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2·終結篇

第103章 第一十三節虔誠的佛教徒

吳三桂不想再叛變了。他在雲南的日子過得挺不錯,他真的別無所求了。他喜歡雲南這地方。這里四季如春,天藍得一塵不染,和內地簡直是兩個世界。 這裡離遼東很遙遠,離北京也很遙遠,遠到似乎他可以將它們忘卻。這兩處埋藏了他那麼多複雜記憶的地方,他真希望能夠不再想起。 “仕宦當做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吳三桂現在所得到的,已經超過了他最奢侈的想望。現在,他是天下最富有、最有權力的人之一,雲南的幾千里土地上所有金帛子女都為他所有,在這裡,他可以為所欲為。人生一世,他還能有何求呢? 在昆明,他次第建起了三座宮殿。天下所有的珍玩寶器和人類所能想出的所有享樂花樣,幾乎他都可以擁有和嘗試。昔日的風流將軍,此時更加風流狂放。

三桂在滇中奢侈無度,后宮之選,不下千人。三桂公餘,召幕中名士宴會,酒酣,三桂吹笛,宮人以次唱和。旋呼賞齎,則珠寶金帛堆陳於前,宮人憧憧攘取,三桂顧之以為笑樂。三桂不善書,然每喜臨池。 府苑中花木清幽,有所謂列翠軒者,廳事五間。春秋佳日,三桂輒攜筆坐於軒內,作擘窠大字,侍姬諸人環視於側,鬢影釵光,與蒼翠之色互相輝映。廁身其中,殆無異蓬壺閬苑矣……玩過奢侈玩高雅,吳三桂已經五十二歲了,卻愈加裘馬清狂。昔日占據了他全部情感世界的陳圓圓現在已不能享專房之寵,青春年少不再,他要抓緊剩下已經不多的時間恣意享受,盡情追歡,彷彿只有這樣,才能對自己的巨大付出作出補償。 不過,吳三桂畢竟是吳三桂。雖然嬉遊無度日日笙歌,可是在世人的眼裡,他卻仍是位賢明仁義的王爺。雖然跺一跺腳雲南都要抖一抖,可是他卻是一副寬厚長者的形象。平時和衷禦下,和藹可親。與人計事,相對如家人父子。人有詰難,益喜與之交往。文武官員每以公事拜謁王府,府中必於規制之外,備飯款待。

上至督撫,下至守令甚至小吏,逢年過節都能得到王爺的豐厚饋遺。巡撫袁懋功內召返京,吳三桂以十萬金相贈;繼任巡撫李天浴患病,他竟不居王爺的身份,親至府中視疾,以示眷勵之意。 凡是舊日上司或者朋友有求於他,不管多難,他必定盡心幫助。在遼東時,他曾隸屬於毛文龍部,入清之後,未相往來。然而,當毛氏的老僕從幾千里外的江浙趕到昆明,向他告訴失勢的毛家被將軍李強強占之時,他親自出面,迫使李強退還了毛宅,還輸金謝罪。寧都(今江西省寧都縣)曾應遴曾於吳三桂有恩,其子遊滇,吳三桂以十四萬金相贈。 上上下下都知道王爺仁義誠厚,可是也都知道王爺曾經置父母性命於不顧,曾經追殺故主子孫以為功。當然這不關自己的事,吳三桂在朝在野,都混得明白,混得精神,所以到處收穫的都是畢恭畢敬和衷心服從。

可是,富可敵國位極人臣的吳三桂卻經常覺得有點什麼不對勁。他越是拼命作樂,越是覺得空虛無聊。 “淺把涓涓酒,深憑送此生。”每當此時,他總是一飲頹唐。他總是莫名其妙地心裡發虛,夜裡,經常在夢中驚醒,一夜無眠。 也許是一家三十多口屍橫遍地的場景總在他眼前浮動,也許是成千上萬的同胞的鮮血讓他難以淡忘,也許是列祖列宗的在天之靈讓他難於安枕。 還有,那從遙遠的北京射過來的,閃爍莫測的目光。雖然他殫精竭慮地效忠,可是那些滿洲人似乎總是和他若有若無地保持著距離,熱情的外表下總似乎隱藏著深深的寒意……這種閃爍的目光,像是一把沉重而鋒利的劍懸在頭頂一樣,讓他時刻不安。 畢竟,他是個叛臣啊! 平西王爺開始信佛了,像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他給雲南遍地的佛寺大量布施。他在府內設了多座禪堂,常常像個孤僧一樣長時間地打坐。他又在鳳鳴山上以前無古人的手筆用純銅鑄了一座佛寺,號稱“金殿”。

平西王爺不光信佛,凡是神仙,他都熱心討好。他重修了昆明的玉皇閣、老君殿、報國寺、西寺。在報國寺的眾佛之中,他又命人修了一尊奇怪的塑像,這尊塑像面容酷似吳三桂本人,“將巾,松花服色,錦邊,右手撫膝,左執卷,面左顧”。這個奇怪的佛像叫“西來尊者”。 可是,所有這些高大的殿宇,也不能遮蔽他那無家可歸的靈魂,不能阻擋一點災禍。吳三桂的宿命,正向他一步步走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