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北洋之虎段祺瑞:北洋兵戈之二

第12章 第十一章後顧之憂解除了

翻開厚厚的中國歷史,捲捲冊冊,頁頁行行,句句字字,無不充滿著爭爭戰戰,死死活活,興興滅滅,沉沉浮浮,你方唱罷我登台,分了合合了分。愛新覺羅氏的大清王朝,自太祖努爾哈赤初稱後金於公元1616年起,到了光緒死(公元l909年),宣統帝接,這個經歷了將近300年的王朝,早已老態龍鍾,即將就木了!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中華,基本上分為兩大勢力集團,而皇室皇族,成了一個軀殼。 在北方,袁世凱的兵權雖似被削弱了,其實,兵權依然在此人之手。袁世凱以北洋大臣身份在保定經過兩年的編練新軍,再加上各省督撫的常備、續備和巡警等軍隊,北洋系的軍隊光是六鎮已有九萬人,成了清王朝的主力武裝。 袁世凱的羽毛豐滿了,朝廷不得不另眼看待他,除了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之外,又授於他參預政務大臣、督辦山海關內外鐵路大臣、政務大臣、督辦天津至鎮江鐵路大臣、督辦商務大臣、督辦電政大臣和會辦練兵大臣等8個大臣頭銜。其聲望之顯赫、權傾內外,遠遠超過了當初紅極一時的曾國藩和李鴻章。袁世凱勢大了,朝中其他大臣感到不安、皇族尤為忌恨,就連御史王乃徵也在奏摺中罵他“爪牙佈於肘腋”、“腹心置於朝列”、“黨援置於樞要”、“欲舉吏、戶、兵、工四部之權一人總攝,群情駭異,謂疑於帝制自為,倚信至斯,可謂古無今有。”

袁世凱畢竟不是旗人,入不了清廷的“家族”,他只是愛新覺羅氏的一個卒子。樹大招風,客大欺主,朝廷是對他不放心的。為時不久,也就是光緒死了之後,溥儀為嗣皇帝由他的父親醇親王載灃代行皇帝職權只有一個月,便發出了上諭:“袁世凱患有足疾,著即回籍養疴。”袁世凱下台了,他回到河南彰德。 在南方,廣東省香山縣人孫中山組織起革命黨,鬧起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運動。 孫中山早年畢業於香港西醫書院,一度行醫。 l894年赴京上書李鴻章,主張革新政治,被李鴻章拒之門外。一怒之下,孫中山跑到了檀香山組織起興中會,l900年聯合廣東的會黨舉行起義。起義失敗之後,他東渡日本,把他領導的興中會和華興會、光復會聯合起來,組織了中國同盟會,他被推為總理,依然把“驅除韃虜……”作為政治綱領,把清王朝當成主攻目標,決心推翻它,建立共和民國。

孫中山在南方領導的革命勢力不斷壯大,漸漸有一支強大的軍隊。這個軍隊由南向北不斷發起武裝進攻。終於在1911年10月10日在武昌舉行了規模巨大的起義——武昌起義,即“辛亥革命”。革命之烈火漸漸燒向北方,燒向全中國。 駐紮在江北清江浦的段祺瑞,耳聰目明,對於南北兩地發生的波波折折,一清二楚。他先是驚慌,覺得袁世凱下野了,靠山失去,以後的日子不知會如何。武昌起事前,段祺瑞在清江還不到二年便被調回北京,去任第二軍軍統,另外還給他加了一個官銜:署湖廣總督,會辦那裡的剿撫事宜。那時候,段祺瑞還是惶惶不安,生怕袁世凱之後,朝廷中會有人不放過他,他的處境會艱難。武昌起事之後,兩湖吃緊了,段祺瑞的情緒反而興奮起來——

段祺瑞明白:革命軍武昌起義了,清政府要派兵討伐。朝廷思來想去,除北洋軍之外,再無兵可派;而x,tJL洋軍能夠指揮若定的,除袁世凱之外,也再無他人。段祺瑞預測到形勢將迫使朝廷會重新起用袁世凱。 事實起了波折,朝廷沒有起用袁世凱,而是派新任陸軍大臣廟昌督師,以馮國璋為軍統,開往武漢作戰。段祺瑞又笑了:“腐昌,北洋武備學堂的老總辦;馮華甫(馮國璋字華甫)軍統……”段祺瑞估計這是用袁的前奏。 果然,腐昌率隊到了湖北孝感,便走不動了。不是他不想走,他原想一鼓作氣打下去,直取漢口呢。哪知擺在鐵路線的兵力卻一車一車都不走了——原來在出兵時,馮國璋便匆匆忙忙到了彰德,向袁世凱報告了情況,也請示了辦法。袁世凱略加沉思,便授他6字“真經”,叫他“慢慢走,等著瞧”。這一瞧,便把朝廷瞧急了,主政的隆裕皇太后急得直叫苦。這時,不得不想到袁世凱。

武昌起義第四天,清政府下詔起用袁世凱,命他為湖廣總督,叫他到前方會同腐昌一起指揮前方各軍。 袁世凱覺得“奇貨可居”了,竟藉口“足疾未癒”,拒不赴任。 仗已經打起來了,發兵討逆,兵又不前,朝廷急呀j立即又派袁世凱的好友徐世昌赴彰德,跟袁談出山條件。最後,不得不降旨將瘸昌調回,命袁世凱以湖廣總督兼欽差大臣到前線指揮軍隊……一切都如段祺瑞的想像那樣順利,袁世凱走馬上任之後,安排的大將自然首先是他的“三傑”:王士珍在他身邊,擔任了隨營參贊,馮國璋是前線指揮,只有段祺瑞不在身邊。不是袁不需要他,而是段還有更重要的任務。 du8.com版權所有 袁世凱的根據地是北方,是京城和天津,他得把這一片鞏固下來。就像家一樣,無論飄流到何方,最終還得歸“家”。守家的任務便交給了段祺瑞。

清江回北京的段祺瑞,是任第二軍軍統的,二軍就駐京津。此番清軍南調,腐昌只從原北洋軍的第二、第四和第六鎮抽調兵力組成混合軍的,並沒有動第二軍的兵力。此時,段祺瑞的老本軍隊第三鎮,正駐防東北,亦無兵力調出。這樣,無論南方仗打得多緊,袁世凱的看家部隊卻是一員未動。於是,袁世凱的指揮專車達到河南南部重鎮信陽時,他便給段祺瑞發了一封密電,要他“火速”如此這般安排…… 段祺瑞接到袁世凱的前方來電,把徐樹錚找到面前,對他說:“咱們好好商量一下,看看該怎麼辦才好?”他對徐樹錚說:“南方是一片明的戰場,袁大人去了;北方是一片暗的戰場,交給咱們了。常言說得好,明槍好躲,暗箭難防。咱這片戰場,其實是更難對付的。”徐樹錚已是段軍的總參謀了,正想著有自己的建樹——東京鍍金歸來,雄心更大,抱負更遠,只是尚無用武之地。現在,南北打起了大仗,他早已動起了腦筋。 “大人不必憂慮。袁大人讓我們把三鎮從吉林調來,這已經是一步好棋。這步棋走下來,我們基本上高枕無憂了。”

段祺瑞輕輕搖搖頭。 “樂觀不得呀!” ——段祺瑞說的“樂觀不得”,並不是他危言聳聽,而是他對北方形勢有較充分的了解。 本來,清政府按照袁世凱編練新軍時的總體設計,除了由北洋大臣直接控制的六鎮之外,還有各省分別建立的三十鎮。即總兵力為三十六鎮。只是這個總設計到武昌起義時尚有不少省區並沒有建立起鎮來。錫良任東三省總督時,把原有的第一混成協和奉天巡防軍一部合編成一鎮,叫二十鎮,用陳宦為統制。陳宦不是北洋係人,他出身於日本士官學校;陳宦沒幹多久又換成了張紹曾,張也是士官學校出身。這樣二十鎮便基本上不受北洋派統管。此外還有六鎮,繼趙國賢之後吳祿貞任六鎮統制。吳湖北人,不僅不是北洋派,還同革命黨人多有關係。據此,六鎮和二十鎮兩鎮便成了北洋系的心腹之患。

北方有這樣兩個鎮的武裝,袁世凱心裡不安。他要段“關注”的,當然就是這兩個鎮。 段祺瑞對徐樹錚說:“本來朝廷決定,由六、二十兩個鎮在永平舉行的會操,因武昌起事暫停了,讓這兩個鎮各駐原地待命,並想調他們去南方打仗。我看,只怕困難。” 正是兩人商談軍事時,忽有人來報,說“灤州軍事有異變!”段、徐二人把來人叫入密室,仔細一問,方知事變詳情——原來,會操停止後,二十鎮暫留灤州,統制張紹曾與六鎮統制吳祿貞密謀,準備在北方舉義,響應革命。就在這時,東北三省從奉天運出支援漢Vl的一批軍火的火車路過灤州,竟被張紹曾給截留下來了。這之後,張並且串通第三鎮代理統制盧永祥發出了起義宣言,要出師北京! 段祺瑞著急了,連他的親信盧永祥也反了,他不能不急!“這個盧永祥,盧永祥……”

徐樹錚不急。這是他的個性了,每碰急事,他總是出奇的冷靜。 “事來了,急有什麼用呢?當緊的是查明情況,作出對策!”冷靜了陣子他才堅定地說:“大人,我覺得盧子嘉(盧永祥字子嘉)不會跟著張紹曾走,那個宣言肯定有詐!” “我也覺得盧永祥不會跟他走。”段祺瑞鎖著眉,搖著頭。 “現在有一個辦法,”段祺瑞說:“即發一個密電給子嘉,讓他火速將軍隊移防廊房。盧子嘉若奉命照辦,起義便是訛傳;若盧子嘉按兵不動,便說明事態有變,應立即採取措施。” “只有這個辦法了。”說著,段祺瑞便讓徐樹錚草擬了電報,發給吉林的盧永祥。 盧永祥是袁世凱、段祺瑞多年培養的親信,作三鎮的代理統制,也是袁、段的精心安排。他早已把身家性命都交給袁、段了。一見段的密電,便帶著軍隊馬不停蹄地轉進關來——原來灤州那個“起義宣言”上的盧永祥是別人代籤的。一切誤會解除了。張紹曾的二十鎮因為失去了盧永祥這個“盟友”,也感到勢單力薄,不敢輕舉妄動。

迫於當時全國形勢緊張,清政府決定組織一個能夠穩定局勢的內閣來挽救搖搖欲墜的命運。誰能有這個能力呢?排來算去,只有袁世凱。於是,在十一月五日的御前會上,決定任命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 du8.com版權所有 袁世凱當了內閣總理了,南面對待革命黨是不能動搖的,北邊他卻更加“關注”六鎮那個吳祿貞了。 那個吳祿貞也有些兒不識時務,袁世凱正是一番風順的時候,他卻總是跟他對著幹。就在袁世凱當內閣總理的前一天,一列由北京開往漢口給袁送物資的火車竟被吳祿貞扣在石家莊了,並且還發出通電,要求清政府停戰和談。 吳祿貞截留軍火之後,又在娘子關同山西的革命軍代表談判,達成協議:山西革命黨和六鎮、二十鎮聯合組成燕晉聯軍,三路出兵北京。還推選吳祿貞為聯軍大都督。

袁世凱不能容忍這個形勢。他本想返回北方,親自處理這個吳祿貞。可是不行,南方正緊,他抽不出身,他只好再給段祺瑞一封密電,讓他辦理此事。 段祺瑞的主力軍隊三鎮已由長春移師廊房,他的實力更壯大了,他本來想發兵山西,一舉吃掉吳祿貞——段祺瑞有信心,憑他的實力,吃掉六鎮是輕而易舉的事。可是,他不想那樣做。他對徐樹錚說:“北方尚屬平靜,不能再起戰火。再說,六鎮也是一支強軍,將來有用。對待吳祿貞只能用計。”他又說:“用什麼計?我一時心中無數。” 徐樹錚想了想,說:“南方戰爭正緊,北方是不能再起戰火了。大人用計取六鎮是上策。辦法還是可以想出的。”停了片刻,他又說:“我想起了一個人,可能有用。” “誰?”段祺瑞急問。 “週符麟!”徐樹錚說:“週符麟是你的合肥同鄉,他又是原來六鎮第十二協的協統,因為同吳祿貞不協調,被吳撤掉了。眼下對吳正滿腹的不滿,何不找他來商量一下。” “找周符麟?”段祺瑞心裡一動。 “無非是答應他事成之後官復原職,”徐樹錚說:“大不了再給一點重賞。” “好辦法,好辦法!”段祺瑞立即派人去找周符麟。 週符麟被請來了。段祺瑞在一個秘密的客廳裡會見了他。一照面,他就熱情而又惋惜地對他說:“符麟,我一直惦記著你,早該為你的事說幾句公道話。只是終日東奔西走,又加上局勢老是不定。這陣子你過得如何?” 週符麟也得算北洋系的人物,小站練兵他雖然沒趕上,保定的駐軍學堂他可是高材生。六鎮初組,他便是十二協的第一任協統,段祺瑞做過這個鎮的兩任統制,他又得算是段的直接部下。職務被撤,完全是因為與吳祿貞意見不合。現在,被老上司請來了,又是那樣的關懷體貼,他衝動了,沒有開口便先是嘆息幾聲、流出兩行熱淚。 段祺瑞一看,覺得時機到了,忙說:“符麟,我和袁(世凱)大人說過了,找個機會,還讓你回十二協去。那是你的隊伍,你了解他們,他們也.敬重你。” “段大人,你這樣厚愛我,我感謝你。”週符麟激動了。 “今後,我有生之歲月,都交給你和袁大人了。永遠永遠不變志!” “這些話別說了,”段祺瑞說:“今日請你來,是有大事同你協商,希望你擔當一項重要任務!” “請大人明示!” 段祺瑞把南方情況作了簡單介紹,又闡明了二十鎮和六鎮的反叛情況,最後落實到吳祿貞身上。 “此人很不自量,前方戰事萬急,他竟敢在石家莊截留軍火。這不是置袁大人與前線官兵於死地麼!截下軍火又同革命軍串通一氣,要攻打北京,這算什麼呢?”“他吳祿貞反了?”週符麟衝動了。 “段大人,難道朝廷對他就沒有辦法?袁大人對他就沒有辦法?他不就是一個鎮嗎,充其量兩協兵,能怎麼樣?” 段祺瑞淡淡笑著,搖搖頭。 “兩協兵和吳祿貞是兩碼事。軍隊是朝廷的,吳祿貞只是他個人。解決他個人的問題,軍隊還是好軍隊。” “這麼說,我明白了。”週符麟思想開闊了,他聽懂了段祺瑞的話。 “段大人,這事交給我吧,我會辦好的。” “我和袁大人都相信你。”段祺瑞又說:“當然啦,我們絕不希望你親自去做。因為事成之後你還要帶軍隊。你找個合適的人去做,無非重賞他一些銀元,我這裡有。”說著,把一張兩萬元的銀票交給周符麟。 週符麟沒有推辭,收起銀票,信心十足地說:“段大人,三日之內向你報告喜訊!” 週符麟回到自己住處,思索半夜,終於想起了一個人——馬惠田。 馬惠田是周符麟的同鄉,曾在周屬下任過騎兵營管帶。二人關係親密,無話不談。此人同樣得到吳祿貞的信任,現在正做著吳祿貞衛隊營的管帶。週符麟秘密找著他,先把兩萬元銀票交到馬手中,說明了情況,又說:“這可是袁大人和段大人交,79、的事。這兩人目前的情況你是知道的,中國的政軍大權在握,南方之戰也將全勝,今後大局必是他們掌握。我們得識這個時務!” 馬惠田雖作了營管帶,卻也是個貪心不足的人,見錢眼紅,見官垂涎。當即對周符麟滿日答應:“協統大人你放心,這事只需輕而一舉,便可成功。我這里為你準備一壺酒幾樣菜,你自己先飲著,我馬上把吳祿貞的頭給你提來!” “祝你成功!” 馬惠田回到營部,把自己的兵召集起來,告訴他們“有緊急任務,聽從命令!”然後就把他們通通帶入陣地——石家莊外的火車站。 吳祿貞的燕晉聯軍大都督司令部就設在停靠在車站上的列車上,馬惠田佈置好軍隊之後,便匆匆走向吳的專車。他告訴守衛的士兵“有機密大事,要面見統制”,不待通報,便走進車廂。 吳祿貞見馬惠田匆匆趕來,且面色慌張,正要問他何事,又見他從腰間摸出手槍,知道情況不妙,便大聲喊道:“馬惠田,你要幹什麼?” 聲音未落,馬已開槍。 “乒!”一聲槍響,吳祿貞倒在地上……吳祿貞死了,灤州的二十鎮統制張紹曾聞訊嚇跑了,週符麟果然又去任十二協的協統。袁世凱對北方的心腹之患,全讓段祺瑞紿解除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