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紀實報告 平津戰役實錄

第12章 尾聲

平津戰役實錄 姚有志 4112 2018-03-14
平津戰役不久,綏遠問題也以和平方式獲得解決;4月24日,閻錫山固守的太原也獲得解放。自此以後,東北、華北、中原、華東已經連成一片,成為廣大的後方,為解放軍渡江南進、掃清蔣軍殘餘,創造了決定性的條件,也為贏得全國范圍的徹底勝利奠定了鞏固的基礎。 12月15日密雲攻堅戰第一一五師(屬第十三軍) 12月7日沙嶺子追殲戰第二七一師(屬第一○一軍) 12月10日至11日康莊懷來追殲戰第二十二師,延緩一○九師(屬第十六軍);第一○四軍第二五○師,第二六九師 12月22日新保安攻堅戰第三十五軍第一○一師,第二六七師 12月24日張家口圍殲戰第十一兵團 第一○五軍:第二一○師,第二五一師,第二五九師,第三一○師,第二五八師(屬一○四軍),騎兵第五旅,騎兵第十一旅

1月15日天津攻堅戰天津警備司令部: 第六十二軍:第六十七師,第一五一師,第三一七師(新建) 第八十六軍:第二十六師,第二八四師,第二九三師 第四十三師(屬第九十四軍),第一八四師(原屬第六十軍) 第三○五師(新建),第三二六師(新建),第三三三師(新建) 12月22日——1月31日北平和平改編:第四兵團第九兵團 第十三軍:第四師,第八十九師,第二九七師,第二九九師 第九十二軍:第二十一師,第五十六師,第一四二師 第三十一軍:第二○五師 第十六軍:第二十二師(重建),第九十四師,第一○九師(重建) 第三十五軍:(重建)第一○一師,(重建)第二六二師,第二六七師(重建)

第九十四軍:第五師,第一二一師 第一○一軍:第二七二師,第二七三師,第二七一師(重建) 第一○四軍(重建):第二五○師(重建)第二六九師(重建)第三○九師(重建)第三一一師(新建) 騎兵第四師 第一五七師:(屬第六十二軍) 合計:殲滅1個兵團部、1個警備司令部、5個軍部、26個師;和平改編1個“剿匪”總部、2個兵團部、8個軍部、25個師。 附註: [1]第三三三師在楊村被殲2個團,在天津被殲1個團,均計入天津戰鬥。 [2]“剿總”直屬的特種部隊和非正規軍均未統計在內。 殲滅、和平改編國民黨軍52.1萬人。其中:俘虜232510人,斃傷29790人,投誠8700人,北平和平改編25萬人。

解放軍共損失3.9444萬人。其中:陣亡7030人,負傷31478人,失踪936人。 國民黨軍解放軍 人員損失521000人39444人 對比13.2∶1 姓名年齡籍貫入伍時間入黨時間部別職務犧牲時間犧牲地點 李輝39 江西省宜春市1930 1930 四野四十軍一二四師政委1948.12 河北遵化 胡寅37 山東省壽光市1937.6 1932 四野四十二軍一二四師政治部主任1948.12 河北遵化 張同新28 山東省淄博市1938年春1938.12 四野四十二軍一二四師三七○團政委1948.12 北平丰台 長征32 安徽省泗縣1938.4 1938.7 四野四十五軍一三三師三九八團主任1949.1 天津

陳仲凱33 湖北省英山縣1930 1931 四野四十九軍一三九師四一五團副團長1949.1 天津 蘭芹31 四川省儀隴縣1933 1936 四野四十九軍一三九師四一七團副團長1949.1 天津 王谷32 河北省曲陽縣1937.7 1937 四野四十七軍一六○師作戰科科長1949.1 天津 吳志玉38 安徽省六安縣1929 1935 四野四十七軍一六○師四七八團團長1949.1 天津 紀云悌27 河北省滄縣1938 1939 四野司令部通信科科長1949.1 天津 範魯29 河北省永年縣1936.2 1937.4 四野三十八軍司令部偵察科科長1949.1 天津 李躍德29 山東省沂水縣1938.2 1939.1 四野三十八軍一一四師三四○團參謀長1949.1 天津

王甫連33 江西省瑞金市1932.5 1932.2 四野三十九軍司令部通信科科長1949.1 天津 陳中義36 河南省璜舊縣1931.11 1935.4 四野三十九軍一一五師供給部部長1949.1(病故)天津 李惠民29 河南省內黃縣1938.8 1938.12 四野三十九軍一一七師三五○團參謀長1949.1 天津 杜存典26 河北省平山縣1938 1940 四野三十九軍一一七師三五一團團長1949.1 天津 馬克正29 安徽省懷遠縣1937 1936 四野三十九軍一五二師四五四團副團長1949.1 天津 一些專家學者從各個方面曾總結平津戰役取得偉大勝利的原因,歸結起來主要有: 1、決策正確,指揮高超,將“驚弓之鳥”變為“籠中之鳥”

戰略決戰是決定兩軍勝負的關鍵。在一般情況下,處於劣勢的一方,力避決戰。蔣介石、傅作義也確曾有放棄平津南撤西退的打算,但他們錯誤地估計了東北野戰軍入關的時間,認為華北野戰兵團無力發起大的攻勢,擺出暫時固守平津的陣勢。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抓住敵人欲守想逃,想逃未逃的時機,提前發起戰役,迫使敵軍在極為不利的態勢下應戰。當東北野戰軍出其不意地出現在平津地區時,就打亂了蔣傅的部署,使其陷入欲逃無路,欲守不能的困境。實踐證明,提前發起平津戰役的決策,是實現就地全殲傅作義集團的首要因素。 戰略決戰階段,鬥爭最激烈,情況復雜多變,在指揮上也是最不容易的時候。平津戰役指揮上,最困難的是把“驚弓之鳥”變為“籠中之鳥”。毛澤東利用蔣、傅之間的矛盾,從“西線開刀”,切斷平張路,抓住傅系,拖住蔣系;接著,又以“圍而不打”,“隔而不圍”的戰法,將敵軍分割包圍於幾個孤立城鎮,然後集中優勢兵力逐次殲滅。其指揮藝術之高超,達到了得心應手的地步。

毛澤東以其非凡的膽略,嫻熟的指揮藝術,自始至終駕馭著戰役的發展。他殫精竭慮,傾注了巨大精力,在中共中央、中央軍委下發的180餘份電報中,由他新起草的即達130份之多。他多謀善斷,既指揮自己的軍隊,又調動了敵人,使人民解放軍處處主動,著著勝利。這除了他的天才條件和豐富的實踐經驗以外,更重要的是有實事求是、善於從實際出發的科學態度。毛澤東作出重大決策時,總是與周恩來、朱德、劉少奇、任弼時等領導人反复磋商。他注意及時通報情況,徵詢下面的意見,而前線指揮員也能積極提出建議,使確定的方針原則更加符合實際。毛澤東高超的指揮藝術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毛澤東戰略決戰思想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共同創造的寶貴財富。

2、軍事打擊與政治爭取相結合,不戰而解放北平 北平的和平解放,是人民解放軍運用軍事打擊與政治爭取相結合的原則,通過談判取得的偉大勝利。這正如《孫子兵法》所說,“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平津戰役以軍事打擊為主,輔之以政治爭取。因為開始傅作義雖有和平談判的意向,但他總想保存實力,不給於軍事打擊,就不能使其真正接受中國共產黨的條件。人民解放軍英勇作戰,殲滅了新保安、張家口、天津之敵後,北平守軍陷入絕境,在中共地下組織和民主人士的促進下,傅作義遂下決心走和平解決的道路。軍事打擊與積極進行政治爭取兩者緊密結合起來,最後方能達到兵不血刃,不戰而勝的目的。 在北平和平談判中,中國共產黨對傅作義採取了正確的政策和策略。首先看到傅作義雖然執行了反共“戡亂”政策,但蔣、傅之間存在深刻的矛盾,在國民黨反動政權即將垮台時,傅作義是不願為之殉葬的。同時,也看到他有愛國思想,是著名的抗日將領,曾與中國共產黨有過來往。因此,中共中央對傅作義耐心地進行了爭取工作。只要能保護文化古都,接受和平改編,就既往不咎,寬大為懷,使傅作義願意接受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和平條件,創造了一個戰區總司令率部接受改編的先例。

用和平方式爭取一個地區的解放、一個集團的敵軍站到人民方面來,是毛澤東戰略決戰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共產黨政治爭取敵軍政策的一個重大發展。 3、強有力的政治工作,激發廣大指戰員為解放華北而英勇奮戰 政治工作是我軍的生命線,是人民軍隊克敵制勝的根本保證。在平津戰役中,各部隊發揚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根據戰役特點和部隊實際,深入進行思想政治工作。東北野戰軍在遼沈戰役勝利後,進行了為解放全華北,解放全中國而戰的教育,使部隊兵不解甲,馬不卸鞍,立刻入關。東北野戰軍入關作戰,對取得平津戰役的勝利,起了關鍵作用。東北野戰軍、華北野戰部隊還深入進行了和敵人進行決戰,打大仗、打惡仗、不怕疲勞、連續作戰的教育,使部隊在艱苦的條件下拖不垮,遇到強敵頂得住、沖得上、拿得下;在連續作戰中,前仆後繼,不怕犧牲,指到哪裡就打到哪裡。

人民解放軍眾多部隊在一個地區作戰,團結協同十分重要。東北野戰軍、華北軍區都發出指示,教育部隊搞好團結協同,做到了具有高度的集中統一和嚴密的組織紀律,識大體、顧大局,積極主動;在一個地區出現幾個不同建制單位時,堅決按上級明確的指揮關係辦事,讓誰指揮誰就認真負責,挑起指揮的重擔,被指揮者則服從命令,聽從指揮,令行禁止。在作戰行動中,各部隊、各兵種之間團結友愛,主動協同,互相支援,如同一架運轉精密的機器,緊密配合,上下一致地完成了各項作戰任務。 冒雪行進在平津前線的運糧隊 各部隊還深入進行了城市政策紀律教育。在解放天津和接管北平中,遇到了怎樣保護工商業、保護文化設施及文物古蹟、保護外國人合法權益等新問題。中共中央及時作出明確規定,平津前線司令部頒布了解放北平、天津諸城市的《約法八章》。各部隊嚴格執行這些政策紀律和規定,模範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受到了人民群眾的高度讚揚。 4、解放區人民的全力支援,是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 平津戰役這樣大規模的作戰,人民群眾的支援是取得勝利的重要原因。傅作義集團的幾十萬軍隊,早已處於廣大解放區軍民的包圍中,最後被孤立於一兩個大城市,得不到後方支援,必敗無疑。人民解放軍有廣大解放區作依托,有雄厚的人力、物力、財力支援,因而必勝無疑。東北、華北兩大區人民,在戰役規模大,時間緊迫,支前任務繁重的情況下,為了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萬眾一心,竭盡全力支援前線,為奪取戰爭勝利付出巨大犧牲,作出極大貢獻。平津戰役的勝利,是靠東北、華北9000萬人民支援打勝的。 平津戰役中,人民解放軍有7000多名優秀的指戰員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有3.2萬多人光榮負傷,還有許多民兵、民工和工人、農民、學生及和平民主人士作出了貢獻。他們的鮮血染紅了新中國的五星紅旗,他們的英勇奮鬥迎來了新中國的勝利曙光。讓我們永遠懷念他們,繼承他們的革命精神,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而努力奮鬥!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