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左宗棠發跡史

第36章 第三十六節最笨升遷之道

左宗棠發跡史 汪衍振 2997 2018-03-16
左宗棠與江蘇巡撫李鴻章,是早在曾國藩屯兵建昌時就熟悉的。那時,李鴻章正為曾國藩辦理文案。 李鴻章籍隸安徽合肥,字少荃,道光年間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隨侍郎呂賢基回籍辦團練,不被重用,遂中途離開呂賢基而轉投安徽巡撫福濟,因功賞三品頂戴加按察使銜。咸豐八年(公元1858年)又受福濟排斥,被逼無奈離開安徽官場,進入曾國藩幕府,襄辦營務。因功得曾國藩保舉,實授福建延建邵道,未赴任。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奉曾國藩命編練淮軍。次年率所部淮軍援上海,旋被曾國藩保舉署江蘇巡撫,不久實授。 李鴻章會試前,曾拜禮部侍郎曾國藩為師。中試後,仍師事之。李鴻章比左宗棠整整小著十二歲,無論從年齡上看還是從曾國藩看,李鴻章都是晚輩。但左宗棠卻不敢小看這個年輕人。李鴻章能在實授江蘇巡撫不久即頂替薛煥出任南洋通商大臣,就足以說明,李鴻章確有人所不及之處。

何況,李鴻章向左宗棠提出調派劉培元水師營援攻江寧之議,也是左宗棠所沒有想到的。 左宗棠以為,派劉培元去援攻江寧,既奉了朝廷的“酌派兵勇助剿”之旨,又為曾國荃解了攻城短缺大砲的燃眉之急。於公於私,皆為相宜。 走在回婺源路上,左宗棠還感嘆:“滌生的這個年家子,腦袋瓜子倒真是蠻夠用呢!”但劉培元的水師營剛一抵達雨花台,便遭到攻城主帥曾國荃的婉言謝絕。 劉培元依例趕到湘軍中軍大帳向曾國荃禀到時,曾國荃冷著臉子說道:“劉總鎮,本官去函向左中丞說得明明白白,克復江寧在餉而不在兵之多寡、炮之有無。他一兩銀子不出,倒把老弟調派了過來,左中丞可曾說明,老弟所部之餉糧係由哪裡所出?” 劉培元一聽這話,不由頓足道:“卑職奉了中丞將令,還道這裡十萬火急,哪知道九帥急的是餉,並不是兵啊!如今船上只備了三日的口糧,餉銀是一兩也無。似此如之奈何?”

曾國荃見劉培元說得懇切,全無扭捏之態,臉色方有些好轉。他沉吟了一下,說道:“餉糧無出,老弟自無法與長毛交戰。讓兵勇餓著肚皮攻城,本官心亦不忍。老弟,你此次奉命來援,隨船帶了多少西洋砲彈?本官適才聽人來報,說老弟船頭安放的大砲,與我火砲營的一般無二,可知也是從西國購進的了。” 劉培元用心算了算,答道:“水師營現有大小船隻五十餘,行前,中丞著令糧台給每船配了四十顆砲彈。如此算來,卑職的船上當有兩千顆砲彈。” 曾國荃一聽這話,登時堆出一臉的笑容,他一拉劉培元的手,說道:“老弟,你先坐下喝口茶水,本官有件事要和老弟商量。” 劉培元忙道:“九帥不必如此客氣,卑職原本一介村夫,自加入湘勇後,得節相不棄,才有我今天的光景。九帥有話儘管吩咐,卑職照辦就是。”

曾國荃先是感嘆一句:“老弟離開老營多時,想不到還這般義氣!我曾家兄弟沒有看錯你!”然後便傳人給劉培元擺碗熱茶上來,又把劉培元摁到一把方凳上坐下,這才說道:“我吉字大營,已與長毛對峙了一年有餘,現雖紮營雨花台,卻正在一步步逼近城垣。老弟知道,江寧乃虎踞龍盤之地,又是幾朝古都,城牆之高厚,只在京師之上不在其下。沒有足夠的大砲轟擊,決難動其一石一瓦。” 劉培元忙道:“九帥的火砲營可是我湘軍最強的砲營啊!” 曾國荃嘆口氣道:“老弟所言極是。但老弟畢竟離開老營多時,對我吉字大營火砲營的實情,只知其一,卻不知其二。我火砲營雖有西國造大砲二百尊,另有安慶槍械所新造之開花大砲八十尊,但砲彈接續不上,愁得本官只能讓兵勇挖掘地道以期攻入城中。老弟適才所言,水師營現載有兩千顆砲彈,本官想同老弟商量,能否把砲彈撥給火砲營一些?老弟所部糧餉無著,自然要回去向中丞繳令,但若留下一些砲彈,亦形同於助餉。江寧克復之日,自然也就有一份功勞在裡頭。老弟以為呢?”

劉培元小聲問道:“九帥,您老想讓卑職留多少砲彈呢?九帥總要說個數字,卑職才好辦理。” 曾國荃伸出一個手指頭,道:“老弟,你留一千顆,隨船帶走一千顆,如何?” 劉培元點點頭道:“九帥有話,卑職照辦就是,但卑職卻不想留下一千顆。” 曾國荃一愣,瞪起眼睛反問一句:“怎麼,你有難處?莫非左中丞提前有話?你打算留給本官多少?本官不會強求。” 劉培元起身答道:“九帥容禀。按說,吉字大營圍城正艱,卑職該把帶來的砲彈全部留下才合情理。但九帥知道,中丞正在著各路兵勇向省城推進,沿路都需要有水師營砲船配合。卑職回去後,中丞必令我隨陸勇出征。而水師營作戰,又必須使用大砲,才能發揮效力。這樣一來,卑職又不得不讓各船留下一些砲彈自用。”

脾氣暴躁的曾國荃未及劉培元把話說完便劈頭問道:“劉總鎮,你不要跟本官繞彎彎,你快講,你究竟想給本官留下多少砲彈?” 劉培元答道:“禀九帥,卑職計議已定,砲彈我水師營自留八百,給九帥留下一千二百顆,如何?” 曾國荃一聽這話,馬上喜從天降,他起身一步跨到劉培元的身邊,一拳砸在劉培元的肩頭上,笑罵道:“你個龜兒子,險些把本官嚇死!回去告訴季高中丞,曾老九也知道他這砲彈採購得不易,你留下的這些,算我借他的。等江寧克復後,本官加倍還他!” 劉培元咧著嘴說道:“多時不見,想不到九帥的拳頭還是這般有力!”當晚,劉培元給左宗棠急報一封,據實禀明情況,聽候指派。 左宗棠收到劉培元緊急發來的軍情快報,馬上便知道了曾國荃拒讓劉培元援攻的原因,不由大罵道:“這個李少荃,本部院可上了他的當了!他自己不願背分功邀賞的罵名,卻風風火火趕來勸本部院去趟渾水!本部院如何就想不到這一層?罷罷罷,江寧隨他曾老九去克復好了,本部院還是多想想自己分內的事吧。”

左宗棠連夜派快馬給劉培元發公文一道,命其迅速轉赴湯溪、龍遊、蘭溪一帶江面,配合陸勇作戰。 左宗棠所料不錯,李鴻章雖然力勸左宗棠派水師營赴江寧援剿,但他自己儘管也幾次接到抽勇助剿的聖諭,但他並未向江寧派去一兵一卒。他從衢州離開後,先派人給江蘇布政使吳熙送信,命其速將為湘軍吉字營籌措的糧餉開拔起運,一面就直赴安慶來面見曾國藩。 李鴻章見到曾國藩後,先面禀了一下自己無法抽調兵勇助剿的原因,然後便向曾國藩告假,準備回籍去娶親。 照常理推算,曾國荃的吉字營已進駐雨花台,正一步步逼近江寧城垣,克復江寧當是遲早的事,朝廷這個時候卻為什麼還連連下旨,命李鴻章、左宗棠等人,抽調得力兵勇趕赴江寧,配合吉字大營助攻呢?

原來,就在曾國荃收復雨花台不久,朝中的一些滿貴大員便已看出江寧克復當是遲早的事,但卻又怕曾氏兄弟獨享此功,便紛紛上奏朝廷,先說吉字大營因水土不服員弁大多病倒之事,又說江寧為幾朝古都,城牆高厚實難攻破,又接著論說:若此時就近加派幾路兵勇過去,克復江寧正可事半功倍。 恭親王和慈禧太后反復計議多日,在無奈之下才給左宗棠、李鴻章等人分別下旨,著令抽調得力員弁助剿,其實是想從曾氏兄弟的頭上分走一些功勞。 李鴻章聰明過人,接到聖旨便窺透了內中的玄機;左宗棠雖然臉上的鬍鬚比李鴻章多了許多,但官場閱歷卻不如李鴻章豐富。何況,左宗棠心性直率,做事從來都是從大處落筆,不愛計較私利,是當時的大清官場上的君子,可以說是憑藉最笨升遷之道,才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

劉培元率水師營趕到湯溪的當日,便切斷太平軍水上的補給線,隨後分出一半船隻開到龍遊,做出攻城的樣子;另一部則由劉培元親自率領,一邊向城頭髮炮,一邊逼近城池。 趁著硝煙瀰漫,劉松山讓兵勇快速架起雲梯登城,湯溪隨下。 蔣益澧一面出榜安民,一面向左宗棠通禀克復湯溪的消息,並將出力及陣亡員弁名單報了過去。在出力將弁的單子上,蔣益澧與劉松山等人會商後,把劉培元列在第一位。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