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紀實報告 百團大戰·利劍劃破囚籠

第26章 蔣介石電賀羅斯福第三次當選總統

這一天(1940年11月5日),羅斯福連續第三次當選為美國總統,蔣介石忙不迭地發出了賀電。 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出生於紐約。父親詹姆斯·羅斯福是一個百萬富翁。母親薩拉·德拉諾比父親小26歲。羅斯福曾就讀於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 1910年任紐約州參議員。 1913年任海軍部副部長。 1921年因患脊髓灰質炎致殘。 1928年任紐約州長。 1932年競選總統獲勝。執政後,以“新政”對付經濟危機,頗有成效,故獲得1936年、1940年、1944年大選連任。羅斯福一直被視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是20世紀美國最孚眾望和受愛戴的總統,也是美國歷史上惟一連任四屆總統的人,任職長達12年。曾贏得美國民眾長達七週的高支持率,創下歷史記錄。

1940年9月27日,日、德、意三國締結同盟條約,承諾互相“承認並尊重”在歐洲和東亞“建立新秩序的領導權”,保證“締約國中之一受到目前不在歐洲戰爭中或中日沖突中的一國攻擊時,應以一切政治、經濟和軍事手段相援助”。這樣,東西方的三個法西斯侵略國家為謀求世界霸權正式建立了軍事同盟。這個法西斯軍事陣營的成立,是全世界人民的災難。可是,蔣介石對此卻感到高興。他說:“德、意、倭三國同盟,果已實現,此在抗戰與國際形勢上於我實求之不得者,抗戰必勝之局已定矣!”這一判斷的確是對的,是有戰略眼光的。 蔣介石當時向各戰區將領宣示了一份手令,認為《柏林協定》是“抗戰最後勝利惟一的轉機”,“只有等候國際局勢的轉變,期待美、英、甦的合作,造成最後勝利”。蔣介石這種“保全實力,坐視成敗”的消極抗戰思想極大地瓦解了國民黨軍隊的鬥志。

1940年11月,羅斯福以民主黨候選人,第三次當選為美國第34屆總統。這可是史無前例的事情,自從美國的國父華盛頓堅決不當第三任總統後,只能連任兩屆總統已經成為美國歷史的慣例,而羅斯福卻憑藉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創造了新的歷史。 1940年9月28日,即在日、德、意三國締結同盟條約的第二天,羅斯福召集國務卿和軍方首腦會商。與會者認為,三國同盟是針對美國的槍,但“這杆槍沒有上子彈”,日本已被中日戰爭拖得疲憊不堪,它要與美國的海、空軍力量作戰是太不自量力了。羅斯福和他的顧問一致同意,對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脅來自歐洲,西方文明的主要敵人是希特勒,美國的全球戰略是,“大西洋第一,歐洲第一”;另一方面,美國對太平洋的威脅也不讓步,因此,美國的東亞政策應是:既不允許日本的進一步擴張,又盡量避免與之發生正面衝突。根據這一方針,美國政策中援助中國和製裁日本的傾向進一步增強,但這種援助與製裁又以不導致對日戰爭為限。用赫爾的話說,要讓日本意識到,“美國在太平洋上是強大的,並在不斷增強”,還不能讓日本得到美國不會使用武力的印象;又要保持克制,避免與日本鬧翻。美國不想表現出對三國盟約的過分注重,赫爾在條約宣布的當天經總統同意發表聲明,輕描淡寫地說,美國認為三國盟約“沒有對幾年來業已存在的形勢帶來實質性的改變”,美國政府早已知道要簽訂這樣的條約,早已在決策過程中充分考慮到了這一點。

三國盟約的訂立使法西斯國家與民主國家雙方陣線更趨明朗,這顯然是國際形勢朝著有利於中國抗日的方向的一種發展。中國駐英大使郭泰祺欣喜地認為,“今日本已正式加入軸心,中、英、美之共同立場利益,均益明顯……抗戰以來,國際情勢之好轉未有如今日者。” 胡適在10月12日致蔣介石、孔祥熙的一份長電中指出,三年來他“苦撐待變”。所特別希望的是“太平洋海戰與日本海軍之毀滅”,這一個月來的事態發展,“使人有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之感”,“世界大勢已極分明”。 國民政府不失時機地展開了外交攻勢,試圖以中、美、英三國結盟來對抗日本。 10月14、16日,蔣介石兩次接見英國大使卡爾,嚴厲批評“英、美素以半殖民地國家估計中國,且以為中國自衛尚無充實力量”,他要求英、美改變這種態度。關於具體的軍事合作問題,他指出,“專恃英、美海、空軍以求遠東之長治久安,實感不足,必須有陸軍之協助”,日本南下太平洋的可能性比進攻雲南更大,日本進攻雲南,英國可以新加坡的空軍助華,日本如進攻新加坡,中國將以陸軍截擊日軍後路。蔣介石還要卡爾把這些話轉達給美國大使詹森,卡爾表示,“英國國策今已改變,目前形勢已使討論中英兩國合作問題,定可得有效之結果。”

10月18日,蔣介石約見詹森,他的態度比對卡爾和藹多了。蔣要求美國在3個月內提供500架飛機,並派遣志願人員不定期來華助戰,並稱“此實美國惟一替代對日作戰之方策”。他還要求美國以後對華貸款“能化零為整,一次貸我以巨款”,並保證,“在中、英、美之合作中,我人當隨美國之領導”。 美國對國民政府的結盟提議和要求並不熱心。 10月24日,赫爾指示詹森口頭答复蔣介石說,美國在過去幾年中已經給了中國種種援助,1937年7月以來,中國從美國購買飛機279架,合2200萬美元,還有大量飛機正準備運華;新的對華貸款正在積極考慮之中。關於日本南進問題,赫爾認為“這還不是迫在眉睫的危險”;談到中、英、美三國合作問題,赫爾表示,“美國的傳統政策是避免加入任何同盟,除非是在戰爭之中”,但他保證,美國在遠東問題上,在保衛美國利益的同時,將不損害中國利益。

儘管美國拒絕與中、英結盟,蔣介石卻不甘罷休。 11月上旬,他進一步擬訂了三國合作的大致方案。這種合作的原則是:堅持《九國公約》、門戶開放與維護中國主權、領土、行政完整之原則,反對日本的“大東亞新秩序論”,強調中國的獨立自由是遠東和平與太平洋的秩序的基礎。具體做法是:中、英、美三國(或英、美兩國)就上述原則發表共同宣言;中英結盟,要求美國參加,或與美國達成君子協定而不形諸文字;英、美兩國向中國提供2至3億美元貸款;美國每年售給中國戰鬥機500至1000架,兩國並向中國提供其他武器;兩國派軍事、經濟、交通代表來華;兩國或其中之一與日本開戰,中國陸、空軍予以援助,等等。 蔣介石讓宋子文、胡適、郭泰祺在美、英兩國積極活動,推動三國結盟,他自己則分別向兩國駐華大使提出該方案。他在11月9日接見詹森時特別補充說,戰後中國將致力於建設一支海軍,為此需要英、美幫助,中國將與兩國分別訂立協定,使英、美海軍可以在10至20年內使用從日本手中收復的港口。

蔣的用意是明顯的。美國在戰爭中援助中國,中國將在戰後給以報償,打垮日本後,美國將能大大增強在亞洲和西太平洋的勢力,中國將在這一方面為美國提供方便條件。 美國仍然拒絕結盟,副國務卿韋爾斯在11月18日給詹森的電報中,赫爾在26日與宋子文、胡適的談話中一再重申這一立場。除了美國傳統外交政策和“大西洋第一,歐洲第一”的戰略方針外,羅斯福在剛剛過去的第三次競選中所作的保證也是美國採取這一立場的一個原因。 在競選中,共和黨候選人威爾基把他自己說成是和平的保障,把羅斯福描繪成戰爭販子,並稱,如果羅斯福再次當選,那麼1941年4月美國就會捲入戰爭。民主黨領袖羅斯福對此作出直接回應。羅斯福決定對維護和平作出絕對保證。 10月30日,他在波士頓的一次演說中乾脆宣稱:“這些話我早已經說過,不過我不妨再說一遍、兩遍、三遍,你們的孩子們不會被送去參加任何外國的戰爭。”11月2日,他在布法羅再次宣布:“你們的總統說,這個國家不會參戰。”

不論這些保證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他的真實思想,在多大程度上出於競選的需要,但他既然剛剛信誓旦旦地作過保證,自然不會同意中、英、美三國合作的建議,因為這種合作就意味著美國對日作戰。 但同時,美國政府在積極考慮對中國的新貸款和對日本的新制裁。在大選後的第一次內閣會議上就原則上通過了新的援華決定:向中國提供1億美元,500架飛機和其他物資。宋子文在把這個消息密告蔣介石時說:“原則雖已通過,而手續繁多,稽延時日”,他要蔣在接見美國大使時“重申我方之急需”。 蔣介石很清楚,英、美為了維護其在亞太地區的利益,是需要中國牽制日本,而不能讓中國與日本單獨媾和的,中國在要求美援方面處於比以往更有利的地位。蔣介石為了求得更多的美援,屢屢以單獨對日媾和要挾美國,而且居然屢試不爽。

羅斯福擔心,“日蔣之間正在進行一些活動”,如果美國不給援助,蔣介石簡直就打不下去了。他決定採取緊急措施。 11月22日,羅斯福給韋爾斯寫了個便條:“我總感到,關於對華貸款,要么不給,要給就得快點,因為我確實擔心,如果我們不趕緊做點什麼,自由中國的國內狀況將會迅速惡化。”11月29日,羅斯福告訴摩根索,他要在24小時內宣布對華貸款1億美元的消息,指示摩根索一天之內立即辦妥5000萬美元平準基金貸款的有關事宜;他同時指示瓊斯,由進出口銀行提供一筆5000萬美元的商業貸款。 羅斯福果真趕在30日,即日汪簽訂《基本關係條約》,並發表《中日滿共同宣言》的當天,發表了財政援華的聲明。消息傳來,國民政府其情自不待言。蔣介石在12月1日給羅斯福的感謝電中說:“當此日本承認偽組織與日偽簽訂條約,正在敝國危急之秋,幸蒙貴大總統適於此時宣布貸與我國以幣制與信用之巨款,所以增強敝國對侵略者抗戰力量,提高我軍民自信心理與安定社會經濟基礎者,裨益實無限量。”

從1940年11月開始,美國政府在醞釀製訂一項以後在大戰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的法令,這就是租借法。租借法允許總統在向事實上的盟國提供大量軍援方面有廣泛的處置權限,從而使美國外交和國防政策有了徹底的改變,是導致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重大決策之一。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