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朱元璋

第73章 第四節構建“朱氏天命論”

批判孟子和歌頌元人,這兩件事貫穿著一個意圖:建立“朱氏天命論”。朱元璋登上皇位之時,內心有點沒底。因為中國人向來重視門第,講求出身。自古以來,豈有乞丐而為天子?所以許多人雖然畏服於他的刀劍,對於他這個人卻相當瞧不起。被一個前要飯花子統治,天下精英們內心難免感覺有點不是滋味。 所以,他一開始想找個名人聯個宗兒,謊稱自己是朱熹的後代。 可是再一想,這個謊也太經不起推敲了,不但不給能自己增光,反而會暴露自己的心虛,因此打消了這個念頭。 為這個問題苦惱許久之後,朱元璋突然腦筋急轉彎兒:自己的出身利用好了,可以化腐朽為神奇,把壞事變好事。按照世俗之人的想法,無論誰當皇帝,也輪不到他這個要飯花子。然而事實是,天下那麼多富貴人讀書人誰也沒當上皇帝,偏偏他一個乞丐當上了,這不正說明他有“天命”嗎?

所以朱元璋一反歷代統治者攀龍附鳳之習,乾脆坦然承認自己出身是“淮右小民”,而且還到處宣揚這一點。口頭上、文字上、一開口、一動筆,總要插進“朕本淮右布衣”,或者“江左布衣”,以及“匹夫”、“起自田畝”、“出身寒微”一類的話。這就是為了強調自己命運的奇特和天命的眷顧。 在朱明政府的中央文件中,天命論到處皆是。他說“人君開創基業,皆奉天命”,自己之所以能由布衣而登帝位,是因為父祖“世承忠厚,積善餘慶,以及於朕”。他對孔子後代孔克堅說:“朕率中土之士奉天逐胡,以安中夏,以復先王之舊。雖起自布衣,實承古先帝王之統。且古人起布衣而稱帝者,漢之高祖也,天命所在,人孰違之。”他又說,“朕本布衣,因元綱不振,群雄蜂起,所在騷動,遂全生於行伍間,豈知有今日者邪。”

為了證明這一點,朱元璋還寫了許多文章,比如《周顛仙人傳》、《紀夢》,來宣揚自己身上的種種神異之處,進行自我神話。說周顛仙人早就看出他要當皇帝,說自己即位前一年,就夢見穿紫衣的道士授給他絳旗、冠履、寶劍諸物,證明自己是上天簡授,確定無疑。 那麼,為什麼上天不挑別人,偏偏挑了他呢?朱元璋說,這就是天命的神奇之處,老天爺的心思很難猜,它總是習慣於出人意料。比如,當初誰能想到,一個小小的馬上民族蒙古,能君臨天下,統治漢人長達百年呢? 他在《諭齊魯河洛燕薊秦晉民人檄》中說: 自古帝王臨禦天下,中國居內以製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未聞以夷狄居中國治天下者也。自宋祚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國,四海內外罔不臣服。此豈人力,實乃天授。

朱元璋說,蒙古族人少,文化落後,按理說不應該統治廣大中國地區。但是他們居然就入主中原了。這恰恰說明,他們有“天命”,否則怎麼解釋? 基於這一邏輯,朱元璋必須視元朝為正統。因為這是上天的意志。所以他承認元朝直接受命於天,接續了三皇五帝的正統,“正名定統,肇自三皇,繼以五帝,曰三皇曰兩漢曰唐宋曰元,受命代興,或禪或繼,功相比,德相侔”。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