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紀實報告 歷史的驚嘆·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紀實

第11章 第十一章二、六軍團作轉移——共同北上

紅六軍團作為中央紅軍主力長征進行偵察、探路的先遣隊西征,於1934年10月24日在貴州印江縣的木黃,和賀龍、關向應、夏曦領導的紅二軍團會師以後,轉戰在湘鄂川黔邊地區。經過一年的艱苦轉戰,到1935年10月,開創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粉碎了國民黨軍隊對根據地的第一、二次“圍剿”,紅二、六軍團也由會師時的8000人發展到21000多人。 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東有洞庭湖,北臨長江,南有澧水沅江,西北是崇山峻嶺,地形條件十分不利。這一地區經濟落後,封建地主獨霸一方,割據一地,加上紅軍執行了某些過左的政策,使根據地既不能鞏固,又很難向外發展。這時,黨中央和中央紅軍主力已到達陝甘革命根據地,全國人民抗日救國的呼聲日益高漲。蔣介石針對南方紅軍力量比較薄弱的情況,認為有機可乘,便調集130個團的兵力、重點對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進行第三次大規模“圍剿”。鑑於前兩次“圍剿”失敗的教訓,蔣介石派遣陳誠到宜昌設立行營,統一組織指揮;在根據地四周構築大量的碉堡工事;同時實行更為嚴密的經濟封鎖,妄圖困死紅二、六軍團和根據地人民。

面對嚴峻的形勢,賀龍、任弼時、關向應、蕭克、王震等紅二、六軍團領導核心召開軍委分會會議,決定實施戰略轉移,退出湘鄂川黔根據地,擺脫敵人包圍,保存有生力量,配合全國抗日形勢,到湘黔邊或黔東地區建立新的根據地。當時並沒有想到要過長江,更沒有想到要長征到陝北去,後來是隨著形勢的發展,不斷改變戰略決策的。紅二、六軍團領導認為,這次戰略轉移不是流寇式的單純軍事行動,決不能搬家式地消極逃跑,要吸取中央紅軍長征和紅六軍團西征時的經驗教訓,行李簡化,輕裝前進,只要有勝利把握,就堅決勇敢地打仗,藉此擴大紅軍,開闢新根據地。這一戰略決策無疑是正確的,是主動地、有計劃地進行的戰略轉移,避免了像中央紅軍和紅四方面軍長征初期遭受的損失。

1935年11月19日,紅二、六軍團21000多英勇健兒從湖南西北的桑植出發,踏上了艱難的長征之路…… 傍晚時分,一支身背槍彈、帶著繩子、拿著斧頭、鋸子、扛著毛竹杉桿的特殊隊伍,像一條游動的長龍,藉著山溝密林的掩護,快速來到湘鄂川黔根據地南邊的澧水邊。這是紅二、六軍團長征大軍先頭部隊十七師的先頭團。 夕陽斜射在江面上,一切歷歷在目:百把米寬的江面,水流湍急,激起團團漩渦。對岸沿江的高地上,大大小小的碉堡疏密不等地排列著,烏黑的槍眼對著江面和兩岸的灘頭。團領導到江邊察看地形後,商定了渡江計劃: 由團長王烈率領第一營組成偷渡突擊隊,若愉渡不成即行強攻;同時派出偵察排繼續在上下游尋找合適地點,正面過江不成時從別處偷渡。戰士們匆忙地捆紮了一些筏子,挑選出30名年輕力壯水性好的戰士組成了突擊隊,一切準備停當。

夜幕降臨,隨著王團長“開始”的一聲令下,“嚓嚓嚓”的腳步聲隨之響起,一串黑影很快消失在夜色中。戰士們小心地將木筏、竹筏推進江中,爬上去劃向對岸,有的戰士乾脆抱根木頭游向對岸。開始還算順利,突然,一聲刺耳的槍聲劃破了夜空,敵軍發覺了。頓時,對岸響起了密集的槍聲,敵軍碉堡裡吐出了一串串長長的火舌,在江面上形成了火網。偷渡變成了強攻,紅軍掩護部隊一齊開火,壓制敵軍火力,保護渡江突擊隊。敵軍火力由北岸移向江心,又由江心收縮到南岸,集中到了灘頭陣地上。好,突擊隊突擊成功了,後續部隊接著向南岸突擊。突然,對岸騰起一簇、一簇的火光,是敵軍碉堡被我突擊隊打著了,一場激烈的爭奪戰便在登陸點上展開了。 正在這時,傳來了一個令人興奮的消息:這裡進行的緊張戰鬥吸引了敵軍,使偵察排順利地在下游四五里遠的地方,測出了一個新的徒涉點,那里水不深、流不急,可以徒涉。於是,團政委劉轉連帶領二、三營迂迴到下游,順利過了河。然後順南岸向上游攻擊,與一營會合,很快便消滅了南岸敵人。

半夜時分,便搭好了浮橋,迎來了大部隊。 先頭團馬不停蹄,先派出偵察排,然後全團跟進,急行軍200裡,於第2天晚上8點鐘,趕到沉江邊的洞庭溪。他們採用突襲的方法,先後收拾了守衛渡口的地方民團,順利佔領了渡口。這時,忽然接到哨兵報告:江中發現划船聲,並且有手電光晃動。團首長斷定是敵人,決定把他們誘到近前消滅掉。敵船漸漸近來,聽到了紅軍敲打木頭的聲音,便高喊道:“哪一部分的?”“我們是李司令的。”紅軍知道這一帶是李黨的隊伍。船上一聽,忙喊道:“自己人,別誤會,我們靠岸了!”當敵軍將3隻大船靠上南岸時,才知道上了當。原來他們是從上游來加強這兒防禦的,誰知一頭鑽進了網裡。 後續大部隊又平安地跨過了一道險流,繼續向湘中挺進。

紅二、六軍團的運動方向本來是向西,到湘黔邊或黔東去。為了迷惑敵軍,才故意向東南,這就是古代兵書講的“聲東擊西”。當部隊突破澧水、沅江,插進湘中的新化、辰溪、溆浦後,才真向西走。在芷江、晃縣間的便水,擊潰了追敵十六師、十九師、六十三師,制止了敵軍的急追,取得了在黔東江口和石阡地區的短時休整。由於黔東地區敵軍密集,我軍很難建立根據地,紅二、六軍團領導便放棄了最初的打算,決定轉移到黔西去開闢根據地。 敵軍估計紅二、六軍團要循中央紅軍的原路,北渡烏江,進占遵義。他們把絕大部分兵力調到烏江兩岸,日夜趕修工事,企圖將紅軍殲滅於烏江南岸。於是紅軍避實就虛,取黔安,下牛場,直搗龍里,迫向貴陽。這一下使敵軍慌了手腳,只得又從烏江兩岸分兵急救貴陽。但紅二、六軍團並未攻打貴陽,卻從容地經扎佐,過修文,智取烏江上游的鴨池河,毫不費勁地進到了烏江北岸。

1936年2月9日,紅二、六軍團輕取黔西、大定(今大方)、畢節等重要城鎮,暫時有了立足之地。 早在紅二、六軍團開始撤離湘鄂川黔根據地的時候,就接到了共產國際關於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和中共中央關於統一戰線與抗日救國的指示。按照這些指示,在轉移沿途,紅二、六軍團一路邊走、邊打、邊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開展群眾工作,嚴守紅軍紀律。特別到了畢節地區後,積極開展統一戰線工作,團結廣大學生和知識分子,收到明顯成效。畢節有一位清朝秀才,當過北洋政府的秘書長,名叫周素園,相信馬列主義,贊成抗日反蔣。 紅二、六軍團就尊重他、團結他,請他出來當了貴州抗日救國軍司令,還通過他給“雲南王”龍雲和雲南縱隊司令孫渡寫信,告之紅軍當時的政治主張,要他們提防蔣介石,從而加深了雲南軍閥對蔣介石和中央軍的矛盾。周素園後來跟隨紅二、六軍團長征,一直到了陝北。

在黔西、大定、畢節地區的近20天,是紅二、六軍團長征途中的黃金時期。其不僅打退了追敵,使後方機關及傷病人員得到了休整,而且壯大了紅軍力量,補充新兵5000餘人。但這時,敵軍也越來越多,7個師又1個旅的敵軍4路縱隊,正向畢節地區合圍。紅二、六軍團遂於2月27日撤出畢節,進入烏蒙山區活動。敵人又以10個師繼續圍攻,長江北岸又有大批川軍防堵。紅軍遂決定跳出敵軍包圍圈,從昭通、威寧之間,穿過滇軍孫渡的防線,於3月28日進至南北盤江之間。 這時,紅二、六軍團接到了紅軍總司令部的電報(署名是朱德總司令、張國燾總政委),要他們西行渡過金沙江,到西康同紅四方面軍會合,北上抗日。紅二、六軍團當時並不知道張國燾鬧分裂的情況,且部隊在南北盤江間尚立足未穩,而從整個國內形勢看,北上抗日是大勢所趨,因此,軍委分會研究決定,執行總司令部的指示,北渡金沙江與紅四方面軍會師,北上抗日。

3月31日,紅二、六軍團主力撤出盤縣,向西疾進。他們又採取“避實擊虛,攻其必救”的戰術,以一部分兵力作佯攻昆明的姿態,而以主力迂迴到富民,過了普渡河。從此,如入無人之境,過州越縣,直指金沙江畔。紅軍部隊一邊行軍,一邊唱歌,十分活躍,引來了許多老百姓到大路邊觀看。 因紅軍行動快,各處還未得到紅軍過來的消息,有些土豪劣紳也笑嘻嘻地站在路邊看熱鬧。看著看著,感到有些不對頭了,特別是聽到紅軍唱的《報名當紅軍》、《打土豪分田地》的歌子,臉上的笑容一下嚇沒了,偷偷轉身一溜煙跑了。 ……就這樣,紅二、六軍團於4月24日到達金沙江南岸的石鼓、巨甸,用6天時間,不慌不忙地渡過了金沙江,徹底擺脫了尾追的敵軍。

5月5日,在中甸休整數天后,紅二、六軍團分左、右兩路縱隊,由中甸出發北上。紅六軍團為右縱隊,向鄉城、稻城、理化、瞻化前進;紅二軍團為左縱隊,向德榮、巴塘、白玉和甘孜前進。一路上,基本沒有遇到敵軍的抵抗,在彝族地區也沒有發生什麼問題,在藏族地區,紅軍堅決執行少數民族政策,因此一路順利。 7月1日,紅二、六軍團先後到達甘孜,與紅四方面軍勝利會師。 黨中央得知紅二、六軍團與紅四方面軍會師的消息後,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非常高興,並幹7月1日立即給朱德、張國燾、任弼時、賀龍去電,熱烈祝賀兩軍會師。賀電稱:“我們以無限的熱情,慶祝你們的勝利會合,歡迎你們繼續英勇地進軍,北上陝甘與紅一方面軍會合,在中國西北建立中國革命的大本營。”就在這時,黨中央命令紅二、六軍團組成紅二方面軍,將紅三十二軍編入紅二方面軍,任命賀龍為紅二方面軍總指揮,任弼時任政治委員,蕭克為副總指揮,關向應為副政委,從此,紅二、六軍團就以紅二方面軍的番號出現了。

在紅二、四方面軍召開的慶祝大會上,朱德總司令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指出:兩個方面軍到達甘孜勝利會師,這是重大的勝利,但甘孜不是兩個方面軍行軍的目的地。我們要繼續北上,要團結一致戰胜北上的一切困難,到陝北和黨中央率領的紅一方面軍會合,共同抗日。 這次紅二、四方面軍會師,紅四方面軍的同志傾注了很大的熱情。蕭克回憶說:“他們非常友好。我們剛翻過雪山,每個人就領到一件暖和的毛衣。大家的精神都很不錯。” 當時,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雖去前方,但對兩軍團結非常關心。他在會合前懇切地對其他領導人說:“去年我們和一方面軍沒有搞好,現在二方面軍來了,一定要搞好啊!”紅四方面軍的同志認真執行了徐向前的指示,幫助紅二、六軍團接回掉隊的戰士,給紅二、六軍團的同志讓出最好的住房,給他們送去牛羊,改善生活等等,使紅二方面軍的廣大指戰員,體會到了親如兄弟的階級情感,心情十分歡暢。 這時的張國燾,已宣布取消了“臨時中央”,表示服從中央領導,並電告中央,準備成立西北局。黨中央從進一步團結張國燾、團結紅四方面軍廣大指戰員出發,很快批准建立西北局,以張國燾為書記,任弼時為副書記。 張國燾雖然裝出了與黨中央和解的面孔,但卻仍在施展兩面派的政客手腕。 他在兩個方面軍會師後,對紅二方面軍領導人閉口不談另立中央的事,卻派人給紅二方面軍送去一堆《幹部必讀》的小冊子,上面刊載了反對毛周張博“搞分裂”、“北上逃跑”的文章。 賀龍立即拿著小冊子找到任弼時:“任鬍子,你看看張國燾送來的材料。”任弼時接過來一瞧,心情沉重他說:“唉,國燾現在還在散發這些東西!你準備怎麼辦?”賀龍斷然他說:“我不准備往下傳。”“應該這樣,不利於團結嘛。”任弼時支持道。賀龍關心他說:“你是政治局委員,應該做做上層幹部的思想工作,了解一下情況,這中間到底產生了哪些矛盾?誰是誰非?”任弼時點頭同意。 隨後幾天,任弼時分別找朱德、劉伯承、陳昌浩、徐向前、傅鍾、李卓然等同誌了解了許多情況,做了一些工作。並找張國燾幾次長談,希望他消除與中央的隔閡,促進全黨和紅軍的團結,還建議黨中央在一、二、四方面軍大會合以後,適當時機召開中央全體會議,認真總結經驗教訓。任弼時誠懇地對張國燾說:“還是北上才有出路,你看一方面軍到了陝北,立即打了一個勝仗,已經站穩腳跟。現在大家對全黨和紅軍的統一,極為關心,我們應該立即行動。”張國燾思索一會說:“你是說要我們二、四方面軍迅速北上,與一方面軍會合?”“是這個意思,我們馬上一起走。”任弼時邊說邊點點頭。 “那四方面軍又要三過草地啦?”張國燾不無憂慮他說。任弼時肯定他說:“路就是要這麼走,有什麼辦法呢?”張國燾默默無言。 張國燾理缺心虧,但卻又改換手法,提出召開兩軍聯席會議,企圖從組織上迫使紅二方面軍的同志贊同他的錯誤路線。任弼時馬上看出他的企圖,表示決不同意。他與賀龍、關向應一起向張國燾提出:開兩軍聯席會議,誰作報告?如發生不同意見,怎樣做結論?他們堅持組織原則,使張國燾無可奈何。他只好同意大多數人的意見,紅二、四方面軍立即共同北上。 經過紅二、四方面軍大多數領導幹部的團結和鬥爭,張國燾被迫同意共同北上。這次北上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與黨中央和紅一方面軍會合,創造與鞏固西北革命根據地,堅決抗日,擴大民族革命戰爭。廣大指戰員興高采烈,勇氣倍增。 這次北上,紅四方面軍已是第三次過草地了。根據前兩次過草地的經驗,部隊作了充分的物資準備,要求每個紅軍戰士都有三大件:一個斗笠,一副防滑鐵腳碼,一條乾糧袋。為了保證幾萬人的部隊順利通過草地,紅四方面軍派許世友率領騎兵師提前出發,為部隊偵察道路,籌集糧食。騎兵師一路經過70多次戰鬥,籌集了兩三萬頭牛羊和大批糧食。 紅二方面軍是初到康北,頭一次過草地,特別是要與西北地區的國民黨騎兵部隊作戰,缺少經驗。張國燾在與任弼時談及此事時,對任弼時說:“二方面軍缺乏同騎兵作戰的經驗,可叫伯承到二方面軍去講講打騎兵的戰術。”任弼時高興起來:“你願意把川中名將劉伯承派到二方面軍中來當教官,我代表二方面軍錶示熱烈歡迎。”張國燾說:“請總司令下一道命令就行了。”這樣,劉伯承來到了紅二方面軍,向幹部講述了打騎兵及草地行軍的注意事項。由於紅二方面軍指戰員們有了對抗敵騎兵的精神準備,懂得了打騎兵的戰術,在後來遭到敵騎兵幾次襲擊中,雖未能消滅他們,但紅軍也沒吃虧。 7月2日,紅二、四方面軍近6萬名指戰員,從康北的甘孜、爐霍、綏靖地區出發,再度進入茫茫草地。紅二、四方面軍共同北上,從一開始就受到了黨中央的極大關懷和注視。黨中央給正在草地行軍的紅軍總部電示,希望北上後“二、四方面軍以迅速出至甘南為有利。待你們進至甘南適當地點時,即令一方面軍與你們配合南北夾擊,消滅何國柱、毛炳文等部,取得三個方面軍的完全會合,開展西北偉大的局面。”黨中央並告訴紅二、四方面軍:“我們正動員全部紅軍並蘇區人民粉碎敵人之進攻,迎接你們北上。”朱總司令指揮的左縱隊,經過十幾天行軍,到達了阿壩地區,準備過草地。聽說部隊有一批傷病員住在兵站,兵站負責人對怎麼把這批傷病員安全帶過草地非常發愁。 朱總司令對此非常關心,把兵站負責人吳先恩找來詢問:“你們兵站有多少傷病員?” “600多。” “有多少擔架、騾馬?” “有100多擔架,200多騾馬。” 朱總司令關切地問:“有沒有能堅持走的傷病員?” “絕大多數都不能走。” “你們打算怎麼辦?”朱德望著吳先恩。 吳先恩沉默了。 朱德踱了幾步,突然問:“200匹牲口馱的是什麼?” “全部是槍支。” “能不能把槍支騰出來馱傷病員?” 吳先恩為難了:“那這麼多槍支怎麼辦呢?” “統統毀掉!”朱德毫不猶豫他說。 吳先恩望著朱總司令說:“按照紅四方面軍的規定,毀槍是要受處分的。” 朱總司令動情他說:“這個規定好,但是同志,情況不同了,過去是人多槍少,現在是人少槍多,人是最寶貴的。多一個人,革命就多一份力量,有了人,不愁將來沒有槍。”朱總司令接著堅定他說:“就這麼辦,要人不要槍。把槍統統毀掉,如果受處分,由我替你頂著。” 朱總司令看到還需要一些馬匹才能把所有傷病員帶走,就親自打電話給各部隊,要求把能抽出的騾馬和犛牛都抽出來,領導幹部有兩匹牲口的抽出一匹,他帶頭抽出了自己的一匹牲口,最終把所有傷病員帶出了草地。 紅二方面軍指戰員過草地時,幾乎每天下雨,因雨具不足,只得露營休息,除了同天鬥、同地鬥,有時還要同動物鬥。據蕭克副總指揮後來回憶: “我們露營,通常把馬拴在帳篷外。一次,有個單位天亮後發現少了一匹馬,大家都奇怪,哪裡去了?就派人去找,快到中午,在離露營地四五里的山樑上,看到幾十個猴子,有些拉馬韁繩,有些騎在馬上,我們打了幾槍,猴子跑了,才牽回馬來。”紅二方面軍是隨紅四方面軍的左路縱隊過草地的,缺乏糧食是最大的困難。因為沒有糧食就吃野菜,沿途的野菜都讓前衛部隊吃光了,紅二方面軍在後衛,連野菜也吃不上。朱總司令讓各單位把馱東西的犛牛留給紅二方面軍,藏在一人高的草叢中,派部隊守護著,但還是被突然襲擊的敵騎兵搶走了。部隊整整一個星期沒有糧食,光靠吃野菜、草根,根本走不動路,前進的速度慢得可怕,每天只能走八里十里的。有一天宿營時,某團通訊班的小鬼們餓得實在不行了,就把皮帶放在火上燒,然後用刀子把燒焦的部分刮掉,切一塊嚼一嚼,雖然苦但還可以吃。這個意外的發現馬上就在全團推廣了,於是槍皮帶、腰皮帶、皮掛包,只要是皮,全吃光了。終於熬過了殘酷的時日,部隊來到了巴西一帶。 經過近兩個月的艱苦奮戰,紅二、四方面軍於1936年9月1日勝利到達甘肅蝸縣的哈達鋪,形成了紅軍三大主力都進至陝甘地區的有利形勢。蔣介石對此十分恐慌,一面加緊解決兩廣事件,準備把胡宗南部由湖南迅速調入陝甘,一面命令駐陝甘的毛炳文部、王均部、東北軍和西北軍阻止紅軍會合,進攻紅一、二、四方面軍。 在這重要的戰略關頭,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於9月13日提出了靜(寧)會(寧)戰役計劃,決定集中3個方面軍的力量打擊胡宗南部。為執行這一戰役計劃,紅一方面軍的一軍團特別支隊於9月18日占領了界石鋪,紅二方面軍六軍團進到了寶雞地區策應。但張國燾反對靜會戰役計劃,星夜跑到前方,於9月22日以家長方式命令部隊轉頭向西,準備在蘭州以西的永靖、循化一帶北渡黃河,翻越祁連山,進入甘肅西部。紅四方面軍指戰員對此極為不滿,九軍軍長孫玉清憤憤他說:天天向太陽落去的地方走!不少人消極抵抗,甚至離隊。徐向前語重心長他說:鄂豫皖來的老同志也不願向西走了…… 朱總司令又在洮州西北局會議上,詳說紅四方面軍不應西進,而應北進的理由,得到了任弼時、徐向前、李卓然等的擁護和支持。張國燾企圖說服賀龍也率紅二方面軍西渡黃河,遭到賀龍拒絕,他對張說:“去你媽的。”張國燾無奈,才同意部隊回頭。 因為張國燾擅自將紅四方面軍拉來拉去,耽擱了時間,讓胡宗南、毛炳文、王均等部靠攏起來,使單獨留在甘南的紅二方面軍處於被敵隔斷和被擊破的危險境地。於是,經請示中央同意,紅二方面軍開始向北轉移。 這時,中央曾多次命張國燾派兵切實控制甘谷、武山地區,掩護紅二方面軍前進。 但是,張國燾根本沒有執行中央的命令,致使敵人全力對紅二方面軍進行堵截和追擊,紅二方面軍遭到很大損失。賀龍回顧這段歷史時曾說過:“張國燾違背中央軍委的指示,二方面軍幾乎遭到全軍覆沒。這是長征中最危險的一次。” 9月底10月初,紅一、二、四方面軍同時向會寧、靜寧地區前進……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