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張亞勤·讓智慧起舞

第13章 留學美國——一個全新的世界

張亞勤·讓智慧起舞 刘世英 1674 2018-03-16
張亞勤最佩服的人就是鄧小平,一生三落三起卻不改其鴻鵠之志。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他在教育、科技領域的創舉,帶來的影響和意義絲毫不亞於經濟領域,並且長期推動中華民族的複興。 1978年,鄧小平在教育部的會議上明確指示,要擴大增派出國留學人員的數量,“我贊成留學生的數量增大……要成千上萬地派,不是只派十個八個。” 在當時的理工科一流名校中國科技大學,80%的畢業生都選擇了出國留學,誰要是沒出去才是異類! 1985年底,張亞勤即將碩士畢業,由於女朋友汪健在國內,更重要的是,考慮到自己已經長大成人,應該分擔母親的負擔了,他和母親商量,自己是否應該先去工作一段時間再考慮深造,但母親的態度很堅決:“你只要好好念你的書,經濟問題不是你考慮的事。”女朋友也主張以學業為重。於是,他正式開始著手準備留學事宜。

一個首當其衝的問題是:自己到底該往什麼方向發展。儘管學的是工科,但張亞勤覺得自己的思維方式學文科比較合適。恰好一所德國院校的管理學院來中國招生,匆忙之中他也沒考慮太多,就聯繫了這所德國院校。可是,申請的時候他發現,要去德國留學,必須要先過德語考試這一關,這就意味著要重新開始學習一門新的語言。另一個讓張亞勤下不了決心的因素是,管理究竟是一門什麼樣的學科,自己對管理是不是真的感興趣,他其實並不明確。 再三考慮之後,張亞勤還是取消了申請,著手準備赴美留學。當時已經臨近三月份,很多學校的留學申請都已結束,張亞勤去留學事務辦公室遞交新的申請表,老師對他說:“你來晚了,申請表已經審核完了,只能等下一年了。”

雖然再等一年自己依舊有絕對的年齡優勢,但是,就這麼眼睜睜看著一年時光憑白溜走,張亞勤還是有些失落。突然,他想到了喬治·華盛頓大學的瑞曼德·比克赫爾茨教授。這位教授是全世界無線通訊領域享有盛譽的科學家,也是美國科學院和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的院士。張亞勤過去在他訪華時和他有過簡短的交往。教授對這個中國年輕人的聰慧、勤奮、好學留下了深刻印象,表示願意在“需要的時候”,幫助張亞勤進一步深造。 收到張亞勤的申請,教授很快就回了信,歡迎他到喬治·華盛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就這樣有驚無險,張亞勤拿到了offer,如願以償。 1986年9月,張亞勤坐上了飛往美國首都華盛頓的飛機。此時已經比正常的開學時間晚了近一個月:先是因為辦理簽證的繁瑣手續耽擱了時間,學校開學都半個月了。學校看張亞勤還沒有到,就寄信到中科大,告訴他可以等到下學期開學時再來。但已經離開合肥的張亞勤並未拿到這封信。

拿到機票,對華盛頓毫無概念,甚至連到那兒後住宿都沒有著落的張亞勤倉促之間來不及準備太多,隨便帶了幾件衣服就上了飛機。飛機在華盛頓機場降落時已是深夜。舉目四望,燈火通明的大廳裡全是膚色各異的陌生人,任何一張指示牌上都是英文。雖然張亞勤在飛機上對即將開始的美國生活已經有了種種想像,也對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早有思想準備,但還是一下子就懵了。 怎樣度過這到達美國的第一夜?出機場後怎樣去學校?張亞勤完全沒有概念。想了想,他決定先在機場的長椅上對付一夜,等天亮了再說。可剛坐下沒一會兒,機場工作人員就過來說,機場不能留宿。黑魆魆的夜色裡只有飛機起降的巨大轟鳴和冰冷的燈光。接下來還能去哪裡,張亞勤無計可施了。

工作人員和張亞勤的談話引起了旁邊一對華人夫婦的注意,他們了解到張亞勤的情況,就爽快地邀請他一起回家。張亞勤在美國的第一夜總算沒有露宿街頭。 在車上一聊,張亞勤得知,這位華僑叫陳冠儒,祖籍江蘇,是一位數學家。 1949年跟隨家人到了台灣,先是在台灣讀了研究生,後來又在70年代到美國讀博士。從小遠離故土,陳冠儒一家對祖國大陸有著一份特殊的感情。此後幾年間,陳冠儒夫婦對待張亞勤就像是對待自己的孩子,每逢週末就邀請張亞勤來家裡吃頓中餐。 第二天一早,張亞勤趕去學校報到,沒想到學生公寓已經住滿人了。好在中國留學生會裡的大陸留學生大都有過類似的經歷,一時找不到房子給張亞勤住,學生會負責人就想辦法在自己租的公寓裡給張亞勤打了個地舖,讓他先落下腳再說。

就這樣,張亞勤開始了自己在美國的學習生活。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