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生活可以更美的·何享健的美的人生

第10章 小瓶蓋里的大道理

“北滘街辦塑料生產組”這個弱小的小作坊終於在“文革”的歲月中倔強地誕生了。雖然何享健和夥伴們時刻被內心“辦企業”的興奮和激動激勵著,但是社會上的看不起甚至指責還是讓他們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創業總是很殘酷,尤其是在那個年代。 在“文革”期間,養4隻雞是社會主義,養5只就是資本主義了,很容易被人扣上投機倒把的帽子。對於全國像何享健一樣生產一些五花八門甚至稀奇古怪產品的小作坊來說,得到的更多的是鄙視。這些冒天下之大不韙長出來的資本主義的尾巴——長不了。 馮潤勝當時任順德縣北滘公社管委會資料員、會計輔導員,他回憶起美的初創的情景時說:“美的這個企業開拓的時候,基本上不僅政府看不起,社會也看不起。街道小企業,辦這個企業大家都不知道他搞什麼產品。”

與被人瞧不起的委屈相比,生產條件的困難才是何享健最需要克服的。生產組的廠房是由工人們用竹木瀝青紙手工搭建而成的,生產場地約為20平方米,生產組組員靠手工操作的簡單機械來加工回收的尼龍紙、塑料布等廢舊塑料。最困難的是,生產設備非常落後,以致在壓塑瓶蓋時,必須兩人合力才能將機器手柄壓下去,由於手柄反作用力很大,常常彈得工人臉上傷痕累累,甚至連牙齒都會被打掉。 如果用今天的眼光去看當年何享健的創業舉動,你會覺得不可思議。這些人冒著“打落牙齒”的危險生產出來的並非市場前景廣闊的暢銷產品,而是毫不起眼的小瓶蓋。以至於後來當人們參觀美的集團的陳列館看到整齊擺放的幾個類似於礦泉水瓶的塑料瓶蓋時,總會不由得產生疑惑:“怎麼連幾個瓶蓋都像寶貝一樣收藏起來呢?”

這些稱不上高科技更談不上市場前景廣闊、出奇出新的塑料小瓶蓋就是美的最早的產品了,當時在順德的小作坊中隨處可見。許多人在研究企業戰略時喜歡提藍海戰略或創新意識之類的新名詞,強調領先戰略。然而在何享健創業的那個年代,人們腦海裡只有兩個字,它曾被余華用作小說名字:活著。 只有活下來才有機會發展。上世紀80年代末在深圳創辦華為的任正非就認為:“生存,是企業經營的真理。”與美的創始人何享健一樣,後來在全國叱吒風雲的許多順德家電名牌,在創業時並非一腳就踏入家電行業。他們中有做雞毛撣子的,也有賣冰棍、做打火機配件的。 格蘭仕創始人梁慶德創業時的業務是到附近的農家去賒購雞、鴨毛做成雞毛撣子拿到城裡去賣,當得知“國外羽絨需求量大”的消息後,他與外商合資生產羽絨被和羽絨服直接出口。 1991年3月,梁慶德到日本考察,在超市裡他被一件笨重的黑色器物深深吸引,經打聽得知這個東西叫微波爐,專門用來加熱食物的,梁慶德由此下決心進入微波爐領域。在此後的十幾年間成為何享健不可迴避的對手,兩人主導的同城對撼的家電大戰至今仍未間斷。

1982年夏天,李興浩還是一位在廣東南海里水鎮的小巷上推車叫賣冰棍的小青年,他機敏的看到了“四五分錢一根的冰棍中蘊含著暴利”。後來又做過碎布加工業務,開過一家五金店、酒樓。由於酒樓的空調質量不好,每個月的維修費就得1000元,於是他乾脆開了個維修鋪,這樣一個有點無厘頭的原因成為李興浩進入家電行業的契機。 1993年10月,他與台商在家鄉豐崗村合資建廠,這就是志高空調的前身。 盧楚其從小就喜歡無線電。上世紀80年代,他從國有工廠學電工回來後辦起了電視機修理鋪。發現維修不賺錢後,他做起了用當時比較先進的數據控制線切割機床、加工磨俱的生意。依然不滿足現狀的盧楚其後開始做打火機的變壓器、熱水器的脈衝點火器,利潤比以前提高了上百倍,由此進入熱水器領域。如今,盧楚其資產已達數十億,萬和也成為家喻戶曉的大品牌。盧楚其的總結很有代表性:“順德人當年創業之初走的路都是差不多的。”

在指責聲中前行的何享健雖然承受著企業艱難生存下去的巨大壓力,但是也有微小的幸福深深滋潤著他如飢似渴的心田。他知道在“文革”中企業根本無法做大,也發不了財,但是解決溫飽沒問題,至少比種田要好一點兒。長期被束縛在土地上的農民一旦得到解脫的機會,哪怕是偷偷摸摸的生存,一聲不吭的行動,他們都願意鋌而走險,無怨無悔。 農村幹部出身的何享健當年管理農業生產時只要拿著喇叭喊大夥兒出工、騎輛單車在田間轉一轉就可以了,但是做一個廠長卻沒這麼容易。生產組裡都是剛剛洗腳上田的農民,生產的小瓶蓋質量參差不齊,必須聘請一位懂機器的技術人員才行。在城裡國有工廠吃商品糧的工人是不願意來了,自己又不懂技術,根本就談不上培養。更何況技術問題迫在眉睫,等自己培養出來人才,生產組恐怕早就維持不下去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苦苦尋覓,何享健終於找到了合適人選。在北滘鎮有位考上機械中專的小秀才,當時正在縣里一家國營大廠——順德糖廠做技術員。何享健覺得必須勸說這位鄉親中唯一的技術人才到生產組工作,儘管在國營大廠上班,但畢竟是鄉里鄉親。於是,何享健經常去技術員家真誠的拉家常。通過技術人員的父母、長輩做思想工作,他最後終於同意了。這個人就是梁偉倫,他是美的第一位技術人才。日後每當美的舉行與科技相關的活動時,梁偉倫的名字總是放在最前面。 聘請國有企業的技術員到集體企業工作,在當時也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何享健對梁偉倫也相當重視。依靠公社關係,他將梁偉倫的工人戶口作了合理安排。工資待遇方面,梁偉倫無疑是這個小廠最高的,作為廠長的何享健只能拿政策規定的工資。聘請梁偉倫到生產組也成為美的最早的人才形態。

有了梁偉倫的加入,生產組的狀況得到根本性的扭轉。生產出來的小瓶蓋不再大小不一、毛糙甚至變形。憑著質優價廉的特點,這家小作坊生產的塑料瓶蓋很受廠家歡迎,出現了從未有過的門庭若市的場面。 在此後的12年時間裡,何享健一直在有一單沒一單飄忽不定的處境下艱難生存。當時,他和鄉親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開創一個家電業乃至中國商業史上的傳奇。如同盲人騎瞎馬般摸著石頭過河的何享健不可能回頭了,他必須對所有信任他的人負責。不管前面是火焰山還是地雷陣,他都必須邁過去。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