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2·終結篇

第105章 第一十五節末路

起兵之初,形勢對吳三桂頗為有利。吳三桂手下的官兵都是百戰之銳,能征慣戰。在吳三桂的指揮下,他們很快就拿下了貴陽、長沙、岳州、成都、常德、衡州,一路克捷。所到之處,清軍望風披靡。 吳三桂又一次飲到了長江之水。他親臨常德指揮,陳重兵於長江南岸,擺出一副洶洶之勢。這時,吳軍士氣高漲,將領中有人主張立明朝後裔以收攬人心,有人主張疾行渡江全師北上,有人主張沿江東下,控扼江淮以絕南北糧道。可是吳三桂拒不表態。時間一天天過去,開始時勢如破竹的吳軍仍在長江南岸按兵不動。 吳三桂自有他的打算。他想通過這個舉動,向朝廷表明他並不是想真的反叛,他只是要保住自己應得的那份利益。他認為大軍的一路摧枯拉朽,足以嚇倒未經世事的小皇帝。他派人給朝廷送去奏章,請求停戰。同時,又轉托西藏的達賴喇嘛為他向朝廷“說情”,示以“裂土罷兵”之意。

他覺得自己的要求合情合理,康熙皇帝沒有理由不妥協。 這個舉動暴露了吳三桂的目光短淺。這正是他這個精明的投機者和真正的歷史偉人之間的差別,也是注定他不能成大器的證明。他這樣的人,在歷史脈絡的縫隙間可以游刃有餘,卻缺乏引導歷史創造歷史的眼光和識度。武力有時可以決定一切,卻不是無懈可擊的論據。當他的努力和更多人的利益針鋒相對時,他的英勇、精明、識略都成了礁石上蒼白的泡沫。 康熙皇帝比吳三桂想像的堅強許多。他身上有著吳三桂所最缺乏的東西:原則性。他並不認同吳三桂的邏輯。就在吳三桂按兵不動的同時,他正在緊張地調動軍隊,動員種種力量。當他初步站穩腳跟,調整好整個帝國應對危機的姿態後,他對吳三桂做出了回答:將吳三桂留質在京的長子吳應熊、長孫吳世霖處死,其餘在京子孫免死,入宮為奴。

史書記載,當吳三桂聽到這個消息時,正在吃飯,“聞報,驚曰:'上少年乃能是耶!事決矣!'推食而起”。 至此,吳三桂的夢想才徹底破滅。他漸漸明白了自己的處境,一種不祥的預感籠罩了他的心頭,自己的一生有可能以徹徹底底的悲劇收場。 在歷史大情節中摸爬滾打了一生的吳三桂,在晚年發覺自己一生奮鬥的荒唐可笑。天下之大,竟然沒有一條留給他的路。自以為聰明一世,英雄一世,誰料竟是一直走在絕境的邊緣。家庭觀念極重的他在自己的愛子幼孫身上傾注了許多情感,垂暮之年的這一新的打擊,使他有些承受不了,“在人前不肯顯出,暗地裡哭,雲吃這一夥(指攛掇自己起兵的幕僚)虧了”。 退路已斷,吳軍只好再次發動攻勢。可是此時時機已失,清軍已作好了充分準備。形勢的力量畢竟大於人,吳三桂的大軍開始步履艱難了。在清兵以舉國之力奮力反撲之後,驍勇善戰的吳軍終於開始不斷品嚐失敗。戰局急轉直下,吳三桂一生中的最後一次賭博很快就失去了任何成功的希望。

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起兵五年之後,六十七歲的吳三桂在絕境中痛苦死去。 三年之後,叛軍餘部被肅清。吳三桂的子孫後代被徹底殺光,包括襁褓中的嬰兒。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