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紅軍總政委周恩來

第38章 (五)會理風波

紅軍總政委周恩來 潘星海 4143 2018-03-16
1935年5月12日晚,在會理城外鐵廠村一個臨時搭起的草棚裡,周恩來和毛澤東一起參加了由洛甫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這次會議專門討論林彪的信和紅3軍團的電報所提出的問題。 5月2日,三人團以朱德的名義,為中央紅軍搶渡金沙江的部署,電令彭德懷、楊尚昆、董振堂、李卓然。 電報說,據調查,會理只劉文輝部三百餘人。昆明通會理道路除走元謀、龍街大道渡江外,另有兩條經商路:一經腮壩、猴街、卡子塘、馬鹿塘、大松樹到洪門口渡江(腮壩到洪門口約二百九十里);一條經小倉街、龍海塘、石板河、皎西到皎平渡渡江。洪門口、皎平渡有渡船各二,每船可容二十餘人或馬六七匹。河窄處十餘丈,流急。寬處三十餘丈,流緩,有架橋可能。西岸山陡無竹,但南岸有木頭可作木排。萬一架橋不成,可漕渡。洪門口下游之白灘、小倮及左上游納平、魯車均有渡船。

我軍的行動部署:1軍團決經武定、元謀由龍街渡江,並引敵人向西,軍委縱隊以劉伯承率幹部團一個營及工兵,帶29分隊趕於4號上午到皎平渡架橋,並偵察其上游各渡河點。 13團應經老務營,江邊渡普渡河,轉入通馬鹿塘道上,亦限四號上午趕到洪門口架橋,偵察其下游各渡河點,並與劉參謀長密切取聯絡,每日至少兩次電告架橋情形。 3軍團主力隨13團後前進,其後衛團在可郎之敵向5軍團尾追時,加緊左側後警戒。 在此之前,針對蔣軍集中70個團以上兵力追擊,紅軍在雲南不可能機動作戰,而金沙江兩岸空虛,中共中央政治局已決定紅軍“迅速渡過金沙江,轉入川南消滅敵人,建立起蘇區根據地”。為此,三人團派劉伯承率幹部團直奔祿勸縣皎平渡。周恩來親自到干部團了解情況,並作渡江佈置。同時,紅1軍團奪取龍街,紅3軍團佔領洪門渡。

5月3日,劉伯承、陳賡率領幹部團搶占金沙江皎平渡。次日,周恩來過江,與毛澤東、朱德一起指揮紅1、3、5軍團在9日前全部渡過金沙江。與此同時,紅9軍團在雲南巧家過江。至此,中央紅軍終於擺脫蔣軍數十萬兵馬的圍追堵截。 在紅軍渡金沙江的過程中,三人團以野戰軍司令部的名義在5月5日向全軍提出北進會理消滅川軍劉文輝部的任務。根據這一指示,紅軍渡過金沙江後,8日直逼會理城下。因攻城未克,在城郊進行休整、擴軍、籌糧款。 蔣介石於10日由貴陽飛抵昆明,命令川軍楊森、劉文輝扼守大渡河、西康,主力在富林;令薜岳、週渾元及滇軍孫渡向金沙江邊追擊。 5月12日晚,在會理城外鐵廠村一個臨時搭起的草棚裡,洛甫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專門討論林彪的信和紅3軍團的電報所提出的問題。這是繼遵義會議後,中央政治局召開的又一次不尋常的會議。

因為在取消由博古、李德、周恩來組成的三人團,新成立的由周恩來、毛澤東、王稼祥組成的三人團運作才兩個月時間,內部就出現了分歧。所以,會議一開始,氣氛就很緊張。 洛甫宣布開會後,請王稼祥先講。王稼祥猶豫了一下,還是請洛甫先講。洛甫作了開場白後,請與會者對林彪的信和紅3軍團的電報發表意見。 彭德懷首先發言。他說話直來直去,不繞彎子。他說林彪在給中央寫信之前,曾和他交換看法,對林彪提出的觀點,他也有同感。對林彪提議由他來負責戰場指揮,他認為這樣的提法不妥。 毛澤東盯著彭德懷說:“林彪的信是你老彭鼓動寫的吧?” 彭德懷瞪了瞪眼,說:“你這不是冤枉人嗎?林彪同志在這裡,你問他,是我鼓動他寫的嗎?”

林彪板著臉,望瞭望毛澤東,說:“我只是在寫信時與德懷同志交換意見。” 毛澤東說:“這就對了!沒有你老彭定的調子,林彪怎麼會吹這喇叭?……” 彭德懷又兩眼一瞪,說:“難道我老彭連跟林彪同志交換意見的權力都沒有了嗎!” 林彪附和著彭德懷的話說:“我就是對戰略戰術有看法。光跟敵人轉圈子,不打仗,連進攻打鼓新場那樣好的戰機都放棄了,還有什麼仗我們能打的呢?” 毛澤東一聽林彪提起進攻打彭新場那攤事,氣就冒上來了。他指著林彪說:“這事我說過多次,打地方軍閥就算打贏了也是消耗戰,對整個戰局影響不大。我們的心腹之患是蔣軍主力,打下他們才能長士氣,扭轉戰局。” 林彪用譏諷的語氣說:“那魯班場一戰呢,我們損失那麼大,扭轉戰局了嗎?”

毛澤東瞪了瞪林彪,還是忍住氣說:“魯班場一戰之後,週渾元龜縮在工事裡,不敢追擊了,這是事實吧?” 林彪說:“週渾元是不敢追擊我們了,而我們卻不斷地跑。我們就這樣避開敵人,一天到晚都在跑。再這樣轉圈圈下去,不把部隊拖垮了才怪啊!” 王稼祥對彭德懷和林彪點了點頭,說:“我們的戰略戰術是應該改變一下了。不能再走這麼多路,也不該光轉圈子不打仗。這樣下去部隊果真是吃不消啊!” 見王稼祥公開支持林彪、彭德懷他們的觀點,毛澤東將煙蒂往地上一摔,站起來大聲向大家陳述自己的主張。他一再強調,現在不是在跟數十萬強敵決戰,而是千方百計擺脫他們的圍追堵截。在這種情況下,不採取運動戰,不多轉圈子多跑動,怎麼能甩掉敵人?當然,多跑動也有損失。但這是值得的,這種損失跟盲目進攻強敵所造成的損失比,那是小得多了。部隊現在具備進攻敵人的條件嗎?反過來說,部隊多運動,迷惑敵人,一方面是為了擺脫他們,一方面就是為了創造條件,尋找戰機,有把握地攻擊他們。

王稼祥搖了搖頭,反駁毛澤東的話說:“採取運動戰擺脫敵人,這個策略是對的。但是,我們不能老是運動而不戰,這樣既造成大量減員,又不見得對敵人構成什麼威脅,部隊怨聲載道,情緒低落得很,以後怎麼能打好仗呢?” 毛澤東爭辯說:“擺脫敵人的圍追堵截,就是對敵人的最大威脅!運動而不戰怎麼啦?只要我們一天不運動,就要陷入敵人的重重圍困,就像陷入泥潭一樣!我們現在多跑路是有好處的,多跑路才能擺脫敵人嘛。” “我同意澤東同志的看法。”周恩來一發言,就表明了態度。 “我們必須擺脫強於我們數十倍的敵人的圍追堵截,做到這一點可能有多種辦法,但從目前的情況看,除了多繞圈子與敵人周旋,我看不出有什麼比這更好的辦法。”

大家望著周恩來,沒有人出聲。 周恩來接著說:“遵義會議後,澤東同志參加軍事指揮,他在我們三人團中是起著主要的、決定性作用的。我認為澤東同志提出的避實就虛、聲東擊西的戰略戰術,是目前唯一可行的辦法。正因為有了澤東同志的這個戰略戰術,正因為有了澤東同志正確指揮,我們才能迷惑敵人,甩掉敵人,渡過金沙江。” 大家聽著周恩來的發言,沒有人插話。 周恩來望一望林彪和彭德懷,語氣嚴肅地說:“中央成立新的三人團才兩個月,中央是全權委託三人團指揮軍事嘛,現在又提出要設立前敵指揮機構,我看沒有必要。大敵當前,提出這種建議,是不嚴肅的,也是錯誤的。” 林彪臉膛赧紅,垂頭不語。彭德懷臉陰沉著,也不吭聲。其他人互相張望了一下,也不說話。這時紅軍已渡過金沙江,跳出了蔣軍的重兵包圍圈,達到了預期目的,說明毛澤東在周恩來的全力支持下,其軍事指揮是正確的。林彪在這時候批評毛澤東的指揮方法,提出設立前敵指揮機構,以削弱三人團特別是毛澤東的軍事指揮權,顯然不合時宜。

洛甫見周恩來堅決地站在毛澤東一邊,便改變了說話的口氣,說:“這段時間,部隊疲勞和掉隊減員的確嚴重,但這是不得已的。正如澤東、恩來同誌所說的,我們只有這樣,才能擺脫強敵的圍追堵截。看來,我們有不少的同志對這一點理解不夠,對部隊的宣傳教育也不夠,所以……” “這實際上是一種右傾觀念,是對革命喪失信心的表現!”毛澤東截住洛甫的話,厲聲地說。 “你們口口聲聲說,光轉圈子不打仗會把部隊拖垮。我看你們的這些動搖情緒才會把部隊拖垮!掉隊減員就以為我們的策略錯了,多跑路吃了苦頭就想變換指揮組織,這不是徹頭徹尾的右傾機會主義是什麼?……” 彭德懷嘴撇了撇,不服氣地說:“批評就批評嘛,給人家扣這麼大的帽子乾什麼?”

林彪也惱怒地頂撞說:“這種粗暴的批評方式,我是不能接受的!” 洛甫見爭論雙方都分外眼紅,趕緊解危說:“澤東同志,你的話也說得太過火了。批評可以,怎麼能亂扣帽子呢?” 毛澤東也覺得自已一時氣憤,有些衝動,說話是過火了。他狠吸著煙,不作聲了。 “澤東同志的話是有點過火,但他的批評是正確的。”周恩來望瞭望大家,那語氣不容辯駁。他一針見血地指出,這段時間從中央領導層到部隊基層,確實出現了右傾機會主義的觀念。與強敵周旋多走路,造成一些減員,下面產生了疲勞畏難情緒,發了一些牢騷怨言,作為指揮員就對前途失去信心,這是很危險的。不能光看到部隊疲勞減員,更應該看到遵義會議以後,特別中新的三人團成立以後,指揮部隊二攻遵義,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把數十萬強敵甩在後面的這些戰績。這幾個月來的戰略戰術是正確的,這時候要求變換指揮組織,就是對這幾個月來的戰略戰術的否定,也就打亂了中央的整個戰略部署。

洛甫面露愧色,承認部隊對光轉圈子不打仗,疲勞減員情況嚴重,原先他也持批評的態度。聽了毛澤東、周恩來的發言後,對這些情況有了更深的了解。看來,毛澤東、周恩來兩的意見是正確的。 王稼祥也指出,向中央匯報部隊連續長途行軍造成的疲勞情況,這一點當然應該引起重視。但這時候提出變換最高指揮組織,這是錯誤的。這種想法,的確是右傾機會主義觀念作崇,必須在部隊中肅清。對草率地支持彭德懷、林彪等人的觀點,他感到愧疚。 最後,洛甫批評林彪提出變換最高指揮組織的主張是錯誤的,同意毛澤東、周恩來的觀點,加強內部團結,維護三人團的權威。 彭德懷也不再爭辯了。其實,他有一肚子的委屈。毛澤東指責他鼓動林彪寫信,以為他有權欲,想當紅軍的前敵總指揮,這明顯地是冤枉他了。可他又想到,若這時候竭力爭辯,事情只能越鬧越大,不但不利於問題的解決,反而會影響內部團結。 “我老彭一向坦率直爽,光明磊落,這種事情時間一久就會自然明了的!”他在心裡這樣叨唸著。 林彪的活動被批責為軍事路線上的機會主義,有損於軍事領導層團結。但他對大家提出的批評,尤其是對毛澤東、周恩來提出的批評,並沒有心服口服。他一直認為毛澤東、周恩來等軍委領導人應該專門主持大計,戰場指揮由彭德懷負責。可惜,他孤掌難鳴,連彭德懷都沒有支持他要求變換指揮組織的觀點。在毛澤東、周恩來提出批評,洛甫、王稼祥改變初衷並表了態以後,由他挑起的這場風波實際上已經平息了。 會理會議還討論了中央紅軍渡金沙江後的行動計劃,決定繼續北進,越過大渡河,與紅四方面軍會合。會後,三人團以中革軍委的名義發布訓令,決定部隊經冕寧過彝族區到安順場,渡過大渡河,進入川西北地區,建立新的根據地。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