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北洋之虎段祺瑞:北洋兵戈之二

第9章 第八章北洋出了一隻虎

小站練兵之初,袁世凱是請腐昌為他推薦軍事骨幹的,庸昌從北洋武備學堂畢業生中推薦了王士珍、馮國璋、段祺瑞、梁華殿四個人。梁在一次夜行軍中溺水淹死了,袁世凱手下只剩下王、馮、段三個人。現在,王士珍為工兵學堂總辦兼工兵統帶,馮國璋為步兵學堂總辦兼督練營務處總辦,段祺瑞為砲兵學堂總辦兼砲兵統帶。學堂都是隨營設立的,基本上是邊練兵邊培養親信。袁世凱的勢力越擴越大,骨干人員也越來越多,後來又從武備學堂中招收了段芝貴、吳長純、徐邦傑、何宗蓮、趙國賢、馬龍標、王英楷、楊榮泰、曹錕、王占元、陳光遠、盧永祥、田中玉、張懷芝、陸建章、孟恩遠、雷震春等。這些人,有的是封建文人,有的是科場中失意客,有的是鄉村無賴。之外,還有清政府調送的淮軍中部份帶兵的人,如薑桂題、夏章酉、張勛、倪嗣衝、趙倜等。袁世凱從山東調任直隸總督之後,立即在保定成立了督練公所,成為他在直隸訓練新兵的機構、北洋骨幹中資格最老的三大員便另有重任:段祺瑞為參謀處總辦、馮國璋為教練處總務,王士珍為直隸全省操防營務處督理。由於袁世凱還兼著北洋大臣,他就索興把這支軍隊改為“北洋新軍”。

袁世凱在山東的時候,曾請德國軍官觀操。那個德國人見王、段、馮三將指揮有方,便用馬鞭子指著他們說:“你們不愧為傑出的將才!”洋大人發了話,他們便自封為“北洋三傑”了。後來軍中一步一步把三傑形象化了,他們以王士珍是“三傑”第一名,為龍首,他在政治舞台上,又是個時隱時現的人物,所以稱為龍;段祺瑞性暴如虎,又在山東立了大功,有虎將之稱,故稱虎;而馮國璋體型有些狗頭狗腦,故稱他為狗。 “北洋三傑”便形成了王龍、段虎、馮狗之稱。 段祺瑞在北洋將領中,是極少數在德國鍍過金的人,當時德國是世界上陸軍最強的國家。因此,段祺瑞處處顯示著自己了不起,不把別人放在眼裡。可是,段祺瑞隨袁世凱到了保定之後,卻碰到一件十分不稱心的事——

一天,袁世凱把他叫到總督府,關起門來,二人秘密地磋商起大事。袁世凱說:“現在,國中的形勢還算平穩的,國際上也沒有多大事變。和平歲月,正是咱們練兵擴軍的時候。有個形勢,不知你看到了沒有?” 袁世凱常常是這樣,把自己想的東西隱而不發,啟發屬下說出。而屬下說不出時,他再引導啟發。段祺瑞摸清了他這個人脾氣,也養成了一種對策:能捉摸透的,便順著竿兒爬,說得袁世凱連連點頭,心花怒放;捉摸不透的,便說一點似是而非的見解,誘導袁世凱說明A。這一次,就是他沒有捉摸透袁世凱“脈絡”的時候,所以,他不無尷尬地笑笑,說:“對於國家大形勢,祺瑞一直是孤陋寡聞,再加上祺瑞思緒不敏,自然是大人看得深遠。祺瑞只能聆聽大人高見,不敢在大人面前信日亂說。”

又是脫身之計,又是高帽。袁世凱自然喜在心頭,樂在臉上,他輕輕地晃著腦袋,說:“為了打破分省練兵兵額有限的束縛,我想奏請朝廷恩准,成立中央練兵處,舉一位最有權勢的皇族大臣來主持練兵。這樣還有一個好處,皇族大臣主持練兵了,皇上也會放心。”段祺瑞豁然開朗:“袁大人這樣想,既可擴大兵權,又不引起朝廷懷疑。一箭雙雕,妙到極點!”忙說:“皇族大臣主持練兵了,袁大人務必要爭取從旁協助,成為會辦大臣。” 袁世凱會心地點點頭,還是說:“那就要看朝廷能否恩准了?”段祺瑞說:“朝廷一定會恩准。憑大人治軍之影響,此會辦之職非大人莫屬!” “盡人事,聽天命吧。”袁世凱說:“這就有許多隨之而來的事情要辦。我考慮,首先把咱們的北洋新軍先充實擴大一下,奠定了基礎。以後,對外說話也有個依靠。”

“大人打算怎麼辦?”段祺瑞問。 “我打算先成立三個協。”袁世凱說:“這樣,北洋新軍就正規化了。” “好措舉!”段祺瑞說:“事不宜遲,早早抓起。”袁世凱點點頭,此事算定下來了。 袁世凱思索擴張軍隊的時候,國內形勢看似平穩,其實,各省、各軍隊還是很不平靜,大家都在爭權爭勢,想擴充自己。袁世凱已經看到,同僚之中,心思各異,互存戒備,不知哪一天,便會出麻煩。因而,在擴軍、組織自己勢力時,他便想努力做到“用人唯公”,顯示自己大公無私。所以,他想用一種考試的辦法來提拔、重用乾部。這事,他並沒有同段祺瑞說明,段祺瑞自然毫不知道。結果,事情便出在這上面: du8.com版權所有 袁世凱在成立第一協的時候,王士珍考取了,他當上了統領;袁世凱在成立第二協的時候,馮國璋考取了,他當上了統領;袁世凱在成立第三協的時候,他當然企望通過考試這一程序,段祺瑞能考取。那樣,編制的三協軍隊統領既都是他的心腹,又是考試錄用的,體現了“用人唯公”,誰也無話可說。可是,段祺瑞一連考了兩次都沒有考取。袁世凱心裡焦急了,這怎麼辦呢?假若這個協的統領被別人奪去了,他袁世凱是不能放心的;再說,段祺瑞往哪裡放呢?

段祺瑞更是焦急,軍隊歸編了,編成協了,若是兵權失去了,以後靠什麼呢?昔日投考武備學堂和畢業於武備學堂,他都能考出最好的成績;去德國留學,他依然考出好成績。現在,要爭軍權了,他竟兩考而落孫山,這不等於明明把軍權丟了嗎,這可怎麼辦呢?段祺瑞不能丟軍權,丟了軍權豈不連人格也丟完了嗎?平時,他總是以在德國鍍金自足,目空一切。現在好了,鍍的金全磨光了,自己只剩下一塊爛鐵,多丟人呀!現在,回頭想想,段祺瑞才明白,正因為留洋鍍了金,才放鬆了上進。今天可好,就給個樣兒看看!他雖焦急,卻也想不出解救的辦法。 正在此時,人傳“總督大人請!” 段祺瑞聞得袁世凱請,腦門又一熱。 “是不是再來個面試?面試更難,再考不好,可就一切都完了!”他不想去。可是,不去是不行的,醜媳婦不能怕見公婆,硬著頭皮也得去。段祺瑞匆匆去了總督府。

袁世凱正在焦急地等著他,二人面,袁世凱就開門見山地說:“芝泉,考試是咋回事?” 段祺瑞臉膛發熱,說:“祺瑞平時失檢點。粗心大意了。其實,大人出的題目,往日我都是挺熟的。” “我想再考你一次,怎麼樣?” 段祺瑞儘管臉膛又熱,不得不假裝鎮靜。他不情願地說:“祺瑞沉下心去,好好準備”。 “來不及了。”袁世凱說:“這不是臨時抱佛腳的事。”“我今夜通霄達旦……”段祺瑞下決心了。 袁世凱背過身去,不再說話,只把手背過來,說:“拿去吧,今夜好好準備,我明天親自帶人考你!”說罷,便把右手搖了搖。 段祺瑞明白了,匆忙一個上步,從袁世凱手中接過折疊工整的一張紙,一邊後退,一邊說:“謝大人教誨!”

段祺瑞想著袁世凱給他的,是提醒他要準備讀什麼書,找什麼資料的提示呢。回家一看,原來就是一張考試的試卷。這一高興,簡直要發狂起來。於是,飯不吃、覺不睡,便伏在燈下,翻文找書,準備答案。 次日,果然是袁世凱領著幾位京城來的大人面考。段祺瑞有準備了,無論筆試還是口試,都能對答如流。結果,總算渡過了這一關,他自然也考取了。於是,袁世凱堂而皇之地發委任,段祺瑞成了袁世凱新成立的第三協的統領。段祺瑞匆忙到袁世凱那裡去表示謝忱,然後走馬上任。 段祺瑞過了考試關,王士珍、馮國璋兩個統領專程趕來為他道賀,自然免不了說一片“學富五車”、“胸有兵書”、“聰明機智”等等溢美之言。段祺瑞覺得王、馮二位都是知已,昔日情厚,今後還得共事,又都是一個祖宗麾下的部將,不能瞞著他們。於是,便把袁總督。傳卷,的事透給了王、馮二人。並且對袁世凱表示了個“受恩深重,終身不忘,的忠心!不料,王、馮二人聽罷,都暗自發笑——原來這兩位也是“彼此,彼此!”只不過所採取的方法略有不同罷了。

段祺瑞做了北洋新軍第三協統領的第二年,即l903年,袁世凱提請中央成立練兵處的奏摺獲准了。當然,“由皇族重臣來主持練兵”的議奏,也被同時核准。袁世凱本想待奏摺恩准後再奏請由榮祿來充當總理這件事,誰知榮祿“無福”,袁世凱的奏摺尚未獲准時,榮祿竟一病去了,袁世凱不得不匆忙再奏,推舉慶親王奕勗來主持其事,他自己自然還是協辦。 朝廷恩准了,派奕勗為督練新軍大臣,袁世凱為會辦大臣。 袁世凱抓到了督練新軍的大權,他不待奕勗下手,便在練兵處設機構、派干將起來。袁世凱任命徐世昌為總提調,下邊設三個司,王士珍為軍正司正使,馮國璋為軍學司正使,段祺瑞以直隸補用道充任軍令司正使。 這一年,段祺瑞89歲,正是年富力強。

人走順路的時候,什麼好機遇都會碰到。段祺瑞作了軍令司正使之後,練兵處在袁世凱的操縱下,開始了全國性的大擴兵運動,他決定在全國范圍訓練新軍36鎮,先在北洋範圍成立6個鎮,作為示範。其實,就是以北洋為骨幹,把全國軍隊進而化一,成為自己的親兵。 袁世凱雄心勃勃,但又覺得口張得太大,怕吞下去消化不了。他找到段祺瑞,要和他一起商量一個辦法。 段祺瑞春風得意,又對袁世凱感恩戴德,夢裡都想著為泰山效力。這幾年,他能有這幾步飛躍,他方才明白沈先生“護官符”提醒的作用,“即便你是好漢,也得結邦!” 段祺瑞坐在袁世凱面前,思索著袁世凱提出的問題,好一陣,才說:“先在北洋建立6鎮,是一步好棋。這樣,可以把骨幹軍隊抓緊。我想這還不夠,得讓所有的鎮都有咱的骨幹才好。”

我也這麼想,袁世凱說:“只是用什麼辦法,尚未考慮出來。”大人,我想這樣,你看行不行?”段祺瑞想起了自己的出身,想起了自己發蹟的途徑,說:“咱們還辦武備學堂。辦短期的,一批批往下分。分配給各鎮武備學堂學生,這是名正言順的事。你看如何?” 袁世凱也曾想到這個問題。只是,小站練兵之後,武備學堂漸漸停辦了。以後雖然有的省還辦,不久還是停了。不做的事情重新再做,用什麼名義呢?再說,朝廷會不會答應辦全國性的武備學堂?袁世凱拿不定主意。所以,他對段祺瑞的話,沒有立即表示可否,只閃了閃眼睛,皺了皺眉。 段祺瑞邀功心急,又說:“大人,別猶豫了,只有這一個辦法最 理想。這個辦法可以達到目的:軍隊是朝廷的,軍官是咱們的。 ”袁世凱終於下了決心,接受段祺瑞的意見。“好,恢復武備學堂。 ”想了想,他又說:“你來兼學堂總辦。 ” 段祺瑞點頭答應。 段祺瑞要退出的時候,袁世凱又喊住了他。 “你停一停。” 段祺瑞停步,轉過身來。 “大人,你……” “我想保薦鐵良為京旗練兵翼長,由他選3000旗兵加以訓練。”袁世凱說:“你看如何?” 段祺瑞點頭說:“好好!鐵良是滿族,又是兵部侍郎。把他請出來……” “可以安定皇室了!” “我看,還可以奏請設立一個貴冑學堂。”段祺瑞說:“專門培訓滿族子弟。” “好,就這樣辦。” 段祺瑞40歲任陸軍第三鎮統制官,編練第三鎮軍隊,從而,固定了他自己的軍事業基,進而發展成大混戰中的一方大軍——皖軍;他自己,也成為那個歷史時期的中國軍隊首腦,其時間長達20餘年! 段祺瑞的陸軍第三鎮,堪稱是袁世凱軍中的嫡系軍,駐紮在袁的總督府保定,但把觸角伸到奉天、錦州一帶;後來又延深到長春、昌圖地區。京畿緊張之後,調回北京。 陸軍三鎮沒有招募新軍,全是袁世凱和他一道從小站領到山東、又從山東領到保定的舊有軍隊。三鎮下轄兩個協和一個馬標,協統和標統當然全是由段祺瑞挑選的自己親信。他們先後有:雷震春、徐佔鳳、盧永祥、張永成、徐萬鑫、陳文運和張國泰等。次年,段祺瑞又改任第四鎮統制。 這得算是一個微妙的調任—— 第四鎮是由留京備營改編組成的,駐紮在京郊南苑一帶,兼防天津馬廠,小站。這一切都是袁世凱安排的,唯有這個鎮的統制吳長純,袁世凱有點不放心。吳雖然也是北洋中人,但在袁氏的“親信,冊上,吳長純還沒有段祺瑞那樣的位置,這個鎮又放在京郊,袁當然不放心,他又想到了段祺瑞。著人把段祺瑞找到跟前,對他說:“芝泉,我想讓你暫到四鎮去。 ” 到四鎮?!”段祺瑞沒有想過這事。覺得他不能離開三鎮。 是這樣……,袁世凱想的,當然不會隱瞞他的義女婿。他把想法說了一遍,又說:“我也不想讓你長在四鎮,只要你把那裡的事調理好了,將來能夠經得住風雨,然後麼,當然還回你的三鎮。” 段祺瑞是唯袁命是聽的。話說白了,他不是為朝廷效勞,他是為袁世凱效勞。他的一切都是袁世凱給的,朝廷賞的花翎,朝廷給的“奮勇巴圖魯''榮譽稱號,也是袁世凱為他請來的。他自然得聽袁世凱的。他答應了袁的新任命,但他卻說出了自己的顧慮:“四鎮多是由各地調營編建組成,我隻身一人去,只怕……” 你可以在三鎮揀一個厚實的營帶。 ”袁世凱說:“到任之後,還可以把協統的統領調換一下麼。 ” 袁世凱把話說明白了,段祺瑞心上的猶豫也打消了。 41歲剛到(光緒31年,公元l905年),那年正月他便帶著自己的馬隊一營來到陸軍四鎮上任統制,馬隊營也隨即改成了馬標,由他的親信孟恩遠任標統。 段祺瑞在陸軍第四鎮只乾了8個月,到這年8月,他又被調任陸軍第六鎮統制。袁世凱告訴他:“有一項特殊的任務,非你去不能完成!”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