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紀實報告 百將之夜·南昌暴動紀實

第28章 讓南昌與寧漢成三足鼎立

“繼續開會吧。”中共中央常委、中央軍事部長周恩來坐定,看看與會成員——在武漢工作的同志除陳獨秀以外,差不多都到了,他說完,埋頭整理他要作的報告。會場暫時沉默下來。 這是在武昌嘯樓巷2號湖北省黨委會所在地舉行的最後一次活動分子大會。時間大約是7月18日。 嘯樓巷位於武昌蛇山山麓,是一座舊式建築,多雨悶熱的天氣使巷子顯得更加低暗灰舊,巷口的牆壁長出了青苔,門簷的斗拱也已破損,會議室不大,人進來了,哪裡有空往哪裡坐。 前景還是令人擔憂的。除了7月13日中共發表了宣言以外,還沒有找到實際辦法挽救被摧殘的厄運。 陳獨秀在一個秘密寓所躲藏起來。他覺得中國革命完了,中共是難於翻身了,他的前面是一片漆黑。然而中共畢竟是從血與火中走來,挫折早已磨煉了他們的意志。多數黨員,尤其是黨的骨幹分子,不會在重壓之下低頭。他們鄙視汪精衛的叛賣行徑,斥之為出賣革命的偽君子。他們早已不滿共產國際的政策,也埋怨中央領導的無能,也為種種努力無結果而自傷。他們沒有氣餒,不少人還在做不計成敗的最後一次拼搏, 儘管這種硬干成為後來瞿秋白的盲動主義的淵源。

周恩來始終沒有放棄武裝暴動的主張。他的這種精神也鼓舞著不少人。 蔡和森也是暴動的鼓吹者,可惜病倒了,不能擔任繁重的工作,而且準備潛赴上海,他在病床上接連給中央發了7封信,建議暴動。但實際主持中央工作的只有張國燾和周恩來了。 會上,張國燾作了一個政治報告。然後由周恩來講撤退的部署。 周恩來分析說,準備第一步撤退到南昌,再圖建立革命根據地的活動。因為江西省主席朱培德在舊軍人中還算比較老實的,他所部第三軍同我們比較接近,朱德還曾是第三軍教育團團長並兼南昌公安局長,軍政治部主任是朱克靖,也是共產黨員。在這一方,共產黨還有些潛在力量;其次,共產黨領導下有數達千萬的有戰鬥經驗的農民,分佈在江西、湖南、廣東各省各縣,只要有革命勢力可依靠,那些廣大的有戰鬥經驗的農民,是不會向白色恐怖低頭的。在江西建立革命根據地,對於發動組織領導湘粵贛的農民運動較為有利;再其次,江西為魚米之鄉,對南京、武漢成鼎立形勢,進可以戰,退可以守,也比較容易與大城市的工人革命組織取得聯繫。

人們議論著,還有別的什麼出路嗎? 張國燾指出:武漢的工人運動是被摧毀了,發動總同盟罷工已不可能,更說不上在武漢領導起一個足以推翻汪政權的政變。湘鄂贛等省農民運動受著反動軍隊的土劣地主的聯合進攻,也已支離破碎。剩下的農民武裝,都向較偏僻的地區集結,從事微弱的反抗。我們剩下的可靠資本只是葉挺所統率的一師和周士第的獨立團,這個部隊正開往南昌。我們要珍視這點資本,希望以此為主於再配合各地的農民武裝,豎起反抗的旗幟。張國燾調門不高,還是讚成撤往南昌,再圖計議。 “我看這樣吧,”周恩來總結道,“李立三、譚平山、林伯渠、惲代英、吳玉章等重要黨員乃至與中共合作的國民黨左派,都向南昌匯集。他們有的可以藉著第四軍的掩護,由南昌轉地下潛伏工作;有的可以暗藏在葉挺部隊中,準備必要時實行反抗。”

會後,周恩來的工作更加緊張繁忙了。主要是經費短缺,他要時時督促具體負責的同志,要盡一切可能張羅一些款子來,作為疏散黨員之用。眾多的中共黨員都要在幾天之內,依據他們自己的選擇、工作的需要,和他們能在地下生存的條件,分別奔赴各地。他們的任務要一一交代,交通要一一解決。連後來站到對立面的張國燾,也不得不承認:“周恩來是一個不多發表議論而孜孜不倦的努力工作者。他很鎮靜的夜以繼日地處理紛繁的事務,任勞任怨,不惹是非。所有同志們的疏散工作,多半由他經手。他之獲得一般同志的敬重,地位的日趨重要,也是從此開始的。”張國燾當時也不閒著。他的大部分時間花費在與一般同志的談話方面。 當時,緊急疏散,不免使一些革命性極強的同志視為逃亡,他們不願意接受這樣一個事實,只有鼓勵、開導。經過周恩來等人的努力,兩三天之後,中共中央的工作開始有了秩序,黨內的一般情緒逐漸趨於安定,中共的生機似乎又蓬蓬勃勃起來了。

於是周恩來又提出一個更加大膽的建議——“現在大批同志都隨第四軍行動,我們不能不想到另一點,”緊張繁忙中的周恩來依然縝密精細。 “萬一第四軍的將領張發奎等受環境所逼,轉而反共,那我們在四軍中的同志們將被一網打盡。” 張國燾似乎從未想到這一點,他一驚,忙問:“照你的意見,與其受人宰割,不如先發製人。” 周恩來明眸一閃, “我剛才接到李立三由九江寫來的信,他們主張在南昌九江地區發起暴動。我覺得完全可行。首先在南昌由葉挺等部發難,聯絡湘鄂贛一帶工農群眾,形成反武漢反南京的中心。” “南昌這個地方乃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暴動能成功嗎?”張國煮有些憂慮。 “是的,南昌為必爭之地,不易立足。我主張暴動後迅速移師廣東東江,在那裡建立根據地應該是沒有問題的。我在潮汕一帶工作過,對那裡的情況熟悉一些。那裡敵軍軍力較少,海陸豐一帶農運又很得力,而且有汕頭這個海口,可以與蘇聯聯繫。”周恩來要求中央從速確定南昌暴動的名義、政綱和一些重要策略,特別是獲致友軍和國民黨左派合作的策略,切實計劃發動湘鄂贛和廣東東江一帶工農勢力,要求共產國際經由汕頭迅速予以軍火和物資的接濟等等。時間緊迫,不能多討論。

張、週二人就以中常委名義決定周恩來迅即趕往九江南昌,組織一個前敵委員會,由他任書記,李立三、惲代英、彭湃為委員,張國燾仍留守武漢。這是中共中央沒有事先取得莫斯科同意而採取的一個重要行動。這天晚上,周恩來從嘯樓巷出來,急切來到中和里軍委辦公機關,連夜召集軍委工作人員進行傳達。 軍人們渴望打仗。他們知道中央已經有了重大決定,心情不免有些激動,都在聚精會神地聽著周恩來講話:“國共分裂了,我們黨沒有別的辦法,惟一的出路就是武裝暴動。今天中央會議上已經做出決定,要在南昌舉行暴動。為此,決定組織前敵委員會,指定我為書記。” 人們情不自禁地對視一下,急切地聽著下文。 “現在,我以前委書記的名義,指定聶榮臻、賀昌、顏昌頤3位同志組成前敵軍委,聶榮臻同志擔任書記。你們的任務是先到九江去通知我們黨內的同志,讓他們了解中央的意圖,做好暴動的準備。至於何時起義,要聽中央的統一命令。”

聶榮臻在周恩來身邊已多次擔當這樣的角色,接受這項任務變得十分自然。他想到九江是個屯兵之地,有葉挺的二十四師,賀龍的二十軍,張發奎的二方面軍和其他部隊也都駐紮在九江一帶,在這些部隊中有不少共產黨員,提前把中央有關暴動的決定傳達給他們,對起義的成功舉足輕重。另外,九江位於長江南岸,素有“江西門戶”之稱,是由長江直通南昌的必經之路,戰略位置十分重要,他誠懇地向周恩來表示:“我完全擁護中央決定,堅決執行中央交給我的任務。” “你們到九江以後,第一個要通知葉挺同志。” 聶榮臻點頭說:“我明白你的意思。” 周恩來看看表,說:“會議就開到這裡,你們3人做好準備就很快出發吧,我隨後就會去的,榮臻同志到九江以後要設法把這些情況告訴在九江養病的劉少奇同志。”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