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紀實報告 反右派始末

第41章 毛澤東提出“右派分子”的概念

反右派始末 叶永烈 1637 2018-03-14
走筆至此,該探討一下“右派分子”一詞的來歷了。 前文已提請讀者諸君注意,五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中共中央和毛澤東所寫的三個文件,分別用了三種不同的名詞: 十四日,“右傾分子”; 十五日,“右派分子”; 十六日,“右翼分子”。 這三個名詞,看似含義相近,仔細推敲,其實有細微的差別:“右傾分子”一詞,通常用於黨內;“右翼分子”,通常則用於黨外;而“右派分子”,則可用於黨內、黨外。 毛澤東經過反复斟酌,最後選定了“右派分子”一詞。 此後,大張旗鼓開展的運動,毛澤東便命名為“反右派運動”,各類文件、文章,統一使用“右派分子”一詞。 細細考究“左”與“右”的來歷,是頗為耐人尋味的。

左和右,原本是方向名詞,與政治無關。 在中國古代,自先秦開始,便有“右”居“左”上習慣。 在英文中,很有趣,右——“RIGHT”,是“正確”的同義詞。 左、右成為政治名詞,則始於法國革命。 在一七八九年至一七九一年,法國的國民代表大會的代表們分為三派: 要求國王具有絕對的否決權的代表們,集中坐在右邊的席位,於是得了“右派”之稱; 要求廢除國王否決權的代表們,則集中坐在左邊的席位,於是得了“左派”之稱。 從此,“右派”總是意味著是保守派,“左派”則意味著是激進派。這一“右派”“左派”觀念,在全世界通用。 毛澤東在他一九二六年三月所寫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此文被列為《毛澤東選集》的開篇之作,就談到了左和右。毛澤東寫道:

“有一個自稱為戴季陶'真實信徒'的,在北京《晨報》上發表議論說:'舉起你的左手打倒帝國主義,舉起你的右手打倒共產黨。'” 毛澤東還寫道: “那動搖不定的中產階級,其右翼可能是我們的敵人,其左翼可能是我們的朋友。” 此後,毛澤東在黨內鬥爭中,稱王明等為“左”傾機會主義,而稱陳獨秀為右傾機會主義。由毛澤東主持起草的、由一九四五年四月中共六屆七中全會通過的《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就是一部敘述中共自成立以來“左”傾、右傾路線與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路線之間的鬥爭史。 毛澤東在抗日戰爭中,寫了《論持久戰》,把速勝論者視為“左”,把亡國論者視為右。 在抗日戰爭中,毛澤東說:

“國民黨是一個由複雜成分組成的黨,其中有頑固派,也有中間派,也有進步派……”① 毛澤東把國民黨內的“頑固派”,稱為“右派”。把“進步派”稱為“左派”。 在解放後,毛澤東曾在黨“反右傾”,也批判過“左”的傾向。但是,提出“右派”概念,則是在一九五七年的那篇《事情正在起變化》。 如前所述,毛澤東在《事情正在起變化》中,第一次給“共產黨的右派”下了一個嶄新的定義,即“修正主義者”。 後來,毛澤東的這一觀點不斷加以發展,反復強調“反對現代修正主義”。他在九年後發動“文化大革命”,其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在中國出修正主義。 “反修防修”成為“文化大革命”的主題。所以,“文化大革命”是“反右派運動”的發展和延伸。如果沒有一九五七年的“反右派運動”,也就不會有一九六六年的“文化大革命”。從這個意義上講,一九五七年是中國向左轉的轉折點。

正因為這樣,鄧小平深刻地說: “總起來說,一九五七年以前,毛澤東同志的領導是正確的,一九五七年反右派鬥爭以後,錯誤就越來越多了。”① 鄧小平的話,也就是指出,一九五七年是中國左的轉捩點。 毛澤東在《事情正在起變化》中提及“黨內黨外的右派”,這表明他的“右派”概念是包括“黨內黨外”的。黨內的右派,是“修正主義者”;黨外的右派,即“社會上的右翼知識分子”。 毛澤東還對左、中、右的力量作瞭如下分析: “社會上的中間派是大量的,他們大約佔全體黨外知識分子的百分之七十左右,而左派大約佔全體黨外知識分子的百分之二十左右,右派大約佔百分之一、百分之二、百分之三、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依情況而不同。”

毛澤東對於為什麼要劃左、中、右,作了說明: “'你們把人們劃分為左、中、右,未免不合情況吧?'除了沙漠,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一萬年以後還會是這樣。為什麼不合情況?劃分了,使群眾有一個觀察人們的方向,便於爭取中間,孤立右派。”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