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紀實報告 精彩吳仁寶

第5章 四、吳仁寶的特色語言

精彩吳仁寶 何建明 9416 2018-03-14
吳仁寶的話,不知您聽過沒聽過。如果您是一個機關幹部,最好要聽一聽;如果您是一個共產黨員,也應該聽一聽;如果您是一個村黨支部書記或村委主任,就更需要聽一聽。 素有“天下第一村”美譽的江陰市華西村,處處體現其自身的特色,也正因為其特色,而蜚聲中外,飲譽全球。而“天下第一村的帶頭人”、“中國的李光耀”、“中國農民的領袖”——全國著名勞模吳仁寶的特色語言,更具特色。不僅立足自身,而且放眼世界,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無不給人以教育和啟迪。他無論是在中科院、清華、北大,還是在其他地方演講,總能引起共鳴,總能博得滿堂喝彩。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聽了吳仁寶的匯報後異常興奮地說:“這位農村基層幹部的話,言語通俗,道理深刻,給人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信心和力量!”筆者認為,吳仁寶的特色語言,不應該僅僅是華西的寶貴財富,而應該成為9億農民的共同財富。現摘其要,以期給人們以藉鑑和啟迪。

△現在,大華西已經實現了“基本生活包,老殘有依靠,就業促勤勞,小康步步高”。最多人家資產1000萬,最少的人家100萬;住房最少的人家450平方米,最多600平方米;汽車最少人家1輛,最多人家3輛。我們村民的收入有“三個來源”:一是社會主義的按勞分配,工資獎金,多勞多得,工資平時發50%,年終一次結清,獎金中的80%作為資本參股,廠在股金在。實際上就是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二是共產主義的按需分配,每個村民各項福利加在一起,每年至少2800元;三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資本分紅, “少分配多積累,少拿現金多入股”的分配機制,有效地促進了企業的快速發展,並促使村民更快地走上富裕的道路。每年獎金的80%入股,廠在股金在,是風險抵押金,合情、合理、合法。我認為這是很有效的管理方式。這裡麵包括制約機制。 “三害”:嫖、賭、毒,華西都沒有,制約得現在都很好嘛!

△什麼叫社會主義?一句話,人民幸福就是社會主義。 100個人裡面有98個人幸福,就是社會主義。剩下的那兩個人是自己不要幸福,沒辦法。什麼叫共產主義?全人類幸福就是共產主義。作為一個人,既要有富裕的生活、健康的身體,還要有愉快的精神狀態。華西幸福的三條土標準是:生活富裕,精神愉快,身體健康。這三條一條也不能缺。什麼叫生活富裕?樓上鋪地毯,樓下舖地磚,吃水用開關(自來水),雨天村里走路不打傘。什麼叫精神愉快?家庭和睦、鄰里相親、幹群團結、上下齊心;什麼叫身體健康?日常增加營養,年老集體保養,孩子精心培養,業餘文體形式多樣。我們華西人家家都有人出過國,包括到華西新吸收進來的600多名新村民,每年都要到國外旅遊。不管是請長假,還是短假,都可以。村內有80多個旅遊景點,有書場、有球場、有溜冰場,歌舞廳、影劇院,各種文化娛樂設施配套齊全。

△華西的發展,沒有靠國家扶持,從來沒有向國家伸手要錢,而是積極為國家做貢獻。 “個人富了不算富,集體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國富了才算富。”我們富了不忘國家、不忘集體、不忘幫帶左鄰右舍和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人民。在寧夏和黑龍江建立了兩個“省外華西村”,還為中西部地區培訓1萬多名各類技術人員。自2001年6月以來,五次通過“一分五統”的方式,帶動周邊16個村共同致富。在淮安租賃土地2500畝發展意楊產業。 △經過40多年的發展,我們已發展成為一個擁有58家企業,固定資產40個億的大型一檔鄉鎮企業。總結華西的發展有“八要訣”:政治上要安定;用人要人盡其才;搞計劃要切實可行;完成計劃要有信心;經營門路要廣闊;管理形式要多樣;制度要堅決執行;人員要相對穩定。

△現有企業“五個創新”:一是質量要創新;二是數量要創新;三是品種要創新;四是進貨要創新;五是營銷要創新。 △新辦企業“三個領先”:一是質量一定要領先;二是時間一定要領先;三是造價一定要領先(投資相對要少)。 △我們華西搞的是“一村兩制”,即村民可以搞集體,也可以搞個體。但乾部不能搞“一家兩制”,更不允許“一人兩制”。否則,丈夫在企業當廠長,妻子開飯館,丈夫廠裡經濟交往的客戶都引到這個飯館吃飯,吃一百,付一千,甚至不吃也付錢,集體的“肥水”就不聲不響地流進個人的“田”;父親在廠裡搞供銷,兒子卻搞個體加工,父親聯繫到好的業務,很可能給兒子做,結果是“富了和尚窮了廟”。江澤民同志稱讚我:“這是正確處理權與錢的關係!”華西既不是純粹的“公”,也不是純粹的“私”,公也有,私也有。我認為,不怕公有、私有,就怕公也沒有,私也沒有。

△我們認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少數人富,大多數人窮也不是社會主義,所以,要發展經濟,走共同富裕之路。共同富先要集體富,共同富必須家家富,共同富更需精神富,共同富必須先富帶後富。 △一個單位要健康長壽,應抓住三條:一要有自主權;二要有自知之明;三要有高度的事業心。我們華西人既不埋怨上一代,也不光靠下一代,我們要相信下一代,一定能一代勝一代,但主要責任在我們這一代。我工作這麼多年,人家問我成功的秘訣是啥?我說,實事求是。千難萬難,實事求是最難,遇到任何困難,只要實事求是對待,就能大難變小難,小難變不難。華西是靠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始終走自己的特色之路。華西在發展過程中,堅持自力更生,發揚“艱苦奮鬥,團結歸口,服從分配,實績到位”的華西精神。我們講“大發展,小困難;小發展,大困難;不發展,最困難。”我想的和別人不一樣。鄧小平的理論“發展是硬道理”。但是我呢,因為單講“硬道理”老百姓聽不懂,我就加了兩點,叫“有條件不發展是沒道理,沒有條件創造條件發展才是真道理。”我們華西就是創造條件發展的,所以,我真沒遇到什麼困難,實事求是。

△華西村村歌:華西的天是共產黨的天,華西的地是社會主義的地,華西人民艱苦奮鬥,團結奮進,錦繡“三化”、“三園”社會主義的新華西,社會主義定能富華西。 △減少產品庫存,加速資金周轉,防止“三角債”的形成是企業經營管理中供銷實現良性循環的重要保證,是提高資本利用率的重要條件。我們華西市場營銷“四要訣”是:薄利多銷現鈔,厚利欠款不要,勤進多跑快銷,庫存積壓減少。 △有統有分,大的管住,小的放開放活,這是現代大型企業內部管理的特點。華西集團內部管理實行“八統一”:資金統一使用、人員統一安排、項目統一論證、原料統一採購供應、費用統一支出、設備添置與大修統一調度、食宿統一安排。比較合理地處理了集團公司與下屬企業的責權關係,體現了“集中領導、分級管理”的科學思想。

△“天下第一村”不是我們自封的,而是中央給我們的鼓勵,也是社會一致公認的。建黨80週年,國務院、中宣部、中組部在“肩負人民希望”大型圖片展中,稱華西是“天下第一村”,稱我吳仁寶是“天下第一村的帶頭人”。 “天下第一村”中央沒有具體標準,我把它歸納為“美麗的華西村,幸福的華西人”。美麗,定位“五容”(山容、河容、田容、廠容、村容);幸福,定位“五子”(票子、房子、車子、孩子、面子) △華西31個正副書記,其中,有5個是我子女。這個書記,他們是通過數十年的工作,是群眾當中公認的,上級黨委對這些同志信得過。現在社會上的輿論,我吳仁寶搞家族制,子女全是“官”。但在華西的歷史上到現在,有過6任主辦會計,我們一家沒有誰擔任過主辦會計。華西的帳,從1961年開始的,都可以翻出來查。可以這麼說,我這個家族,都是為了老百姓,不是為個人牟私利的。要求老百姓做到的,我一家首先做到,要求老百姓不做的,我一家首先不做。如果都像我吳仁寶一家,這樣的家庭還是多搞的好。如果像我的這一家多一點,中國會更好。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家這5個書記,現在解決了3萬人就業,有的人還比我們富。這也反映了社會上還有一種舊觀念,也就是平均主義。改革開放前的那一套思想還在腦子裡。所以,我不在乎人家講,而且不是哪個講了,我就改變。如果哪個講了,我就改變了,那就改變了我的意志,也就改變了華西走的這條路。

△建設全面小康的社會,要實現物質精神“雙富有”,也就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腦袋”。具體標準有三條:一是物質生活不斷富足;二是人的素質不斷提高;三是民主法制不斷加強。只有這樣,才能既建好“小家”,又奉獻“大家”。凡是能勤勞守法的人,都能建好“小家”;凡是能建好“大家”的人,也都能建好“小家”。如果連“小家”都建不好,“大家”也無從談起。 △十富讚歌:智能富——學文練藝成才富;勤勞富——愛崗敬業辛勤富;節儉富——精打細算聚財富;守法富——遵紀守法健康富;守信富——恪守信用客多富;團結富——家庭和睦同心富;幫帶富——鄰里相親互助富;育才富——育好後代子孫富;集體富——鞏固集體共同富;愛國富——國家強盛安定富。

△十窮戒詞:逐漸窮——多因放蕩不經營;容易窮——家有錢財手頭松;懶惰窮——朝朝睡到日頭紅;無才窮——不學無術人無用;心散窮——家庭不和常內訌;受騙窮——不識良朋錢騙空;違法窮——違法貪財進牢籠;無度窮——浪吃浪用山要空;失算窮——算計不好一世窮;三害窮——嫖賭吸毒徹底窮。 △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最大的幸福。原來農民夏天草鞋赤腳,現在涼鞋還穿襪;原來冬天穿蒲鞋,現在穿保暖鞋。服裝原來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現在是穿三套,藏三套,一年四季穿時髦。以前吃飯是填飽肚皮長力氣,現在吃講營養,講膳食結構,是為了開發智力,健康長壽,價格高點,也捨得買。過去飯量大,“薄肚皮”,現在飯量小,“大肚皮”。吃的,葷素結合講營養;穿的,中西結合求漂亮;用的,家具新老結合講高檔,已經引進紅木家具;住的,土洋結合講寬敞;行的,空中長廊上走人,下行車,上下結合更通暢。真正達到了“三化三園”:“三化”是美化、綠化、淨化;“三園”是遠看像林園,近看像公園,細看是農民生活在幸福的樂園。

△我們華西十分重視領導幹部的權威建樹問題。什麼叫權?什麼叫威?現在,有些單位的干部,威信不高。為什麼不高?沒有教育好。啥叫有權?廉潔才有權;啥叫威?懂行內行才有威。我的體會,幹部要有權威,一是廉潔;二是懂行。華西的干部有權威。村里發一個通知,可以把所有村民職工集中起來。現在,社會上一些企業為什麼辦不好?主要是乾部不廉潔。群眾反映這些企業的問題是“技術科里賣圖紙,供銷科里暗進帳,保衛科里打麻將,人事科里看對象,班組長們罵罵娘,上級沒有辦法想,只有經常換廠長。”三個廠長一換,這個企業就不行了。現在,有的廠是燈籠殼子糊在那裡,燈籠殼子戳穿了,就破產了。所以,要加強對乾部進行教育,幹部一定要廉潔奉公。 △叫群眾脫皮掉肉,是乾部沒本事。共產黨員就應該確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見到榮譽就讓,見到困難就上,只要明富,不要暗富;明的少拿,暗的不拿。我始終做到“三不”:不拿全村最高工資、不拿全村最高獎金(近幾年,上級政府獎勵的4000多萬元,分文沒拿,用於發展集體事業)、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當官沒有終身製,為人民服務有終身製。我要生命不息,服務不止,為群眾所想而想,為群眾所干而乾,進一步實踐好“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更好地代表更多數老百姓的根本利益! △我們要始終做到“兩手抓”,一手抓同黨中央保持一致,也就是要同各級組織保持一致,一手抓同人民群眾保持一致,也就是同各族人民保持一致;做一名幹部,只要“兩頭”保持一致,就是一個不太差的干部。我們做乾部,不要做最好的干部,做不太差的就行了。這個“兩頭”一致,華西就可以健康長壽了,如果同上面不保持一致,單單同老百姓保持一致,實際上你最終不能同老百姓保持一致,如果你不同上面保持一致,上面不要你了,把你撤掉了,你沒有辦法為老百姓服務。如果“兩頭”都不保持一致,這是一個危險的干部,遲早要受到法律的製裁。 △一個共產黨員,為民利益的一面旗幟。過去,人們常說:“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這是對的,但還不夠,“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思想觀念,也要與時俱進。古往今來,很多人往往是能共患難,不能同富貴。而我們不同,提倡的是“有福民享,有難官當”,既能共患難,又能同富貴;既能見困難就上,又能見榮譽就讓。少數地方是“有福官享,有難民當”。當今社會,有少數單位為什麼搞不好?為什麼人心渙散?為什麼難以改變面貌,難以發展呢?實踐證明,凡是一個單位“有福官享,有難民當”的,就難以有向心力、凝聚力,就難以發展。凡是一個單位,能夠做到“有福民享,有難官當”的,組織就有戰鬥力,幹部就有權威,經濟就能發展,老百姓就能得到真正實惠。說到底,就是黨員幹部要淡泊名利,要有奉獻精神,真正是“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事實上,只要我們做到“有福民享”的,老百姓也不會讓我們做乾部的窮到哪裡去。只要我們“有難官當”的,當真正遇到困難的時候,老百姓也一定會支持我們,共同挑起擔子,共同克服困難。 40多年來,為帶領全村奔向共同富裕,我們自覺堅持做好“三頭”:一是吃透上頭,正確理解黨的方針政策,掌握工作動向;二是熟悉下頭,不坐辦公室,深入第一線,做到廠情、村情、民情心裡有數,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三是晚上碰頭,匯報情況,及時研究解決問題。 △我們華西在分配管理上確保“三足”:國家一頭,依法交足;集體一頭,積累留足;村民一頭,保持富足。 △為合理配置資源,促進生產關係不斷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調動全村上下的積極性,真正體現“以人為本,制度管人”。我們實施了“村企改革方案”,對企業實行“四個制”(企業合作制、經理負責制、董事監督制、工代議事制);對員工實行“三個制”(首位高工資、末位淘汰制、違章辭退制)。重點深化“企業合作制”、“經理負責制”。 “企業合作要做大,集體資本壯大,個人資本增大”。把個人實現的效益,轉化為個人資本。這樣,誰的效益好,誰的貢獻就大,誰的資本就大,分配就多。 △目標是方向,精神是力量,班子要建強,班長要過硬。 △頭腦清醒,一定要清醒;難得糊塗,一定要糊塗。 △我現在退了,不是退得太早,而是太晚,我實際乾了48年“一把手”。我過去的“不退”和現在的“退”,都是為了華西的進。像我這次退居二線,可以說是退一步,進兩步。而且,可以更好地、全身心地為大華西萬名百姓造福。我是有一條,不管是做鄉官,還是縣官,我華西村的官也是不肯放。我捨不得放,因為我同老百姓有感情。幹到80歲的確是我講過的。我現在退下來,可以這樣說,是要當個副手。有句話叫“能正能副”,我也要體會體會。一般來說,正的做了就不好做副的,可是我要做副的,這也是乾部的一個創新。同時,我也可以再真心實意地扶持新班子5年,使華西實現一代勝一代、一代強一代、一代精一代! △華西交友做到“三要三個一”:要有一個立場——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要有一個前提——愛黨愛國愛華西的人,才是真的朋友;要有一個宗旨——親友間要相互鼓勵,為國家和集體多作貢獻,堅持共同勤勞合法富。 △ 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有明確的工作指導方針,才能方向明確、工作到位、事半功倍,華西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最基本經驗之一,就是長期貫徹“九靠”方針:老三靠,靠思想教育、靠黨的政策、靠幹部帶頭;新三靠,靠堅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靠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靠自己有錯誤就改;再三靠,靠正確決策,靠科學管理,靠幫帶提高。 △家有黃金數噸,一天也只能吃三頓;豪華房子獨占鰲頭,一人也只佔一個床位。一名共產黨員,一定要想通。如果一個人活在世上,有幾百萬、幾千萬,甚至幾個億,而另一個人只有幾百塊、幾千塊、幾萬塊,但到了馬列主義那里報到,都是一樣。 △市場經濟既是法制經濟,也是信譽經濟。 “質量有價,信譽無價”。我們華西“以誠待人,以信為本,三守三真”:“三守”就是守法、守約、守信譽。 “三真”就是說真話、售真貨、定真價。 △做乾部要有“三心”:講黨性、講公心、講良心。還要“三跌”、“三摜”、“三不倒”:再大的困難“難不倒”,再多的表揚“誇不倒”,有人威脅、恐嚇“嚇不倒”。 △我是農民,忘本的農民。我搞工業了。什麼叫農民,種糧食吃的叫農民,不種糧食了,這不是農民了,搞工業、商業了。剛改革開放時,有位領導提醒我,你是農業的先進,你是農業出身,現在搞工業了,你忘本了。我笑著說,我想徹底忘本。我不怕忘本,我保留還是要保留的是農民的一種普通本色,要實事求是,要講真話,這是農民的本色。 △我的工作到底有什麼缺點?實際上犯了“三個主義”:教條主義、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我把它概括為4個字,50年代“聽”、60年代“頂”、70年代“拼”,到80年代才“醒”,這也是思想路線從不實事求是,走向實事求是的過程。 50年代“聽”,實際上是犯了“教條主義”。對於“教條主義”,在這個方面,我改得比較好了。比如:中央講“一國兩制”,我們講“一村兩制”;中央講“抓大放小”,我們講“抓大扶小”;中央講“實現小康”,我們講“實現中康”;鄧小平理論講“初級階段”,我們講“中級階段”。 60年代的“頂”,實際上是形式主義。對於形式主義,我已經改了不少了,但還捨不得完全改掉。因為,形式主義可以對付官僚主義,官僚主義也比較喜歡形式主義。當然,形式主義也不能完全怪上面,往往領導來了,向領導介紹好的,讓領導看好的。領導要你錦上添花。所以,主要的根源還來源於下面。 70年代的“拼”,實際上是官僚主義。對於“官僚主義”,我也改進了,凡事講民主,依法辦事,有事堅持與群眾商量,群眾滿意的,要馬上辦,而且一定要辦好,群眾暫時不理解的,加強教育、疏導,等群眾思想覺悟了,再去辦。這樣既可以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又可以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 80年代“醒”。 80年代,我清醒地認識到,在過去的工作中還存在著不少的缺點和錯誤。於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什麼事情都從實際出發,對的堅持,錯的改正。因此,華西從80年代開始,加快了發展步伐,變化越來越大。華西村40多年,我是這樣總結的:60年代打基礎,70年代小發展,80年代中發展,90年代快發展,21世紀新發展。正因為發展了,60年代老百姓是溫飽,70年代是吃好,80年代是小康有餘,90年代是中康,21世紀是大康! △不怕群眾不聽話,就怕自己說錯話;不怕群眾不聽幹部話,就怕干部不聽群眾話,怎樣才能盡可能不說錯話,一是勤奮學習;二是深入群眾,注意傾聽老百姓呼聲。 △人活著為什麼?人死後留下什麼?一個人活著,需要錢,但不能僅為了錢,應為國家、為人民多作貢獻。一個人死了,死即了了,但了的是物質的東西,精神形像不會了,多留一點好的精神、好的形像給子孫後代,比留給子孫財產更重要。 △在改革開放和商品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在農村有些人對黨的觀念淡薄了,認為中國不如外國好;有些人對華西成就不太珍惜了,尤其是農村生產關係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農民教育問題日益顯得重要。華西對村民開展“六愛”教育。就是“愛黨愛國愛集體,愛親愛友愛自己。”“六愛”是新時期華西精神的進一步具體化。通過“六愛”,帶來了黨風廉政、村民淳樸、民風純真。真正達到了“老三無”:無賭博、無重大刑事犯罪、無封建迷信活動;“新三無”:無上訪告狀、無暗鬥鬧事、無“法輪功”練習者,形成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良好村風民風。 △發展經濟辦企業要堅持“四千四萬”:歷經千難萬險多創業,而不是千難萬險裝門面;說盡千言萬語求效益,而不是千言萬語去欺騙;走遍千山萬水找市場,而不是千山萬水去白相(玩);吃盡千辛萬苦爭實績,而不是千辛萬苦付高息。否則,很可能是“辛辛苦苦挑重擔,認認真真搞破產。”“四千四萬”精神,也是華西精神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具體化。 △作為一個單位的頭頭,頭腦要清醒,要常思索,多考慮問題。現在社會上有一種傾向,不該愁的愁,該愁的不愁:第一種,愁資本主義,不愁自己無資本;愁兩極分化,不愁自己小富即安,觀念老化。第二種,愁自己借不到債,不愁自己資不抵債;第三種,愁下面的不聽話,不愁自己不聽下面的話;愁上面官僚主義,不愁自己搞形式主義。第四種,愁人家超過我,當不上先進,不愁自己水平跟不上,落後別人。第五種,愁政策變,不愁自己沒把現有政策兌現;愁原料緊張,物價上漲,不愁自己沒市場。 △改革是大勢所趨,只有擁護改革,支持改革,只有做改革的實踐者、維護者,最終才是改革的受益者。 我們華西堅持舉賢不避親,舉親不避嫌。用人少疑,疑人少用;小才大用,基本有用;大才小用,基本沒用;外才我用,關鍵在用;量才錄用,育才待用。小才大用是激勵機制,信任和重用可以激發人的工作熱情,催人奮發,作出成績;而大才小用,如果不是完全自願條件下,人的積極性會受到壓抑,“出工不出力”;量才錄用:有經濟頭腦原則性強的人,搞管理工作;能工巧匠,負責技術工作;神算能手,承包工地;擅長交際的人,從事銷售。外才我用:從外地引進高級工程師、大學、中專畢業生。育才待用:村里蓋起教學大樓,建起了村黨校舉辦工業大專班、外語培訓班、經營管理大專班。在文憑和水平的關係上,注重水平,兼顧文憑。不論文憑、水平,最終要能解決問題才行。 △華西的干部能夠做到“三正三平”:“三正”,辦事認真、處事公正、經營廉政。 “三平”,政策水平、管理水平、技術水平。 “三正”是德,“三平”是才。有德無才,有才無德都不能當乾部,用人可用一技之長,選幹部必須德才兼備,還要有“三才”:口才、文才、理才(財),缺一不可。 △只要經濟發展起來,人才就有用武之地;經濟不發展,有了人才,也沒有用武之地。企業裡沒有人才,像廟裡沒有和尚一樣,什麼也乾不成;用人對了頭,一步一層樓。解決人才的辦法,一是聘請外地的“大財神”;二是發揮“土財神”的作用;三是培養好第二代的“小財神”。 △用人要“不計過去,不怕將來,注重現在。”過去再有能力而現在不適應工作,對事業無補;過去犯過錯誤,而現在表現好的,對事業有益;因此,用人不計過去。同樣,也不能擔心人未來會犯錯誤,而不敢使用。 △每個人身上都有才,但要看才用在啥地方。養豬內行,是才;種田內行,是才;經營內行,更是才。會養豬的人不能叫他養馬,否則就不叫人盡其才。同一個人,你用其所長,他就事無不舉,是人才;你用其所短,他就笨手笨腳,把事情搞糟,變成蠢才。用人不當,就會浪費人才,而人才的浪費是最大的浪費。華西的經濟發展快,幹部水平跟不上,大才小才有才的年輕人統統用起來,還是不夠用,我是廢物利用,廢物利用也有用,總比廢而不用要好,只要華西人選我,需要我,我就可以乾。 △從現在來看,劉、關、張沒有“文憑”,諸葛亮有“文憑”,為了謀大業,劉備求賢若渴,三顧草廬請諸葛亮。玄德待孔明為師,食則同桌,寢則同榻,共論天下事,體現了一腔求才之誠,愛才之心,用才之尊。人才是企業最根本的資源,我們竭誠歡迎天下人才來華西獻計獻策。 吳仁寶的特色語言,閃耀著他思想的光輝、人生的光環,人格的魅力,也是華西健康長壽、長盛不衰、紅旗不倒的源泉和動力。正因為如此,今天,華西被譽為“天下第一村”,擁有40多項“全國第一”,全村固定資產40億,村民家家住450—600平方米的別墅,有100—1000萬元的存款,1—3輛汽車。成為“中國農村現代化建設的一面旗幟”!現在,77歲高齡的吳仁寶退了,但他的本色沒“退”,特色沒“退”。 吳仁寶的特色語言,是華西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中國農民智慧的結晶。這個曾多次被胡錦濤、江澤民等中央領導給予高度評價的當代傑出農民代表,一定能做到他的誓言“生命不息、服務不止”,他的特色語言也一定會更加增色!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