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左宗棠發跡史

第66章 第六十六節奉旨進京

左宗棠發跡史 汪衍振 2636 2018-03-16
進入六月,山東、河北等北方地區的苦雨季節到了。 連續的降雨,使黃河、運河的水位猛升,使以騎代步的西捻軍活動的範圍越來越小,傷亡開始加大。 李鴻章抓住這天賜良機,命令各部快速縮小包圍圈,力爭在大雨結束前全線合攏。左宗棠亦不敢怠慢,嚴飭各軍不准懈怠,就近聽從李鴻章的調遣。都興阿所轄的神機營及吉林、黑龍江馬隊,卻不慣於在雨中作戰,何況大雨滂沱之下,也不利於馬隊行軍。面對著叫苦連天的所轄各部,都興阿傳下令去,等雨過天晴道路板結後再向前開拔。一次絕好的立功機會,讓都興阿生生給錯過去了。 十日後,西捻軍被李鴻章、左宗棠所部湘、淮、楚各軍,包圍在山東茌平南鎮的一大片沼澤地裡。 官軍先是用重砲猛烈轟擊,然後又用洋槍射擊,最後才從四面八方兜殺過來。此役整整進行了一晝夜才告結束,只有張宗禹率五百餘騎殺出重圍,西捻軍被斬殺兩萬餘人,其他皆降。

淮軍大將藩鼎新見張宗禹逃脫,馬上率所部人馬奮力猛追,定要得此頭功。張宗禹飛也似地狂奔,沿途又遭小隊官軍截殺,突圍出來的五百餘騎,最後只有兩名親兵跟在張宗禹的身後。張宗禹當時只顧逃命,專撿馬能奔跑的地帶行走,哪知跑來跑去,竟然就跑到了洶湧澎湃的徒駭河邊。潘鼎新卻是窮追不捨,一味猛趕,很快也來到徒駭河邊。 潘鼎新拿起千里鏡在河邊搜尋,見河岸恰恰站著三人,當中一人,騎著一匹棗紅馬,身材胖大,滿臉鬍鬚,正是西捻軍首領張宗禹。 潘鼎新放下千里鏡,讓身邊親兵立起降字大旗,開始帶著人馬,慢慢向河岸推進,決定生擒活拿張宗禹。眼見大功在握,潘鼎新狂喜。 張宗禹回頭看了看越走越近的大隊官兵,忽然大吼一聲:“爺爺死也不降大清!”話畢,從馬上縱身一躍,跳進了深不可測的大河之中,轉瞬無了踪影。

潘鼎新無奈,只好將跪在岸邊求降的兩名張宗禹的親兵拿獲。 至此,讓大清國朝廷寢食難安的西捻軍不復存在。 李鴻章與左宗棠分別拜折向朝廷報捷。 朝廷很快頒詔四海,獎賞督辦大臣:李鴻章著賞加太子太保銜,並以湖廣總督協辦大學士;左宗棠著賞加太子太保銜,並交部照一等軍功議敘;丁寶楨、英翰均著賞加太子少保銜,並交部照一等軍功議敘;李鶴年著交部照一等軍功議敘;崇厚著賞加太子少保銜、頭品頂戴,並賞戴雙眼花翎;兩江總督曾國藩著交部從優議敘;署直隸總督官文加恩開復太子太保銜暨剿捻不力革職留任處分,並賞還雙眼花翎。聖旨裡獨少欽差大臣都興阿和副都統春壽的名字,兩個人為此大病了一場。慈禧太后讓都興阿傷透了心。

朝廷很快又給各路統兵大員降旨,就善後辦理一事做出佈置,同時向各省發布,官文病免回京供職、曾國藩調補直隸總督、馬新貽升署兩江總督的消息。李鴻章、左宗棠等人又開始忙碌起來。 都興阿、春壽二人不久即率神機營回返京師,吉林、黑龍江各馬隊也陸續回到原駐地。都興阿損兵折將,卻無功而返。他回京途中原本路過吳橋,卻並沒有去見左宗棠。左宗棠知道都興阿返京時必從吳橋通過,便早早讓廚下備辦了一桌好酒席候著他。 左宗棠雖然自己享用了這桌飯菜,口裡卻大罵道:“這個狗娘養的都興阿,他還來脾氣了!他不來見本部堂,本部堂倒落得一個人清靜、快活!像他這種東西,回京後最好活活氣死,免得丟人現眼!” 都興阿回京不多幾日,便被慈禧太后開缺本兼各職,勒令在府養病。原本無病的都興阿,一接到聖旨,登時病倒在床。

一道聖旨如飛般地遞進左宗棠大營,聖旨命左宗棠等善後事宜就緒即進京陛見。左宗棠把朝廷著其進京陛見的消息通報給劉典、劉松山、劉錦棠等人。 劉典很快帶著親兵營來到吳橋的左宗棠行轅。劉典把一個方方正正的木箱子放在左宗棠的面前,說道:“季高,您這次進京,不備份厚禮是不行的。我給您準備了一件,不知中不中您的意,您先看看。” 左宗棠哈哈笑道:“你這個劉克庵,總這麼神神秘秘。我這次進京是面聖,又不是走親戚。何況,我京里又沒有靠山,幾個王爺和軍機大臣,我一個都不認識。我備份厚禮送給誰呀?是送給皇上還是太后?” 劉典笑道:“怎麼樣,我沒有料錯吧?我就知道您想不周全!一些王公大臣您不認識,又無來往,您可以不去見,但潘伯寅您見不見?您真想大恩不言謝呀?”

左宗棠一愣,隨即臉色一紅,囁嚅道:“多虧你提醒!我還真把他給忘了!別看潘伯寅與我也未謀過面,但我不僅要去見他,還真得給他備份厚禮謝他!” 劉典一邊聽左宗棠講話,一邊打開木箱子,從裡面小心地捧出一個青銅鼎來。 劉典道:“這是我在西安的一座破廟裡得到的。我找人給看了看,說是大漢時期器物,祭祀用的。潘伯寅同曾相國一樣,最愛古器。曾相國偏重於圖書字畫,潘伯寅卻愛收藏青銅器。季高,怎麼樣?能不能拿得出手?” 左宗棠舉起銅鼎看了又看,說道:“克庵哪,把這個送給潘伯寅,不是奪你所愛了嗎?以我說呀,這件東西已不多見,你還是自己留著吧。我在臨潼啊,曾經在市面上買過一隻碗,費了十幾個大錢。我當時聽賣碗的人講,這是他祖上留下來的,原來是一對,不知怎麼就碎了一隻。”左宗棠放下鼎,起身打開一個竹箱子,從裡面當真摸出一隻碗來。他把碗遞給劉典,接著說道:“你看看,就是這只碗,碗底刻著建元元年字樣,這不就是漢武帝時的事嗎?”

劉典把那隻碗舉起來貼近耳朵,然後用手指敲了敲,不由說道:“我說季高啊,這是後人仿造的呀。您聽這聲音,這哪是什麼建元元年建的,分明是同治元年造的!這種東西,您也敢往潘府拿,您是羞辱潘伯寅不識貨咋的?” 左宗棠接過碗來又細看了看,說道:“這種東西,連你劉克庵這種半懂不懂的人都騙不過,看樣子是不能往京里拿了。” 劉典說道:“就這只鼎吧。等以後您到蘭州碰到有好東西,賠我一件也就是了。不過我可把醜話說在前頭,大街上的東西您可不能買來送我;一地的古董,一地的假貨。” 左宗棠一邊把鼎又重新放回木箱子裡,一邊笑道:“克庵哪,你這話也不盡對。我第三次進京會試的時候,就在京師琉璃廠的一家古董行里,買到過一把香木扇,上面是劉墉題的字。櫃上開價就是十兩銀子,我好說歹說才講到二兩銀子成交。這把扇子,現在就藏在湘陰我的書房裡!”

劉典一聽這話,笑得上氣不接下氣。笑過一陣後,劉典才說道:“哎呀我的爵帥呀,您老適才這話也只是對我講講罷了,可萬不要對別人再講。您老二兩銀子就能買到劉墉的真跡,您竟然還深信不疑!這要讓曾相國知道,他老不笑昏過去才怪!” 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七月十五,左宗棠統帶親兵十營,離開吳橋乘轎趕往京師。其時北方苦雨時節已過,正是艷陽高照、大地蔥綠的好時候。左宗棠心情舒暢,走走停停,看不夠滿眼的景緻,賞不盡沿途的風光,真正讓他倍品苦盡甘來的滋味。行到彰德府,他傳命大營就地屯紮,然後只帶少許親兵乘車進京。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