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慈禧全傳·母子君臣

第26章 第二十六節

慈禧全傳·母子君臣 高阳 2537 2018-03-13
如今雷廷昌又蒙慈禧太后召見了,是由內務府大臣福錕帶領,磕頭報名以後,慈禧太后問道:“你父親呢?我記得你父親叫雷思起。” “是!”雷廷昌答道:“奴才父親在光緒二年去世了。” “你今年多大?” “奴才今年四十一。” “你弟兄幾個?” “奴才弟兄三個。只有奴才在樣式房當差。” “你現在是多大的官兒?” “奴才本來是候選大理寺承。光緒三年惠陵金券合龍,隆恩殿上樑,奴才蒙恩賞加員外郎職銜。” “普陀峪的工程,也有你的份嗎?” 普陀峪就是慈禧太后將來的陵寢所在地,經營多年,耗資巨萬,雷家在這一陵工上就發了一筆大財,所以聽慈禧太后提到此事,趕緊碰頭答道:“老佛爺的萬年吉地,奴才敢不盡心?”

“是啊!你家世受國恩,如果再不盡心,可就沒有天良了。” 慈禧太后問道:“清漪園從前也是你家承辦的吧!” “是!”雷廷昌說,“清漪園在乾隆十五年改建為大報恩延壽寺,是奴才的太爺爺手裡的事。” “清漪園這個地方怎麼樣啊?” 問到這話,雷廷昌不敢怠慢。他是早由立山那裡接受了指示的,要盡力說得那地方是如何如何地好,只要講得動聽,儘管不厭其詳。不過話雖如此,雷廷昌卻怕慈禧太后不耐煩細聽,講到一半,嫌嚕囌不讓他再往下說。那一來,只怕就此失寵,以後再無“面聖”的機會了。 因此,他磕個頭說:“回老佛爺的話,清漪園的好處極多,來歷很長,怕老佛爺一時聽不完,是不是讓奴才寫個節略,等老佛爺閒下來有興致的時候,慢慢兒細看?”

“不要緊。”慈禧太后為“好處極多”這四個字所打動,興味盎然地說,“你慢慢兒說好了。” “是!”雷廷昌答應一聲,由萬壽山談起。 萬壽山在元朝叫做甕山,南面的一片湖叫做金湖。地當玉泉山之東,圓明園之西。明朝在此地建有圓靜寺和好山園,康熙四十一年,就此一寺一園改建作行宮,就是甕山行宮。 乾隆十六年,高宗生母孝聖憲皇后六旬萬壽,高宗特就圓靜寺改建為大報恩延壽寺,祝禧頌聖。甕山改名為萬壽山,金湖疏浚拓寬,賜名昆明湖。臨湖建園,題名“清漪”。 建大報恩延壽寺,是在乾隆十五年開的工,建清漪園及疏浚昆明湖,是乾隆十六年的事。這年正月,高宗奉皇太后第一次南巡,三月初一駕臨杭州,初睹“西子”,驚為天下美景第一,湖山勝跡,題詠將遍,流連半月之久,方始移駕蘇州。四月間回鑾抵京,降旨修清漪園,導西山、玉泉山之水,廣為疏浚昆明湖,形狀即為西湖的具體而微,而清漪園的經營,有許多地方取法於西湖的名勝。西湖的蘇堤與湖心亭,都出現在昆明湖中,最明顯的是,萬壽山前山正中所建的九層大塔,也就是報恩寺塔,與西湖雷峰塔的形狀,極其相像。

萬壽山分為前山與後山兩部分,後山有一條小河,沿河築一條街道,全仿蘇州,頗具江南水鄉的風味。這些景緻,都成陳跡,雷廷昌並未見過,但他的口才來得,描繪得十分生動,真讓慈禧太后聽得忘倦了。 最後才談到清漪園遺址的好處,一句話:有山有水。這句話聽來平淡無奇,需要拿別處來比較,才見得“有山有水”四個字不容易做到。西苑雖有白塔山,其實不過一處丘陵;圓明園方圓二十里,有名的美景,就有四十處,但水多山少,格局散漫,不如清漪園背山面湖來得緊湊。 提到圓明園的散漫,慈禧太后頗有感慨,也深悔失計。當年重修圓明園,工費也用了一兩百萬,加上拆除的舊木料折價,總計要用到三百萬左右,結果半途而廢,仍是荒涼一片。 就因為圓明園太大了,幾百萬銀子花下去,看都看不見。如果用這三百萬銀子,另修一處園子,必定粲然可觀。

就這一念之間,慈禧太后決定了,決定接納內務府的獻議,重修清漪園。 當然,這話不能諭知雷廷昌,回宮以後,要找李蓮英來商議。 “聽雷廷昌說得倒真中聽。有幾百萬銀子,花在清漪園上頭,一定有個看頭兒。” “原是這麼著!”李蓮英對慈禧太后說話,完全是老管家對老主母的口吻,沒有繁瑣的稱謂與虛文,是那種尊敬中含著親切的味道,“而且修清漪園,也比修圓明園來得名正言順。” “怎麼呢?” “當年乾隆爺替老太后上壽,修了大報恩延壽寺,蓋了清漪園,如今萬歲爺不也該大報恩嗎?” 一句話提醒了慈禧太后,意向越發堅定。倘或有言官不知趣,象當年諫阻圓明園工程那樣,就由皇帝下一道上諭,引用高宗為孝聖憲皇后建寺修園祝禧的祖宗成法,狠狠地訓斥一番,看誰還敢多嘴?

“你就說給福錕吧!讓他跟立山核計,怎麼樣先叫雷廷昌畫個圖來看看。” “奴才馬上去傳旨。”李蓮英問道:“那裡有山有水,怎麼個把萬壽山、昆明湖用得上?先得請旨,好讓他們照老佛爺的意思去辦。” 這是李蓮英故意這樣說的,其實已有草圖。慈禧太后不知就裡,想了一會說:“辦事的地方總要有的。” 那是一定的。皇太后在園頤養,皇帝不得不隨侍,召見臣工,裁量大計,不但要有正殿,還得要有臣下的直廬,草圖上連這座召見臣工的正殿的名字都已擬好了,叫做“紅壽殿”。不過,這時候的李蓮英卻只能答應一聲:“是!” “再要有燒香的佛閣。” “是!”李蓮英說,“那得離寢宮近的地方。” “可也得在山上。”

“寢宮可不能蓋在山上,上下不便。” “寢宮就蓋在山坡上,臨著湖。” “老佛爺的算計好。” 不是慈禧太后的算計好,是立山的算計好,一佛閣一寢宮的位置早就相度好了,正就如慈禧太后所指示的,建在仁壽殿之後,背山面湖的地方。 “我想到的就這兩處。”慈禧太后說,“咱們在這兒瞎琢磨沒有用,人家幾輩子在樣式房掌案,自然知道怎麼取景,怎麼樣才新奇有趣?管保畫來的圖,比咱們想得要好。” “是!”李蓮英說,“奴才馬上去說給福中堂,讓他傳旨,總在十天八天之內,把草圖畫得來。” “十天八天怕來不及。給他們半個月的限吧!” “那就更好了。”李蓮英問說:“跟老佛爺請旨,這件事,要不要說給七爺?”

慈禧太后想了一下,斷然決然地說:“先不必跟他說。等我看了草圖,讓他們估一估,得要多少銀子?有了準數,我自己來跟他說。” “是!”李蓮英答應著,心裡在想,“新奇有趣”四個字,可千萬不能忘掉。 李蓮英當然了解慈禧太后的意思,甚至早就預料到必是如此處置。擴修三海的工程,馬上就要大舉進行,此時來談重修清漪園,正好給醇王一個諫阻的藉口,自非所宜。 但是,要瞞著醇王就有許多辦不通的地方,因為他如今是“太上軍機”,縱非大小事務一把抓,卻是無事不可過問。李蓮英心裡在想,這個差使很難辦,要能風平浪靜地過關,著實得要費一番心思,目前決不能張揚,甚至連福錕都還不到可以商量的時候。 這時候,能商量的只有一個人:立山。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