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流血的仕途:李斯與秦帝國(下冊)

第38章 第二節請纓

次日,嬴政見李斯上書,書曰: “詔以韓客之所上書,書言'韓之未可舉',下臣斯。臣斯甚以為不然:秦之有韓,若人之有腹心之病也。虛處則驚,若居濕地,著而不去,以極走,則發矣。夫韓雖臣於秦,未嘗不為秦病,今若有卒報之事,韓不可信也。秦與趙為難,荊蘇使齊,未知何如。以臣觀之,則齊、趙之交未必以荊蘇絕也;若不絕,是悉秦而應二萬乘也。夫韓不服秦之義而服於強也,今專於齊,趙,則韓必為腹心之病而發矣。韓與荊有謀,諸侯應之,則秦必復見崤塞之患。” 嬴政將將看完,內侍又報李斯求見。原來,李斯上完書,仍不放心,又急往咸陽宮,欲向嬴政當面剖陳。統一六國,先從滅韓開始,這是李斯歷來的政治主張,也是他一直堅持的戰略思想。他必須說服嬴政,和自己保持同一立場。

嬴政召見李斯,李斯開口便問,“大王可知,此書誰人所寫?” 嬴政聳聳肩,道,“想來不外乎韓之大臣。” 李斯道,“此乃韓非之書也。” 嬴政道,“韓非?” 李斯道,“韓非,韓之諸公子也,甚有才名,動於諸侯,韓王妒之,不能用。韓非雖口吃不能言,下筆卻常汪洋恣肆,人莫能抗。今臣視韓非之書,文其淫說靡辯,才甚,臣恐陛下淫韓非之辯而聽其盜心,因不詳察事情。故而不得不面陳於大王之前。非之上書,未必不以其能存韓也為重於韓也。辯說屬辭,飾非詐謀,以釣利於秦,而以韓利窺大王。夫秦、韓之交親,則非重矣,此自便之計也。” 嬴政笑道,“韓非之名,寡人似也曾聽聞。廷尉極夸其人之才,今觀其所上書,也不過爾爾,一縱橫術士而已。”

李斯正色道,“臣與韓非,曾於荀子門下同學三年,知之頗深。為人臣者,有天子之臣,有諸侯之臣。諸侯之臣,重在縱橫遊說,遠交近攻,此固非韓非之長也。天子之臣,運四海於掌上,禦九州於帷幄,此乃韓非之所長也。” 嬴政道,“那韓非可有著述?” 李斯答道,“當年韓非,述而不作。今臣與韓非十餘年不見,想來其應有著書。只是,韓非身為韓國宗室,著書非求天下知音,而是專呈韓王一人,世人輕易不能得見。” 嬴政哦了一聲。很明顯,他對韓非可不像李斯這般熱衷。嬴政道,“且置韓非不論,廷尉以韓為秦之腹心之病,寡人也深有同感。然而,亡韓之國,趙齊豈會坐視不顧。願聞廷尉擒韓之計。” 李斯心道,嬴政到底還是想先滅趙國的呀,那個他最仇恨最擔憂的國家。說不得,只好自己辛苦,跑一趟韓國了。於是道,“今以臣愚議:秦發兵而未名所伐,則韓之用事者以事秦為計矣。臣斯請往見韓王,使來入見;大王見,因內其身而勿遣,稍召其社稷之臣,以與韓人為市,則韓可深割也。因令蒙武發東郡之卒,閱兵於境上而未名所之,則齊人懼而從荊甦之計,是我兵未出而勁韓以威擒,強齊以義從矣。聞於諸侯也,趙氏破膽,荊人狐疑,必有忠計。荊人不動,魏不足患也,則諸侯可蠶食而盡,趙氏可得與敵矣。願陛下幸察愚臣之計。”

嬴政大喜,當即命李斯收拾行裝,即日啟程使韓。李斯告辭,臨去,嬴政喚住他。李斯回首,嬴政道,“寡人雖不識韓非,然依寡人之見,廷尉之才,當遠在韓非之上。” 這一句話,讓李斯一連數天都溫暖得發抖。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