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文學理論 《談藝錄》讀本

第98章 (七)以詩品作詩

《談藝錄》讀本 周振甫 1136 2018-03-20
以“詩品”作詩,可上溯《詩?大雅?烝民》:“吉甫作誦,穆如清風”①;少陵“翡翠蘭苕”②,退之“鯨牙龍角”③,濫觴於是矣。 (《錢鍾書研究》11頁)①吉甫:周宣王時大臣尹吉甫,助宣王中興。 ②少陵:杜甫。句見《戲為六絕句》之四:“或看翡翠蘭苕上,未掣鯨魚碧海中。” ③退之:韓愈。句見《調張籍》:“刺手拔鯨牙,舉瓢酌天漿。”又《送無本師歸范陽》:“蛟龍弄角牙,造次欲手攬。”賈島初為浮屠,名無本。 以“詩品”作詩,可以追溯到《詩經?烝民》,尹吉甫作詩送別仲山甫,稱所作的詩“穆如清風”,用詩句來講這首詩。用詩句來講詩的,叫以“詩品”作詩。最突出的是唐代司空圖的《詩品》。 《詩品》二十四首,是二十四篇評詩之作,又是二十四首詩,即以詩來評詩。 “穆如清風”便是以詩句來評詩,所以是以詩評詩最早的。

杜甫的《戲為六絕句》:“或看翡翠蘭苕上,未掣鯨魚碧海中。”也是以詩評詩,用詩句來評兩種風格:一種翡翠蘭苕,是秀麗的風格;一種是鯨魚碧海,是雄偉的風格。 韓癒的《調張籍》:“刺手拔鯨牙,舉飄酌天漿。”是讚美一種雄奇的風格。又《送無本師歸范陽》:“蛟龍弄牙角,造次欲手攬。”是讚美一種驚險的風格。此外如劉禹錫的《翰林白二十二學士見寄詩一百韻》:“玉琴清夜人不語,琪樹春朝風正吹。郢人斤斫無痕跡,仙人衣棠棄刀尺。”錢先生在《談藝錄補訂》裡稱為以詩評詩的“佳例”。 元好問的《論詩絕句三十首》也是以詩體談藝者,然杜韓以詩評詩最為著名。 為具體了解以詩評詩之體,特列舉元好問《論詩絕句》中的幾首,以助從中窺見運用絕句形式寫作詩論、詩評的一斑。如第一首:“漢謠魏什久紛紜,正體無人與細論。

誰是詩中疏鑿手?暫教涇渭各清渾。 ”開宗明義,他對漢魏以來詩作“紛紜”,孰為“正體”,無人評說的情況不很滿意,才決意自己以詩評詩。三十首絕句,從漢魏的古詩到宋詩,摘其要者幾乎都發表了意見,形成一組有系統有見解的文學批評佳作。元好問對陶潛的評論是:“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淵明是晉人。 ”陶詩語言天然渾成,內容真淳自然的特點,他很讚賞。元好問是以建安風骨為論詩準則,所以對劉琨、張華,有自己的看法:“曹劉坐嘯虎生風,四海無人角兩雄。 可惜并州劉越石,不教橫槊建安中。 ”“鄴下風流在晉多,壯懷猶見《缺壺歌》。風雲若恨張華少,溫李新聲奈爾何? ”他認為好詩要有風骨,要有悲壯慷慨之氣,劉琨正以悲壯取勝,所以賞識;張華雖然兒女情多於風雲氣,但他以為也勝過李商隱、溫庭筠。

對待民間文學,他推崇具有清新剛健之氣的《敕勒歌》:“慷慨歌謠絕不傳,穹廬一曲本天然。中州萬古英雄氣,也到陰山《敕勒川》。”引此四章,便可看出元好問的好惡,他對歷代文壇詩作,都發表了自己的意見,有理論,有文采,使其成為以詩體論詩的重要作品。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