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曾國藩發跡史

第10章 第十節善待下人卻遭老臣參奏

曾國藩發跡史 汪衍振 2595 2018-03-16
送走陳公源後不久,梅曾亮、邵懿辰、胡林翼等翰林們相約都來賀喜。 為了不失信於自己,又能正常和上憲、同僚、同鄉們交往,曾國藩可謂煞費苦心,他守著受禮但不收禮金、不參加他人宴席的信條,讓這些翰林公們每人書寫了一副對聯,這樣一來,既不掃大家的興,又避免了受禮一說。場面不尷尬,賓主又都相宜,皆大歡喜。 參加各種宴會題寫對聯、警語的方式,很快在京城達官貴族中蔓延開來,漸成時尚。有人說始作俑者是曾國藩,又有人說不是,曾國藩僅是一名窮翰林小京官而已,影響力沒這麼大。不管是與不是,道光帝倒真的有點喜歡上曾國藩了。 一向喜歡熱鬧的胡林翼笑道:“滌生啊,我們哥幾個商量了一下,墨跡我們固然要留下,但賀禮也是要送的。你現在已是五品的官員了,'五品頂戴走著來',這不怪人家奇怪,七品縣令還有轎呢!我們給你湊頂轎子錢吧!也算給我們長長臉,也省得一些人亂嚼翰林院的舌頭。”

梅曾亮也道:“我們都有轎子,你卻沒有,我們臉上也無光嘛,大清哪有五品官走著去辦事房的?傳到當今聖上那兒,別誤會成咱是故意出大清的醜,可不是麻煩!?” 曾國藩苦笑一聲道:“大翰林哪,咱大清五品官的俸祿一年才八十兩銀子,支米八十斛,加上恩俸,也不過一百幾十兩的樣子。這麼點錢,除了穿衣服吃飯買幾部書看,我用什麼養轎夫啊!湘鄉一共才百十畝地,又一半兒是山坡,幾大房合起來幾十口人要吃飯,真有銀子不繼的那一天,我這宅子都可能賃不起啊!窮京官窮京官,各位不也是在靠家裡的那點積財過活不是?” 這話觸到了邵懿辰的痛處,他憤憤地說:“這幾年各省不太平,我看一半兒是由民族差別引起的。旗人生下來就有俸祿,我們漢人……”

胡林翼接過話頭道:“滌生,聽說英中堂給你薦了個門房,我咋沒見著?” 曾國藩苦笑一聲道:“相府用過的人我用不起呀!各位,有合適的給我再荐一個吧。沒個門子,不能總讓會館的茶房給我跑腿兒學舌吧?如果還住會館自沒得說,我現在出來立門開府,還讓人家跑腿兒學舌,沒有道理呀!” 邵懿辰道:“滌生啊,門子的事情,我們自會給你留心的。”說罷話鋒一轉:“我們不是在八大院訂了桌酒席給滌生道喜嗎?時辰是不是到了?” 胡林翼道:“倒忘了正事!滌生啊,這回你該放下架子了吧!我可是專給你點了碗八珍豆腐啦!我們幾位可是都沒乘轎啊!” 曾國藩知道這回不能再推辭了,何況八大院也不是京城的名樓大飯莊,沒有美酒佳餚,吃一頓也用不了幾兩銀子,於是道一聲“稍候”,進臥房換了一件便服,隨著眾人走出去。

五天后,陳公源給曾國藩引薦了一個叫周福祿的同鄉,來給他做跟班門房。周福祿長相挺斯文,也粗略識得幾個字,年約五十多歲,還沒有鬍子。 為了不讓陳昇之事重演,經周福祿同意,曾國藩將他改名為周升,以示告誡之意。對於周升,曾國藩一有閒暇便與他談古論今,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言傳身教;主還是主,僕仍是僕,但主僕之間的隔閡卻是越來越小了。這也被士子們稱之為奇。因為滿人主奴之間的界線是極其分明的,無人肯混淆,這是滿人的老祖宗立下的規矩。 為這不顧體例的事,英和還正兒八經上奏參了曾國藩一本,說曾國藩身為大清國官員,不顧身份,不懂規矩,待下人如兄長,視奴僕若親人,有違咱大清祖宗家法,並引經據典說,僕可以買賣,官員可以買賣嗎?任其胡鬧,國將不國了!懇請皇上重辦該員,以正國風。伏乞皇上聖鑒。

望著這不倫不類的奏摺,道光帝長嘆一口氣,提筆在折子上批道:“英和年邁,老糊塗也。”折子退回軍機處,在京城一時傳為笑談。此後,百官私下都管英和叫“糊中堂”或“塗中堂”。從此,英和與曾國藩的關係就惡化了。 曾國藩立門開府後的第四十天,湘鄉老家的長工南家三哥便趕了過來。 南家三哥和曾家沾點偏親,說是長工,曾家卻誰都不把他當長工看:割麥時便同曾家大小一起割麥,漬麻時便一起漬麻。到了年底,曾家總要分過去幾擔糧食酬勞他。曾家每遇有到外面去辦的事情,總讓他去辦。長沙他是常去,曾國藩點翰林後,京城也是一年走一回。 南家三哥身材不高,倒練就了一雙快腿。這次進京,他給大少爺帶過來五壇醃菜、五雙布鞋和五十兩銀子。南家三哥把銀子交給曾國藩後,用手指著壇子和鞋道:“大少爺,老太爺說,這五壇醃菜是特意給您做的,用的都是上好的菜根,都沒放辣子。您打小身子骨弱,多吃菜根,補啊!鞋是老太太和幾房少奶奶趕做出來的,也不知合不合腳。”

曾國藩把一壇醃菜打開黃泥封口,見果然用的全是白菜根兒、苦瓜根兒等,品樣達十幾種之多,花花綠綠,非常好看。他用手抓起一根扔進嘴裡,邊嚼邊道:“住會館這幾年,可把我饞壞了。以後,有進京的,常捎一些吧。咱那地兒,缺魚缺肉都不打緊,只這醃菜不能缺,一年到頭全靠它下飯呢。三哥呀,怎麼沒有帶些苦菜呀?” “啊,大少爺不提,小的倒忘了……”南家三哥邊說邊打開包袱,從裡面一摸便摸出一個小包袱:“這是乾苦菜,做菜時讓廚子放一些,既清肝火又開胃呢!大少爺呀,小的沒想到您離家這麼久,還是忘不了醃菜和苦菜。老太爺和老爺這回可該放心了。” “嗯?”曾國藩被說得一愣,“老太爺和老爺說什麼了嗎?” 南家三哥道:“其實也沒什麼,小的從家裡動身時,老太爺特意交代,讓小的別動聲色,看大少爺吃醃菜時是喜歡還是不喜歡。如果喜歡,就把苦菜拿出來。如果不喜歡,苦菜就別往外拿了,大少爺肯定是忘了本了!”

“咳!”曾國藩長嘆一口氣,許久才道,“以前我不讓家裡捎醃菜,是因為會館包伙食,我是日日夜夜都想自家的醃菜呀!我曾家的醃菜,是曾家興旺的根本哪。在湖南,家家都制醃菜,可像我曾家這種做法的,恐怕還沒有!” “是啊,靠著幾十畝薄田不僅養活了幾十口人,還供出個大翰林!全國都少見哪!”南家三哥也感慨不已。 曾家的醃菜的確不同於其他人家的醃菜,話得從曾國藩的太爺曾竟希說起。 曾竟希是靠給大戶人家打短工的積蓄買得五分田的,十幾年的光景便累到二十幾畝。為了讓菜地多出些銀子,曾家的醃菜全都用菜根兒、菜葉來製作。如果菜根兒出得少,便用瓜皮洗淨了代替,總要填滿十幾缸。苦瓜原本是湖南最常見也最不值錢的大路貨,湖南幾乎家家都用最好的菜來醃菜,但曾家卻把好的都賣掉,只用苦瓜根兒來醃菜。

親戚鄰居們見曾家已過得有些氣象,都認為曾家大可不必如此節儉。曾竟希卻說:“菜根兒補腎,苦瓜根兒去火,都是寶哩!”曾家甚麼都在變,氣象也是一日勝似一日,但這醃菜的內容卻一直沒有變。湘鄉人都說:“曾家吃菜根兒是吃順口了!”他們哪裡知道,為了能讓曾國藩安安穩穩地在京里做官,曾家老小一直都在勒緊肚皮過日子。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