他做什麼他們都要投;二是“社區搜索”的理念不錯,和百度很不一樣。

但奇虎雖然前後融到超過5000萬美元的資金,發展卻並不順暢。用戶不願意“騎”,周鴻禕只好自己回去“騎”。 2006年3月,在成為天使投資人後不到一年,為了給許多因為他才去奇虎的老部下和因為看重他才投資奇虎的投資者們一個交代,周鴻禕從IDG辭職,出任奇虎公司董事長,開始自己的第四次創業。 這反映出周鴻禕性格的矛盾性。一方面,因為不自信,所以他特別喜歡拋頭露面,展示自己的個性。另一方面,他又確實善於在不確定中展示自己的才能,一旦環境穩定了,他卻不知道幹啥了,又感到不安全。 一般情況下,一個人為了獲得安全感,總是在尋找確定性。所以,一些人到了大外企以後,即使一些事情做得不順心,也不會輕易離開這個大平台,因為這個平台可以給予很好的薪酬和聲譽。但周鴻禕不一樣,似乎只有搭建自己的平台他才能找到安全感。在別人的平台上他始終閒不住,挑戰這個,顛覆那個,不安分的結果就是別人看他也不順眼,最後他還得出來建立自己的商業王國。 奇怪的人總是做些奇怪的事,這個“奇”字用在他身上,倒也貼切。 從創業者到投資人,周鴻禕雖然角色轉換,但依然保持其直率、執著的一貫風格。他說:“從雅虎出來後,如果我要做企業,很多風險投資會追著我來投資,但是我覺得目前做風險投資比較合適,我願意嘗試這種挑戰。” 他看到兩類人創業不容易成功。一類人是技術人員。因為他自己也是搞技術出身,因此比較了解他們的優缺點。技術人員特別自負,而中國目前為止鮮有成功的程序員。還有一類人是文人,他們也和程序員一樣大多自負,聽不進忠告和建議。事實上,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特別自負的人,做什麼都不容易成功。他一開始做風險投資也是一樣。 有意思的是,在金山公司任職16年、帶領金山走上市之路、被譽為“最勤奮首席執行官”的“IT勞模”雷軍差不多在同時也做了風險投資,但他們的投資夢想、投資理念、投資方法以及兩人的風格大相徑庭。 這也許是性格使然。周鴻禕衝動、熱情,把投資當作創業,尤其在公司創業初期擅長手把手地教創業者;雷軍穩重、有城府,能在“羊奶”等項目上堅決守住錢袋子。 不同的投資風格,結果也就懸殊。雷軍投資了移動互聯網公司UCWEB(優視)、移動互聯網社區樂訊、提供便利金融支付的拉卡拉等近10家IT互聯網公司,每家公司都經營良好。他後來打趣:“做投資人,可以選擇做一個讓自己爽的投資人或者讓別人爽的投資人,我選擇後者。如果想讓自己爽,我就自己開一間公司,當個土皇帝好了。” 雷軍的背景也許比周鴻禕要佔些優勢。對於失敗,周鴻禕已經很淡然了,反正他幾乎沒有什麼東西是第一次就成功的。他的特點是二次發力,常常讓人目瞪口呆的二次爆發力。也正因為如此,他就不能不在進入一個新行業的時候把自己歸零。 事實上,奇虎一開始的問題如果追尋心理上的原因,正是因為他們沒有把自己歸零。 如前文所述,周鴻禕要從頭起步其實並不太容易。這時他缺的不再是自信和資金這些要素了,而是行業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搜索、交流和交易,三大最容易搭建平台的基礎領域已被百度、騰訊和阿里巴巴佔據。 後來者的機會在哪裡?他和奇虎的機會又在哪裡?為什麼風險投資還是如過江之鯽穿梭不停? 機會大概來自兩個方面。首先是大企業也會犯錯。 克萊頓·克里斯坦森的《創新者的窘境》給了他啟示,像雅虎這樣的大企業給了他活生生的範例——那些曾經讓許多人艷羨不已、競相效仿、創新能力令人嘆為觀止的優秀企業,原來也會失敗和衰落。衰落的原因很多,官僚作風、傲慢自大、管理僵化、戰略短視,或者就是單純的時運不濟,反正他們不再適應時代的變化和技術的革新,無法繼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了。 其次是黑洞之間總還有縫隙。 搜索、交流和交易雖然就像三個巨大的黑洞,已經顯現出吞噬一切的能力,但人的基礎需求畢竟不僅是這三類,總有它們罩不住的角落。 即使它們都能籠罩,但其發展總是需要時間的,如果搶先搜尋到這樣的角落,誰知道這裡播下的一粒種子不會長成一棵大樹、一片樹林甚至一大片森林呢?就算這樣都不行,還有未來的不可預知呢。 蒸汽機出現之前,沒人知道除了人抬馬拉,還有什麼可以加快運輸速度。互聯網出現之前,我們對如今的這一切也完全無法想像。 時間就是最好的武器。以計算機行業為例,這樣的故事也一再上演。 IBM主導了大型計算機市場,但卻長時間忽略了在技術上更為簡單的小型機的崛起。事實上,沒有一家主要的大型計算機製造商成功地長期獨占小型機市場的領先地位。 數字設備公司(DEC)創建了小型機市場,但它和它的追隨者們又錯過了台式個人電腦市場。蘋果公司獨創了用戶友好型計算機的標準,但在便攜式計算機市場,它和IBM卻落後於行業領先企業整5年。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