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紀實報告 百團大戰·利劍劃破囚籠
百團大戰·利劍劃破囚籠

百團大戰·利劍劃破囚籠

付杰

  • 紀實報告

    類別
  • 1970-01-01發表
  • 112300

    完全的
© www.hixbook.com

第1章 引子

武漢會戰後,抗日戰爭進入了相持階段。 妄想通過武力逼迫國民政府就範的計劃失敗後,日本政府轉而採取了“軍事打擊為輔,政治打擊為主”的策略。於是,在日軍從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禦的同時,其作戰重心也從正面戰場轉向了佔領區。為緩和人力、物力不足的矛盾,日軍被迫將速戰速決的戰略方針,調整為持久戰的戰略方針,並將主要兵力轉移到佔領區,以確保“後院”的穩定。 八路軍完成配合國民黨正面作戰的任務後,轉入了敵後游擊戰爭,在敵後創建抗日根據地,發展武裝力量,極大地打擊了日軍。正像毛澤東指出的那樣,八路軍“在決戰問題上不起任何決定作用,而有一種自己的拿手好戲,在這種拿手戲中一定能起決定作用,這就是真正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

敵後鬥爭的主要形式之一是交通戰。 交通線是日軍的命脈。在華北敵後圍繞交通進行的鬥爭,構成了華北抗戰的主旋律。 八路軍轉入敵後抗戰後,就開始了對日軍交通線的破襲戰。 1938年2月、4月、7月晉察冀軍區對平漢線等重要交通線連續發動了三次破襲,1939年12月129師發動了邯長路破襲戰役。在1939年下半年到1940年上半年近一年的時間裡,晉冀豫軍區全部鬥爭的60%是交通戰。 八路軍的行動,對被日軍視為生命線的交通線構成了極大的但日軍並未善罷甘休。 經過一段時間“掃蕩”與反“掃蕩”的鬥爭,進入1940年後、日軍依托平漢路向東擴張,相繼修成石家莊至南宮、內邱至鉅鹿、邢台至威縣、邯鄲至大名等公路幹線和許多支線,把冀南根據地也分割成了很多小塊。同時,日軍還在平漢線西側積極增築據點和公路,嚴密封鎖太行、冀南間的交通,妄想縮小八路軍的活動範圍。在太行、太嶽山區搶修白晉和臨(汾)邯(鄲)鐵路,妄圖將太行、太岳區分割開來。

劉伯承曾將日軍的新招術比喻為敵人要用鐵路作柱子,公路作鍊子,據點作鎖子,來造成一個囚籠,把我們軍民裝進裡邊去凌遲處死。 日軍在華北展開的大規模的築路行動,不僅僅含有軍事意義,而且包括有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意義。 日軍是以戰略眼光來組織和進行華北這場交通戰的。 不打破“囚寵”,八路軍就無法生存。 俗話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歷史進入1940年後,圍繞著“路”,鬥爭的雙方又展開了新的較量。 1940年的秋天,是一個震驚中外、令華北地區侵華日軍膽戰心驚。坐臥不安的多事之秋。 是年8月,八路軍為打破日軍對占領區的封鎖,制止國民黨內部的投降逆流,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抗日熱情,發動了以破襲交通線為目的的百團大戰。戰役歷時兩個多月,共進行大小戰役1800百多次,斃傷日偽軍2萬多人,破壞鐵路470多公里,使正太鐵路中斷一個多月,是抗日戰爭敵後戰場歷時最長、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戰役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8月20日至9月10日,以破襲鐵路為目標;第二階段從9月20日至10月20日,以拔除鐵路兩側據點為目標。第二階段任務完成後,八路軍又與敵進行了長時期的“掃蕩”與反“掃蕩”的鬥爭。

百團大戰是中國抗戰史上輝煌的一章,它表明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武裝力量不僅在抗日戰爭的艱苦鬥爭中發展壯大了自己,而且為中國抗戰的勝利和世界反法西斯鬥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