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2·終結篇

第51章 第四節歸誠則草木不動,抗拒即老幼不留

農民起義軍的作風和軍紀,是歷史閱讀者所無法迴避的問題。 和我們在課本上和電視裡所看到的不同,中國歷史上歷朝的農民起義軍,真正秋毫無犯的並不多見。大多數起義軍所過之處,難免玉石俱焚。 其實,農民軍自己並不諱言自己的暴力和殘酷。 “歸誠則草木不動,抗拒即老幼不留”即是張獻忠部一貫的宣傳口號。 即使是以軍紀嚴明著稱的李自成部,在向北京進發的途中,也同樣發布命令:義軍兵臨城下,不許抵抗。起義軍放第一聲炮,城中掌印官要出城迎降;放第二聲炮,城中紳士要出城投降;放第三聲炮,全城百姓要跪在街邊,迎接起義軍入城。如果略有抵抗,則破城之後,必大舉屠殺,“寸草不留”。在史書中,並不乏李自成屠城的記載。 就連在中,那些用理想的筆墨塑造出來的好漢們,也視“洗盪”村莊為常事。宋江攻下有“一二萬人家”的祝家莊後,立刻“與吳用商議道,要把這祝家莊村坊洗蕩了”。只因石秀說道,祝家莊里有一個老人,曾經給梁山好漢們指路,“不可屈壞了這等好人”。宋江這才大發善心,喚來老人,對他說:“不是你這個老人面上有恩,就把你這個村坊盡數洗蕩了,不留一家。因為你一家為善,以此饒了你這一境村坊人民。”

對農民起義軍的軍紀作風,其實不能苛求。這些好漢們拿起刀槍前,手裡握的是鋤頭。他們文化素質低下,聚集在起義的大旗下,絕大多數情況下並不是為了什麼“綱領”,而僅僅是因為飢餓。很難想像,僅僅因為握住了武器,他們就會從“愚昧狹隘”的中國農民瞬間化蛹為蝶成“革命戰士”。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