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幻小說 2.5次世界大戰

第4章 第三章

2.5次世界大戰 刘慈欣 2608 2018-03-14
透過嘲鶇級運輸機視野良好的舷窗向外望去,戴達羅斯α星的大地就像一片由蒼翠欲滴的綠玉鋪成的巨大馬賽克。淺綠色的高地、平原與深綠色的峽谷像海面的波浪般層層疊疊地排列在蔚藍的天穹之下。一座座積滿了水的圓形死火山口如同藍水晶般點綴其間。早在數十萬年前就已經冷卻的玄武岩平原上覆滿了青翠的矮小灌木。無數帶著白色傘狀絨毛的種子隨著溫暖的晨風四處飄蕩,宛如一片片有生命的霧靄。 除了似乎無窮無盡的綠色和天藍色外,在這顆行星的地表還有另外一種顏色,一種顯然出於人力而非自然之手的顏色。數以百計的巨型建築星羅棋布地散落在一望無際的茂密叢林之中,每一座的表面上都閃爍著非自然的冰冷鋼青色光澤。大多數建築物都是規規矩矩的圓柱體,分佈也相對集中,顯然是公共建築或者居民樓之類的設施。但另一些建築的用途就很難猜測了:一座外形活像埃菲爾鐵塔和勃蘭登堡門混合體的巨型建築不斷從鋼青色轉化成淡藍色,接著變得完全透明,隨後又逆向重複這一過程;另一座看上去有些類似於瑪雅金字塔的建築上空懸浮著一個不斷旋轉的淡橙色花崗岩球體。當“嘲鶇”飛過一處像聖海倫斯山一樣崩塌了小半邊、顯然曾經猛烈噴發過的火山口時,一道從山頂射出的淡紫色光芒迎頭碰上了這架穿梭機——這道光芒穿透了穿梭機的外殼,像一堵移動的牆一樣從正坐在客艙中相互“相面”的韓碧和羅南身邊掃了過去,彷彿將他們與外部空間隔開的二十厘米厚的鈦合金機殼和陶瓷隔熱層不過是一層透明的糯米紙。

“唔,有意思。”當那道紫色的光牆從羅南的身邊掃過時,他咂了咂兩片厚實的嘴唇,“怪不得總有人想來這兒——除非親眼目睹,否則你永遠也不可能有這樣的感覺。這就像……” “像魔法一樣。”拉爾夫·特倫特說道。 “哈,你們搞科學的也信這個?” “所謂'魔法',不過是理性與無知的分水嶺。對於處於蒙昧狀態的人而言,一切他們無法理解的東西都可以被視為魔法。”韓碧語氣生硬地說道。 “就像阿瑟·克拉克說的那樣。”特倫特補充了一句。 “以我們目前的知識水平,要理解古代奎因人的科技,就像試圖閱讀上帝本人的手稿一樣困難——以剛才那座方尖塔為例,一個物理學專家小組曾經花了三年時間對它的工作原理進行分析,他們最後得出的結論是,要想弄清楚那些光子是如何穿透不透明物質的,人類必須先開拓一個全新的量子物理學分支學科才行。換句話說,與這些遺蹟的建造者相比,我們的技術水平與石器時代的原始人並沒有本質區別。”韓碧說。

在由主星戴達羅斯、伴星伊卡洛斯,以及姊妹行星戴達羅斯α和戴達羅斯β組成的戴達羅斯行星系中,古老文明的遺跡隨處可見,正是它們吸引著成千上萬的遊客源源不斷地湧入這顆氣候宜人但卻缺乏天然資源的偏遠行星。在遙遠的20世紀,一位名叫費米的學者曾經提出了一個著名的悖論:假如智慧生命在宇宙中是一種普遍現象,那麼為什麼一直沒有任何外星人前來拜訪地球?在其後的幾百年裡,這個悖論一直困擾著一代又一代的科學家與科幻小說作家。直到人類發明了躍遷引擎,展開真正意義上的星際航行活動後,一切才有了點眉目——最初的開拓者在數十顆類地行星表面(包括地面和海底)都發現了曾經存在的智慧文明留下的痕跡。在某些行星上,他們甚至發現了不止一個文明。

正如地球上各個區域的文明發展存在差異一樣,這些古代的地外文明的發展程度也各不相同,其中一些並不比奧爾梅克人先進多少,而另一些則已經發展到了太空時代,但所有這些地外文明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全都在大約八萬地球年之前的某一天突然土崩瓦解、灰飛煙滅,從此隱沒在歷史的迷霧中。大多數智慧種族只留下了廢墟與遺跡,而某些種族——比如奎因人——儘管倖存了下來,但卻退化成了茹毛飲血的蠻族。正是在那之後,人類逐步擺脫了舊石器時代的蒙昧狀態,建立起了真正的文明。科學家們針對這些文明同時消失的原因進行了曠日持久的研究,提出了數十種理論與假說,但沒有人能夠給出一個令大多數人信服的解釋。 在所有已經覆滅的地外古文明中,戴達羅斯α文明(或稱古奎因文明)是歷史最悠久、發展程度最高的——沒有之一。儘管時光已經流逝了八萬年(按照戴達羅斯α的恆星年計算,則是六萬四千年),但這個文明的絕大多數遺產卻似乎並未受到歲月的侵蝕,仍然像它們剛剛建成時那樣正常運轉著。支撐它們運轉的能源全都來自雙星系統中的小個子伴星伊卡洛斯——這顆紅矮星被古代奎因人整個罩上了一套類似戴森球的能量採集系統。它產生的每一焦耳能量都會被吸收、轉化,輸送到戴達羅斯α星,為古奎因人的設備提供永不枯竭的能源。唯一的例外是他們的量子計算機——這些利用物質的量子疊加態進行高速運算的設備,全都在古奎因文明崩潰的同時變成了無法工作的廢銅爛鐵,沒人知道其中的原因。

“那麼,”羅南又一次咂了咂嘴唇,“那個所謂的'聖域'又是怎麼回事?我聽說那似乎也是他們的祖先建造的某種設施……” “可以這麼說吧。”特倫特點了點頭,“根據我們的推測,'聖域'其實是類似倉庫的地下儲存設施,堆放著數以萬計的記憶晶陣——那是古代奎因人用來儲存信息的裝置,其中的信息可以通過一種特製的信息讀出設備轉化成腦電波形式,直接'輸入'瀏覽者的大腦。不過,我們迄今為止發現的所有信息讀出設備,都與存放在'聖域'的晶陣不匹配,因此,我們無法判斷其中到底儲存著什麼信息。一種較為普遍的看法是,這些被集中儲存起來的記憶晶陣是損壞的廢品,古代的奎因人將它們存放在那裡是為了將來回收利用。不過,這些都僅僅是推測而已——奎因人從來不允許任何人觸碰放在'聖域'裡的晶陣,更不可能允許我們將它們帶回去研究。”

“照這麼說,”羅南語帶譏諷地問道,“你的意思是,那些傢伙一天到晚頂禮膜拜的'聖域',不過是一些可笑的、毫無意義的垃圾堆放場?” “特派員先生,我希望您在談判時不要發表類似的言論。”韓碧冷冷地說道,“奎因人相信,存放在'聖域'的那些記憶晶陣裡棲息著他們遠祖的靈魂,因此他們對'聖域'有著近乎狂熱的尊崇,任何被他們認為是玷污聖域的行為都有可能引發嚴重的流血衝突,如果——” “尊崇?我看恐怕是畏懼吧……”羅南發出一聲陰沉的冷笑,“對缺乏理性思維能力的原始人而言,崇拜往往源自趨利避害的本能,源自懼怕而非熱愛——他們懼怕無法控制的自然力,懼怕無法預測的命運,當然,更懼怕他們的頭腦想像出來的危險。源於畏懼的崇拜是最普遍的,但同樣也是最脆弱的:一旦人們不再害怕某種事物,對它的崇拜就會隨之消失。”

“你這話是什麼意思?”拉爾夫·特倫特皺起了眉毛。 羅南沒有回答這個問題。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