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感動中國·100位新中國成立後模範人物

第43章 42、吳仁寶——心系華西心憂天下

吳仁寶,男,漢族,江蘇省無錫市人,中共黨員。 1928年出生,現任江蘇省無錫市江陰華西集團公司副董事長兼副總經理,華西村原黨委書記。 吳仁寶始終堅定正確的信念,牢記發展是硬道理,艱苦創業,開拓創新,帶領華西幹部群眾,堅定不移地走共同致富道路。他60年代就冒著風險開始創辦鄉鎮企業。改革開放後,他大力推進農村綜合改革,積極推行企業合作制等製度創新,不斷調整經濟結構,實施農副工綜合發展,在華西村建成了江蘇最大的村級鄉鎮企業集團。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他注意生態環境建設,注重提高村民精神文明素質,親自編寫“村歌”等,開展“愛黨愛國愛華西,愛親愛友愛自己”的“六愛”教育。他心系華西,心憂天下,幫扶中西部建立“省外華西村”。近年來又將周邊16個經濟薄弱村納入大華西共同發展的版圖。他淡泊名利、甘於奉獻,不住全村最好房子,不拿全村最高工資,不拿全村最高獎金。組織上給他的1.3億元獎金,全部留給了集體。在他的帶領下,華西人締造了“天下第一村”的奇蹟,村年經濟總產值超過400億元,上繳利稅8億多元;全村大部分人家都住上了別墅,戶戶都擁有至少一輛小轎車,人均存款超過百萬元。他是中共十七大代表,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剛剛成立大隊那幾年,是華西最難的一段日子。”吳仁寶說。 當時,全村845畝土地被分隔成1300多塊不規則的小田,667口人分散居住在12個小自然村落,泥路彎彎,40多條小河溝錯亂交織,農業生產的劣勢可見一斑。年僅30多歲的吳仁寶帶領村民制定了一個華西村15年規劃,平整土地、開挖溝渠。 1972年,華西村糧食畝產超過一噸,成為當年的“農業學大寨”樣板村。吳仁寶“一戰成名”,但他並不滿足於這些。 “發展農業也就是填飽肚子,老百姓手裡沒錢。” 早在“以糧為綱”的年代,吳仁寶就開始尋找致富之道。隨著改革開放到來,工業興村的路徑選擇終於正大光明地浮出水面。當絕大多數中國農村還在為能否辦廠爭論不休的時候,華西村的家底已有100萬元固定資產和100萬元銀行存款。 “上世紀80年代,我才真正醒悟過來,不爭論、埋頭乾,其實,直到今天這也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吳仁寶說,“華西的老百姓既然信任我,就要帶他們致富,讓他們幸福。”

1億、3億、10億、50億、100億元……此後十餘年的故事,華西總產值呈幾何級數增長,吳仁寶的角色,與其說是一個村官,不如說是一個企業家。在辦企業上,他一貫的實用主義處處可見。在華西,冶金、紡織、旅遊,三大支柱產業,各自形成完整的循環鏈。以冶金為例,華西鋼鐵廠煉鋼產生的水渣供應華西水泥廠,煉鋼粉塵被水一沖便成污泥,為此專門建了污泥球團廠,而球團與礦粉加在一起,又成為煉鋼的原料。節約利用每一種資源,即便是挖湖也不例外,挖出來的好土燒磚,壞土築路,湖可用來為工業生產蓄水,又是旅游上的新亮點,一舉四得。 一張老式的木床,被褥都已陳舊,外間兩個單人沙發看起來像是上世紀80年代的樣式,扶手上的皮革已經被磨破,茶几上擺放著一部撥號電話機,裸露在外的牆皮幾近脫落。吳仁寶住的房子建於上世紀70年代,是現今華西村僅有的幾棟年代最久遠的“第三代別墅”,與村里一排排寬敞明亮的中式別墅、歐式別墅形成了鮮明對比。從上世紀60年代到現在,與幾乎每個時期的國家領導人的合影,記錄了吳仁寶40多年的政治歷程。

吳仁寶一直沒有離開華西村,離開土地。即便在擔任縣委書記期間,他也沒有放棄華西村支部書記的職務。 “白天當大書記,晚上當小書記。”時任村委會副主任的趙毛妹記得,吳仁寶經常在半夜召集村委開會。在縣里,他所採用的執政方式也是根植於土地的華西模式。為了改變官僚習氣,他在縣直機關大搞“三三製”——“1/3幹部下鄉,1/3幹部調研,1/3幹部留機關。”李德和當時最經常的工作就是陪吳仁寶下鄉調研:“交通不便,只能靠步行,有時走到哪個鄉就住到哪個鄉,第二天接著走。”膠鞋磨腳,他就索性脫了光腳走路,“赤腳書記”的稱呼由此而來。 退休後,吳仁寶有了一個新頭銜——華西村黨、村、企總辦主任,村莊領袖的地位並未隨著職務交接而淡化。 “既然大家信任我,我就要為大夥服務,生命不息,工作不止。”與自己的小家相比,他更像是華西的大家長。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