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感動中國·100位新中國成立後模範人物

第44章 43、吳天祥——為黨分憂為民解難

吳天祥,男,漢族,湖北省鍾祥市人,中共黨員。 1944年出生,武漢市武昌區政府原巡視員。 1962年應徵入伍,196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退伍後8次出席師、軍、軍區學習毛澤東著作積極分子代表大會,被數為軍、師標兵,全國積極分子。 1969年至今,先後任武昌區公安局民警、幹部,武昌區幹校理論教員,武昌區知青辦公室幹部,武昌區公安分局聯防辦公室幹部,武昌區人大干部、副科長,武昌區信訪辦公室副主任,武昌區副區長。曾被表彰為武漢市勞動模範、武漢市特等勞動模範、武漢市優秀共產黨員、湖北省優秀共產黨員、湖北省學雷鋒先進個人,全國學雷鋒先進個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先進工作者。 1990年11月,46歲的吳天祥走上了新的工作崗位——武漢市武昌區信訪辦副主任。從此,他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工作,無私奉獻。數年間,他接待上訪群眾萬餘次,處理問題近萬個,積極為貧困戶解難。後來當上了副區長依然如此。

他的事蹟曾打動了千家萬戶:為幫軍屬解決住房困難,他曾騎著自行車在武昌與漢口之間跑了7趟;為了疏通一居民院的公廁和下水道的管道,他跳進窨井清除障礙;他18次義務獻血5500多毫升,4次跳入長江救人,結交了300多個“窮親戚”;走訪群眾調查研究從不用公車,在江城幾十年,堅持乘公汽或騎自行車,先後更換了16輛自行車;當副區長分管勞動就業,幫助安置下崗職工子女300多人,卻從沒安置過一個親友,至今,他的很多親戚都在老家農村種田,擺地攤。每搬一次家,他都堅持把自家的門牌和電話公之於眾。 10多年來,吳天祥先後贍養了7位孤寡老人,還把5個孤兒撫養成人。 在很多人眼裡,吳天祥的“不平常”就在於他把每件事都做得那樣“平常”,年復一年,日復一日。

兩次讓床,接待群眾,慰問金全部捐獻———在吳天祥一次手術住院的73天裡,仍然沒有忘記一個共產黨員的天職,把“無私奉獻、一心為民”的口碑在病房中播撒。 夜半,省人民醫院住院部眼科病房。吳天祥躺在走廊的長木椅上輾轉難眠,剛作完青光眼手術的他,眼睛還未痊癒。忽然,一雙瘦削的手緊緊握住了他的手,“吳區長,您在這裡睡——”72歲的老農曾木清百感交集,說不出話來。 蔡甸區侏儒街寧堡村五組村民曾木清,孫子因視網膜脫落做手術,住進省人民醫院住院部。錢花得差不多了,不敢住旅店,擠在病床睡又怕影響孩子的康復,曾木清坐在凳子上,靠著病床邊睡覺。愛到各個病房“串門”的吳天祥看到曾老漢臉色太差,問清原委後說:“老曾,今晚到我的病床去睡。”曾老漢欣喜之餘不禁問道:“那您睡哪兒?”吳天祥笑著擺擺手:“我有辦法。”

睡到半夜,曾老漢起床小解,在廁所旁的木椅上發現了吳天祥。他一時心酸,緊緊握著吳天祥的手:“原本以為您有地方睡,原來是睡在這裡。吳區長,您和我非親非故,為什麼對我這麼好?”吳天祥回答:“我是共產黨員,不關心老百姓就不算共產黨員。” 6月30日住院至9月10日出院,吳天祥在省人民醫院皮膚科、眼科住院的短短73天內,結識了許多像曾木清這樣的“窮親戚”,留下一個個動人的故事。 醫生、護士不能忘記,吳天祥的病房總是有人找,從早上6時到晚上9時,看望、信訪、找他解決問題的人絡繹不絕。因休息不好、眼壓太高,他的青光眼手術治療不得不一再延後。為了讓他得到休息,組織上給他安排了高幹病房,吳天祥6次婉拒:“高幹病房太花錢。再說,我得跟群眾在一起。”住院期間,他一直住在普通病房。各級各界的慰問金共15600元,吳天祥與老伴商量後全部捐給27戶困難群眾,並一一在筆記本上作了記錄:蔡甸區曾木清2000元、中華路街潘秀蘭1000元……

吳天祥始終堅持“人生在世,'奉獻'二字”的人生觀,樂於助人,樂於結交“窮親戚”、“窮朋友”,經常為生活有困難的群眾提供幫助。多年來,他利用休息時間,串百家門、知百家情、暖萬人心,幫助了無數有困難的人渡過難關,人們視他為親人。他為政清廉,拒絕吃請,拒收禮品,淡泊名利,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黨和群眾之間架起了一座“連心橋”。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