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朱元璋

第50章 第三節玄武湖的秘密

今天的玄武湖,是南京最吸引人的名勝之一,常年熱鬧非凡。 遊人們可能很難想到,在三百多年前,這裡卻是一片禁區,警衛森嚴,人跡罕至。 森嚴到什麼程度呢? 如果你在大明王朝時代來到玄武湖,會看到一列列全副武裝的軍隊,神情嚴肅地來回巡察。史載其時的製度是軍官“帶同弓兵、軍士、地方火甲人等晝夜往來,沿湖巡察”(《後湖志》),以防止任何人試圖接近湖區。你試圖眺望一下湖水,就有可能被逮捕。 沿湖周圍的土地,不許農民耕種。原有的農田,一律任其荒蕪。湖邊不但不許打漁,也不許採樵放牧,有人試圖闖進湖區,就會遭到嚴厲懲處。 “湖曰禁湖,地曰禁地,例必曰禁例,而船必曰禁船,以至樵採漁牧之有罰,巡視守護之有人,而擅越湖者必以重治”(《後湖志》)。

不僅老百姓不能接近,就是官員甚至天子近臣也不能擅自來到這裡。 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十一月,奉皇帝欽命到兩廣公幹的太監郭鏞路過南京。此人是皇帝的寵信,在宮中地位頗高。聽說玄武湖風景甚佳,遂帶領隨從二十餘人,駕船到此一遊。不料當朝監察御史孫紋當即以“故違禁例”、“擅遊禁地”之名,迅即將此事報告給皇上,說“太監郭墉……雖祖宗嚴禁之地偃然不顧,前去遊憩……壞國家之成法,起都人之驚猜,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不可一世的郭鏞因此丟掉了兩廣公幹的美差,灰溜溜回到了北京。 一片普通的湖泊,為什麼如此戒備森嚴呢? 原來,玄武湖中的島嶼上,建有“黃冊庫”,存放著大明王朝的戶口本。對戶口黃冊何以如此緊張?因為戶口制度是大明王朝一切制度的基礎,是約束大明百姓的緊箍咒。

具體地說,戶口制度維繫著明代的職業世襲制,防止百姓自由遷徙,保證國家稅收。離開了這些戶口本兒,大明王朝就沒法運轉。 職業世襲制雖然自然方便了社會的管理,卻在社會成員之間製造了巨大的不平等。比如軍戶,就承擔著比一般家庭沉重得多的任務。 首先,每一個軍戶家庭必須出至少一個男人到所屬軍隊衛、所當兵,叫“正軍”。今天參軍入伍,路費、軍裝、士兵生活都由國家負擔,而明代此類費用卻都是由“軍戶”自己承擔。 “正軍”一旦接到國家發來的入伍命令,他的家庭就要為他出“購置軍裝之費”、“買娶軍妻之費”、“解送道路之費”、“軍丁口糧之費”,所以“正軍”上路,往往會使許多軍戶家庭一下子花掉所有家底。 另外,還要另出一個男人隨“正軍”一起來到軍隊,他的任務是在軍隊屯田種地,打出糧食換錢,供給“正軍”吃穿花用。雖然說名義上國家規定,“軍戶”家庭享受一定特殊政策,可以減免些賦役,但其實減得少之又少。

因此明代“人恥為軍”,正如“充軍”這個詞所揭示的,明代人一旦去參軍,就如同當了犯人,“有如棄市”(《大學衍義補》)。軍戶之子,連娶老婆都困難,許多人四十歲了還結不了婚,大家都怕一旦嫁入“軍戶”,自己也就成了囚徒:“武陵多戍籍,民家慮與為婚姻,徭賦將累己,男女年至四十尚不婚。”(《明史》卷一五八,《黃宗載傳》)因此人們千方百計想擺脫軍籍身份。在大明王朝建立不久,就出現了大量軍人逃亡潮。據《明史》兵志記載,到洪武三年,全國有記載的逃亡軍人,就達四萬七千九百餘人。這是統治者絕對無法接受的,因為這樣就無法維持國防力量。 而黃冊制度或者說戶口制度,可以有效防止人們改變戶籍。朱元璋建立黃冊制度,要求全國每家每戶,每十年一次,將自己的戶口黃冊報送到京師保存。全國山陬海隅每村每鄉每個人的個人信息,都被國家機器所清楚掌握。這樣官府如果懷疑你是“逃軍”,就會要求你出示自己的戶口黃冊,和南京黃冊庫中的黃冊進行對比。這一對比,就能發現你祖上是什麼職業,讓你逃無可逃。這就是所謂“惟據舊籍以查駁,庶欺隱者、改竄者始不能逃”(《後湖志》)。

所以後來在弘治五年,南京戶科給事中楊廉根據朱元璋的立法精神,這樣說明黃冊制度的重要性: 惟祖宗舊例,藏民冊後湖,法禁嚴重,不許諸人窺伺,其深謀遠慮固非一端。至於今日各處遠年之冊無多,而軍民各籍大勢不敢紊亂者,誠懼冊籍之獨存於後湖也。 也就是說,正是因為有黃冊底本存放在南京,各地老百姓才沒法買通官員,改換戶口。用明清史學家韋慶遠的說法,黃冊就是全國百姓的“緊箍咒”、“捆仙索”,是足以致每家每戶於死命的最後王牌。 實行黃冊制度的第二個目的,是防止百姓隨便遷徙。朱元璋想把全國人民都變成植物,不但不許隨便改變職業,也一輩子不許隨便遷移。 “如今士農工商都要各守本業,醫生和算卦的只能在本鄉活動,不得遠遊。”

把人植物化只是朱元璋一個人美好的夢想。人畢竟是擁有雙腿的動物,走親訪友,外出經商的權利實在無法剝奪。如果大明天下的百姓迫不得已想到外地辦事怎麼辦?朱元璋想出了一個好辦法:開“介紹信”。如果需要出門,請你到官府登記,經過嚴格的審批手續後給你開“介紹信”,或者叫“通行證”,用當時的話來講,叫作“路引”。朱元璋規定,全國人民,凡出門百里之外,就必須辦理通行證。到每村每鎮,吃飯投宿,都要檢查通行證。 朱元璋教導人民:“各地百姓,遇到生人,要仔細檢查他的通行證,看看他的穿著打扮,行動做派是不是和通行證上寫的職業相同。”如果不帶通行證出門,要受到嚴懲:“凡沒有通行證私自出門者,打八十棍。經過關口不走正門,過河不由法定渡口而過的,打九十棍,偷越國境的,處絞刑。”

如果某地發生災荒,人們跑到外地要飯謀生,即使成功偷越了關卡,也會在造黃冊時被發現,“所在有司,必須窮究所逃去處,移文勾取赴官,依律問罪”(《明會典》卷二十,黃冊)。 也就是說“地方有關部門必然窮究你逃到何處,行文到那裡,令當地官府捉拿你回原籍,依大明律問你的罪”。官府會要求你報出自己的戶口信息,和本地直至南京黃冊庫中的信息進行核對,這樣,你想謊報戶口,隨便到其他地方落戶的企圖就落空了,都要被押送回原籍,繼續入黃冊。人本來是土地的主人,但是朱元璋卻使土地成為農民的主人。全國農民都變成土地的附屬物。 黃冊制度的第三個作用是保證賦稅。黃冊與今天戶口制度不同的地方在於,它不光是用來記錄人口信息,還要記載這一家的產業,用以確定應該承擔多少賦役。因此,黃冊既有人稱為戶籍黃冊,又有人稱之為賦役黃冊。配合人口制度,朱元璋又建立起全國土地登記制度,每家每戶的土地有幾畝幾塊,每一塊的位置、大小、四至,都寫得清清楚楚,全國一家不漏。下面是一塊地的土地產權證登記內容:

土名:李樹園,地一分四厘。 地屬二十都四圖三甲,程九龍。 東至方良珊田,西至張丹民田,南至方良珊田聯,北至方良珊田。 歷代王朝後期都會出現一種社會情形,就是豪強地主貴族等勢力之家,招收人口,隱瞞土地,造成國家稅收大量流失。黃冊制度可以有效防止普通百姓寄名到大戶人家逃稅。同時,豪家大戶通過種種手段逃避稅賦,將負擔轉移到普通百姓身上,由此造成兩極分化越來越激烈,最終會吞沒這個王朝。黃冊制度也可以把這一現象壓制在最低範圍。因此嘉靖年間有官員說: 國家之急務,莫先於恤民。恤民之實,在平賦役而已。賦役之平,在慎攢造(黃冊)而已矣。故冊籍之造弗慎,賦役之派弗均,姦豪得計,民弱受害,國計之虧縮,民生之凋疲,恆必由之。 (萬文彩《為申嚴賦役黃冊事例以杜姦弊題本》,《後湖志》卷十)這些話確實說出了朱元璋的心聲。可以說,沒有黃冊制度,朱元璋大移民、大土改、平均土地及財產的成果就無法保持。

如此重要的資料存放在何處,朱元璋當然也花了不少心思。之所以最後定於玄武湖,是因為它水面闊大,湖內有數個島嶼。對於玄武湖優越的天然條件,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南京通政使司右通政楊廉曾這樣分析: 太祖高皇帝建都金陵,藏天下黃冊於後湖,至太宗文皇帝定都北平,諸司庶各類多隨藏以北,獨後湖之藏不動如故。祖宗深謀遠慮,灼見於此,故都可遷而藏冊之所不可改。 不然,輦觳之下,如順天畿輔之近,如真(定)保定之類,何為而不之京師,而之南京?蓋後湖之廣周遭四十里,中突數洲,斷岸千尺,由是而庫於其上,由是而冊於其間,誠天造而地設也。其為圖籍萬年之計,殆無逾於此矣。 (楊廉《後湖志》序)很明顯,朱元璋認為後湖這樣環水隔岸的條件,是用來建設檔案館最理想的環境。建庫於湖中心,一方面,可以防火,另一方面,又可以保證安全。這一看法得到了朝廷上下的認同,事實上,後來朱棣北遷以後,明王朝的中央國家機關北遷,然而卻單獨把黃冊庫留在南京,這更加突出了玄武湖地理條件之優越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