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張愛玲的傾城往事

第26章 執子之手

他們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僅僅是一剎那的徹底的諒解,然而這一剎那夠他們在一起和諧地活個十年八年。
一念花開,一念花落。這山長水遠的人世,終究還是要自己走下去。人在旅途,要不斷地自我救贖。不是你倦了,就會有溫暖的巢穴;不是你渴了,就會有潺潺的山泉;不是你冷了,就會有紅泥小火爐。每個人的內心,都有幾處不為人知的暗傷,等待時光去將之復原。 張愛玲在落魄之時,曾尋找救助,這看似卑微的選擇,卻絲毫不影響她的高貴。她發出去的申請,很快就得到文藝營的回复——願意接納她。此時的張愛玲就像是一葉孤舟,在茫茫江岸,找到了一個可以暫時停泊的渡口。一九五六年三月中旬,張愛玲坐上了從紐約到波士頓的火車,又轉乘巴士抵達風景秀美的新罕布什爾,進入彼得堡鎮。這個漫長的遷徙,對張愛玲來說,儘管顛沛,心裡卻總算有個著落。

憶起《上海往事》這部電視劇,劉若英扮演的張愛玲,拎一隻簡單的皮箱,在雪地裡踽踽獨行。一襲風衣,神情冷淡,她的世界已經靜默無聲,而我們卻偏生要為她落淚。她依舊穿旗袍,只是不再有華美的粉飾,繁複的牡丹換成了簡約的素花。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轉身的張愛玲,昨日似雪繁花,早已一別千度。她剩的,只是這份寡淡與微涼。 抵達麥克道威爾文藝營時,天色已晚,柔和的燈光從房舍的窗子裡流瀉而出。張愛玲感受到一種久違的溫暖,一種靜謐柔美的暖。這座美麗的歐洲莊園,有幾十所獨立的藝術家工作室,有圖書館、宿舍以及供社交用的大廳。這些房舍,或建於草坪,或建於森林,環境優雅,安靜舒適。 據說創建人是一位作曲家的遺孀,她的善舉使得世界上許多飄零的藝人,有了一處安身的居所。是這裡收容了張愛玲,讓她漂泊的魂有了歸依。一間木屋,一間工作室,簡潔卻溫馨。山里的氣候十分寒冷,積雪不斷,但這裡卻遠離塵囂,適合創作。

一盆爐火,一杯咖啡,一個倦怠慵懶的靈魂。張愛玲收拾好零散的心情,打算重新在文字中找回自我。她的創作計劃是寫一本英文小說,書名為《粉淚》(《Pink Tears》),就是後來出版的。這部作品是的拓展本,當年風靡上海灘,將她推上一個極致。張愛玲有信心將這個故事重新改編,讓淹沒在光陰裡的華麗過往重現人間。 這是個寧靜的莊園,有固定的用餐時間,也可以隨意和朋友交流。那時候的張愛玲很沉默,她習慣獨自在木屋的軒窗下,安靜寫作。疲累時,看窗外寂靜而空明的山林,看歡快遊走的動物,張愛玲找到了一種返璞歸真的安寧。夜涼如水,一輪朗月,掛在樹梢,淡淡的清輝,令她想起了童年時天津舊屋的模樣。不知上海灘的月亮,是否依舊沉浸在孽海紅塵,自得其樂。只是曾經相伴在一起的人,已經生死茫茫,無從尋找。

民國才女張愛玲的感情世界,注定不會那麼簡單。哪怕此時的她遠避紛繁,命運同樣可以給她一份不尋常的安排。不是她譁眾取寵,不是她驚世駭俗,不是她寂寞難耐,而是月老牽錯了紅線,是宿命太不解風情。張愛玲居然在這裡,遇上了她生命裡第三個男子,一個年過花甲的美國老人賴雅。如果說胡蘭成是張愛玲的刻骨銘心,桑弧是張愛玲的過眼煙雲,那麼賴雅應該是她的滄海桑田。 賴雅,德國移民後裔,他在年輕時就被視為文學天才。其人個性灑脫,知識淵博,處事豪放。結過一次婚,有一個女兒。但生性奔放自由的他,不適應婚姻的束縛,之後離了婚。從此他的生活更加散漫隨性,周遊列國,賣字為生。 賴雅極具文學天賦,卻無法將文字演繹到登峰造極的境界。尤其過了花甲之齡的他,身體和才華,以及經濟、運數等各方面都走下坡路,甚至摔斷腿,幾度中風。他來到麥克道威爾文藝營,是希望在年華老去時還可以重振文學雄風,卻不料,命運給了他一個意外的恩賜。讓他在晚年時,有幸得識中國奇才女子張愛玲,之後她一直陪伴他度盡餘生。

邂逅之時,張愛玲三十六歲,可謂風華正茂。賴雅六十五歲,當為風燭殘年。也許很多人都不明白,高貴美麗的張愛玲,為什麼會要一個這樣窮病潦倒的外國老頭,他究竟有什麼地方值得她如此欣賞,如此付出。孤傲的張愛玲,絕不會因為寂寞,而輕易地將自己交付給一個男人。更況她深受過感情的傷害,更況她曾說過,今生亦不能夠再愛別人的話語。年輕多才的導演桑弧她都不肯要,為何偏偏選上一無所有的賴雅? 但他們就是在那些暴風雪中的日子,在銀裝素裹的山林,溫暖了彼此。這個白髮老人,總是一身白衣白褲,頗具紳士風度。他的高談闊論、風趣幽默,感染了這位沉默寡言的中國女子。於是,他們開始有了交往,聚在一起談文化,談人生,談閱歷,越談越投緣。賴雅是個有童心的人,他跟張愛玲講述他這些年所經歷的奇聞軼事,總是令她無比陶醉,歡樂不已。

她有多久沒有這樣開懷一笑了,她自己亦不知道。自從離開上海,她就是無根飄萍,過著居無定所的生活。她是真的寂寞,但她不是一個隨意找人傾訴,隨意偎依就可以取暖的女子。她需要靈魂的交融,需要真誠地執手。 賴雅是一個有智慧、有涵養的人,是一個童心未泯的溫厚長者。他豐沛的思想,就是最大的財富。而這些成了打動張愛玲的優勢。這個行將萎謝的女子,願意為他再次綻放。也許不再傾城,不再絕代,但是她亦無悔。 他們在一起了,在那個溫暖的小木屋,相互偎依取暖。沒有人願意去猜測,他們之間是否真的有了愛情。張愛玲說過:“愛情使人忘記時間,時間也使人忘記愛情。”或許此時的張愛玲早已忘記凡塵一切,她只是一個孤單的女人,需要一個懂得的男子。她無需給任何人交代,她只做自己。她亦願意為所做的一切,勇敢承擔。

有人說,張愛玲為自己朦朧的未來心中無數而感到焦慮。面臨多方面的窘迫,她選擇了賴雅做依靠。真的是這樣嗎?像她這樣傲氣的女子,又如何會讓自己淪落到這般境地。就算她想要尋找一個堅實的依靠,亦無需選定賴雅。 以賴雅如今的年歲,以及各方面的狀況,都無法給張愛玲真正的安穩。之後張愛玲與賴雅相濡以沫十一年,全憑她一直為生計奔波,對他悉心照料。可以說,賴雅何其有幸,在慘淡餘生,有一個張愛玲相伴。而張愛玲儘管為這段感情付出無數艱辛,但是她的心卻不空虛。這種清苦的幸福,比起胡蘭成華麗的傷害,要溫柔許多。 “我們很接近,一句話還沒說完,已經覺得多餘。”這是張愛玲的話,她和賴雅是默契的,正是因為這份默契,讓他們走到一起。一個曾經繁複的人,到後來,只願意簡靜度日。她再也要不起繁花滿枝的愛情,那個曾經許諾她現世安穩的男人早已跑了。如今這個老人,卻給得起他平淡的真實。

其實,張愛玲之前只想過簡單的偎依,並沒有打算跟賴雅結婚。而一直四海為家,過慣了單身生活的賴雅,也沒想過要為某個女子停留。所以當賴雅在文藝營的期限到了,也就只好離開。走的時候,他給不起任何諾言,張愛玲卻在送他之時,把僅有的一點兒錢給了他。賴雅去了紐約北部另一個文藝營入住,依舊過著浪子生涯。 分別之時他們並不曾想到會再見。因為兩朵浮萍,在流水光陰裡,誰知道幾時能夠再遇合。可是命定他們要在一起,張愛玲驚奇地發現自己懷孕了。她把這個消息寫信告知賴雅,賴雅激動萬分,又躊躇不已。以他現在的處境,實在無力承擔闖下的禍,可他覺得自己必須要負起責任。而張愛玲是一個美好可愛的女子,於是他寫信跟她求婚。 張愛玲再次收拾行囊踏上征途,此次與她同行的,還有她腹中的胎兒。他們去奔赴一個自身難保的男人,儘管賴雅願意負責任,只是這個責任他負得起嗎?炎涼世態下,就連漁樵耕讀,坐看雲起的日子,都不能平靜擁有。無論前方多少迷惘,張愛玲只能沿著這狹長的年月走下去。去一個有他的地方,和他冷暖與共。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