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在歷史的拐點上·世紀偉人鄧小平的智慧和膽識

第34章 四、“百載商埠”的汕頭遠景喜人

汕頭與深圳、珠海不同,是一個舊城市。因此,汕頭創辦經濟特區首先面臨的就是改造舊城的困難。為此,經濟特區不得不與舊城市分隔開來,建立在汕頭市東南的龍湖區,並新開發了廣澳片以適應特區發展的需要。 當時汕頭市的碼頭,只能停泊3000噸的輪船,在漲潮時5000噸的輪船才能泊岸,但要趕在潮落前匆匆離岸,這就成為限制汕頭髮展的一個重要的障礙。因此,建造大型的深水碼頭是汕頭經濟特區的當務之急。大型集裝箱的運輸,是循汕深公路運到深圳,再轉口出去,這樣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產品成本。 為了改變交通困難的狀況,開拓者們修建了從汕頭到廣州的高速公路,飛機場則已經率先建成,目前,中國民航的737、747客機都可以停降,並且已經開闢了汕頭到北京、廣州、香港的定期航線。

汕頭大橋橫跨市區與特區,是中國一座高質量的橋樑,橋下可以通行幾萬噸級的巨輪。 汕頭手工藝品(主要是抽紗)馳名世界,輕工業也有一定的規模。 汕頭以南海石油為原料發展煉油業,同時發展與石油相關的多種工業。 汕頭市倚海而立,因港而興。 1861年正式開埠後,是近代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港口城市之一,有“百載商埠”之稱,汕頭港臨近西太平洋國際黃金航道,距香港、台灣高雄均不足200海裡。汕頭港曾有過輝煌的歷史,20世紀30年代,汕頭港吞吐量曾居全國第3位,商業之盛居全國第7位。然而由於歷史的原因,改革開放以來,汕頭港的建設幾度錯失發展的機遇。近年來,汕頭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和發展已進入新的時期。汕頭港現已擁有碼頭泊位70多個,其中1至5萬噸級深水泊位16個,技術設計年綜合吞吐能力2518萬噸,集裝箱吞吐能力58萬噸/年。現有碼頭配套齊全,有散貨、雜貨、卸油、客運、集裝箱等各類碼頭。其中,散貨碼頭3.5萬噸級泊位,設計年綜合吞吐能力410萬噸;汕頭國際集裝箱碼頭兩個2.5萬噸級泊位,設計年吞吐能力40萬個標準箱;汕頭港5000噸級泊位客運碼頭(包括配套的客運站建築面積8929平方米),設計年吞吐能力40萬人次。還有粵東最大的兩個5萬噸級集裝箱碼頭即將建成投產。汕頭港導航設施齊全,引航技術設備先進,經驗豐富,輪船進出港安全有保障。汕頭港已具備汕台直航具有的基礎條件和優勢。

隨著汕頭被列為首批對台海上直航港口,汕頭迎來了新一輪發展的新機遇。汕台直航,直接帶動了汕頭港的發展。汕頭是廣東省距離台灣最近的城市,汕台兩地關係源遠流長,人員往來密切,具有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文緣相通、商緣相聯等方面的歷史情結和現實聯繫。汕頭的南澳縣與台灣的高雄市距離不到140海裡,海上的歷史聯繫密切,目前在高雄市的南澳鄉親比南澳縣人口還多。因此,汕台直航,發展對台貿易占有優勢,而海上的直航,將首先帶動汕頭港的建設發展。目前在汕的台資企業301家,實際利用台資11.22億美元,汕頭港不僅在廣東發展對台貿易、尤其是粵東對台貿易上佔據有利優勢,而且輻射到粵西北、贛東南、閩西南的對台直接貿易上都具有優勢。汕台海上直航,將給汕頭港的建設發展注入生機活力,也給汕頭市振興汕頭港的發展戰略帶來信心和契機。

被喻為“嶺東門戶、華南要衝”的粵東中心城市汕頭喜訊不斷,在汕頭的街頭和各個部門,人們有一個很深的感受:“熱”!四處熱火朝天的建設,讓人充分感到這座城市蓬勃發展的溫度。 可以用“經濟升溫、投資升溫、工作升溫”三個“升溫”來概括汕頭目前發展的良好態勢:汕頭正在積極籌劃發展東部城市經濟帶、工業經濟帶和生態經濟帶三大經濟帶。其中,東部城市經濟帶以河口整治、海堤建設為切入點,結合城市防災減災工程,堤路結合,建設可防百年一遇的洪水大堤,填海造地24.87平方公里,實現城市形態由內海灣型向外海灣型濱海城市轉變;工業經濟帶全長32公里,規劃面積118平方公里,採取“帶中有園,園中有區”的佈局結構,主要建設濠江石化工業區、潮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潮南產業共建園區三個產業組團;生態經濟帶將建成集生態效益農業、高新技術科教園區、都市生態旅遊和南濱片區新城市組團為一體的綠色生態經濟走廊。 “高標準、大氣魄、超常規推進三大經濟帶的規劃建設,這是汕頭今後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出路所在。”

目前,在汕頭投資最多的還是華僑。潮汕籍的華僑在東南亞佔有相當大的比例,他們擁有巨大的資金,尤其以泰國的華僑為最。潮汕藉華僑鄉土觀念較濃,他們繼承發揚了李嘉誠先生愛國愛鄉的傳統,紛紛回到家鄉投資辦廠,出資辦學,為家鄉的發展提供財力、人才等方面的幫助。著名的汕頭大學佔地1500多畝,是一所綜合性的大學。這是李嘉誠先生獻給家鄉人們的一份厚禮。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