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其實我們一直活在春秋戰國2

第11章 再一次的弒君熱潮

重複我們前面說過的一個話題,當國君是一件很無趣的事情。當國君之所以無趣,是因為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被人盯梢,稍有不慎,近則被卿大夫訓斥,耳根不淨;遠則被載入史書,貽笑千年;輕則失政,重則亡國,總之是一點也不好玩。更要命的是,國君身邊從來不缺乏君位的覬覦者。雖然在任何一個年代,殺國君都是一項非常嚴重的罪行,並且被特別用一個“弒”字標註出來,但是縱觀春秋數百年,弒君的記錄卻比比皆是,後人甚至有“春秋之中,亡國五十二,弒君三十六”的統計數據,弒君似乎是春秋年間的一項時尚運動,如果哪個國家沒有發生過弒君事件,倒是讓人有點不習慣。可想而知,在這種環境下當國君,隨時都有被弒的危險,實在不是一件好玩的差使。

公元前613年哈雷彗星造訪地球,在《春秋》上留下了確鑿的記錄。對此,當時的星相學權威、周王室的內史叔服預測說:“不出七年,宋、齊、晉之君將先後死於內亂。”從後面發生的事情來看,叔服不是半仙,而是全仙。 第一個被叔服說中的是宋國的君主宋昭公。自公元前620年上台以來,宋昭公過得一直不怎麼平安。首先是即位當年,他想驅逐群公子,結果被“穆、襄之族”群起而攻之,造成公孫固、公孫鄭死亡,最後以“六卿和公室”而告終;其次是公元前619年,他的祖母宋襄公夫人發動華氏、樂氏、皇氏等幾家貴族作亂,殺死了宋昭公的主要支持者孔叔、公孫鍾離和公子卬;接著到公元前617年,楚穆王又陳兵宋國邊境,以武力脅迫宋昭公臣服於楚國,在宋國的孟諸舉行了大規模的狩獵活動,活動中宋昭公因為未遵從號令而被楚國人責罰,顏面無存;公元前613年,宋國蕭地守將高哀看不慣宋昭公的所作所為,叛逃到魯國。總之,宋昭公在位的時候,內憂外患不斷,他本人也喜歡瞎折騰,不是想驅逐群公子,就是對祖母無禮,導致國內政局動盪,故事頻發,國不泰民不安。在這種情況下,身邊的人難免有取而代之的想法。這個人就是宋昭公同父異母的弟弟公子鮑。

公子鮑是個什麼樣的人呢?他和我們前面說過的公子商人(也就是齊懿公)有得一比。應該說,在收買人心這方面,他比公子商人更高明。公子商人收買的對象主要是齊國的“國人”,而公子鮑的收買對象和收買手段更是全方位、多層次。 第一,他“禮於國人”。宋國鬧飢荒的時候,他竭盡全力,傾其所有,將糧食低價賣給首都的居民。年齡在七十歲以上的老者,他更是免費贈送糧食,而且不時奉上一些山珍海味,深得老頭子們喜愛。 第二,他“無日不數於六卿之門”。也就是說,他既注重群眾基礎,又注重走上層路線,天天跑到六卿的府上噓寒問暖,很會來事,是領導們的貼心人。 第三,他尊重人才,“國之材人無不事也”。只要是有本事的人,不論貴賤,他都願意結交。

第四,他善於利用親情資源,“自桓以下無不恤也”。自曾祖父宋桓公以下的公族人士,都得到了他的照顧。 第五,他得到祖母宋襄公夫人的支持。前面說過,宋襄公夫人是周襄王的姐姐,在宋國有很強大的政治影響力,振臂一呼,就可以發動公族作亂。但是,宋襄公夫人為什麼要支持公子鮑呢?答案也許讓人意想不到:因為他長得帥。有《左傳》的記載為證:“公子鮑美而艷。” 早在公元前711年的記載中,《左傳》的作者曾經將“美而艷”三個字賦予宋國當時的絕色美人、孔父嘉的妻子孔夫人。事隔一個世紀,公子鮑成為獲此殊榮的第二人。用“美而艷”來形容一個男人的美,後人不難推測,公子鮑絕非粗獷型的帥哥,而是更趨於女性化的俊男,長得大概和陳坤比較類似吧。孔夫人美而艷,是酥到骨頭里的美,可以令華父督色授魂與;公子鮑美而艷,同樣具有銷魂蝕骨的效果,使得身為祖母(當然不是親祖母)的宋襄公夫人也把持不住,主動向他投怀送抱,要與他私通。

史料記載,周襄王在位三十四年而崩,此時距周襄王的死又有八年,距宋襄公之死則有二十六年。宋襄公夫人是周襄王的姐姐,以此推算,此時年齡當在六十左右。古代女子十三四歲便婚配,十五六歲即生子,如果過了三十歲,便可稱作半老徐娘。宋襄公夫人以六十歲的高齡,仍然春心蕩漾,搔首弄姿,當屬罕見。還好,公子鮑雖然急於得到這位祖母的支持,但是總算保留了做人的底線,沒有硬著頭皮和她上床,而是非常委婉地拒絕了她的追求。 後人無從揣測公子鮑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宋襄公夫人雖然求愛被拒,卻仍然對公子鮑一往情深,或者說,越發希望得到公子鮑的愛了。她把對公子鮑的支持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不僅僅為他搖旗吶喊,更拿出自己的私房錢為公子鮑提供政治資金,讓他以更慷慨的手段來收買人心。

如果將公子鮑與宋昭公之間的政治博弈看作一場牌局的話,毫不誇張地說,所有的王牌都被公子鮑抓在手裡,宋昭公只有舉手投降的份。 我們不妨看看當時能夠左右宋國政局的“六卿”,他們分別是: 右師華元,也就是華父督的曾孫。 左師公孫友。 司馬華耦,與華元是兄弟。據記載,公元前612年,華耦代表宋國出訪魯國,魯文公以對待卿的禮節來接待他,他推辭說:“我的祖上華父督得罪了先君宋殤公,被記載於各國的史書,我作為他的後人,哪裡敢屈辱君侯您賜宴呢?”強烈要求以大夫的禮節相對待。魯國人認為他應對得體。 司徒鱗鱹。 司城盪意諸,公元前619年的內亂中,作為宋昭公的支持者,盪意諸被迫逃到魯國避難。公元前616年,經魯國大臣公子遂從中斡旋得以回國。

司寇公子朝。 六卿之中,值得一提的是司城盪意諸。 盪意諸的祖父叫公子盪,父親叫公孫壽,都是公族人士。按照“賜族”的原則,到了意諸這代,被國君賜以“盪”姓,所以叫做盪意諸。 盪意諸家世代擔任司城的職務。公子盪於公元前619年前後去世,本來應該由公孫壽來接任司城,可是公孫壽轉而讓自己的兒子盪意諸接任了這個職務。當時的人們都覺得很奇怪,公孫壽解釋說:“當今國君無道,司城又是接近國君的大官,恐怕禍及自身。但是,如果棄官不做吧,一家人的生活從此又沒有著落,也不是個辦法。兒子,就是另外一個自己,為了家族的利益,他也應該挺身而出。就算他因此而死,只要我還活著,就不至於滅族。” 公孫壽這麼做,很難說是無恥還是獨到的大智慧。但是他的兒子盪意諸卻是一個頗為忠義的人,而且忠義得近似於迂腐。

公元前611年十一月,宋襄公夫人計劃趁宋昭公到孟諸打獵的機會,派人殺死他。 當時的形勢對宋昭公很不利。宋襄公夫人和公子鮑的陰謀已經成了陽謀,連宋昭公本人都知道了。可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知道了又能怎麼樣呢? 山雨欲來風滿樓之際,一貫不怎麼靈光的宋昭公倒是表現出一種樂天知命的從容。他按照原定計劃,前往孟諸湖狩獵,而且將能帶上的金銀珠寶全部帶上。 盪意諸試探性地問他:“何不逃亡國外,要求諸侯接納,尚可保住性命?”宋昭公回答道:“我身為國君,卻不能讓卿大夫們滿意,也不能讓祖母和國人滿意,就算逃出去,諸侯誰肯接納我?再說,既然當上了國君,卻跑到國外對別人俯首稱臣,不如安然受死。”在路上將金銀珠寶分給身邊的侍從,要他們各自逃難。唯獨盪意諸堅決不肯離去。

宋襄公夫人素知盪意諸忠義,於是特意派了一位使者到孟諸湖傳話,要盪意諸速速離開,以免玉石俱焚。 盪意諸謝過使者的好意,迎著山間的寒風說:“身為臣子,在君主有難的時候就逃跑,就算僥倖保住了性命,新君又將會怎麼看待這種人呢?”說完將使者打發回去了。 從這一段記載來看,六卿之中,只有盪意諸死心塌地隨著宋昭公,其餘五人縱使沒有成為公子鮑的同黨,也唯恐禍及自身,都躲在家裡作壁上觀。 宋襄公夫人派帥甸帶人截殺宋昭公,盪意諸以死表達了自己的忠義。所謂帥甸,是春秋時期的官名,統帥步兵約三百人,大概相當於現在的營長吧。 宋昭公治國無方,眾叛親離,所以宋襄公夫人只派區區一個營長就將他解決了。 《春秋》記載:“宋人弒其君杵臼。”杵臼就是宋昭公的名字。 《左傳》解釋說,因為宋昭公無道,所以直書其名,以示批評。

公子鮑如願以償地繼承了宋國的君位,也就是歷史上的宋文公。他任命同胞弟弟公子須擔任了司城一職。後來司馬華耦去世,他又任命盪虺(hui)接任了司馬一職。 盪虺就是盪意諸的弟弟。宋文公這樣做,除了安撫人心,還是懷著對盪意諸的些許敬意罷。 宋國的政權更迭得到了上至宋襄公夫人、下至普通國民的支持,雖然有流血事件發生,卻沒有造成更多的動盪。相比之下,反倒是國際社會對這一事件表現出了更大的興趣。公元前610年,由晉國發起,匆匆組成的晉、衛、陳、鄭四國聯軍以弒君之罪討伐宋國。 據《國語》記載,年少的晉靈公對於這次出兵表示了不同的意見,他對趙盾說:“這事不是咱們晉國的當務之急啊。”趙盾回答:“天地至高無上,其次則是君臣大義,這是自古以來的明訓。現在宋國人以下犯上,殺了他們的國君,這是違反君臣大義的,必受天譴。晉國是天下的盟主,如果不執行天意,我怕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晉國。”於是在大廟檢閱軍隊,大張旗鼓準備討伐宋國。趙同對此疑惑不解,問:“國家將有大戰,您不去安撫民眾,反而敲鑼打鼓,是為什麼?”趙盾回答得冠冕堂皇:“別的國家有大罪就去討伐,有小罪則去譴責。如果我們秘密行動,偷襲宋國,別人會覺得我們是在侵略弱小的國家。所以,我們必須大張旗鼓,用正義之師去聲討宋國人的罪過,這是正大光明的事,只恐怕外界不知道。我這樣做,也是為了宣傳君臣大義啊!”於是派出使者昭告天下,帶著諸侯聯軍,鼓樂喧天地來到了宋國。

趙盾講了那麼多大道理,擺出一副奉天討罪的架勢,動員了為數眾多的部隊,結果卻和上次討伐齊國一樣,又是以虎頭蛇尾而告終,不但沒有將以下犯上的宋文公繩之以法,反而承認了宋文公政權的合法性,偃旗息鼓地回來了。 本來是去問罪,結果變成了賀喜,這種事也只有趙盾才做得出了。史料雖然沒有明確記載,但我們猜也猜得到,這次又是金錢起了作用。宋文公參照齊懿公的做法,給趙盾送了一筆不菲的賄賂,就將四國聯軍打發走了。 這件事讓齊懿公徹底看清了晉國這位霸主的真面目。同年夏天,他單方面撕毀齊魯兩國的和平協議,親自帶兵侵略魯國北部邊境。這自然又是嚴重違反扈地同盟條約的行為。但是,魯國人也算是徹底看清了晉國的真面目,沒有對其抱任何幻想,趕快派公子遂到齊國要求和談,並與齊懿公在谷城簽訂了城下之盟。 同年冬天,公子遂再一次來到齊國,拜謝齊懿公,同時也是為了試探齊國對魯國的野心究竟有多大。回來之後,他對魯文公說:“大家都擔心,說齊國人要吃魯國的麥子了。但是據我觀察,這事不太可能,因為齊侯和我說話的時候,語氣苟且。臧文仲說過,為民之主者,苟且必死。讓我們拭目以待。”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609年春天,齊魯邊境又傳來令人不安的消息,齊軍主力再一次集結,準備入侵魯國。但是,魯國人枕戈待旦等待了十幾天,邊境對面卻沒有任何動靜,於是派出探子前往齊國打探,才知道原來是齊懿公得了病,所以將入侵魯國的事情耽擱下來了。 魯國人還得知,齊懿公病入膏肓,齊國的醫生都束手無策,斷定齊懿公熬不到秋天了。對此,魯國上上下下都鬆了一口氣,魯文公還特意派人進行占卜,並且說:“如果那個人在發兵之前就死了,該多好!” 大夫惠伯跑到大廟中,將魯文公的願望告訴了用來卜筮的龜甲——這是當時的一貫做法,在卜筮之前,將所卜之事告龜,並且要舉行相應的儀式。掌管卜筮的大夫楚丘奉命以龜甲卜筮,得到的結果是:“齊侯等不到發兵就會死,但並非因為疾病。而主公也聽不到他的死訊,告訴龜甲的人也有凶兆。” “主公”就是魯文公,他之所以聽不到齊懿公的死訊,是因為他先齊懿公而去。告訴龜甲的人當然就是惠伯,他的不幸也將很快降臨。 公元前609年二月,在位十八年的魯文公去世了。三個月後,齊懿公死於非命。 齊懿公在當公子的時候,與大夫邴歜(chu)的父親因為爭奪地皮而發生矛盾,結果沒有占到便宜。等他當上了國君,邴歜的父親已經去世多年,齊懿公派人將這老頭子的墳墓挖開,將其屍首弄出來,執行了刖刑,也就是砍斷了兩隻腳,以洩當年之憤。 中國人自古尊重死者。齊懿公這樣做,邴歜敢怒而不敢言。更令人沒想到的是,沒過多久,齊懿公居然任命邴歜當了他的駕駛員。在當時的人們看來,這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因為邴歜懷恨在心,隨時有可能找機會行刺齊懿公。但齊懿公絲毫不以為然。我們很難理解他這樣做的動機,只能推測,他覺得這樣做很有趣,僅僅是有趣。 更有趣的是,齊懿公喜歡上了另一位大夫閻職的老婆,而且將閻夫人搶到公宮裡去了。也許是為了羞辱那位倒霉的丈夫,也許是為了某種陰暗的心理樂趣,他又任命閻職擔任了驂(can)乘。 國君出征乘坐戎車,站在國君身邊的戎車護衛稱為“戎右”;平時出行乘坐乘車,站在國君身邊擔任警衛的叫做“驂乘”。可見,驂乘就相當於國君平時的警衛員,也是相當敏感的職務。現在齊懿公只要出門,身邊最親近的兩個人中,一個與他有刖父之仇,一個與他有奪妻之恨,這實在相當罕見。 公元前609年五月,齊懿公帶著宮庭人員到臨淄郊外的申池遊玩。司機邴歜和警衛閻職兩人在申池之中游泳消暑,談笑間,邴歜突然用竹子敲了閻職的頭部一下。閻職勃然大怒,就要與邴歜拼命。 “別,別……”邴歜嬉皮笑臉地說,“人家搶了你老婆你都不生氣,打你一下又有什麼大不了!” 閻職愣了一下,聽出邴歜話裡有話,回應道:“那我比那種老爸的屍骨被刖,但是不知道傷心的人如何啊?” 兩個人相互對了一個眼神。遠遠望去,齊懿公喝醉了酒,正躺在池邊一片竹林邊上酣然大睡呢。身邊一個警衛都沒有——警衛就是閻職啊。兩人悄悄游過去,閻職掏出一把隨身攜帶的短刀,邴歜繞到齊懿公身後,突然按住他的肩膀,閻職手起刀落…… 殺死齊懿公後,邴歜和閻職將他的屍體拖到竹林中。他們氣定神閒地做完這些事,駕著齊懿公的馬車晃晃悠悠地回到城裡,找了一家酒館喝得酩酊大醉,然後將酒杯一扔,帶著各自的家屬,不緊不慢地投奔他國去了。 據傳,家人得知他們弒君之後,都非常緊張,一個勁地催促他們快馬加鞭,好躲避追殺。邴歜不以為意說:“不用急,昏君無道,國人早就恨不得他下台了,我們有什麼好怕的?” 果然,齊國人對齊懿公的死都表現得漠不關心,他們打掃了一下公宮,很快擁立公子元為君。公子元也就是歷史上的齊惠公。齊桓公所生的兒子中,他是第五個登上君位的。 同年六月,魯國為魯文公舉辦了隆重的葬禮。作為兩國關係改善的標誌,齊惠公派使者參加了魯文公的葬禮。 為了抓緊討好齊國的新主人,這一年秋天,魯國大夫公子遂和叔孫得臣來到齊國,祝賀齊惠公登上君位,同時對齊國派人參加魯文公的葬禮表示感謝。 但是,公子遂此行除了上述公開的使命,還有一項自作主張的秘密使命。 齊魯兩國歷來通婚。魯文公的正室姜氏,也是齊國的公主。姜氏為魯文公生了大子惡和公子視。魯文公死後,按照慣例,應該由大子惡來繼承君位。但是,魯文公還有一個寵妾,名叫敬嬴,敬嬴生了公子倭。敬嬴出身不如姜氏高貴,但是有政治野心,很早就和公子遂搭上了關係(是什麼樣的關係不得而知),將公子倭託付給公子遂照顧。魯文公死後,公子遂就想立公子倭為君,但是遭到了惠伯等大臣的強烈反對。 公子遂到齊國的秘密使命就是,說服新上台的齊惠公同意公子倭擔任魯國國君,這就意味著要廢除大子惡的繼承人地位。 大子惡的母親姜氏是齊國公主,公子遂想要廢除大子惡的繼承人地位,事先徵求齊惠公的意見,自然是持重之計,但也是與虎謀皮之舉。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齊惠公居然同意了公子遂的想法。 《左傳》對此的解釋是,“齊侯新立而欲親魯,許之。”單單為了親近魯國,就答應人家欺負自己人,似乎有點說不過去。我們只能猜測,問題還是出在“新立”上,齊惠公畢竟也是通過“弒君”的遊戲而上台的,在諸侯之中,存在一定的合法性危機,如果魯國這樣有影響力的國家能夠承認他的合法性,他願意做這筆生意。更何況,為了討好齊惠公,公子遂還許諾,一旦公子倭上台,就迎娶齊國公主為妻,並且把濟西的土地獻給齊國,作為報答。 得到齊惠公的許可,公子遂便放手行動了。從齊國回來不久,他派人暗殺了大子惡和公子視,立公子倭為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魯宣公。 公子遂同時殺害了朝中的反對黨惠伯。據《左傳》記載,公子遂假傳大子惡的命令,召惠伯入宮晉見。惠伯的家臣公冉務人看出了不對勁,提醒惠伯說,去了之後兇多吉少。惠伯是個思想守舊的人物,他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公冉務人拍著大腿說:“咳,君命當然不可違,可如果不是君命,您為什麼要聽從呢?”惠伯一定要去,結果被公子遂的手下殺死在公宮的馬厩之中。公冉務人則保護著惠伯的家人出逃到蔡國。 惠伯忠君而死,後人評價惠伯,卻沒有太多的褒揚。最具代表性的評論是這樣說的:凡有奸人(當然是指公子遂之流)當道,欲行廢奪主君之事,如果要反對,就必須充分考慮對策,光以口舌抗爭,優柔寡斷,行事不密,則只能坐以待斃。 有意思的是,在《春秋》的記載中,大子惡之死僅以“子卒”二字記述,而惠伯之死則根本不書。據後人推測,這是當時的史官害怕公子遂報復,所以不敢直書其事。 最可憐的是大子惡與公子視的母親姜氏。公子遂殺了她的兩個兒子之後,倒是不敢像齊國人那樣又將母親扣留起來,主動將薑氏送回到齊國去。姜氏的馬車經過魯國都城的大街,她忍不住悲傷,大哭道:“天啊,襄仲(公子遂字襄仲)大逆不道,殺嫡立庶,兩個小孩有什麼罪過啊!”聽到的人無不傷感而哭。因此,魯國人又稱姜氏為哀姜。算起來,這已經是魯國的第二個“哀姜”了(第一個是魯莊公的老婆)。 公元前609年,諸侯級的人物先後去世的有魯文公(病逝)、秦康公(自然死亡)、齊懿公(被仇殺)、魯大子惡(被暗殺)和莒紀公(被刺殺)。 莒國是春秋時期的小國,與魯國相鄰,又靠近東夷部落,因此文化習俗與東夷人相近。莒國的國君死後,沒有諡號,其國君往往以地名為號。莒紀公的“紀”字,就是地名。 莒紀公生了大子僕,又生了小兒子季佗。莒紀公疼愛小兒子,因此不顧傳統,廢除了大子僕的繼承權,打算讓季佗來繼承自己的位置。大子僕對此十分不滿,加上莒紀公平時荒淫無度,深受國民憎恨,大子僕於是發動國民暴動,殺死了莒紀公,然後帶著一批金銀財寶投奔魯國。 新上任的魯宣公收到大子僕的賄賂,當場就拍板,要賜給大子僕一塊土地,並且交待左右說:“今天必須辦好手續,將土地賜給他!” 但是,奉命辦事的季孫行父一轉身就將魯宣公的命令改了,他命令司寇將大子僕監管起來,送出邊境,而且說:“今天必須將他送出去,不得有誤!” 魯宣公十分不解也十分不滿,追著季孫行父要論個曲直是非。 這個年輕人還沒感覺到,自從公子遂殺死大子惡,將他立為君主,魯國的政局就悄然發生了變化,國君的權力被日益強大的公室貴族所侵奪,“三桓”控制魯國的局面逐漸成形。 前面說過,所謂“三桓”,就是魯桓公的幾個兒子的後裔,分別是季友的後代季氏、慶父的後代孟氏和叔牙的後代叔孫氏。季孫行父是當時季氏的族長,位高權重,聽了魯宣公的追問,他笑而不答,轉頭叫大史克給年少的國君解釋。 大史克接下來說的一段話,堪稱一篇小論文: “當年,我國的先大夫臧文仲教季孫行父如何服侍君主,行父奉若圭臬(nie),不敢有半點馬虎。 “臧文仲大夫是這樣說的——看到有人以禮侍奉君主,就如同孝子奉養父母一般對待他;看見有人用無禮的態度對待君主,則如同老鷹追逐鳥雀一般對其進行口誅筆伐。 “我魯國的先祖周公制定《周禮》的時候說——禮的原則是用來衡量人的品德,品德是辦事的基礎,考察辦事的成績則可以衡量一個人的功勞,評估他對民眾的貢獻。宣讀《誓命》的時候說——廢棄禮法叫做'賊',包庇賊人叫做'藏',偷人財物叫做'盜',盜取國家寶器叫做'姦'。擔當包庇賊人的惡名,收授奸人盜取的國家寶器,都是兇德,不利於君,而且罪無可赦。 “我們以禮的原則仔細觀察大子僕,發現他一無是處。自古以來,孝敬父母、忠於君主、誠實可信都是吉德;偷人財物、廢棄禮法、包庇賊人、竊取國家寶器,都是兇德。這位莒大子僕,如果從孝敬父母的角度來看,他殺死了君父;從忠信的角度來看,他偷了國家的寶物。他作為人,是盜賊;他的東西,是贓物。如果將他收留下來,並且接受他的好處,則犯了包庇之罪。如果魯國的民眾都向他學習,將會導致社會思想混亂,民眾將失去為人處世的準則。這個人絕非善類,兇德纏身,所以將他驅逐出境。 “上古時期,高陽氏有才子八人,分別叫做蒼舒、隤敳、檮戭、大臨、尨降、庭堅、仲容、叔達,他們為人肅敬,知識淵博,心地寬廣,深謀遠慮,洞察世事,持之以恆,行為端莊,誠實可信,天下人稱他們為'八愷';高辛氏也有才子八人,分別叫做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他們為人忠信,行為謹慎,注重修養,思想純厚,考慮周詳,仁慈博愛,扶危救難,講求和諧,天下人稱他們為'八元'。上述十六人之族,美德代代相傳,人才輩出,以良好的家風傳頌於世。到了堯主政天下的年代,堯沒有用他們為官。後來舜成為了堯的臣子,舉薦'八愷'為地官,為各類國家活動制定規章制度,使各種事務都能有條不紊地推進,以至於地平天成,達到了天、地、人的和諧;又舉薦'八元'主持文教工作,天下人從此知道父親應該以義教育子女、母親以慈愛撫養子女、兄長以友愛對待弟弟、弟弟則以恭順對待兄長、兒子以孝順侍奉父母,社會因此和睦安定。 “上古時期,帝鴻氏有一個不肖之子,此人對於有德之士避而不見,對於亂臣賊子則收藏隱匿,給予庇護,他行為乖張,性情兇殘,天下人稱之為'渾沌';少嗥氏也有一個不肖之子,此人絲毫不講信義,為人不忠不敬,喜歡用拐彎抹角的辭令掩飾其惡行,天下人稱之為'窮奇';顓頊氏也有一個不肖之子,此人難以教化,教育他吧,他有逆反心理,不教他吧,他變本加厲,可謂油鹽不進,天下人稱之為'檮杌'。這三人之族,世世代代以惡相傳,名聲越來越壞,到了堯的年代,堯也拿他們沒辦法。縉雲氏也有個不肖之子,好吃懶做,貪得無厭,窮奢極欲,聚斂財物,從來不照顧孤寡之人,更不會救濟窮人,天下人稱之為'饕餮',與上述三族共稱為'四凶'。舜成為堯的臣子後,禮賢下士,將四凶族流放到四方蠻荒之地,讓他們去抵禦山林中的妖怪。堯死之後,天下穩定,同心同德,擁戴舜為天子,就是因為舜能夠舉賢避邪。所以《虞書》歷數舜的功勞,說他推行五種倫常,制定百種規章,趕走兇惡之人。 “舜起用八愷八元,剷除四凶,有大功二十件,所以能為天子。現今季孫行父雖然沒有推荐一個賢人,但是替您去除一個惡人,相對於舜的功勞來說,也有二十分之一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也可以免於處罰了吧!” 需要說明的是,中國上古的傳說之中,有“五帝”之說,即黃帝(軒轅氏)、顓頊(高陽氏,黃帝之孫、昌意之子)、帝嚳(高辛氏,黃帝曾孫)、堯(放勳氏,嚳之子)、舜(名重華,顓頊後裔)。其中帝嚳雖為黃帝曾孫,卻並非顓頊之子,而是黃帝另一個兒子玄囂的孫子。所以五帝並非父子相承,而是在黃帝這一共同的祖先下族內傳承。按照這一記載,所謂八愷八元四凶,也都是黃帝的後人。但後世之人對於八愷八元四凶的傳說,基本上持懷疑的態度。而大史克講了那麼一大通,落腳點不過是最後一段話,將季孫行父與舜相提並論,把魯宣公說得目瞪口呆,對於季孫行父自作主張的行為,哪裡還敢說個不字。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