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曾國藩發跡史

第41章 第四十一節為修建文廟日夜操勞

曾國藩發跡史 汪衍振 3214 2018-03-16
文慶帶著曾國藩、編修官黃子壽及欽命的監工等十幾人來到工部見匡侍郎領命。工部早已騰出一間閑房充“文廟翻建臨時辦事處”,匡侍郎已帶著工部的一干人,等候多時。只等一、二副總監來到,便議事、派事。 “文大人、曾大人、黃翰林,”匡正乾咳了兩聲,像模像樣地主持會議,“聖上把修繕、擴建文廟這宗大事情交給我等,本部堂是有些惶恐的,只能依仗各位大人齊心協力把事情辦好,才不負聖上的信賴。” 文慶道:“這宗事情,只能是匡大人咋辦,我等依著辦就是,又能有何話說?匡大人只管吩咐就是。” 曾國藩、黃子壽也道:“文大人說得是,下官等盡力辦就是。” 文慶,字孔修,鑲紅旗人,費莫氏,翰林院掌院學士兼署內閣學士,是道光二年的進士,也是個祖上有軍功沒人敢惹的人物。

匡正聽了文慶的一番話,就同文慶拉了拉手,又對曾國藩等道:“諸位稍候片刻,本部堂和文大人計議一下再分派職事。”就同文慶走進工部的密室。 出來以後,文慶滿面笑容,帶著曾國藩等回到翰林院。 文慶把曾國藩單獨召進翰林院掌院學士辦事房。 “滌生啊,”文慶一反官套,拉著曾國藩的手坐下,“難得匡侍郎這般信任我等,這預算一事就有勞你費心了。下去後,你和匡大人派來的官員一起,預算一下用料及所需銀兩等,務必精細,不妨多走幾家商行。然後呈給我,再由我呈給匡侍郎,由匡侍郎呈給上頭。只待上頭髮話,就可開工了。不過此事萬不可洩露於人,以防奸商趁機哄抬物價,使皇家蒙受糜銀之冤。切記切記!” 曾國藩畢恭畢敬地回答:“下官記住了,下官一定盡心盡力。”

當晚,曾國藩為了辦事方便,便移住工部臨時議事房。 第二天一早,他先和工部專管測地的郎中甘熙丈量了一下要擴建的部分,又把要修繕的部位一一記錄在案;先大概估計了一下用料,無非漢白玉几多、沙石土方幾多、洋灰幾多等等。辦完了這些,他就換上便服,單雇了一乘小轎,到在京的各大商號諮詢價目。又找了買辦,問準了洋灰、洋鋼材的最低賣價。確信無疑後,便動手一款一款地寫條陳①。條陳細緻到京師的商號誰家公允,洋行的洋灰、洋鋼哪家最低,買辦是何許人,姓甚名誰的程度。最後,便是計算出所費銀兩數字,計:六千一百八十二兩材料銀,外加三百一十八兩折耗。費銀總數為:六千五百兩。僱工、用工是單賞的,曾國藩沒有計算在內,這項開支由工部直接核算。條陳整整十大頁八行紙,費時五天。

曾國藩回到翰林院,把條陳鄭重其事地呈給文大人。文慶接過條陳,又望了一眼焦頭爛額的曾國藩,心底確實對這個漢學士湧現出無限的敬意。看過條陳後,他更認定:曾國藩是個能辦大事的人,決非其他漢官可比。 當時的曾國藩也確實尊重、看重文慶。 滿人重武輕文。朝中的滿員,一部分靠武學進身,一部分靠軍功進身,還有一部分靠的則是祖蔭。而文慶的祖上儘管也是軍功不凡,封侯封伯,但文慶偏偏是考取的功名,這樣的進身就自然而然有分量了。曾國藩最重讀書人,看文慶也自然高出其他滿官一眼。 “滌生啊,真是辛苦了。等上頭髮下話來,還得你日夜監工呢!”文慶收下條陳,又勉勵了曾國藩兩句,便端茶送客。 曾國藩深施一禮退出,回到工部臨時議事房,等待開工的消息。

文慶打發走曾國藩後,便把那條陳反复看過,愈發佩服曾國藩的精細和辦事認真。他看了一遍又一遍,終於拿出筆,把那條陳細細地改上幾筆,然後,又親自動手謄寫了一份,這才送到工部匡侍郎的手中。文慶改過的這份條陳,費銀總數為六萬五千兩。文慶是個老京師,凡事都給自己留一步。按曾國藩所核的數字往上報,一旦出現漏報,銀子接續不上,自己如何跟上面解釋? 文廟的修繕和擴建正式破土後,曾國藩整整一個月沒有回府。他除了在工地監工,還要每日向文慶和匡正匯報工程的進展情況,而各地招來的能工巧匠,甚或遇到些刁難,也需要他親自出面排解。他自己也深知,有些事他是大可不必親自做的,可他還是願意做。 一天午後,黃子壽勸他:“曾大人,您老大可不必天天來工地,凡事由下官等禀告不就行了?您看文大人和匡大人,工匠們何曾見過他們二老的影子?都知道有了事故找曾大人,哪裡會想到曾大人的上頭還有兩位老大人呢?”

曾國藩苦笑一聲:“黃翰林,你哪裡知道本官的苦衷!你難道沒覺出,本官現任的差事,是無功有過的嗎?” 黃子壽有些吃驚,問:“大人這話怎麼講?下官倒糊塗了。” 曾國藩拍了拍黃子壽的肩頭道:“老同年哪,這宗事順利起來,得重賞的是匡大人文大人,兩位老人家是主事官,理當頭獎;若有個事故出來,兩位老人家也只能擔個失察的責任,頂多罰上一兩個月的俸祿,二品大員的府上哪在乎這一兩個月的俸祿呢?其實和沒罰一樣,走個過場罷了。而本官呢,降級使用那是輕的,革職永不敘用,隨便一個什麼罰名都不過分哪!你是個頭腦聰明的翰林公,怎麼這事糊塗了?” 黃子壽嘆一口氣:“大人考慮得深遠,下官終生只能望背了!” 曾國藩苦笑一聲:“本官自從點了翰林,無一日不誠惶誠恐。幾時才能放開膽子做一兩件自己得意的事?”說罷,自顧搖頭,作有苦難言狀。

文廟終於修繕擴建完工了,工部右侍郎匡大人的頂戴依然一塵不染,倒是愈發亮了,翰林院掌院學士文大人的臉色還是從前那般紅潤溢彩,好像比從前更滋潤了,但身為從四品的翰林院侍講學士曾國藩,卻整整瘦了一圈。慶幸的是,這期間癬疾沒有大的發作,儘管每晚也癢,但只要撓出血,就能睡個安穩覺;當然,按著成都怡興堂的方子配製的膏藥是一時也不敢間斷的。 道光帝在勤政殿興高采烈地召見了負責文廟修繕擴建的匡正、文慶、曾國藩、黃子壽等十幾名副監理以上官員。 禮畢,道光帝開言道:“文廟乃我大清學子心中的聖塔,是萬代基業,儘管耗銀三十萬兩,也是用在當務。”言畢,當場頒獎。 禦賞匡正黃馬褂一件,白銀一千兩,交由吏部敘優;禦賞文慶鼻煙壺一個、扳指一個,白銀八百兩,交由吏部敘優;禦賞曾國藩竹扇一柄,上面有道光帝親題的“涼矣”二字,白銀五百兩,交吏部敘優;黃子壽等以下官員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封賞。真個是人人有份,個個敘優。儘管當時有大半個中國受災,戶部存銀有限,但道光還是硬擠出一部分銀兩,來重賞這班有功大臣。

跪謝出來,曾國藩拉了拉黃子壽的手,問老同年:“本官最近耳沉得很,皇上說這次修繕文廟耗費多少銀子來著?” 黃子壽笑著伸出三個指頭,道:“區區三十萬兩嘛!” 曾國藩打了個愣怔,沒有言語,心下卻是大大地詫異了,敢則自己對土木建築還是八竅通了七竅,只差一竅未通? 他沒有回翰林院,而是徑奔文廟。管理文廟的官員已與他很熟,當下也不阻擋,任他圍著修繕過的堂舍和新建的房屋看了又看。 用料還是自己預算中的用料,不僅未增,倒有減省,漢白玉也沒有多購進一塊,洋灰的數量也基本吻合,莫不是洋人把洋鋼的價格暗中提上來了?好像也不能相差到五十倍上。他怕自己記憶有誤,又趕到翰林院公事房,從案頭找出預算的原始條陳,又細看一遍,精精確確,連耗銀都算在內,共是六千五百兩,那是一絲也不會差的。

曾國藩袖上這條陳,徑直來找文大人。他怕以後一旦上頭認真起來,自己脫不了乾系。 曾國藩到值事房,讓通禀一聲,說侍講學士曾國藩要見文大人。當值官一會兒來傳話,說文大人有請。曾國藩就由人領著,來見文慶。 文慶一見曾國藩走進來,先就一把逮住曾國藩的手,不讓曾國藩施禮。曾國藩掙了掙,沒有掙脫,只得罷了。 文慶先喊一聲“來……”,便由當值屬下捧著茶進來,文慶道:“滌生請用茶,這是用隔年的泉水泡的毛尖,台灣送過來的。” 見當值下屬退出去,曾國藩才道:“下官來見大人,是因為文廟預算的事……” 文慶搶過話頭道:“提起文廟,勞苦功高的還是你呀。我已經擬好了折子,瞧準了機會就遞上去,本官準備保舉老弟頂詹事府少詹事的缺,你意下如何?”

曾國藩馬上深施一禮道:“多謝大人栽培!可是文廟的預算與實際耗銀……” 文慶笑道:“文廟已經移交給禮部了,匡侍郎承辦的事情想是不會錯的,老弟就不要過問此事了。何況,這宗事你我唱的原本就是配角,能辦到這種程度,已是天底下一等一的了。老弟,這是皇家擴建文廟,比不得咱們蓋宗祠。咱們買雞子一兩銀子能買一筐,宮裡買雞子卻是一兩銀子一個的。老弟這回該明白了吧?”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