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朱元璋

第10章 第八節朱元璋的精神基礎

從降生在這個世界上起到十七歲以前,朱元璋一步也沒有離開過農村。 世界在他眼裡,就是從南崗到北坡之間熟悉的一草一木。他所接觸過的人,不過是村子裡那百十口老老少少。 朱元璋符合苦大仇深的貧下中農的一切條件。從懂事開始,他就開始了勞動生涯,跟在娘的屁股後面拔草,和小伙伴們上山打柴。十多歲開始,就去給地主放牛。窮人的孩子好養活,雖然吃的是世界上最惡劣的飯食,也沒有耽誤他長成一副魁梧的身材,只不過容貌醜了點:腦袋很長,下巴寬大,整個一張驢臉。 《明史》含蓄地稱他“姿貌雄傑,奇骨貫頂”。 雖然出生於世代赤貧之家,朱元璋卻從小智商奇高,腦筋夠用。又因為身強力壯,打架在行,他成了村子裡的孩子王。他無師自通,知道怎麼擺弄各類性格不同的孩子:那幾個身強力壯有本事的,他加以籠絡,為我所用。

其他那些跟屁蟲,他該打就打,該罵就罵。全村的小孩子都歸於他統一領導之下,老老實實聽他指揮調遣。 這個未來的皇帝最愛玩的遊戲是“做皇帝”。 “你看,雖然光著腳,一身藍布短衣褲全是窟窿補丁,破爛不搭,他卻會把棕樹葉子撕成絲絲,扎在嘴上作鬍鬚,找一塊車輻板頂在頭上算是平天冠,土堆上一坐,讓孩子一行行,一排排,畢恭畢敬,整整齊齊三跪九叩頭,同聲喊萬歲。”(吳晗《朱元璋傳》)誰叩頭叩得不響,當時走下去,一腳撂倒,然後再叫邊上的孩子繼續打,直到打得他肯把頭叩得嘣嘣響,腦門上長出大包為止。 唯一的文化活動就是聽四鄰八鄉遊串的說書先生來講書了。什麼《隋唐》、《三國》、《楊家將》、《大宋宣和遺事》。在這些評書裡,他知道了“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知道了朝廷之上有“忠臣”、“奸臣”,知道了“宋太祖一條哨棒,打下四百八十座軍州”。對於到今天為止的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這些評書演義,也就是傳統文化中的粗糙的底層文化產品,而不是那些高雅的四書五經唐詩宋詞,才是他們真正的精神基石,奠定了他們一生的思維模式。

朱元璋的童年實在是太平凡了。一般人出名之後,老鄉們總會給他附會出一些如何幼年穎異、天生不凡的傳說。可憐朱元璋的老鄉們製造起這類本不需要太多原料的傳說,都覺得有些困難。製造來製造去,不過編出了這樣一個笨拙的故事。說是朱元璋和夥伴們一起在山上放牛,肚子餓了。有人說要是有碗白米飯吃就好了,那一個說吃肉才香,越說大家肚中越火燒火燎。 朱元璋指著眼前的牛說,這不就是肉嗎?想吃咱們宰一條嚐嚐。有人說,那回去不得被打爛屁股啊?朱元璋說,管他呢,先快活一頓再說。說著抄起一把砍柴斧,就把一條小牛犢給宰了。有人帶頭,大家也就不怕了,有人幫忙剝皮,有人去撿樹枝,生起火來,大家痛痛快快吃了頓烤牛肉。不一會兒,地上只剩下一條牛尾巴。吃完牛肉,大家才害怕起來,誰也不知道回去怎麼交代。朱元璋腦筋一轉,把牛尾巴插在山石縫裡,和大家約好,就說小牛鑽進山洞裡了,怎麼拉也拉不出來。大家齊聲說好,一哄而散。

這麼弱智的傳說當然不可能是真事。這個本來為神化朱元璋而製造出來的拙劣故事,唯一透露出的真實信息,卻仍然是貧困和飢餓。 在對一個人精神世界發展至關重要的青少年時期,朱元璋所能接觸到的外界資源太少了。史稱朱元璋自小資質俊秀,《明太祖實錄》載,“太后嘗謂仁祖曰:'人言吾家當生好人。今諸子皆落落,不治產業。指上曰:豈在此乎?'”原來,陳二娘曾找人算了一卦,卦上說他們家會出一個“好人”,二娘對五四說:“誰呢?這幾個孩子都是一副沒出息樣,我看也許就應在重八身上。”從朱元璋後來的表現看,陳二娘的話算是有先見之明。 然而如果不是元末農民大起義把他顛簸出原來的生活軌道,開始了錯誤的人生,朱元璋再聰明也不過是一個鄉下的窮孩子,注定與土坷垃打一輩子交道。

在鄉村社會裡,不僅僅有淳樸的人情和田園風光,也有愚昧、野蠻和對權力的盲目順從。就在社會最底層的摸爬滾打中,底層文化精神全方位地滲透進朱元璋的身心。而隨著命運神奇的改變,登上皇位的朱元璋不可避免地把他性格中的貧困文化因子更為廣泛深刻地傳播到整個國家和民族精神裡面。終其一生,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的一舉一動都受著農民思維方式的牢牢制約,我們在他的治國大政方針裡,可以清晰地分辨出淮河南岸那個小村莊的貧困文化的精神印記。 在鳳陽鄉下這些農民們的眼睛裡,天圓地方,日昇月落,小小的村野四周,景色永遠不變。老一輩的生活經驗對農民們有著持久的報答力,老年人因此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威。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