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紀實報告 百團大戰·利劍劃破囚籠

第20章 新四軍和皖南部隊移動指示

12月9日,蔣介石親自下了手令:“凡在長江以南之新四軍,全部限本年12月31日開到長江以北地區,明年1月31日前開到黃河以北地區作戰。現在黃河以南之第十八集團軍所有部隊,限本年12月31日止開到黃河以北地區。” 1939年9月,新四軍第四支隊開進皖東。蔣介石得到這個消息,即令第四支隊回撤,理由是不能擅自移防駐地。四支隊不聽,蔣介石密令皖東程汝懷部對進入皖東的新四軍“按匪論剿”。然而,到1940年初,皖東新四軍仍有較大發展。 這時,新四軍的兵力主要分佈在三個地區:葉挺、項英率新四軍軍部和第三支隊駐在皖南;陳毅、粟裕率新四軍第一、二支隊開闢蘇南根據地後成立江南指揮部;張雲逸率新四軍第四支隊開闢皖東根據地後成立江北指揮部。

對新四軍的戰略發展方向,當時有兩種不同意見。負責指導華中工作的中共中央中原局書記劉少奇主張大力發展蘇北,主持新四軍工作的中共中央東南局書記項英則主張發展和增強皖浙贛等地的工作。毛澤東、洛甫、王稼祥舉行書記處會議,決定支持劉少奇的意見,電告項英、葉挺:“你們主要出路在江北;雖已失去良機,但仍非力爭江北不可。”根據這個要求,新四軍江北部隊立刻抓緊向皖東敵後發展,到3月間就從原來的5000人發展到15000人,為向蘇北發展開闢了道路。 蔣介石一看勢頭不對,下令在長江下游及淮河西域的新四軍統統撤回皖南。 3月5日,中共中央書記處電示劉少奇:“對蔣的撤離命令一概置之不理。” 蔣介石見命令失靈,立刻命令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第五戰區副司令長官李品仙、第三十一集團軍總指揮湯恩伯、蘇魯戰區副司令長官韓德勤等部向江北新四軍進攻。

面對嚴峻局勢,毛澤東立即發出“摩擦中心將移至華中”的警告,並要求八路軍立即抽調4萬至5萬兵力,在3個月中到達華中,增援新四軍,創建新的敵後根據地。 按照毛澤東的指示,新四軍江北部隊擊退了蘇北方面韓德勤的進攻,以勸告和爭取的態度暫時制止了其他國民黨軍的東進。 4月初,顧祝同邀請新四軍政治部主任袁國平赴上饒商討新四軍的活動區域。與此同時,蔣介石也邀請朱德、周恩來赴重慶談判華中問題。 這時,蔣介石已打算將軍事進攻的重點從江北移到江南。他說:“葉、項在皖南,如甕中之鱉,手到擒來;陳、粟在蘇南,如海濱之魚,稍縱即逝。”因此,顧祝同在談判中多次提出要江北新四軍全部南調,意在切斷新四軍和八路軍會合的可能,並使他們集中到蘇南狹小地區後再加以消滅。

毛澤東及時察覺了蔣介石的企圖。他於4月20日致電項英:“蔣、顧陰謀是想把新四軍江北、江南部隊全部掐死在蘇南敵後狹小區域,以求隔絕八路軍新四軍之聯繫,以求適當時機消滅新四軍;皖北、皖東……是消解國民黨消滅新四軍之陰謀的重要鬥爭地區……現在和將來,江北部隊均不能南調,這些部隊南調,不會對江南部隊有幫助,而只使江南部隊更孤立更困難,故目前對顧祝同可用各種辦法藉口延擱之。” 毛澤東最擔心的是皖南的情況,因為停留在皖南的新四軍軍部,北面是受到日本軍艦嚴密封鎖的長江,東、南、西三面都有國民黨的重兵,隨時有被突然襲擊的可能。他致電項英,詢問:“軍部及皖南部隊被某方襲擊時,是否有衝出包圍避免重大損失的辦法?其辦法以向南打游擊為有利,還是以向東會合陳毅為有利?渡江向北是否已絕對不可能?”過了幾天又致電項英,明確指出:“皖南軍部以速移蘇南為宜。”

形勢日漸惡化,項英卻猶豫不決。 5月4日,毛澤東對項英提出尖銳的批評。 隨後,陳毅率部北渡長江,挺進蘇北,打破了國民黨打算消滅蘇南地區新四軍的圖謀。但項英仍固執己見,沒有東出蘇南同陳毅部會合,喪失了轉移的時機,對可能遭受的突然襲擊也仍然不做準備,從而使皖南新四軍軍部陷入愈來愈危險的境地。 黃橋一戰,韓德勤元氣大傷,退守興化、曹甸等水網地區,不敢輕舉妄動,頗為惱火。 然而,最為惱火的人物要數蔣介石。 黃橋戰役後第九天,即1940年10月9日,白崇禧根據蔣介石的面諭,同何應欽以正、副參謀總長名義發出“皓電”,命令八路軍、新四軍“限於電到一個月內,全部開到中央提示案第六問題所規定之作戰境地內”,即開到黃河以北地區。

中央及時洞察了國民黨的意圖,於是毛澤東、朱德、王稼祥就新四軍和皖南部隊移動方向問題發出指示: “……皓電發表後,反共高潮上升,我們在軍事上必須第一步以移動為名,將新四軍主力開至江北,以便於我軍集結應戰。 “希夷(即葉挺)及一部分工作人員必須過江,指揮江北的大部隊。你及皖南部隊或整個移蘇南再渡江北上,或整個留皖南,準備於國民黨進攻時向南突圍,二者應擇其一。如留皖南,須準備打內戰,並蒙受政治上不利,望考慮。” 黃橋戰役前,毛澤東、王稼祥即有電報稱:“韓德勤部是顧祝同惟一嫡系,受我打擊後,顧有對皖南、江南我軍採取壓迫手段可能,望項準備應付辦法。” 黃橋戰役後,毛澤東、朱德、王稼祥聯名致電葉、項:“整個南方有變為黑暗世界之可能。但因蔣介石是站在反日立場上,我們不能在南方國民黨地區進行任何游擊戰爭,因此,軍部應乘此時迅速過江,絕對不要再延遲。”

11月21日,毛澤東專電葉挺、項英,讓他們認真準備北移。隔了三天,再電葉、項:“你們必須準備於12月底全部開動完畢;葉率一部分立即出發;一切問題須於20天內處理完畢。” 幾小時後,又電葉、項:“立即開始分批移動,否則一有戰鬥發生,非戰鬥人員及資材勢必被打散。” 如此緊催慢催,可以看出毛澤東已經料到蔣介石肯定會對皖南痛下殺手。 27日,項英以他和葉挺的名義電告毛澤東、朱德,說他們經多方研究考慮,決定移皖北,不移蘇南,問他和葉挺誰先走,誰後走。 29日,毛澤東、朱德表示同意項英的設想,但明確指出葉挺隨中間幾批渡江,項英的行動另電告之。 12月18日,毛澤東感到形勢嚴峻,致電葉挺、項英:“你們的機密文件電報須一律燒毀,切勿保留片紙隻字,以免在通過封鎖線時落入敵人手中,你們的密碼須由負責人帶在自己身上。”兩天后又電葉、項:“葉挺渡江以速為好,不應徵蔣同意。如蔣反對,便不好過江了。江邊須有周密佈置,速與胡服(劉少奇)、雲逸聯繫在對岸作準備。”

12月26日,毛澤東給項英、袁國平、周子昆擬寫一電: 你們在困難面前屢次來電請示方針,但中央還在一年以前即將方針給了你們,即向北發展,向敵後發展,你們卻始終藉故不執行。最近決定全部北移,至如何北移,如何克服移動中的困難,要你們自己想辦法,要有決心。現雖一面向國民黨抗議,並要求寬展期限,發給餉彈,但你們不要對國民黨存任何幻想,不要靠國民黨幫助你們任何東西,把可能幫助的東西只當作意外之事。你們要有決心有辦法衝破最黑暗最不利的環境,達到北移之目的。如有這種決心、辦法,則雖受損失,基本骨幹仍可保存,發展前途仍是光明的;如果動搖猶豫,自己無辦法無決心,則在敵頑夾擊下,你們是很危險的。全國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有你們這樣遲疑猶豫無辦法無決心的。在移動中如遇國民黨向你們攻擊,你們要有自衛的準備與決心,這個方針也早已指示你們了。我們不明了你們要我們指示何項方針,究竟你們自己有沒有方針?現在又提或拖或走的問題,究竟你們自己主張的是什麼?主張拖還是主張走?似此毫無定見,毫無方向,將來你們要吃大虧的。

作為老牌中央政治局委員的項英,在南方三年游擊戰爭中曾有過不俗的表現,作出過重要貢獻,而這時卻變得如此優柔寡斷,毫無定見,實在令人不可思議!毛澤東的這份電報,透出悲憤,也透出焦慮。 1941年1月1日,毛澤東終於收到了項英下了最後決心後的電報:“我們決定全部移蘇南。” 隔了一天,毛澤東、朱德復電:“你們全部堅決開蘇南,並立即開動,是完全正確的。” 1月4日晚,皖南新四軍軍部及其直屬部隊、主力部隊6個團共9000餘人,在《別了,三年的皖南》的悲壯歌聲中,冒雨由雲嶺啟程北移。他們怎能想到,前面等待他們的將是一場血雨腥風。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