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張愛玲的傾城往事

第28章 山窮水盡

清堅決絕的宇宙觀,不論是政治上的還是哲學上的,總未免使人嫌煩。人生的所謂“生趣”全在那些不相干的事。
倘若未曾見過這座城,定無法感知這種瞬息萬變的動盪。原以為只是蒼茫簇擁的人海,是浩瀚星辰的璀璨,是街市爛漫的花紅。但當你真正來到,或是再度走進的時候,才發覺,這座像煙火一樣的城,其實是那樣深邃靜謐,那麼孤獨無依。 張愛玲來到闊別六年的香港,這座城已在萬象紛紜中,漸漸失去本真。也許她不該苛刻太多,改變的又豈止是一座城,連同她自己,也早已不再是那個青澀純淨的少女。重回這座城,不僅是為了付出,亦是為了索取。張愛玲的心是黯然的,她期待這座城,可以給她一縷和暖的陽光。讓流年,不至於相摧太緊。 接待張愛玲的是老朋友宋淇,這次宋淇請張愛玲創作上下集電影劇本。稿酬答應支付兩千美元,這對張愛玲來說無疑是一筆心動的數目。更況是她今生最愛,這些年也寫過許多劇本,但卻一直是可望不可即。

張愛玲整理好零亂的心情,在宋淇家附近的旅館租了個小房間,開始投入到電影劇本的創作中。她此次創作不僅是為了個人的喜好,更重要的目的是掙取那筆稿酬。因為她的生命裡多了一個需要照料的丈夫,生活是這樣地真實,不容許你再有絲毫的陽春白雪。 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令張愛玲感到前所未有的疲累。她的眼膜出血,雙腿浮腫,腰身疼痛,曾經認為愉悅的寫作如今無疑成了煎熬。寫作原本就是一件優雅舒適的事,需要安靜的空間,清寧的氛圍,美好的心境,當這些不存在的時候,寫作就成了一種責任和負擔。張愛玲算是深受其累,她覺得自己如同陶潛,為五斗米深深折腰。 這段時間她不斷給賴雅寫信,安慰他的情緒。病癒後的賴雅打算定居華盛頓,在女兒霏絲家附近找了一座甚為滿意的公寓,安定下來。在這個孤獨老人的心裡,他對張愛玲決絕離開有些怪怨,但他不會不明白,她如今傾心的付出,純粹只是為了生存。他甚至沒有把握她會回來,這段婚姻給了他餘生的依靠,同樣也給他內心帶來無以言說的慚愧和遺憾。

張愛玲總算完成了上下兩集劇本,當她如釋重負地把劇本交給宋淇的時候,他卻說不能做主,要給老闆看過後才能定稿。於是等待又成了一種煎熬,宋淇怕浪費她的時間,於是又安排了《南北一家親》這部劇本給她寫。張愛玲為了多掙幾百美金,只好繼續留在香港,那段時間,她感到生活給她帶來莫大的屈辱。 賴雅對她的逗留不予理解,他以為她在逃避。而張愛玲寫過一封信給賴雅,字字句句,無比辛酸。她說自己工作了幾個月,累得像隻狗一樣,卻沒有拿到一分酬勞。的劇本還需要邊修邊等,她的心已經冷若冰霜。此時的張愛玲,輕賤如螻蟻。像她這樣一位絕代才女,竟為幾百美金如此卑屈,實在令人痛心。假如生命只剩下這些,那麼活著真的已然沒有樂趣。但眾生皆苦,所以張愛玲在那麼年輕的時候,會說出“因為懂得,所以慈悲”的話語。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誰來做那個真正懂得的知心人?山窮水盡的張愛玲,只能問老友宋淇夫婦借錢。也許是因為她生性敏感,也許是她過於深刻的通曉人情世態,總之這一次借錢讓她的心被深深刺傷。他跟賴雅寫信,其中有一句話是:“他們不再是我的朋友了。”如此堅定的話語,又怎能隨意脫口而出? 張愛玲怨恨的也許不是宋淇夫婦借錢的態度,她耿耿於懷的,必定是遲遲不能定稿的劇本。幾個月的辛苦耕耘,一無所獲,她的心情可想而知。但與她合作的是電懋電影公司,宋淇作為一個中間人,亦有他的難處。但焦慮的張愛玲已經不能靜下心來思考這麼多,她想的只是自己的勞動所得。 一九六二年三月,張愛玲帶著憤慨與遺憾飛離香港,此後三十多年,她再也沒有回到中國這片土地。走的時候,她沒有再看一眼這座城,那一簇絢麗的花紅。是故土辜負了她嗎?還是她覺得,此生多走一段路途,就是多一份負累。美國就是她的彼岸,無論會不會開花。美國就是她的盡頭,無論是不是歸宿。她留下來了,不打算再踱步。儘管,她依舊不如意;儘管,她把冷暖獨嘗。

然而張愛玲說“他們不再是我的朋友了”也只是一時氣話。她離開香港後,一直和宋淇夫婦保持聯繫,她和電懋電影公司的合作也是到一九六四年才中斷,原因是電懋老闆在空難中喪生。而這幾年中張愛玲的稿酬,亦多半是這裡支付。之後宋淇對張愛玲的關照不曾間斷。一九六五年,他和台灣皇冠出版社的平鑫濤一見如故,極力向他推薦了張愛玲。 張愛玲在人生步入尾聲的時候,將所有的遺產都交給宋淇夫婦。這份伴隨終身的友誼令人感動。張愛玲這一生言愛的不多,交往的不多,可以值得她真心相待的,必有過人之處。儘管她也會犯錯,會迷失,比如她人生的幾段愛情,但這些都是她生命裡必須充當的角色。 回到美國華盛頓的張愛玲,並沒有擺脫磨難。儘管她剛下飛機,看到康復後的賴雅在機場等待,有種滄桑歸來的甜蜜與酸楚。然而回去之後,溫情的時候太少,繁瑣不安的時候卻是那麼多。這時的賴雅已經徹底地退出文字的舞台,如今的他,只是一個體弱多病的老者。他停止了放蕩不羈的漂泊,放下了層雲萬里的夢想,以及那份惺惺相惜的愛情。這一切,不是他本意,可是當一個人老到連自己都照料不好時,哪裡還有力氣再去爭執什麼,計較什麼,付出什麼。

後來,賴雅摔了一跤,摔斷了股骨頭,他的行動更加不方便。緊接著,他又頻繁中風好幾次,最後癱瘓在床,飲食起居全憑張愛玲照料。這個倔傲的典雅的東方女子,自從嫁給這位多病的老頭後,就如同背上一個無法放棄的包袱。她原本沉重的人生,如今更加地沉重。 當年在雪夜裡圍爐烤火,閒話人生的日子,宛若一場春秋大夢,消逝太快。這個男人只給她短暫的歡愉,但她仍舊對自己的抉擇無悔。如果說胡蘭成讓她萎謝,讓她痛哭流涕,那麼賴雅則讓她寂滅,讓她欲哭無淚。 那些日子像結了霜,張愛玲帶著垂死的賴雅,為了生計到處奔波。他們沒有屬於自己的歸宿,那通明的萬家燈火,沒有一盞是為他們點亮的。每到一個屋簷,都希望是永遠的歸家,但他們注定漂泊。那時的賴雅已經瘦得只有一把骨頭,他再也不能穿一襲白衣白褲裝扮紳士風度,再也不能和天南地北的文友聚在一起高談闊論,而他對張愛玲講述的過往傳說,已經成了老掉牙的故事。張愛玲曾經為之笑意盎然,如今只剩下淺淡嘆息。

終於明白,光陰會將一切消磨殆盡。最怕流光催人老,老到不能動彈之時,連回憶都是悲哀的。無法想像倘若賴雅沒有張愛玲,他的餘生會在怎樣悲苦的環境下度過。或許這是他的因果,是她前世所欠。如裡黛玉那還淚一說,還清了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就會離去。賴雅終於討完了他在人間的債,於一個寂寥無聲的日子,在張愛玲一個人的陪伴下,安靜地去了天國。 或許是他前半生的日子太過繁複,所以他死後一切都簡約。沒有舉行葬禮,女兒霏絲安葬了他的骨灰,不知道張愛玲有沒有為他掉下最後一顆眼淚。死的這一年,賴雅七十六,張愛玲四十七。十一年的扶持相伴,十一年的風雨滄桑。每一個日子都真實刻骨,只是張愛玲從來沒有得到過她要的現世安穩。 日子你可以精打細算,那麼一分一秒都在意料之中。日子也可以從容以待,那麼時光匆匆,那份倉促令你無從追趕。對於一個四十七歲,才情橫溢的女子,儘管已近遲暮,但她仍舊可以再次盛放。而張愛玲說:“我有時覺得,我是一座孤島。”

賴雅的死讓張愛玲的心再次成為孤島,又或者說,讓張愛玲得以放下塵世的所有包袱。她可以在自己的孤島裡,隨心所欲地漂浪,可以重回寂寞的內心,做回真實驕傲的自己。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