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朱元璋

第92章 第三節厚待功臣的背後考慮

朱元璋為人處世,從來不會讓感情壓倒理智。他如此厚待功臣,除了感情因素外,還包含著如下幾層考慮: 第一層,開國之初的朱元璋信心滿滿、雄心勃勃,一門心思要超越漢祖唐宗,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因此他一舉一動都想成為後世楷模和佳話。他要用自己的慷慨,塑造起自己深情重義、有始有終的美好形象。 第二層,雖然天下初安,但這些功臣仍然是自己的左右手。開國之初,各地起義叛亂不斷,他治國安邦,仍然要倚重這些戰友。 第三層,有功厚賞,有過重罰,是他的一貫原則。只有建立起有效的激勵機制,才能激勵大明臣民們為了皇帝舍生忘死。 這層意思,在朱元璋發布的聖旨中說得很清楚。他說自己制定鐵券制度,“欲使功臣之後世世相踵,非徒子孫,乃關苗裔,報德明功,勤勤懇懇,如此之至,欲以勸戒後人,用命之臣,死而無悔也”。也就是說,在君與臣,功與報之間,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以保大明王朝千秋萬代。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朱元璋發現,自己最初的設想有些天真了。 開國皇帝與功臣,是歷史上最難處的關係之一。功臣們下場悲慘,並不完全是皇帝們的薄情寡義,也確實是勢有必然。 歷代以來,明初這批功臣可能是平均素質最低的。他們全部是起自草根,胸無點墨,沒什麼文化,也談不上什麼修養。除了一身武勇外,一無所有。成了開國元勳之後,他們的小農意識和流氓本性依舊,個個志得意滿,貪婪鄙野,眼光短淺,不可一世。在戰爭中,他們是大元帝國的破壞者。在戰後,他們又成為新王朝法律、紀律和秩序的破壞者。他們仗著手中的特權,貪婪地撈取每一個銅板,到處侵占土地,私納奴婢,侵奪民財,欺壓良善,驅役士卒,貪得無厭,無所顧忌。開國之後不久,勳臣們違法亂紀之事,一樁樁,一件件,就開始不停地反映到朱元璋的面前:

趙庸隨李文忠出征應昌,私佔奴婢,廢壞國法;薛顯妄殺胥吏,殺獸醫,殺火者(廚房中燒火的人),殺馬軍,為了搶奪天長衛千戶吳富繳獲的牲口,還動手殺了吳富。郭英“擅殺男女五人”,隨便殺戮平民。淮安侯華雲龍在北平住進了故元丞相脫脫的宅第,大模大樣地使用起元朝皇帝才能用的東西,“凡元宮龍榻風褶及金玉寶器非人臣可僭用者,皆用之弗疑”,後來又嫌脫脫宅第不好,無償徵用士兵和百姓給他翻蓋,“奢麗而過制特甚”,完全超過了朱元璋規定的等級規定……不光功臣們自己犯法,他們的親友也一個個不把國法當回事。許多功臣的親戚、家人甚至佃僕、火者,也都倚勢冒法,橫暴鄉里,欺壓百姓,“諸勳臣亦不禁戢”,成了地方霸王。比如信國公湯和的姑父席某就仗勢蔑視法紀,“隱瞞常州田土,不納稅糧”。胡惟庸的家人“為奸利事,道關,榜辱關吏”。

朱元璋發現,他的免死金牌成了功臣們如此氣焰飛揚的助推器,他們“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責”。只要不造反,誰拿他們也沒辦法。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