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紀實報告 毛澤東與蔣介石

第17章 第十六章斯大林改變主意,毛澤東最終決定中國必須參戰

毛澤東與蔣介石 陈敦德 5254 2018-03-14
斯大林改變主意時,毛澤東最終決定中國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 (北京—安東,1950年10月上、中旬) 一九五零年十月十九日傍晚,北方晚秋的冷雨綿綿不斷,陰雲低垂籠罩著鴨綠江兩岸,中國人民志願軍分別同時在安東、輯安和長甸河口三個渡口,跨過了鴨綠江進入朝鮮國土。半年前曾創造了木船渡海佔領海南島奇蹟的第四十軍,作為志願軍先頭部隊首戰南朝鮮軍,新中國面對世界頭號軍事強國美國而出兵入朝作戰就這樣打響了。 有記載及目擊者說,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僅帶一名參謀、兩個警衛及一部電台,乘著一輛吉普車,率先跨過鴨綠江大橋。近些年出版的好些關於志願軍人朝作戰的書籍,將彭德懷乘吉普車率先人朝的時間寫為十月十八日黃昏,即比大部隊入朝提前了一整天。彭德懷自己在《彭德懷自述》一書中記述:“一九五零年十月十八日黃昏時,我隨志願軍第一批先頭部隊跨過鴨綠江。”但是,經反复核對檔案資料落實,彭德懷和高崗曾於十八日當日,被毛澤東召回北京當面匯報,還參加了當晚有剛從莫斯科歸國的周恩來出席的中央會議,毛澤東在會上最終決定:志願軍渡江援朝不能再變,時間也不能再推遲,明晚(十九日)開始渡江。可見,彭德懷是十九日黃昏乘吉普車在渡江部隊的前頭進入朝鮮的。

帶兵到國門之外作戰,而且主要對手是美國,加上南朝鮮軍及英、法、加、印等國組成的一些“聯合國部隊”,這對於毛澤東手下那些身經百戰的卓越將領來說,都是一個嶄新的課題。毛澤東和他身邊的那幾個中央政治局常委,對於擔任志願軍司令員的掛帥人物,是經過慎重而反复考慮的。最早考慮的是三野的名將粟裕,但粟裕身體底子不好,長期戎馬生涯落下高血壓、心肌梗塞和嚴重胃病導致胃癌等多種重病,正在青島休養;毛澤東通過羅瑞卿得知粟裕病情仍很重,只好去信勸他安心養病。接著又考慮選派林彪掛帥。 但是林彪對於出門跟美國人交手,很有思想顧慮。林彪認為國內戰爭剛剛結束,百廢待興,各方面都還沒走上正軌;而美國是世界最大的工業強國,軍隊裝備高度現代化。一個軍就有各種火砲一千五百門,而我們一個軍只有三十六門。美國有強大的空軍和海軍,而新中國海、空軍才開始組建。林彪擔心入朝作戰既無空軍掩護,又無海軍支援,他認為在敵我裝備極為懸殊的情況下,出兵必然是“引火燒身”,其嚴重後果不堪設想。毛澤東找林彪做了一次工作,林彪思想還是不通,只好藉口說自己每晚失眠,身體虛弱多病,怕風、怕光、怕聲音。就在林彪推託的時候,一九五零年十月一日,新中國國慶節期間,麥克阿瑟指揮的部隊先後從陸上海上越過三八線。金日成已發來求援急電。毛澤東已經十分焦急。他想到了彭德懷。朱德率先同意,幾個常委一致贊成:“對!還是老彭靠得住。”

真是誰能橫刀勒馬,唯有彭大將軍! 《彭德懷自述》中記述了他臨危受命的情景—— 一九五零年十月一日國慶節後,四日午,北京突然派來飛機,令我立即上飛機去北京開會,一分鐘也不准停留。當日午後四點左右到達北京中南海,中央正在開會,討論出兵援助朝鮮問題,聽別的同志告我,當毛主席讓大家著重擺擺出兵的不利情況以後,主席講了這樣一段話:“你們說的都有理由,但是別人處於國家危急時刻,我們站在旁邊看,不論怎樣說,心裡也難過。”我剛到,未發言,內心想是應該出兵,救援朝鮮。散會後,中央管理科的同志把我送到北京飯店。當晚怎麼也睡不著,我以為是沙發床,此福受不了,搬在地毯上,也睡不著。想著美國占領朝鮮與我隔江相望,威脅我東北;又控制我台灣,威脅我上海、華東。它要發動侵華戰爭,隨時都可以找到藉口。老虎是要吃人的,什麼時候吃,決定於它的腸胃,向它讓步是不行的。它既要來侵略,我就要反侵略。不同美帝國主義見過高低,我們要建設社會主義是困難的。如果美國決心同我作戰,它利速決,我利長期;它利正規戰,我利於對付日本那一套。

那天晚上,彭德懷翻來覆去。 “你們說的都有理由,但是別人危急,我們站在旁邊看,怎樣說,心裡也難過。”他把毛澤東的四句話,反复念了幾十遍。他認為出兵援朝是正確的、必要的、英明的,而且是迫不及待的。他想通了。 第二天,十月五日。下午,政治局又在中南海頤年堂開會,彭德懷明確表了態:“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爛了,等於解放戰爭晚勝利幾年。如美軍擺在鴨綠江岸和台灣,它要發動侵略戰爭,隨時都可以找到藉口。” 毛澤東說:“我們必須當機立斷,馬上出兵。既然林彪說他有病不能去,常委幾個同志商量的意見,這副重但,還是請你彭老總來挑。你可能思想上還沒有這個準備吧,你考慮有什麼困難?” 屋裡沉寂無聲,在座的常委與毛澤東一樣,都注視著彭德懷。彭德懷的回話是很乾脆的:“主席,我這個人的脾氣你很了解,我服從中央的決定。”

這次政治局會議,一致同意由彭德懷掛帥出兵援朝。當天,還確定彭總帶一名俄語翻譯,以便與駐朝的蘇聯顧問聯繫,入朝作戰非常機密,需選一名經過政治考驗十分可靠的翻譯。當時的代總參謀長請示了毛澤東怎麼辦。毛澤東立刻就說:那就讓岸英去吧,我通知他。 彭德懷經過兩天的緊張准備,十月八日,與東北軍區司令員高崗及隨行人員,在高度保密的情況下飛往瀋陽作入朝的部署。同日,周恩來乘專機飛往莫斯科會見斯大林,商談購買蘇方武器裝備和蘇聯空軍支援中國志願軍入朝作戰問題。 十月九日,彭德懷和高崗在瀋陽召集志願軍軍以上乾部會,要各軍克服困難,連夜突擊,在十天之內完成出國準備工作。當晚,彭德懷乘火車赴安東,親赴鴨綠江沿線勘察地形,了解敵我態勢。

十月十日,彭德懷在鴨綠江邊察看渡江地點。此時,美軍、南朝鮮軍及聯合國的總兵力達四十餘萬人,其中第一線四個軍約十幾萬人,正分兵多路向中朝邊境瘋狂進逼。彭德懷急電毛澤東,準備經安東赴德川會晤金日成商討具體問題。此時,情況發生了突然變化。周恩來從莫斯科急電毛澤東: 斯大林答復甦聯空軍目前尚未準備好,暫時無法支援中國志願軍作戰,請中央對出兵問題再作考慮。 周恩來趕到莫斯科後,被告知斯大林正在黑海邊克里米亞附近的阿布哈季亞別墅休假。周恩來乘專機趕去,於九日晚間與斯大林會談。出乎預料的是斯大林根據事態發展,判斷美國已不惜代價和風險,決心向鴨綠江邊進攻。他擔心蘇聯空軍在中、蘇、朝邊境與美國飛機及地面部隊作戰,可能會導致蘇美之間直接軍事對抗,有誘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危險。因而,斯大林從原來許諾出動空軍支援中國志願軍作戰的立場上猶豫後退了。

斯大林在與周恩來的談判中,明確表示,蘇聯可以先給中國二十個師的武器裝備並儘快運到滿洲里,但是蘇聯空軍目前尚未準備好,暫時無法出動。 這已經是很明顯的推諉之詞。 斯大林與周恩來會談的酒宴在別墅里至十日凌晨五時才結束。周恩來對斯大林的退縮十分驚訝,感到事態緊急,即刻飛回莫斯科。到中國大使館向毛澤東電告蘇聯空軍暫時不能幽動的情況。 毛澤東於十月十日下午收到周恩來急電,陷入焦慮之中,心情十分沉重。他已經得到報告,在九日彭德懷與高崗在瀋陽召集的志願軍軍級幹部會上,各軍幹部最擔心的是出國作戰,育無空軍支援,而當時先後進入朝鮮境內作戰的對方空軍力量,有美國空軍第五航空隊,擁有各種戰鬥機七百多架,第二十戰略轟炸機航空隊有各種轟炸機三百餘架;此外,美軍每個師也各有偵察機十架支援地面部隊作戰。制空權與製海權都在人家手中呵!

十日夜間,毛澤東又突然收到彭德懷自安東發來的電報,準備十一日晨入朝與金日成會晤。 這兩份電報使毛澤東舉棋不定,翻來覆去,決心難下:是馬上出兵還是暫緩出兵呢?毛澤東經過與代總長聶榮臻商談後,決定立即給彭德懷發電,通知彭明天先不要入朝,而是與高崗一起迅速趕回北京開會。 在彭德懷和高崗奉命回京之前,麥克阿瑟的部隊已進逼平壤,麥克阿瑟並於十月九日向金日成發出最後通牒:最後一次要求你和你指揮下的軍隊,立即放下武器並停止作戰。 金日成已於十月十日明確表示:“我們決不會放下武器,決不會投降,我們要抵抗到底。”十月十一日,金日成向朝鮮全國發表廣播演說:“今天我們最重要的任務是用鮮血保衛祖國的每一寸土地。”

十三日早飯後,彭德懷、高崗乘專機由瀋陽飛回北京。該日下午,毛澤東再次在中南海頤年堂主持政治局緊急會議。聶榮臻曾在回憶錄裡回憶起這次政治局會議:“對於打不打的問題,毛澤東同志也是左思右想,想了很久。毛澤東同志對這件事確實是思之再三,煞費心血的,最後才下了決心。” 這次決策會議從下午開至夜深。政治局最後決定,即使沒有蘇聯空軍的支援,也必須立即出兵援朝;要自力更生,發揚我軍歷史上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敵人的豐富經驗,克服各種困難,即刻入朝還擊侵犯之敵。 會議結束後已經夜深,彭德懷立刻在中南海打電話作出部署。毛澤東即刻給仍在莫斯科的周恩來發了火急電報: 與政治局的同志商量結果,一致認為我軍還是出動到朝鮮為有利……我們採取上述積極政策,對中國,對朝鮮,對東方,對世界都極為有利;而我們不出兵,讓敵人壓至鴨綠江邊,國內國際反動氣焰增高,則對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對東北更不利,整個東北邊防軍將被吸住,南滿電力將被控制。總之,我們認為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

緊急會議結束後,高崗、彭德懷還被留下來與毛澤東進一步研究了志願軍出國時間、渡江方案,以及東北對志願軍後方供應保障問題。 十四日清晨,天氣不佳,飛機難於起飛。高崗先乘火車回瀋陽,東北軍區與東北局負責人傳達政治局出兵入朝的最後決定。並宣布立即作入朝的動員及準備。十四日全天,毛澤東與鼓德懷詳細研究了志願軍出兵和作戰方案。確定志願軍各部於十月十人日或十九日分批渡江。 十五日清晨,彭德懷乘機飛回瀋陽,在瀋陽部署出兵入朝各項準備工作。當日平壤遭圍攻,危在旦夕。 這一天,杜魯門總統由華盛頓乘“獨立”號座機飛行了三十多小時,飛抵太平洋上的威克島,與麥克阿瑟當面會談。麥克阿瑟對杜魯門沒有敬禮,只是握了手。

杜魯門問:“中國和蘇聯干涉的可能性怎樣?” 麥克阿瑟信心十足地答:“可能性很小。如果他們在頭一兩個月進行干涉的話,那將是具有決定性的。我們已不再擔心他們參戰。我們已不再卑躬屈節。中國人在滿洲有三十萬軍隊。其中部署在鴨綠江沿岸的大概不會超過十至十二萬五千人。只有五至六萬人可以越過鴨綠江。他們沒有空軍。現在我們的空軍在朝鮮有基地。如果中國人南下到平壤,那一定會遭受極其慘重的傷亡。” 杜魯門興高采烈地授予麥克阿瑟一枚橡葉勳章。美國政府認為朝鮮戰爭已接近勝利的尾聲。 十六日,彭德懷在安東召開志願軍師以上乾部大會,分析朝鮮戰場形勢,闡述出兵援朝的重要戰略意義,並進行思想動員。彭德懷在部署渡江方案時說:“麥克阿瑟越猖狂,對我們越有利,我們可以利用敵人的錯誤判斷,隱蔽渡江,對敵人進行突然反擊。” 毛澤東也及時來電報指示:“我各部派遣遠出之偵察隊,均要偽裝成朝鮮人民軍,而不要稱中國人民志願軍,藉以迷惑敵人。”他還指示:“穩定改變戰局的關鍵,在於能不能利用突然襲擊。” 十七日,彭德懷與高崗在部署了渡江具體安排後,乘飛機返回瀋陽研究裝備器材及後勤保障等問題。這時,彭德懷、高崗突然又接到了志願軍副司令員鄧華、洪學智等的來電: 昨日渡江部署會議結束後,經過討論,許多同志表示,現在部隊高射砲太少,又無空軍支援,敵人可集中大量飛機、大砲、坦克,毫不顧慮地向我陣地進行大規模攻擊。而朝鮮多為山地水田,天寒地凍,工事更不好挖,如敵大舉進攻,則陣地很難堅持。大家認為,各項準備工作也不充分,政治思想未普遍深入動員,建議渡過冬季明春再出動為宜…… 這封電報使彭德懷、高崗感到棘手,覺得事關戰略全局,問題重大。正好這時又接到下午五時毛澤東發來的急電,因周恩來於十八日自莫斯科回北京,所以毛澤東要求彭、高緊急回京參加中央會商,“出兵時間,以待週十八日回京向中央報告後確定為宜。” 十八日,一大早彭德懷、高崗飛回北京,當面向毛澤東匯報了渡江部隊情況和鄧、洪十七日電報內容。此時,平壤告急。就在當晚召開的中央會議上,在周恩來和彭德懷各自匯報了情況後,毛澤東最終決斷說:“現在敵人已圍攻平壤,再過幾天敵人就進到鴨綠江了。我們不論有天大的困難,志願軍渡江援朝不能再變,時間也不能再推遲,仍按原計劃渡江。” 隨後,毛澤東又指示彭德懷先以電話通知鄧華、洪學智等,要求志願軍各部隊嚴格保密,嚴密偽裝,立即進行政治動員,補足食品彈藥,召開誓師大會,立即準備出國作戰。 彭德懷還遵照毛澤東指示,以毛澤東的名義,給志願軍副司令員鄧華、洪學智、韓先楚及參謀長解方及東北軍區副司令員賀晉年發出了特急絕密電報。電文如下: 鄧洪韓解並告賀副司令員:四個軍及三個炮乓師決按預定計劃進入朝北作戰。自明十九晚從安東和輯安線開始渡鴨綠江,為嚴格保守秘密,渡河部隊每日黃昏開始至翌晨四時即停止,五時以前隱蔽完畢並須切實檢查。為取得經驗第一晚(十九晚)準備渡兩個至三個師,第二晚再增加或減少,再行斟酌情形,餘由高崗德懷面告。毛澤東十月十八日廿一時。 十月十九日。彭德懷、高崗於清晨乘機起飛趕回安東。黃昏,彭德懷乘吉普車率先跨過鴨綠江,在國門外的朝鮮戰場上,新生的人民中國與頭號經濟與軍事強國美國進行了二次大戰以來最為壯觀激烈的較量。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