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中共中央一支筆·胡喬木

第17章 王若飛轉達了毛澤東的意見

對於胡喬木來說,一生中最重大的事件是成為毛澤東的秘書。從此,毛澤東深刻地影響了他。胡喬木後來成為“中共中央一支筆”,也正因為他長期工作在毛澤東身邊…… 筆者請谷羽回憶,胡喬木是怎樣來到毛澤東身邊的?谷羽指著坐在一側的女兒木英說道: “木英是1941年1月23日出生的。我記得,在生下木英後半個多月,也就是2月上旬吧。那時,我們住在延安大砭溝的窯洞裡,澤東青年干部學校就在大砭溝,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共中央組織部也在那裡。喬木當時已調到中共中央宣傳部工作。忽然,王若飛來窯洞看喬木,我也在場,所以知道他們談話的內容……” 王若飛,當時的中共中央秘書長。王若飛對胡喬木鄭重其事地說道:“毛主席那裡需要人,決定調你到他那裡做秘書工作。”

毛澤東自1931年11月7日在瑞金擔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主度(即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以來,人們對他的習慣稱呼便是“毛主席”。儘管他後來的職務不斷變化著,“毛主席”的稱沿用下來。在1937年8月洛川會議上,毛澤東又擔任中共中央軍委主席(最初叫書記)。 王若飛的話,完全出乎胡喬木的意料。他怎麼也不會想到,毛澤東會調他當秘書。 胡喬木思索了一下,說出了心中的顧慮:“給毛主席當秘書,我怕當不好。我從來沒有過秘書工作。” 王若飛為了打消胡喬木的顧慮,說出了毛澤東“點將”的來歷: “你發表在《中國青年》雜誌上紀念五四運動二十週年的文章,陳伯達看了,很欣賞。他推薦給毛主席看了,毛主席說,'喬木是個人才'。所以,毛主席很早就注意你。最近,毛主席那里人手不夠,他點名調你去當秘書,你同時也是中共中央政治局秘書。”

那時,陳伯達擔任的秘書,他跟胡喬木並不認識。 既然是毛澤東點名要調胡喬木去當秘書,胡喬木只得從命了。 胡喬木從大砭溝前往延安的“中南海”——楊家嶺,當年中共中央首腦人物聚居的地方。楊家嶺位於延安城西北約三公里,是個小山村。據說明朝太保楊兆的墓在此,故原名“楊家陵”。 1938年11月20日,日本飛機首次轟炸延安城,中共中央機關當夜便從城內鳳凰山麓遷入這個小山村,從此改名“楊家嶺”。 毛澤東住在小山坡的三眼窯洞裡,左側是劉少奇的窯洞,右側是朱德、周恩來的窯洞。 胡喬木從來沒有做過秘書工作。新來乍到,被任命為文化秘書(後來成為政治秘書)的他,一時竟不知做些什麼。毛澤東跟他談過一次話——那時他平生頭一回跟毛澤東談話。四十八歲的毛澤東,只是問了問這位二十九歲的年輕人的大致經歷,便忙於工作了。胡喬木無從插手,只得在自己的辦公室裡盻坐。他不敢直接去問毛澤東該做些什麼。

如此這般,胡喬木心裡十分不安。他終於鼓足勇氣,走向毛澤東的窯洞。本來,他想去問毛澤東該做什麼工作,一進去見毛澤東正埋頭校對文件清樣,就說道:“讓我來校對吧!” 毛澤東笑道:“好呀!” 於是,胡喬木從毛澤東手中接過清樣,拿到自己辦公室裡校對。這是他頭一回學會做秘書工作。 胡喬木所校對的,是《六大以來重要文件彙編》清樣。 《六大以來重要文件彙編》是中共中央書記處編印的一本“大部頭”文獻集,由毛澤東親自主持編選工作。此書於1941年12月在延安正式出版,收入1928年6月中共“六大”以來至1941年11月的黨內文件五百五十七篇,分上、下集出版。此書是供中共高級幹部整風學習用的,藉以弄清中共“六大”以來的黨內路線鬥爭問題。這“大部頭”在正式出書之前,先是把文件印成活葉文選分發。胡喬木當時所校對的,正是文件活葉文選的清樣。

胡喬木做過編輯,又有文字功底,所以經他校對的清樣,不僅沒有錯別字,而且更正了一些文件最初誤印的地方。毛澤東對這位年輕人的工作十分滿意。 校對《六大以來重要文件彙編》那五百多篇文件,使胡喬木第一次系統地了解了中共“六大”以來黨內高層鬥爭的內幕,第一次系統地讀了毛澤東的許多著作,因此,協助毛澤東編《六大以來重要文件彙編》,是他在毛澤東身邊所上的“第一課”。 後來,胡喬木回憶說: “當時沒有人提出過四中全會後的中央存在著一條'左'傾路線。現在把這些文件編出來,說那時中央一些領導人存在主觀主義、教條主義就有了可靠的根據。有的人就啞口無言了。毛主席怎麼同'左'傾路線鬥爭,兩種領導前後一對比,就清楚看到毛主席確實代表了正確路線,從而更加確定了他在黨內的領導地位。”

“編輯《六大以來》就是為了解決政治路線問題”,“《六大以來》成了黨整風的基本武器”。
註釋: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