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李鴻章發跡史

第91章 第九十一節秘密談話

李鴻章發跡史 汪衍振 3301 2018-03-16
盛宣怀大步流星走進來,先是對著李鴻章行大禮,然後把一天辦理的差事禀復一遍,接著才是一連聲的“賀喜”:“相爺,這喜酒是擺在京城,還是擺在保定?您老定一個盤子,職道好去安排。這是上頭賜的喜,總要熱鬧上幾天才算過得去。” 李鴻章撫須沉吟良久,緩緩說道:“杏蓀啊,太后賜給老夫的是喜還是禍,姑且不論,你呀,得替老夫連夜趕回保定去,告訴夫人,太后賞賜家裡添了口人。同時哪,讓夫人在上房給選出一間大些的屋子來,讓下人收拾齊整,屋裡的擺設照姨娘的規矩辦。老夫明兒早飯後,就帶紅姑娘回去。對了,還有一件事,你要對夫人講清楚,老夫在京城又買了兩個丫頭伺候紅兒,現在還沒有見到人,估計明兒一準能領過來。還有,你不要把太后賜喜的事,對外張揚出去,凡事還是謹慎些好。到了保定之後呢,你就在衙門裡張羅幾桌席,我們身邊這幾個人,意思一下也就行了。”

盛宣懷樂顛顛地離去,很快便帶了幾名隨身的武弁,乘著夜色趕回保定。小紅當夜便照太后吩咐,為李鴻章燙足搥背,寬章暖足,極盡婦人之道。 第二天早飯過後,李鴻章又單派人為小紅雇了輛馬拉轎車,由買來的兩名丫頭伺候著坐進裡面,一行人悄悄離開京師,馳往保定。 到保定總督衙門,夫人趙蓮果然已將小紅的房間收拾停當,竟與自己的臥房一般無二,又專撥了兩名大些的丫頭,在屋里屋外伺候,極為周到。小紅大受感動,連連稱謝不止,此後便把趙蓮視作親人,把太后行前交辦的事情丟過,一心一意地同著趙蓮服侍李鴻章。 你道小紅行前,太后向她交代了什麼事情要她來辦?原來,皇上即將大婚,大婚之後便要親政。依大清祖制,皇上一旦親政,聽政的太后就要歸政,不得再乾預政事。太后已把朝中各事安排妥帖,唯獨放心不下的便是李鴻章。因為此時的李鴻章,已非彼時的李鴻章。此時的李鴻章,是文華殿大學士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手裡不僅握有兵權,而且是水陸兩種兵權,對京畿構成極大的威脅。

當時大清國的各軍系,湘軍留有四萬,兩萬隨劉錦棠在新疆屯墾,另兩萬中有一萬,駐紮在金陵左近守衛南洋,另一萬已跟隨李鴻章多年,成了淮軍。左宗棠手裡的楚軍已大半被裁遣,何況左宗棠薨後,群龍無首,自然成不了氣候。還有就是屯紮在各省的綠營,雖為國家經制之師,但因裝備差,已無多少戰鬥力可言。 旗營也是大清國的主要兵系,分佈在各省屯紮,不過也是裝備不濟,加上日久無戰事,又不肯勤加操練,已是暮氣沉沉,何況兵額已銳減到六萬。眼下,大清國裝備最好,人數雖不多但卻是最有戰鬥力的,便是李鴻章手裡已轉成經制之師的淮軍和北洋水師。 淮軍陸路現有兵額四萬,全部被李鴻章以保衛畿輔的名義佈置在京師周圍。而北洋水師經累年擴充,人數已逾四千,加上營務、糧台等後勤人員,幾近萬人。

大清立國百年,兵制講究的是旗營為主、綠營為輔,漢人不准擁有私家軍隊。尤其是康熙平定三藩叛亂之後,漢人掌軍更是朝廷大忌。 但隨著太平天國的興起,這條祖制漸漸便不再有效了,漢人掌軍不僅被朝廷默許,而且成了主要兵力。隨著年歲的增大和閱歷的加深,慈禧太后越來越對執掌兵權的漢大臣感到不安。她曾設想過許多裁遣的辦法,但都被洋人的一次次鬧事給打斷了。儘管權傾朝野的李鴻章累請休致,雖然這個人已對大清的百年基業構成了某種威脅,但她經過反复思考,卻不敢答應於他。她怕這個人一旦歸隱,大清國會轉瞬便被各國摧毀掉。她已經認識到,有李鴻章在,大清國的確多了層威脅,但她又不得不承認,有李鴻章在,她及她的王朝又多了層保護!

李鴻章出任總理海軍衙門大臣,但不肯到京師當值,而慈禧太后卻想知道這個人在保定、天津,每天都在想什麼、做什麼;尤其是將來歸政以後,她更想掌握住李鴻章的所行所想。慈禧太后甚至已經作出了結論,只要把李鴻章抓牢,老祖宗創下的百年基業,就不會輕易地垮掉。 她決定選一個人到李鴻章的身邊去,不但要掌握李鴻章的行動,甚至連李鴻章說了什麼夢話,她也想知道。小紅於是便來到李鴻章的榻前,充當慈禧太后的耳目。 但聰明的小紅並不想全心全意地去完成自己的使命,她清醒地知道,她在太后的眼裡再怎麼可心,終究逃不脫奴才的身份,而李鴻章,卻把做人的資格還給了她。 小紅不想出人頭地,她只想老老實實地做一回人。 太后穩定住了李鴻章,便開始大張旗鼓地修園子,雖然醇親王與慶親王早已把海軍衙門裡的七百萬兩海防捐劃到了內務府的賬上,但太后還要認認真真地做一回官樣文章。

她把禮親王召進來,讓軍機處給各省督撫下發詢旨,同時讓軍機處組織在京的一班王公大臣們議一議,這園子該不該修,祖宗的基業還要不要。 督撫的反響自然要等上一些日子才能抵京,最先有反響的當然是在京的一班王公大臣們。 第一個站出來的本該是清流派首領李鴻藻,但李鴻藻此次偏偏耍了個滑頭,向上頭告了幾天假。顯然,李鴻藻是想看看情況再表明態度。 第一個上折的於是就變成了清流議政的二號人物署戶部尚書閻敬銘。閻敬銘是戶部左侍郎,戶部尚書翁同龢轉補刑部尚書後,他接替翁同龢暫署戶部尚書。 閻敬銘上的折子從理財的角度說事,稱戶部乾涸,外債未清,不可行此既不能招財又不能強國有百害而無一利之事。 折子上去後,慈禧太后並沒有理睬,但閻敬銘卻不依不饒,竟然一連三天在早朝上力逼太后表態。

太后被逼無奈,只好表態:著將妄奏的閻敬銘革職並勒令其歸籍,永不敘用。軍機大臣孫毓汶與許庚身,原本商議好一起上個折子勸阻此事,一看閻敬銘被罷黜出京,方知風向不對,大概太后是鐵了心來修園子了,便不再提上折的事。 兩廣總督張之洞,原本都把反對修園子的折子擬好了,偏巧接到打京師翰林院傳來的密報,說閻敬銘因為上折妄議被罷黜歸籍了。 張之洞急忙把折子燒毀,乾脆來個不議。其他督撫原本都在等著李鴻章表態,哪知李鴻章始終未發一議,督撫們於是就沒敢妄議。 眼見修園子一事無人再反對,協辦大學士禮部尚書徐桐忽然來了精神,竟然連著三天上折贊成修園子一事,還說不僅清漪園要修,還要修成超過以往的規模。 翁同龢本不贊成此時修園子,但他為了能使太后歸政後遠離皇宮,不再乾政,也違心地表示贊成修園子,還稱頌太后的決斷是英明之舉。

太后一聽大喜,轉天即著軍機處擬旨,晉徐桐為體仁閣大學士管理吏部,著翁同龢由刑部尚書再次出任戶部尚書。京師於是便平靜下來,內務府也在不久便大興土木,開始重修清漪園。 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底,北洋水師依照外國的模式,正式更名為北洋海軍。北洋海軍的艦隊規模,仍是北洋水師的艦隊規模;海軍提督,仍是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 經過一年多的建造,清漪園的修繕已近尾聲,同時更名為頤和園。 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二月初三,十八歲的光緒帝頒詔天下,宣布正式親政;慈禧太后也在這一天發布懿旨,聲稱歸政,不再訓政,決定移住頤和園,頤養天年。同一天,李鴻章的侍妾小紅姑娘奉懿旨進京去看視太后。 三天后,小紅從京里回來。當晚她服侍李鴻章躺下後,道:“老爺,奴婢見了太后,太后先問您老的身子骨怎麼樣,奴婢答還好。太后忽然又說到皇上親政這上頭。太后對奴婢說,皇上還年輕,才十八歲,管不了這麼一大攤子事。真把什麼都交給他,非出亂子不可。”

李鴻章笑了笑道:“那太后為什麼要宣布不再訓政了呢?十三年,皇上親政,太后就因為不放心,才改歸政為訓政。” 小紅小聲道:“太后此次歸政,宣布不再訓政,也是有苦衷的。據太后講,一班王公大臣連連上折,勸她到園子裡去頤養天年,說她勞累了半輩子,該歇歇了。還說皇上都十八了,又有一班王公大臣扶持,估計出不了什麼亂子。太后知道,這都是醇親王和翁同龢他們在背後搗的鬼。太后對奴婢說,醇親王是帝父,巴不得早日能當議政王;翁同龢是帝師,皇上什麼事兒都要他拿主意,他當然也希望皇上能真正親政,他好一手遮天。太后此次召奴婢進宮,就是想問問您的主意。太后說,你問問李鴻章,他認為我是放手好呢,還是不放手好。這是太后的原話。老爺,您老是個什麼主意呢?太后親口對奴婢講,您老是文華殿大學士,又是督撫的頭兒。您老的話才一言九鼎,別人說了不算。”

李鴻章笑問一句:“太后就說了這麼多嗎?”小紅點點頭。 李鴻章隨即披衣下床。小紅忙起身問道:“老爺,這麼晚了,您老還要幹什麼呀?” 李鴻章答道:“紅兒啊,你給老夫掌燈。老夫要連夜上折給皇上,懇請太后繼續訓政。太后說得對,皇上還年輕,容易出亂子。”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