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非常道

第84章 立言-做天才女兒的父親不是容易享的福

非常道 余世存 1091 2018-03-14
林長民說:“做一個天才的女兒的父親,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倫的輩份先求做到友誼的了解。” 梁漱溟認為,中國文化之偉大非他,只是人類理性之偉大。中國文化的缺欠,卻非理性的缺欠,而是理性早啟、文化早熟的缺欠。 魯迅批評借保存國粹而維護專制政治的“國粹派”們,他說,“我們要保存國粹,須得國粹也能保存我們。” 許春草有個理想,就是要求正義如大水滔滔,公平如江河滾滾,暢流無阻在祖國大地之上。他原是個泥水工,參加過辛亥革命,討伐袁世凱,討伐陳炯明,抗日等等各個近代史上重要的鬥爭。他有幾句名言,一曰:人民反對暴政不必向政府備案;二曰:有公憤無私仇;三曰:不與魔鬼結盟,不與罪惡擊掌;四曰:對付外國侵略,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無錢無力則出命,“我出命”。

張愛玲說:“出名要早呀!來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那麼痛快。” 顧維鈞曾反复闡述他對於外交談判的一個基本原則,即否定全勝論。顧說:“每一個中國知識分子都記得一句古話: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換句話說,堅持原則比只顧局部利益為好。我一向把這句話看作是個人一生中的寶貴箴言,因為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這項箴言不適用於外交,因為國家是永存的,不能玉碎,一個外交家不能因為必須堅持原則而眼看著他的國家趨於毀滅不顧。” 惲代英是中共最早的黨員之一,在黃埔軍校與蔣介石同事,被捕後,蔣勸降不成就將其殺害。惲坦然處之,他在獄中寫詩:浪跡江湖憶舊遊,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擯憂患尋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蔣百里說:國家觀念在中國人向來不夠明強,作為一個國家的中央若非一代開國之時,亦往往力量不強。而保衛地方倒能發揮出較大的力量,因而有時一個新的有生命的力量常從地方(民間)興起來。

陳寅恪說:“我儕雖事學問,而決不可倚學問以謀生,道德尤不濟飢寒。要當於學問道德之外,另謀求生之地,經商最妙。” 夏承燾評論陳寅恪時說:“著書有三種:最上,令讀者得益;其次,令此學本身有發現;其三,但令讀者佩服作者之博學精心。陳君之書,在二三之間。” 1931年,梅貽琦在清華大學的就職演說中說:“一個大學之所以為大學,全在於有沒有好教授。孟子說:'所謂故國者,非謂有喬木之謂也,有世臣之謂也。'我現在可以仿照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馮友蘭說:英美及西歐等國人之所以是“智”、“富”、“強”者,並不因為他們是英美等國人,而是因為他們是城里人;中國人之所以是“愚”、“貧”、“弱”者,並不是因為他們是中國人,而是因為中國人是鄉下人。

鬱達夫談魯迅之死:“沒有偉大的人物出現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群;有了偉大的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仰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