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李鴻章發跡史

第18章 第十八節引蛇出洞

李鴻章發跡史 汪衍振 3937 2018-03-16
劉郇膏當日對李鴻章這樣說道: 去年冬天,太平軍攻打松江城。當時,馮日坤率水陸各師駐防在松江的城外。太平軍攻城的頭一日,馮日坤忽然率一營親兵進城,大肆搶掠,又糟蹋了小戶人家的幾名閨女。松江府接到百姓密報,急帶人趕來,只見一條街沸騰了,百姓俱相約站在街口唾罵。 松江府不敢惹馮日坤,只能好言勸阻百姓。太平軍轉日即來攻城,駐防在城外的馮日坤大隊人馬已不知去向。松江府一面飛請巡撫衙門調兵助守,一面組織人馬抵抗。 薛煥見松江告急,便調劉郇膏的團營兩千人馳援。劉郇膏馬不停蹄趕往松江,太平軍見官軍援兵趕到,只好撤退。從此後,上海百姓都管馮日坤叫馮兔子,無非是說,他見了太平軍後,跑得比兔子還快。 劉郇膏當日進城面見松江府,松江府卻顧不得談論軍情,倒先把馮日坤的惡行講述一遍。這時,正有兩戶百姓哭喊著來到知府衙門要閨女,說是被馮日坤給搶走了。劉郇膏一面著人把馮日坤縱軍糟蹋百姓的惡行函告巡撫衙門,一面著人出城暗訪,得知馮日坤正率隊在離松江二十里處的一面山坡上駐紮。劉郇膏急忙率團營趕過去,一問他討要百姓家的閨女,二要問他的罪過。

哪知,馮日坤根本沒把劉郇膏放在眼裡,反說劉郇膏在玷污他的清白。劉郇膏舉著百姓的狀子與他辯論,他竟不由分說,指使人把劉郇膏用一條繩子強捆了,揚言要把劉郇膏扔到江里去餵王八。多虧團營的副領隊見劉郇膏進到馮日坤軍營便沒了踪影,心內生疑,率人馬趕了過來,力逼馮日坤交出劉郇膏,否則便要與他去巡撫衙門理論;劉郇膏雖然逃過一劫,但臂上還是挨了一刀。 劉郇膏離開軍營不久,馮日坤很快把搶掠來的十幾名女子放歸,然後便親赴上海到薛煥的腳前喊冤枉,聲稱劉郇膏玷污他的清白,懇請撫台主持公道。薛、馮二人原本是兒女親家,馮最寵愛的侍妾偏偏又曾是薛府的丫環,那丫環嫁給馮日坤前據說還懷過薛煥的孩子。有著這幾層關係,馮日坤不僅未被問罪,還經薛煥保舉,被上頭賞了件黃馬褂穿。穿上黃馬褂的馮日坤更加為所欲為,幾乎守一地,搶一地;過一城,殘害一城。馮日坤有幾次糟蹋人家閨女時,身上還披著黃馬褂,口稱:“是天王老子讓爺幹的!”

劉郇膏最後氣憤地說道:“下官幾次往告薛中丞,薛中丞好像也規勸了馮日坤幾次,但總不見大改。一旦獨自出城作戰,必萌發舊態,對百姓搶掠殘害較前更甚。” 李鴻章聽得心驚肉跳,不由反問一句:“馮日坤目無王法,如此大膽,莫非想背叛朝廷不成?” 劉郇膏忙道:“大人容禀,大人的這句話,倒讓下官想起曾秉忠軍門曾對下官講過的一句話。那是下官援守松江不久,受薛中丞差遣,同曾軍門去援太倉。在路上,下官同曾軍門講起馮日坤,曾軍門對下官說道:'馮協台與薛中丞的交情非比尋常,已經達到互換姨太的程度。有薛中丞護著,馮協台的所作所為不僅上海無人敢管,連朝廷也得睜隻眼閉隻眼。若當真哪一天朝廷把馮協台逼急了,他必投長毛無疑。'

“下官那時就想,曾軍門都看出馮日坤日後必投長毛,如何薛中丞就看不出呢?” 李鴻章沉默良久無語,他在思考剷除馮日坤的最好辦法。李鴻章深信,若能除掉馮日坤,無疑等於砍掉薛煥的一隻手臂。 第二天,李鴻章又把江蘇提督曾秉忠傳來,再一次詢問馮日坤的劣跡。曾秉忠籍隸山東陽谷,和大名鼎鼎的武松是同鄉。曾秉忠心直口快,口無遮攔,竟然問一答三,沒費李鴻章絲毫的力氣。 曾秉忠講道:“馮日坤的劣跡,本提向前撫台薛大人講過,也函告過前江督何桂清何制軍。本提不敢斷言薛大人在維護馮日坤,但本提敢說,薛大人肯定是有什麼短處,被狗日的馮日坤給逮著了。 “馮日坤原有兩個綠營,加上親兵,不過一千三百人,後來他又募了六七百人,達到兩千人。但太倉、青浦兩仗,他相繼損失近一千人!可他領軍餉時,一定要領兩千之數,如果藩司稍有遲疑,他不是拔槍就是拍桌子。本提幾次向前撫台薛大人禀告此事,薛大人不是說查就推託別事,總不肯認真辦理。江蘇餉源原本不足,但馮日坤直到現在,還在吃著冒領的餉額。馮日坤所為,在綠營反響極大,無不口出怨言,致使本提督的威望越來越低,說話竟然形同放屁。李大人,您說,本提督不是成了空頂子了嗎?本提督已經連寫了三份辭缺折握在手裡,前撫台薛大人只是不肯代遞。李大人,馮日坤這狗日的,不辦他一辦是不行了!”

李鴻章點點頭小聲道:“曾軍門,我們適才所講的話,你不要對外人說起。聽劉大人講,這馮日坤久有背叛朝廷之心,一旦讓他得了聲訊,鼓動部眾滋事,上海可就更不得安寧了。你下去後,著心腹之人,暗暗盯住馮日坤,並先把馮日坤的人馬,分調成幾處駐紮。本部院馬上函告總督衙門,讓總督衙門即刻請旨。還有,把馮日坤的人馬分開,你要分幾步進行,不要露聲色。本部院聽說,馮日坤從小習武,你要小心防他,不要遭他的算計!” 曾秉忠聲音洪亮道:“謝大人關心。大人容禀,這馮日坤自小習武的確不假,但他那三腳貓功夫,與本提督比起來,還差著老大一截呢。只要大人決心辦他,只本提一人,不用幫手就能將他捆翻,拎來隨大人擺佈!” 李鴻章哈哈笑道:“曾軍門所言,本部院深信不疑。不過,軍門畢竟是有了年紀的人,比不得馮日坤正當壯年,還是小心為好!”

曾秉忠忽地站起身道:“大人是信不過本提嗎?好,別看本提已年過五旬,本提現在就把大人門外的石獅子抱來。本提不信馮日坤,能硬過石頭做的獅子!” 李鴻章一把拉住曾秉忠道:“曾軍門神勇,本部院相信就是了,何必非要抱石獅子不可呢!”曾秉忠這才高高興興地離去。 李鴻章則鋪開紙墨,給兩江總督曾國藩立就密函一封。密函當日交由快馬送走。隔日,李鴻章恰巧去巡查泖淀湖防務,又順便著便裝來到松江城西門外進行密訪。百姓所言基本與劉郇膏所講不差。 李鴻章在泖淀湖盤桓了幾日,這才返回上海城內。吳煦急匆匆趕了過來,施過禮後說道:“大人到泖淀湖如何去了許多天?撫標最近出了些事情,大人可曾知道?” 李鴻章一愣:“本部院剛進簽押房,水都不曾喝一口,撫標的事情,本部院尚沒有過問。撫標出了什麼事?”

吳煦道:“大人容禀,大人前腳去泖淀湖巡查防務,曾秉忠軍門後腳便開始調整上海防區。這倒也是他提督分內的事情,但他不該只對馮協台調整。他先將馮協台的一個陸營調去守北門,又把馮協台的三個水師營撥給洋槍隊,讓水師營隨洋槍隊一起操練,還說讓水師營學些洋人戰法。大人知道,馮協台的人馬本非滬軍,是馮協台從廣東帶過來的兵勇,經薛大人奏請朝廷,這才成了經制之師。曾軍門如此糟蹋於他,馮協台自然不能答應。不僅水師營沒有調成,連調守北門的陸軍營,也被馮協台召了回來。現在兵勇對曾軍門無不怒目,如此下去,撫標營內部不是要火併嗎?現在,馮協台在營裡每日大罵曾軍門不止,還一日三次找到職道,讓職道替他在大人面前告假。” 李鴻章想了想問:“吳煦,本部院初來滬地,不太了解撫標營的事情。本部院想問你一句,曾軍門與馮協台可曾有過芥蒂?本部院看那曾軍門,一派豪氣,頗具大將風度,而馮協台亦是威風凜凜,勇烈之輩。二人均非常人。曾軍門與馮協台怎能鬧成水火不容呢?本部院百思不得其解!”

吳煦道:“禀大人,有些話職道本不想說,如今大人問起,又不容職道不說。曾軍門原本山東陽谷人氏,祖上三代以屠豬宰牛為業。長毛起事,曾軍門才放下屠刀,拉起一支團練,也不知怎麼的,竟然成了一品的提督。可曾軍門骨子裡還是屠夫本性。職道聽人講,屬官有與他意見相左的,他不是喊將人斬殺,便聲稱要把對方一棒子打暈。職道聽說這話時還好生納罕,後來經過多方打聽才知道,斬殺是殺豬人的行話,而一棒子打暈,則是屠牛前的一道工序。” 李鴻章笑道:“你所言不差,我們皖地,宰牛之前,也要先對著牛頭打上一棒子,趁著牛發暈的時候快速捅上一刀。這本是屠牛人的手段,不知怎的就傳揚開來。那馮協台怎麼樣呢?” 吳煦道:“禀大人,馮協臺本是廣東客家人,祖上幾代為紳,是當地數一數二的大戶。長毛起事,馮協台報國心切,又仗著有一身的好功夫,便在當地募起一支勇來,從廣東直打到上海,幾乎攻無不克,殺得長毛魂飛膽喪。長毛只要一見到馮協台的旗號,沒有不撒腿逃跑的,當然也有跑得慢的,自然就成了馮協台的槍下之鬼。馮協台助守青浦時,當地百姓見他驍勇,便合夥送他一面大旗,大旗上繡了個兔子。這面旗還被薛大人要去看了兩日,連連說好!”

李鴻章問道:“青浦百姓送給馮協台兔子旗這件事,本部院怎麼沒有聽說過?” 吳煦道:“禀大人,青浦百姓送給馮協台的那面兔子旗,職道倒是沒有見過,但薛大人卻是千真萬確見過的。據薛大人同職道講,青浦百姓送旗的時候,怕馮協台不肯收,便著人把旗先送給薛大人,由薛大人轉交給馮協台。聽薛大人講,馮協台見到旗後,當時就流了眼淚,還掏出平時節省下來的幾兩銀子,回贈給送旗的人!” 李鴻章點點頭:“是了,怪不得松江、太倉一帶的百姓,都稱馮協台為馮兔子,大概指的就是那面兔子旗了。聽吳道說來,這馮協台當是忠勇義烈俱全的人物了!他應該深明大義,怎麼曾軍門調動他幾營兵勇,他就發這麼大的脾氣呢?” 吳煦道:“禀大人,據馮協台同職道講,曾軍門明著是布防,實際卻是要把他的兵勇拆開,然後再擺佈於他。馮協台還哭著同職道講,有人在大人面前講了他的壞話,他在上海已無立足之地。職道聽了這話還勸他,說大人是朝廷命官,為官最清正不過,他卻只是哭!”

李鴻章想了想,說道:“吳煦,本部院今日也同你講句實話。本部院署理巡撫關防不久,的確曾接到幾份控告馮協台的狀子,但本部院並不相信。馮協台有什麼委屈,可直接找本部院申訴,他不該和曾軍門鬧彆扭。本部院署理撫篆以來,一直忙於防務,未曾與馮協台好好談過話。就此機會,本部院煩你去城外走一趟,把馮協台請進城來,我們三人好好敘一敘。本部院也可趁機了解一下,他與曾軍門之間的過節。你看可好?” 吳煦起身道:“大人能如此想,職道先替馮協台多謝大人!職道現在就趕出城去,讓馮協台盡快來給大人請安。職道先行告退。” 李鴻章起身送道:“如此甚好,本部院就恭候馮協台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