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李鴻章發跡史

第33章 第三十三節升官後必須做的事

李鴻章發跡史 汪衍振 2677 2018-03-16
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正月,李鴻章滿四十歲。這時的江蘇,隨著淮軍人數的不斷增多、槍械的不斷改良,對李鴻章來說,局面已開始一天天地好轉起來。 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則在江蘇各地連遭敗績,其勢只見其小,不見其大。對比之下,李鴻章明顯佔著上風。 李鴻章這天正與郭嵩燾、喬松年及一班司道大員商議巡撫衙門移節蘇州的事,風塵僕僕的傳旨差官卻懷抱聖旨大踏步走了進來。 傳旨差官見李鴻章端坐堂中,不由高喊一聲:“江蘇巡撫李鴻章接旨!”李鴻章慌忙離座,率屬員面北跪倒,口稱:“臣李鴻章接旨。” 傳旨差官緩緩展開聖旨,一字一頓讀道:“內閣奉上諭:江蘇巡撫李鴻章自到任以來,兢業為公,通曉兵事,尤其整飭常勝軍情形,功效頗著,自即日起,兼署通商大臣,所有上海洋務事宜,均著統籌辦理。欽此。”

李鴻章接旨在手,叩頭謝恩。傳旨差官伸手扶起李鴻章,笑道:“撫台大人,您老現在是上海一等一的人物了,卑職一路風雪傳達聖旨,您老可得多賞個元寶啊!” 李鴻章哈哈笑道:“你老弟先去用飯,飯後,本部院保准讓你樂著離開就是了!” 傳旨差官邊走邊道:“卑職今生能多為撫台大人傳幾次旨,就是祖上的陰德了!” 差官離去後,郭嵩燾、喬松年等人俱向李鴻章賀喜。李鴻章滿面春風一一相扶。落座後,郭嵩燾不無醋意地戲謔道:“撫台大人,職道的親家翁,身為江督尚未兼通商大臣職銜,你這個江蘇巡撫,倒搶先一步了。這聖旨傳到安慶,真不知我那親家翁作何感想!” 喬松年及所有官員聽了這話隨後均一愣,都望著李鴻章,看他如何應答。李鴻章道:“郭道真能講笑話。通商大臣又不是大學士,本部院的恩師現在是協揆,就算朝廷有心把通商大臣強加到恩師的頭上,恩師怕還騰不出工夫打理呢!”

李鴻章的一席話,說得在座的官員個個點頭,無不稱是。同一天,通商大臣薛煥被免職,奉調進京。薛煥抵京後一直候補,後經文祥奏請,授禮部左侍郎,後調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上行走。 李鴻章重任在肩,於是先把巡撫衙門移節的事暫且擱在一邊,全身心地籌辦起他早就想辦的事:開辦外國語言文字學館,為大清國培養更多的翻譯人才。 隨著鴉片戰爭的結束,大清國的國門已然打開,世界各國有野心的商人、軍人,均蜂擁而入,擋也擋不住。在這種形勢的壓迫下,大清國在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北京條約》簽訂後,成立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專門辦理洋務和外交事務。 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為培養翻譯人員,由恭親王等奏請,總理衙門又設立了大清國開國以來的第一所洋務學堂——京師同文館。

同文館設英、法、俄文三班,只限收十三四歲以下的八旗子弟。 可惜的是,同文館奏設伊始,並不被國民認可,入學者寥寥。因東西方文化的差異,當時的大清國,洋人是比較受敵視的;學習洋文的人,自然也在受敵視之列。 儘管大清國設立了同文館,有了培養翻譯的學堂,但翻譯人才仍是奇缺,各地方官員每與外國人辦理交涉,大多藉助外國人自己帶的翻譯。李鴻章決定憑藉自己手中的權力,扭轉一下這種外交上的被動局面,在短時間內,為大清國培養出一大批翻譯人才。 清同治二年正月二十二日(公元1863年3月11日),李鴻章親自擬就的折子由江蘇巡撫衙門直接拜發京城。李鴻章經過一段時間的謀劃,認為在上海設立外國語言文字學館的時機成熟,於是上折奏請此事。

折子先講與洋人通商以後,外國人中不少已經能夠讀懂中國的典章、熟悉中國的民情,而我國卻極少通洋話者;洋人皆有專職翻譯官,凡與他們交涉,我國皆依賴外國翻譯官,主動權等於掌握在他們手裡;商人之間交往則靠通事傳話,通事說什麼,我國商人便信什麼,非常被動,現在上海最吃得開的便是通事這個職業;我們開辦一所專門的學校來培養自己的翻譯,不僅商人得力,就是與外國辦交涉,也不用他們的翻譯官了;培養翻譯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好事,不僅可為我們傳話,還能翻譯外國人寫的書,使我國能更多地了解外國國情。 折子最後滿懷激情地寫道:“我中華智巧聰明,豈出西人之下?果有精熟西文互相傳習一切輪船火器等巧技,當可由漸通曉於中國自強之道似有裨助。如蒙俞允,一切章程及薪資工食各項零費,容臣督同關道設法籌劃,或仍於船鈔項下酌量提用。其廣東海口可否試行,有無窒礙之處,應請飭下該省督撫體察辦理。臣愚昧之見是否有當,伏乞皇上聖鑒,訓示遵行。謹奏。”

李鴻章私下認為,如此利國利民的好事,無論從哪方面看,朝廷都能批准。折子拜發的當日,李鴻章又約見英、法、美、德、俄駐上海領事館的領事及大清國總稅務司英國人李泰國,就外國語言文字學館設立後所需的教習等問題,進行商量。 李泰國把胸脯拍得震天響:“李中丞但請放寬心,只要巡撫衙門不吝惜銀子,成千上萬的教習,鄙人都能為您聘到!文字學館的教習,我們大英帝國包了!” 俄國的領事不甘落後,忙道:“俄文方面的教習,自然該從我們俄國聘請,這一點,就算鄙人不加以提醒,想必李中丞已經謀劃到了。” 法、德、美三國領事見有利可圖,馬上也紛紛表示,本國有大量優秀的教習人才供巡撫衙門逃選。 爭論了半日,各國領事們總算達成了一致意見,決定仍沿用大清國同文館的規矩,總教習方面由英國負全責,教習由各國分出。

李鴻章在巡撫衙門擺了一桌豐盛的西席來款待這些外國人,郭嵩燾、喬松年等一班司道大員均被召來陪席。 李泰國在席上興高采烈,彷彿又從大清國掠到了一件寶物。 送走李泰國等人,李鴻章把郭嵩燾拉進書房,一邊飲茶,一邊感嘆道:“這些洋雜種,點滴之利也不放過。其實,我李少荃今日創設洋文館,恰恰是為了日後強我大清!我今日受制於他,待我國強大,他就將受制於我……哈哈哈!” 郭嵩燾撫須說道:“中丞大人能發出如此振聾發聵的感慨,足讓天下有識之士動容了。可惜呀,直到現在,朝中仍有些大老抱著理學,在用蔑視的眼光看洋人,豈不悲乎?” 李鴻章笑道:“老同年,我猜得不錯的話,你老哥口裡的朝中大老,應該是倭仁倭中堂吧?”

“咳!”郭嵩燾嘆一口氣道,“這個老相國,他與我那親家翁同是理學大師,我那親家翁是早已知道以夷制夷是強國的關鍵,可他怎麼就不開竅呢?所幸主政的是恭親王爺,如果是他老,這大清不是眼望著就完了嗎?” 李鴻章喝了一口茶道:“內有恭親王,外有我恩師,這大清就算真的到了氣數,恐怕也能苟延上幾年。安慶槍械所聘請的是洋技師,最近成立的譯書局,刻印的又都是洋書。我的恩師做的這些,試看天下誰人敢做!” 郭嵩燾閉上眼睛,搖頭晃腦道:“天降曾滌生於當世,天降曾滌生於當世!” 李鴻章把茶碗一推道:“好了,好了,趁著現在你老哥興致高,我們還是圍上一局吧!” 郭嵩燾睜開眼睛笑道:“真不愧是曾滌生的高足,連棋癮,也大相彷彿。好!職道就陪大人玩上幾招儿!”

李鴻章於是命人擺棋出來,黑白很快戰在一處。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