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首富·世界各國首富成名史

第5章 第四章俄羅斯霍多爾科夫斯基:兩個世界的幻夢

2002年,中國富豪榜,一個叫楊斌的荷蘭籍中國男人,結束自己的財富夢想:這個擁有9億美元的43歲男子,因涉嫌虛假出資、涉嫌非法佔用農業用地、涉嫌合同詐騙、涉嫌偽造金融票證、涉嫌對單位行賄等6宗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8年。 人們慨嘆,9億財富一日成空。不過,如果時間再推遲3年,在傳媒日益發達的今天,僅僅一年之間,財富蒸發130億美元成為活生生的事實的時候,我們還能做出如何的感慨呢? 2005年3月11日的晚上,當眾多富豪在剛剛公佈的《福布斯》2005全球富豪排行榜上尋找自己的名字的時候,比楊斌還年輕兩歲的霍多爾科夫斯基卻只能在莫斯科“水兵寂靜”拘留所翻閱獄監提供的報紙。彷彿是一場夢,這個2004年還擁有152億美元的人,現在不僅失去了自由,所擁有的財富也只留下了22億美元——沒有人像他這樣在短短一年的時間裡,埋葬掉自己的帝國。

事實似乎還要更殘酷,在《福布斯》公佈了這份榜單之後,霍多爾科夫斯基的律師們認為霍氏如今的資本淨值估計不到1億美元——他早已經不再是自己一手創辦的梅納捷普集團的受益人,也不再是最終置自己於死地的尤科斯公司的股東。也就是說,一個一年前還有152億美元的人,現在僅僅只有1億美元的資產。 “一個無法適應遊戲規則變化的反面教材。”中國的《環球企業家》雜誌如此評述這個前俄羅斯首富。 但在我們看來,迅速垮掉的米哈伊爾·霍多爾科夫斯基從來沒有承認普京製訂的這個遊戲規則——他一直試圖在一個新的領域由自己去製訂規則。他游離於兩個世界,一個是自己的經濟帝國,在這個帝國里,他被認為是獨裁者;一個是別人的政治帝國,在這個帝國里,他被認為是挑釁者和威脅者。他試圖在兩個世界之間找到一個支點,並利用自己的經濟帝國去改變俄羅斯的政治。

這才是他垮掉的真正原因。 我們同樣還可以把他當作俄羅斯寡頭經濟的最後一個標本,在這個曾經被七大寡頭集團控制的國家裡,霍多爾科夫斯基成了七寡頭中最後倒掉的一個,並且倒得比其他的人更加充滿戲劇性,更加具有“烈士”的味道。畢竟,他曾經被認為是七寡頭中最務實且具政治智慧的人。 “正像我們無權只享受財富而不創造財富一樣,我們也無權只享受幸福而不創造幸福。”19世紀英國劇作家蕭伯納的這句話,似乎就是這些俄羅斯寡頭們命運的寫照。 現在,人們可以清晰地發現,和他試圖控制兩個世界一樣,霍多爾科夫斯基在自己的經濟帝國中也曾經分裂過一次。 從1963年出生,到2000年初,可以認為是霍多爾科夫斯基的第一段人生。

1963年,霍多爾科夫斯基出生在莫斯科一個普通的集體公寓裡,父母都是工程師。也許是父母都在工廠工作的原因,他那時的理想是當一個蘇聯工廠的廠長。因為經常向同伴表露自己的這個想法,在五歲時,他的朋友就送給了他一個“廠長”的綽號。 年少的霍多爾科夫斯基有驚人的掙錢才華,他曾經幫一家糖果公司裝卸貨物掙零用錢,而在讀門捷耶夫化工學院時,他還拿著斧頭在西伯利亞鐵路上看管薪水冊,在一個工廠擔任機工,他的收入甚至高於他的父親。 23歲的時候,霍多爾科夫斯基差點走上仕途,這一年他成為共青團莫斯科伏龍芝區區委副書記。現在誰也說不清楚他為什麼要選擇這個工作,是因為真的傾向於政治還是希望通過政治獲得財富的機會,就像若干年後一樣但無論是何種原因,幾乎所有關於霍多爾科夫斯基早年如何獲得第一筆財富的記錄,都認為與其從事共青團工作密不可分。當時蘇聯共青團開始讓團員創辦企業,免稅並保留利潤。

1986年大學畢業後,近水樓台的霍多爾科夫斯基與五六個夥伴創辦了一家咖啡館,遭到失敗後成立了“青年科技創造中心”,正是這個“青年科技創造中心”向蘇聯工廠兜售新技術、做諮詢、倒賣進口PC(後來自己組裝),甚至倒賣法國白蘭地,完成了他的第一筆財富積累。霍多爾科夫斯基說,當時的客戶中很多甚至是前蘇聯的政府機關。事實上,“青年科技創造中心”也就是後來霍多爾科夫斯基創辦的緬納泰普科貿有限公司,到了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時候,緬納泰普科貿有限公司開始經營當時蘇聯人傳統的日用消費品——古巴紅糖。當時蘇古之間做的是易貨貿易,霍多爾科夫斯基向古巴提供蘇聯的石油,換取紅糖。據傳,霍多爾科夫斯基是在給了當時國家負責外貿的人大量好處之後才獲得這個貿易機會的。

霍多爾科夫斯基斂財的智慧無與倫比。除了貿易外,他開始利用共青團的支持獲得大量好處。上個世紀80年代後期,蘇聯有兩種貨幣:一種是現金;另一種是“非現金信用”,實際上是一種政府發給工廠企業作補貼用的虛擬貨幣。名義上,“非現金信用”是不能被兌換成現金的。在共青團的支持下,霍多爾科夫斯基被允許從他的工廠客戶中收取“非現金信用”,存在銀行里,提取出來的則是現金。霍多爾科夫斯基再用所得現金盧布來購買美元這樣的硬通貨。據說,不到兩年,霍氏的年收入就達到了8000萬盧布(按當時的官方匯率相當於1.3億美元,按黑市匯率相當於1000萬美元),並由此升任共青團莫斯科市委第二書記。 20世紀80年代後期是霍多爾科夫斯基好運不斷的歲月。 1988年初,霍多爾科夫斯基結識了一位名叫格魯博維奇的人,格的父母都在蘇聯銀行工作,而且官職顯赫。到了1989年,蘇聯經濟改革啟動,商業銀行管制開始放鬆,霍多爾科夫斯基通過格魯博維奇父母的關係,創辦Menatep銀行,並成了蘇聯第一批拿到銀行業務許可證的私企,Menatep銀行甚至成了前蘇聯自“十月革命”以來第一家私營銀行,第一家上市公司。

除此之外,1991年Menatep還成了第一家在莫斯科開辦外幣兌換的銀行,並開了在電視上大做廣告的先河。 Menatep不僅給霍多爾科夫斯基自己的貿易生意提供融資,更多的是處理國家資金,比如為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的受難者發放撫卹金。 在蘇聯解體後,高通脹和直線上升的利率讓善玩借貸和外匯交易遊戲的Menatep迅速壯大,霍多爾科夫斯基當然也大斂其財。 霍多爾科夫斯基這樣的人從來不會錯過歷史給予的機會。俄羅斯的私有化運動在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了,在這場迄今為止最大的國有資產私有化運動中,“從未想過當銀行家”的霍多爾科夫斯基當時面臨兩個選擇:要么當一輩子的銀行家,要么成為俄羅斯龐大工業領域裡的一個金融專家。他選擇了後者。霍多爾科夫斯基通過Menatep開始瘋狂收購。到1995年,Menatep已經控制了40多家實業公司(兩年後,這個數字變成了100多家),觸角涉及房地產、鋼鐵、塑料、紡織、化工(包括後來惹禍上身的Apatit)和食品等領域,擁有員工1.5萬人,資產高達21億美元。

對於這些收購,霍多爾科夫斯基曾洋洋得意地說:“在俄羅斯,你根本不能滿足於在貿易上賺大錢,因為沒有人會理解這件事。你不會安然自在,你會被敲詐勒索,會被政府機關調查審處,連你的父母都不會再尊重你。最終,你會被扼死。” 讓多年前靠倒騰假PC起家的霍多爾科夫斯基財富迅速膨脹的是俄羅斯最大的資源——石油。 1995年12月,以Menatep為首的財團以3.5億美元的超低價格收購了尤科斯78%的股權。這個價格讓很多人無法接受:實在是太便宜了——尤科斯當時的估值為7億美元,1997年在莫斯科交易所上市時,市值則高達70億美元。 “在政治和金錢之間,有人做了交易”,當地的媒體說。這個人當然就是指霍多爾科夫斯基。

這次交易僅僅是當時葉利欽拋出的“債轉股”計劃中的一個,葉利欽和參與計劃的巨頭們達成了協議:政府將自己在大的鋼鐵和石油公司中所持股份出售給寡頭,而在葉利欽連任競選時,包括霍氏在內的寡頭聯盟將全力支持。俄羅斯歷史上最著名的七寡頭正式形成了。 在這次交易完成後,霍多爾科夫斯基成了俄羅斯叱吒風雲的人物,不過,這個階段的霍多爾科夫斯基卻和其他財閥很不一樣,一方面他不諱言他與政府的良好關係,而在另外一方面,霍多爾科夫斯基則不斷向西方媒體強調企業與政府保持一致的重要性:“我們必須明白,(俄羅斯)政府對商業來講仍非常重要。怎麼個重要法如果總理讓我從Menatep辭職,我一定迅速照辦。”他甚至對自己的手下說:“我並不擁有任何東西,都是租來的。”

這種低姿態讓他在七寡頭中顯得非常特別,而在他說這些話的時候,被認為是“俄羅斯院士寡頭”的別列佐夫斯基卻在到處宣揚,他和其他六個寡頭(霍多爾科夫斯基是其中最年輕的一個)控制了俄羅斯近一半的經濟。 作為政治上的溫和者,霍多爾科夫斯基在生意場上卻被認為是一個強權者,很多人說,在企業裡,他是獨裁的國王。 “他經常調換員工的工作。那些受命做項目的小組會發現,總會有另一個小組在與他們做同一個項目,這種時刻存在的危機感讓員工們感覺在尤科斯工作簡直是在做極限運動。”他的一個員工說。 霍多爾科夫斯基試圖把尤科斯往自己設想的方向改造,而他的一系列做法,讓他顯得像一個暴君。 ——在接手尤科斯後,他在企業里安裝閉路電視,開除表現不好的員工,據說接手僅幾個月,他就開除了上千名有酗酒習慣的員工。尤科斯的油田工人抱怨說,三個月前就該發的12.5美元的月工資,他們如能領到10%就已經很幸運了。而這10%的工資只是為了讓你不至於挨餓,繼續為他工作。

——1998年,國際市場上油價下跌,尤科斯故意拖欠允諾交給Nefteyugansk市的稅款。不久,該市市長被槍殺。結果,市長的葬禮演變成一場針對尤科斯的示威遊行,被拖欠工資的工人以及約4萬名被解僱的工人衝進尤科斯在西伯利亞的辦公室,把玻璃和電腦砸得粉碎。 ——1997年起,霍多爾科夫斯基為鞏固自己對尤科斯的控制權採用了多種辦法,比如當大股東會議即將召開,並有一項非常關鍵的投票,股東們會被告知會議地點突然被更換到另一個遙遠的城市——根本不可能趕上。 ——1998年,俄羅斯金融危機爆發,眾多銀行倒閉,Menatep也不能倖免。霍氏迅即把Menatep的優質資產轉移到自己所控制的其他金融機構,而破產法院所指定的管理人此時已無法獲得Menatep的完整財務狀況——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裝有Menatep的所有財務文件的卡車離奇跌入伏爾加河中。然後,霍氏勸說貸款給自己的銀行接受他提出來的三年還債計劃,以尤科斯的石油出口而非股份作擔保。最大債權人大和銀行和西部商業銀行拒絕接受該方案,並把手中的抵押變成了尤科斯29%的股份,極大地動搖了霍氏對尤科斯的控制權。孰料,在雙方的談判於1999年夏徹底破裂後,兩家銀行便在市場上出售了自己的尤科斯股份,所獲僅為當初貸款的一半。 ………… 儘管擁有數十億美元的財產,但霍多爾科夫斯基的一系列非正當做法,卻讓他形象俱毀,西方媒體甚至形容其為俄羅斯的“強盜男爵”。 所有的這些似乎都屬於歷史,在2000年,霍多爾科夫斯基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了形象的改變,成了當今寡頭中最正直甚至最善良的人。 解釋自己的這種轉變,他舉了洛克菲勒為例,他說:“他並不是最清白的人,他的兒子要好一些,他的孫子則是一個完美的正直人士。這中間花了100年,我花了幾年就做到了。”也許到現在也不會有人知道,為什麼他會有這樣重大的轉變,但在很大程度上和普京上任,混亂的俄羅斯開始恢復法律和秩序有關。 ——2000年6月,尤科斯董事會投票通過了“良好公司治理”的決議,11個董事中,有5名是海外的專家。尤科斯開始按美國的通用會計準則公佈過去的財報,並為股東支付紅利:這在俄羅斯的企業裡已屬異數。對於那些在Menatep破產過程中遭受損失的儲戶,霍氏也予以補償。他甚至向其他寡頭宣講“責任”和“透明”的重要性。以前因侵犯小股東權益著稱的尤科斯一下子成了俄羅斯大企業裡透明公司治理的典範。 ——2001年,霍多爾科夫斯基向外界宣布了要讓尤科斯成為俄羅斯第一個真正的跨國公司。霍氏開始引進“空降兵”,包括從美國Pennz Energy石油公司跳槽過來的首席財務官布魯斯·米薩摩。這一舉動獲得了大量西方媒體的稱讚。 ——同年,霍多爾科夫斯基模仿索羅斯的“開放社會”基金,成立了“開放俄羅斯”基金。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和英國慈善家羅斯柴爾德爵士都是董事會成員。 ——2000年起,霍多爾科夫斯基主動與《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著名大報的主編交流,他頻繁捐贈,受捐者包括美國的智囊機構和國會圖書館。在2002年,小布什的夫人勞拉·布什最熱愛的“國家圖書節”項目也收到來自霍氏的10萬美元捐贈。 改變是全方位的,英俊迷人的霍多爾科夫斯基甚至在形像上也讓人耳目一新——他把自己慣常佩戴的蘇式風格的眼鏡換成了西方人推崇的無邊眼鏡。 霍多爾科夫斯基似乎正在努力通過西方社會讓自己的形像變得更讓人接受,在這些努力後,他被美國國家安全事務顧問賴斯、副總統切尼接見,並與小布什夫婦合影留念。在其辦公室裡,擺滿了他與各國政要的合影。 2002年7月,他與美國的能源部長會面討論美國的能源政策,而美國前總統老布什在當年9月訪俄時,參加了霍氏主辦的宴會並作演講。 除了這些耀眼的類似政治而非經濟明星的榮耀外,霍多爾科夫斯基的財富也開始瘋狂增長,尤科斯的市值已從當年的3.5億美元漲至2002年的200億美元。霍多爾科夫斯基對媒體說,自己在尤科斯持有36.3%的股份。他成了所有俄羅斯寡頭中第一個正式公佈自己財富的人。 “是的,我現在是變了很多,但人都是隨時間變化的,他們由此成熟。”霍多爾科夫斯基對別人說。除了企業行為上的突然轉變,霍多爾科夫斯基透露的眾多生活習慣和愛好也越來越讓人懷疑他是不是俄羅斯寡頭:他也看動作片、讀科幻小說、跳迪斯科,平時穿西服不打領帶,戴一塊塑料錶帶的普通手錶,最大的嗜好是收集錢包和文件夾。 霍多爾科夫斯基為什麼會從一個溫文爾雅、擁有良好社會關係、不問政治的大亨,變成一個直言不諱的“民主鬥士”,這似乎是個謎,甚至連他自己都搞不清楚。當其他一些寡頭政治家都熱衷於富人們的傳統消遣,如結交國際名流或擺闊顯富,霍多爾科夫斯基的選擇是不一樣的,他的生活十分節制,他帶著家人到芬蘭度假,住的房子和大多數中上階層居住的房子沒有太大區別。他認為繼承來的財富會腐蝕人的心靈。他對媒體說,他計劃給四個孩子每人留下大約100萬美元。他認為自己的第二項職業就是把他賺得的財富還給俄羅斯。 霍多爾科夫斯基的財富不再是謎,反而他這個人開始讓人琢磨不定。 生命可以被分為兩截,但財富的起源卻永遠會被追究。 也許是認識到了這一點,早在2000年,霍多爾科夫斯基就開始發表與眾不同的財富觀念,他認為自己的財富是“名義上的”:如果俄羅斯的政治經濟氣候繼續轉好,尤科斯眼下的價值就是被低估的;如果變壞,財富的價值就不意味著什麼。 可惜的是,霍多爾科夫斯基在不斷淡化財富對個人的影響的同時,卻開始依靠財富走向另外一個領域。 2001年,霍多爾科夫斯基說:“我知道該怎樣結束我的商業生涯,我將打造俄羅斯最好的公司,並把它國際化。”他列出的時間表是:2007年自己45歲生日時,尤科斯實現真正的國際化,自己卸掉職位。 這個時間表的公佈似乎就是噩夢的開始,觀察人士分析,霍多爾科夫斯基的這張時間表,表明他要進入另外一個領域:到2008年時,根據俄憲法,連任兩屆的普京總統必須離職。 猜測是有依據的,一系列有趣的現像都是他希望脫離經濟而轉向政治的伏筆。 最早從2001年起,他對傳媒說:“賺錢並不意味著任何事情,建設社會才是有意義的。”與霍氏相交15年的尤科斯公司財務主管格魯博維奇則表示:“霍多爾科夫斯基開闊的想像不允許他只做一個商人,堅定的意志、戰略性的思考、管理上的天分都使他向政治領域的過渡不可避免。” 另外,依靠政治起家的霍多爾科夫斯基對於俄羅斯資本進程的演變顯然有更清醒的認識,他清楚那些在第一階段一夜暴富的企業必須向控股公司轉變,斥巨資投資工業、原材料和房地產領域。在俄羅斯,石油工業巨頭被認為是在杜馬最有效的說客,在稅收和管制政策上能長期發揮影響力。在這個分析的基礎上,霍多爾科夫斯基選擇了雙向下注:他既在議會擁有自己的代表,也斥巨資資助反對派政黨。消息人士表示,在2001年4月,霍氏與杜馬的兩大反對黨領導人達成協議,並於2002年12月7日議會選舉前往這些反對黨的賬戶中打進數千萬美元。 2003年7月3日,在俄羅斯梅納捷普國際金融集團董事長普拉東·列別傑夫——他同時也是尤科斯石油公司的重要股東——被捕的時候,霍多爾科夫斯基公開說:“我從來沒有說過大企業一定不能碰政治。”他說:“像這個國家的每個公民一樣,每個大企業都有從事政治的權利。在這個國家,大企業的一個使命就是保持一定數量的政治和經濟影響力。” 同年10月初,在華盛頓“卡內基基金會”的演講中,霍氏放言:“俄羅斯社會將要適應這樣一個事實:人們可以拿錢做他們想做的任何事。” 兩個被認為俄羅斯當代最強大的男人的對抗開始了。事實上,信奉“可管理的民主”的普京一直允許不同政見的存在,卻痛恨真正威脅其權勢的人,他認為擁有巨額財富的霍多爾科夫斯基可能是俄羅斯唯一能獨力向普京發動政治攻擊的人,從人格上看,他也是一個敢挑戰一切的人。 在霍多爾科夫斯基入獄後,媒體分析認為其實普京已經給了霍多爾科夫斯基幾次機會,但他卻置若罔聞。 霍氏與普京的首度交鋒始於2002年的2月。當時,普京約見眾寡頭,整個會見由電視直播。在這場全俄羅斯人都在關注的直播中,霍氏對普京說:“腐敗正在這個國家蔓延。”他指的是國有的俄羅斯石油公司對一家小石油公司的收購事宜,霍氏認為6億美元的收購價格太高了,可能有人正從此交易中不正當獲利。 普京則回應:霍氏自己正是從國家取得了巨大的石油資產。 “問題在於,他是如何得到的呢”普京說。 在這次正面衝突後,霍氏並沒有理會普京發出的政治信號,而是一如既往地向反對黨慷慨解囊。霍氏還就石油管線問題與政府爭論不休。在俄羅斯,管線都是由政府控制,以確保對石油工業的控制,而控制了石油工業,則相當於控制了全俄工業領域的大半——在現今的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工業要占到政府收入的40%,能源公司的市值則占到俄羅斯股票市場總市值的75%—85%。尤科斯長期嚷嚷著要建立自己的管線,以便使自己能向俄羅斯北部、最終向美國輸送石油。 這次交鋒後,普京開始公開在更多的場合警告寡頭們,他對《紐約時報》的記者說:“俄羅斯有一部分人瞬間暴富,變成了億萬富翁……現在,他們覺得上帝好像打盹了,他們可以為所欲為了。實際上,他們試圖在俄羅斯建立寡頭管理體制,即在前台表演的某些知名的政治家背後藏著一些不願意拋頭露臉的寡頭,但是卻由這些寡頭來製定全民族意義上的政治決策。這些寡頭十分擅長於操縱社會輿論,他們現在也想像當年攫取國有資產那樣去控制大眾傳媒,讓其為他們的集團利益服務,用集團利益替代國家利益。” 說這些話的時候,霍多爾科夫斯基在幹什麼呢他正在俄羅斯對各聯邦主體進行視察。據俄羅斯媒體披露,霍氏在各地的巡遊幾乎與總統、總理的規格相差無幾,日程包括會見州長、企業家和知識社會精英。他每走一地都許願投資支持地方政權,答應出錢建學校、開網校,其宗旨在於建立俄羅斯“平等、開放的公民社會”。而除了國內的這些政治性極強的所謂“視察”,在國際問題上,霍氏也提出批評,他認為俄政府在伊拉克戰爭問題上,應與美國站在一起。他還買下了以批評普京政策而聞名的報紙《莫斯科新聞》,作為自己攻擊政府的陣地。 在克里姆林宮看來,霍氏最具挑釁性的動作,可能是他的旨在把俄羅斯變成一個純粹的議會政治體係並使自己出任總理的秘密計劃。直到入獄前,霍氏都堅信由於自己是猶太人,永遠不會被選為總統。為此,他需要改變政治體系,包括修憲,以使其能在新體系中出任總理。接近霍氏的人表示,他確有此意。同樣位列七寡頭,現在流亡海外的別列佐夫斯基則提供了一個更為極端的版本:霍氏向他講述,2002年春天他曾與普京會面,在會面中,霍氏建議俄羅斯應該向真正的議會民主製過渡。在這個體系中,他出任總理,而普京則成為禮儀性的領袖。 和曾經嚷嚷著要參與政治的俄羅斯眾多寡頭不同,霍多爾科夫斯基幾乎已經將自己的“原罪”洗掉。如果就此罷手,也許現在他依舊是俄羅斯的第一富豪,但他選擇的卻是直接對抗政治。 2003年5月,據說一份有關寡頭們可能醞釀政變的政治諮詢報告擺在了普京面前。作為回應,在2003年6月的一個政府發布會上,克里姆林宮特別安排的第一個提問的問題就是有關“寡頭革命”的。普京當時的回答是:俄羅斯決不會“允許個別商界人士為其公司利益而影響國家的政治生活”。 “不同意這一原則的。”普京補充說,應該記住那些已失敗的人的前車之鑑,“一些人永遠地消失了,另一些人則遙不可及”。他指的是流亡海外的別列佐夫斯基與古辛斯基。 霍多爾科夫斯基決定一意孤行,在他看來,與克里姆林宮保持一致,已變成值得嘲笑的一件事。他和政治實在走得太近了,近得甚至連普通的俄羅斯人都開始懷疑,他到底是商人還是政治家。 不過普京不是葉利欽,這個前克格勃和寡頭之間並沒有說不清楚的關係,他甚至因為堅決反對寡頭而擁有了大批選民。 對列別傑夫的被捕,《獨立報》表示,一個人被戴上了手銬,感到難受的是另一個人。因為,列別傑夫是霍多爾科夫斯基控制下的尤科斯石油公司的重要股東,普京還是希望霍多爾科夫斯基能夠放棄他的政治狂想。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把兩個強人都推上了對抗之路。 2003年7月4日,霍氏參加了美駐俄大使館的獨立日慶祝會。 7月5日,霍氏被檢察部門傳喚。接著,他去美國愛達荷州參加有比爾·蓋茨、沃倫·巴菲特等重量級人物在場的商業聚會。 很多人認為,霍多爾科夫斯基的這次遠行,是他脫離俄羅斯的危機最好的機會,但令人驚訝的是,在美國的聚會結束後,霍氏回到了莫斯科。 “我以為他會流亡,”一個俄羅斯大亨說,“但是他決心成為一個持不同政見者。” “他不會妥協,”在英國流亡的別列佐夫斯基表示,“一些人能停止表現自我,選擇虛偽;另一些人則認為自己的觀點是重要的,這便是霍多爾科夫斯基。他不會讓他們擊垮自己。” 回到祖國的霍氏表示,他確信俄羅斯的新民主能夠幫助和保護他在尤科斯的權益。他不但沒有偃旗息鼓,反而藉列別傑夫的被捕事件來公開批評普京政權,認為普京是在向集權時代倒退。尤科斯也在全俄各地大樹“我們團結在一起”的戶外廣告牌,其公司網站上也出現了“狙擊尤科斯”的專題討論。 在這一年的10月中旬,霍氏約見了自己的私人律師。當時在場的律師回憶,霍氏表示知道自己將會被逮捕,並已為此做好準備。對前來採訪的西方媒體,霍氏也做如是表示,並說他仍然非常年輕,非常富有,當局終有一天會釋放他,在這之後,他將繼續自己的“戰爭”。他甚至開玩笑說,自己把頭髮理短,就是為自己被當局抓進監獄做好準備。 直到10月25日,在被捕前最後一次接受采訪時,霍氏仍保持著對普京政權的蔑視。 “他們需要表明,即便是這個國家最透明的公司,也不是安全的。” 所有一切的結束用了不到五分鐘。 莫斯科時間2003年10月25日凌晨五時許,一架“圖134”專機降落在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市托爾馬喬沃機場,準備加油,但還未停穩就被十多輛警燈閃爍的軍車團團包圍。這些全副武裝、頭戴面罩的特種部隊士兵和身穿黑色制服的特工很快衝入機艙,大喊“聯邦安全局,槍放地上,否則開火”! 在七寡頭或流亡或沉寂的21世紀的第三個年頭,他們中最後的希望,也被擊碎了,霍多爾科夫斯基成為了又一個階下囚。 在像好萊塢電影情節般地被捕後,霍多爾科夫斯基被關押到俄羅斯著名的“水兵寂靜”監獄。該監獄是上世紀50年代修建的,專門用來關押重要政治犯。三天后,他被轉移到條件較好的莫斯科四號監獄。俄羅斯檢察官在霍氏被捕當日對他進行了審訊,隨後立即把他送上了刑事法庭,要求法庭批准逮捕。對於這次逮捕的理由,檢察院指出是霍多爾科夫斯基犯有詐騙、逃稅、偽造公文、利用欺騙手段給別人造成財產損失、侵占財產和拒不執行法院判決等七項罪行,其中一些事項與10年前收購國有資產有關。根據國際文傳電訊社的報導,莫斯科法庭判定,霍多爾科夫斯基應被監禁。而俄總檢察院表示,霍多爾科夫斯基的公司及其下屬機構非法攫取的資金和逃稅金額總共超過10億美元。如果對霍氏的所有指控都成立的話,他可能最多被判入獄10年。 在入獄後不久,霍多爾科夫斯基通過律師發表聲明說:“我並不對我所做過的任何事感到遺憾,我也不對今天發生的事感到遺憾。”此後,接近他的人士表示,霍氏正在考慮參加明年3月的總統大選,即便是在獄中。 八天后,被羈押在監獄中的霍多爾科夫斯基表示自己將辭去總裁職務,今後也不在合併後的尤科斯—西伯利亞石油公司擔任任何職務。外界認為,因涉嫌巨額逃稅和欺詐等犯罪行為被羈押的霍多爾科夫斯基此舉正是為了將他的案件與整個公司業務分開,以減少公司遭受的損失。而尤科斯公司組建新董事會則是為了穩定當前局勢,避免公司的正常業務受到嚴重影響。 2003年11月11日,俄羅斯莫斯科市巴思馬尼區法院作出裁決,拒絕了霍多爾科夫斯基要求保釋的上訴,這意味著霍氏將按照檢察院的要求,被至少拘押到12月30日。 2003年12月22日,霍多爾科夫斯基在莫斯科一個法庭出庭,接受有關對他羈押期延長問題的聽證。俄總檢察院又要求再把他的羈押期延長三個月。 2004年3月19日上午,莫斯科一家地方法院再次開庭,對霍多爾科夫斯基進行了將近七個小時的庭審。最後判決將霍氏羈押候審期限定為當年5月25日。 這一天,霍多爾科夫斯基依舊在做一個關於自由的夢想。在法庭上,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一些記者:“我相信自己沒有犯罪。某些人一直在指責我干涉政治,我認為這種指責毫無道理。俄羅斯目前的經濟需要什麼需要政治支持。政治應該為經濟建設服務。只有這樣,俄羅斯的經濟才能高速發展。等恢復自由後,我會一如既往地堅持自己的追求,去為社會多做些好事。”語氣強硬的霍多爾科夫斯基說。這卻成了他最後的強硬發言。 10天后,俄羅斯《商業日報》刊出了一封霍氏在獄中完成的“悔過書”——《俄羅斯自由主義危機》。在這封信裡,他無奈地寫道:“我們應該結束懷疑總統合法性的所有行動,因為這是毫無意義的。不管我們是否喜歡弗拉基米爾·普京,我們都應該認識到俄羅斯總統不是一個普通的人,總統是保證國家統一和穩定的機制,也許是上帝阻止我們讓這一體制崩潰。” 這位石油大亨甚至把過去的第一宿敵普京描述成“自由民主主義的捍衛者”,在文章中,他說:“是的,普京既不是一個自由主義者,也不是民主派,但他仍然比我們國家中70%的人口更嚮往自由和民主。”此種表態,被全球媒體看作是霍多爾科夫斯基自2003年10月被捕以來首次向克里姆林宮公開妥協。 不過一切已經太晚了,以俄羅斯司法程序,一般的案件從檢察機關交由法院審理,必須在50—80個工作日內對案件作出判決。霍多爾科夫斯基從2003年10月25日被捕,到2003年12月下旬法院作出延期一個審理程序,推到次年3月25日。 2004年3月19日,法院再次推遲一個審理程序,延期到5月25日。這已經說明遊戲將是沒有時間終點的,由於參與這場政治遊戲的玩方太多,牽涉到重大的國家利益,普京似乎也難以在一時準確地平衡入局各方的力量。 普京會不會考慮在完成3月總統大選後釋放這個“敵人”呢答案是否定的,也許他太謹慎了。普京並沒有在5月宣誓就職後釋放霍氏,繼續在監獄裡等待審判是霍多爾科夫斯基唯一的選擇。 2004年,霍多爾科夫斯基明顯老去了,因為他最後的資本也開始風雨飄搖。 2004年12月19日,俄羅斯聯邦財產基金會對尤科斯公司旗下最大的子公司尤甘斯克大部分股份進行公開拍賣,起拍價預定為86億美元。名不見經傳的“貝加爾金融集團”出人意料地以93.7億美元的價格購得了尤甘斯克公司76.79%的股份。僅僅用了五分鐘,霍多爾科夫斯基曾經擁有的這個掙錢機器就成了別人的產業。 12月22日,國有的俄羅斯石油公司又吞併貝加爾這個尤科斯的神秘買家,從而收購了剛剛拍得尤科斯子公司尤甘斯克76.79%股份的貝加爾金融集團公司,成為這些股份的新持有者。這使尤甘斯克最終又回到了國家的控制之中。而在這次收購後,尤甘斯克與俄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俄石油公司並到一起,從而可躋身世界最大石油公司的行列。 也許這才是普京苦苦等待的一天。而隨著大量尤科斯公司旗下子公司被拍賣或者收購,以及政府要求其償還所欠稅款,尤科斯最終的命運,似乎只有破產。 沒有多少人對霍多爾科夫斯基的未來再抱有希望了,而我們的話題也要回到2005年3月,霍多爾科夫斯基被《福布斯》富豪榜認定仍舊擁有22億美元的財產——但這又有什麼用呢? 在與強權的俄羅斯和普京的鬥爭中,他的命運已經被注定:和所有歷史上的寡頭一樣,或者流亡,或者默默無聞老去,或者在監獄中等待一個重新審判的時刻。 談到俄羅斯的富豪,永遠繞不開寡頭的話題,據說在寡頭經濟最厲害的時候,俄羅斯的七個集團曾經控制著俄羅斯85%的財富。 事實上,俄羅斯的寡頭一直就是世界經濟領域的一個奇觀,這些“寡頭”主要指在20世紀90年代俄羅斯私有化過程中一夜暴富的大資本家。 1996年3月的一天,葉利欽秘密召見了七個金融寡頭,他們是聯合銀行總裁別列佐夫斯基、大橋銀行總裁古辛斯基、國際商業銀行總裁維諾格拉多夫、首都儲蓄銀行總裁斯摩棱斯基、阿爾法銀行總裁弗里德曼、梅納捷普銀行總裁霍多爾科夫斯基、俄羅斯信貸商業銀行總裁馬爾金。雙方達成了一項協議:銀行家提供財政支持,確保葉利欽連任;葉利欽則承諾維護寡頭的經濟利益。這就是後來的“七大寡頭”。 這七個人都是頭腦靈活、敢於冒險的“精英”,他們幾乎都大學畢業,年齡在40—50歲之間,有的得過國家獎金,有的還是科學院通訊院士。這些人加上統一電力公司總裁丘拜斯,基本上控制了國家的油氣、動力、冶金業和金融業,並在一定程度上操縱了輿論。 雙方第一個回合的較量發生在1998年。這一年,俄羅斯私有化造成的不合理分配結果首次顯現出來,一場金融危機伴隨著通貨膨脹席捲全國。時任總理的普里馬科夫曾經試圖對付這些經濟寡頭,同時要“改善國家管理”,限制寡頭對政權的控制,但最後遭到罷黜。在第一個回合的較量中,寡頭們佔了上風。 而國家的勝利則在第二回合,這個回合的主角是普京。 2000年5月,普京就任總統幾個月後,便開始對經濟寡頭進行打擊,首先拿挑戰其內外政策的古辛斯基和別列佐夫斯基開刀,以洗黑錢、侵吞國家財產和詐騙罪對他們提出起訴。兩人拒不出庭,逃到國外,被俄總檢察院通緝。當局隨後又指控波塔寧等五名財閥侵吞國家財產或偷稅。 的確到了寡頭們付出代價的時候了。正如普京所說:“俄羅斯有一部分人瞬間暴富,變成了億萬富翁,這是通過佔有國家財富的方式實現的,他們的財富是國家賦予的,是免費賦予的。連他們自己都承認他們億萬富翁的頭銜是國家任命的。”他要開始收拾這些由自己統治的這個國家任命的億萬富翁,而在這個以強勢著稱的俄羅斯政治領袖面前,所有的寡頭都倒下了。讓我們像快餐一樣消費時裝,消費,消費,再消費!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