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其實我們一直活在春秋戰國4

第23章 吳王夫差來襲

齊景公死的時候,留給兒孫的是一個強大到足以和晉國抗衡的齊國。但是,如同他自己早就預料到的一樣,隨著他的去世,這個強大的齊國迅速滑入到陳氏家族的掌控之中,他的兒孫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權力被外人侵占剝奪,兩百多年前“陳氏代齊”的預言,漸漸變成了現實。 齊景公去世的前幾年,諸子鬻姒給他生了一個兒子,取名為荼。諸子,不是諸子百家的諸子,而是天子及諸侯的小妾的通稱。在那個子以母貴的年代,身為諸子之子的公子荼,地位當然不高。然而齊景公對公子荼特別寵愛,有事例為證:曾經有一天,齊景公將一根繩子繞在自己脖子上,讓公子荼像放牛一樣牽著,在院子裡玩耍,不小心失足摔倒,門牙都被磕掉兩顆。周圍的人都嚇得大驚失色,可齊景公依舊笑瞇瞇的,一點也不生氣。這是典型的老來得子,過度寵愛。

群臣看出齊景公對公子荼的感情不一般,很擔心他立公子荼為儲君,故意問他:“您年事已高,卻還沒有立大子,可怎麼辦?”齊景公不耐煩地說:“哎呀呀,你們幾位可真是愛操心啊!總是這樣憂慮重重,很容易得病的。聽我這個老頭子勸一句,趁著現在還年輕,快去尋歡作樂,別為國家有沒有大子這樣的事情瞎操心。” 群臣的擔心,絕對不是瞎操心:一則公子荼地位不高,身後沒有強大的外援;二則他年紀尚幼,根本無法治理國政。如果讓他繼承君位的話,既不利於齊國的穩定,對他本人也沒什麼好處。但是齊景公吃了秤砣鐵了心,臨終之際,果然將公子荼託付給了上卿國夏和高張,而且將群公子(其他兒子)統統安置到萊地(今山東省煙台境內)去居住,以免影響公子荼順利接班。

國、高二氏忠實地執行了齊景公的命令,將公子荼扶上了國君的寶座。群公子深知政治鬥爭的厲害,馬上各自逃散。公子嘉、公子駒、公子黔逃到衛國,公子陽生、公子鉏逃到魯國。一時間,齊國境內人心惶惶,萊人還編了一首歌來嘲諷這些失勢的公子哥兒:“君父死了沒有資格參與埋葬,軍國大事沒有資格參與謀劃,這麼多公子哥啊,你們將要何去何從?” 紛紛擾擾之中,陳氏家族的族長陳乞顯得格外鎮定。 陳乞是陳無宇的少子。陳無宇死後,家業由長子陳開繼承。陳開命短,即位不久就撒手西去,陳乞因此上位(《史記》記載為田乞,古時陳、田同音,陳氏即田氏,陳乞即田乞)。對於公子荼的接班,陳乞和大多數人一樣,認為是不妥的。但是陳家人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別人看到的是大廈將傾,因而憂心忡忡;陳家人看到的是機會來了,因而暗自狂喜。

《左傳》記載,國夏、高張立公子荼為君之後,權傾一時。陳乞裝作跟國、高二人走得很近,每次上朝,必定與他們同車,而且立於車右,以示恭敬。一路上,陳乞便跟他們說:“朝中那些大夫啊,個個眼高手低,狂妄自大,說什麼'國、高挾國君以令百官,不把咱們放在眼裡,何不將他們趕走',我怕他們遲早要對你們二位下手,你們一定要早作考慮,先下手為強,稍有遲疑,恐遭不測!”到了朝堂之上,又悄悄地說:“你們看,堂下這些人都是虎狼啊,看見我站在你們身邊,個個都恨不得扒我的皮,吃我的肉,太可怕了!還是讓我跟他們站到一起,免得被殺。”到了堂下,跟諸位大夫站在一列,陳乞的話可就變了:“據我所知,國、高二人仗著有國君支持,想將你們一網打盡,說什麼'國家不穩定,就是因為有堂下這些人,不如將他們全部消滅,好讓國君放心'。他們打這個主意已經很久了,只是還沒來得及付諸行動。你們何不先發難?要是等到他們動手再有所反應,只怕悔之莫及。”

通過這樣上躥下跳,陳乞居然說服了朝中絕大部分官員起來反抗國、高的壓迫。公元前489年六月,在陳乞、鮑牧(鮑國之孫)的領導下,諸位大夫拿起武器,帶領族兵攻入公宮,將公子荼置於控制之下。國夏、高張聞訊,連忙趕去營救。雙方在臨淄的大街上發生巷戰,國、高二氏慘敗,被迫出逃到魯國。 同年八月,寓居魯國的公子陽生秘密會見了前來進行國事訪問的齊國大夫邴意茲。邴意茲向陽生轉達了陳乞的問候,並邀請陽生回齊國去主持大局。 陽生沒有表現得過分驚喜,而是問了一個問題:“國家現在不是有主人嗎,為什麼要叫我回去?” 邴意茲說:“您也知道,他還只是一個小孩,完全沒有辦法治理國政。陳相國認為,眾多公子之中,唯有您識大體顧大局,堪當大任。”

陽生眼皮跳了一下,問道:“陳乞已經當了相國了?” 邴意茲笑道:“沒有,但也差不多了。” 陽生說:“那他為什麼不光明正大地來迎接我回國?還要派你來,把事情搞得這樣神神秘秘。” 邴意茲說:“您有所不知,朝中諸位大夫意見不統一,尤其是鮑牧的工作不太好做。陳相國以為,非常之世,當採取非常之手段,是以派下臣前來,秘而不宣,以免引發不必要的動亂。但是陳相國保證,只要您肯回去,他必能讓您當上國君,這一點無須懷疑。” 陽生猶豫不決。平心而論,他在魯國過得還不錯。一是遠離了國內的紛爭,無性命之虞;二是季氏的新任族長季孫肥(季孫斯之子)將一個妹妹嫁給他,無衣食之憂。但是,國君的寶座的誘惑力實在太大了,他決定去找兄弟公子鉏商量一下。

公子鉏字且於,當時住在曲阜的南門內,因此被稱為南郭且於,是不是戰國時期那位南郭先生的先祖,現在已經無從考證。陽生去見南郭且於的時候,親自駕著馬車,沒有帶任何隨從。他對南郭且於說:“前些日子我送了幾匹好馬給季孫肥,他似乎不太滿意。現在又找了幾匹,你先幫我看看如何?”兄弟倆共駕馬車出了城門,眼看四下無人,陽生才將實情相告。南郭且於給了他一個肯定的建議。 陽生回到自己的住所,看見自己的家臣宰予,也就是被孔丘評價為“朽木不可雕也”的那位高徒,站在門口相迎,臉上的表情分明是“別瞞著我,我全都知道了”。陽生也不跟他打啞謎,直接告訴他:“這一次回國,你別跟著我,回去保護壬,等我的消息。”壬就是陽生的兒子公孫壬。由此可見,陽生對於回國這件事,還是存有疑慮的,沒將老婆孩子統統帶走,算是給自己留了一條後路。

幾天之後,陽生悄悄進入臨淄。陳乞先是將他安置在自己的小妾的娘家,後來又讓他化裝成僕人進入公宮。 同年十月,陳乞突然宣布立陽生為君,也就是歷史上的齊悼公。並為此召集文武百官在宮中集會,宣誓效忠新君。對於這一決定,大多數人不覺得奇怪,甚至都能接受,唯有陳乞的同謀鮑牧心裡不痛快。 盟誓那天,鮑牧看上去像喝得醉醺醺的,站都站不穩,由家臣鮑點駕車前往公宮。鮑點問陳乞:“此前沒有任何消息,現在突然立了新君,請問是誰的意見?” 陳乞的反應很快,裝作大吃一驚的樣子,說:“可不就是你家主人的意思嗎?”又對鮑牧說:“哎呀,您怎麼喝醉了呀,您倒是對大夥說說,當初可是您要我這麼做的啊!” 沒想到鮑牧根本沒醉,突然睜開眼說:“你忘了先君是多麼寵愛孺子(指公子荼),曾經把自己當作一頭牛,讓他牽著走,不小心摔斷了牙齒的事嗎?”

這句話的原文是:“汝忘君之為孺子牛而折其齒乎?”魯迅曾有詩云:“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孺子牛的典故,就出自鮑牧這句話。鮑牧的意思很明確,先君如此寵愛公子荼,你卻要將他趕下台,對得起先君嗎? 陳乞沒想到鮑牧還有這麼一手,臉上紅一陣,白一陣,不知如何應對。倒是齊悼公很鎮定,對鮑牧說:“您這樣說,說明您是一個正直的人。如果我能夠成為國君,必不會因您今天所說的這些話而記恨於您;如果我不能夠成為國君,那也是天命,請您不要為難我。凡事符合大義則進,不符合大義則退,我豈敢不聽從您的命令?今天我能不能當上國君,全在您的一念之間,我不敢強求,只是無論是哪種結果,都不要讓齊國再動亂下去,好嗎?”

陳乞聽了,暗中朝齊悼公豎起大拇指。鮑牧愣了半晌,長嘆一聲,說:“無論怎麼說,您也是先君之子啊!”這就等於承認了齊悼公的地位了。但他緊接著提出了一個要求:即位之後,不能殺公子荼,讓齊景公的小妾胡姬帶著公子荼去賴城居住。 齊悼公滿口答應。但是上台後不久,他就派大夫朱毛去找陳乞,說:“如果沒有您,寡人就沒有今天。然而天無二日,國無二君,一個國家如果有兩個主人,那就是災難。請您務必將寡人的意思傳達給諸位大夫。”話說得委婉,意思卻很明白:不殺公子荼,他這個國君就當得不安穩,請陳乞作主把這事給辦了。 這一下,連陳乞這個老陰謀家都覺得應付不來了。他帶著哭腔對朱毛說:“大夫們都已經宣誓了,國君還是不相信我們。齊國內有飢荒之困,外有兵革之憂,而孺子年幼,所以請國君回來主持大局。不是為齊國考慮的話,孺子何罪,以至於我們這些人非要推翻他的統治?”

朱毛回去複命。齊悼公一听就明白了,陳乞這是在警告他,不要胡思亂想,他之所以能夠當上這個國君,完全是因為運氣好。如果把陳乞惹毛了,再將他推翻也是易於反掌。齊悼公很緊張,後悔自己說過那樣的話。朱毛卻不以為然,說:“您大事問陳乞,小事可以自己作主。” 齊悼公“咦”了一聲,說:“真的可以這樣嗎?” 朱毛說:“當然可以,您是齊國的國君啊!” 齊悼公臉上露出一絲殘忍的笑容。不久之後,朱毛奉命將公子荼從賴城遷到駘地(今山東省濰坊境內),在路上將其暗中殺掉,隨便找了個地方埋葬了。 陳乞所說的兵革之憂,並非空穴來風。 公元前488年春天,晉國的趙鞅再度出兵衛國,企圖將蒯聵送回衛國去爭奪君位。齊國的同盟宋國,也因為齊景公去世,又投入了晉國的懷抱,派兵入侵鄭國。戰火雖然沒有直接燒到齊國的土地上,卻讓齊國人感到了危險的臨近。 然而最大的威脅不是來自西方的晉國,而是來自南方的後起之秀——吳國。 就在這一年夏天,一向不顯山露水的吳王夫差突然來到山東的鄫(zeng)城(今棗莊市境內),指名道姓要與魯哀公舉行會盟。 魯哀公心想,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於是應召前往,而且在鄫城設宴招待夫差。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吳國人提出:招待吳王,必須大禮,請魯國準備百牢相待。 前面說過,一牢為牛、羊、豬各一頭。按照周禮,諸侯相見,最多使用七牢。公元前521年,士鞅訪問魯國,要求使用十一牢之禮,已經是異數。現在吳國人一開口就是百牢,委實讓魯國人有點吃不消。要知道,三百頭牲口陳列在院子裡,簡直就是個屠宰場,要不就是個燒臘鋪,誰還有心情喝酒啊!但吳國人不理這些,堅持要這個待遇,而且說:“你們招待晉國的大夫都可以用十一牢,招待吳王用百牢,難道不應該嗎?” 魯國派大夫子服何去和吳國人交涉,說:“當年晉國的士鞅貪婪無禮,倚仗晉國欺負我國,所以我們才答應他使用十一牢。吳王如果以禮號令諸侯,就應該按照規定來辦。周禮規定,就算是天子招待諸侯,也不過十二牢之禮,頂天了。吳王如果棄周禮於不顧,那我們也沒辦法,只能照辦,只不過這一百牢之禮,可是比士鞅還過分哦!” 吳國人根本不理他那套,堅持要用百牢。 子服何對魯哀公說:“吳國怕是要滅亡了。一天只有十二個時辰,一年只有十二個月,十二就是天數,吳王要求的比天數還多。而且吳國與魯國同為姬姓子孫,本應遵從周禮的規定,他卻視周禮如無物,這是忘本啊!這種欺天滅祖的人,咱們惹不起,還是答應他吧。”於是魯哀公以史無前例的百牢之禮招待了夫差。 即便是這樣,吳國人還是覺得魯國不夠意思。大宰伯嚭隨同夫差出訪,向魯國人提出:要季孫肥到鄫城來相見。 季孫肥心想,我好歹是魯國的上卿,堂堂的三桓之後,聽命於吳國的大宰,豈不是太掉份兒了?再說了,曲阜到鄫城四百餘里,又不是四十里,哪能說去就去。於是派孔丘的得意弟子端木賜前去應付。伯嚭看到端木賜,很不高興,說:“兩位國君不遠千里來相會,貴國的大夫卻不想出門,這是什麼道理?” 端木賜回答:“這是害怕貴國啊!貴國不遵周禮,行事怪異,難以常理推測,我們不得不小心防範。寡君聽從吳王的召喚來到這裡,他的大臣當然要坐鎮國內,以防生變,您說是不?” 伯嚭啞口無言。端木賜回到曲阜,便對季孫肥說:“吳國沒什麼好怕的,長久不了。” 這個判斷給魯國帶來了嚴重的後果。 夫差和魯哀公會盟的時候,長期受到魯國欺負的邾國彷彿看到了希望。邾隱公主動跑到鄫城,要求參加會盟。夫差當然來者不拒,爽快地答應了邾隱公。但魯國人心里便不樂意了:邾國鄰近魯國,一直受到魯國的控制,吳國山長水遠的,憑什麼來當邾國的保護傘啊?你們保護得了麼? 季孫肥召集大夫們開會,商量討伐邾國的大事。 子服何親眼見識過吳國人的驕橫,認為此事萬不可行,但是理由說得很冠冕堂皇:“小國侍奉大國,守信是第一要義;大國保護小國,仁愛是根本。如果我們討伐邾國,一方面背棄了與吳國的盟約,是不信;另一方面以大欺小,是不仁。不信不仁,國家就危險了。” 仲孫何忌和季孫肥一樣,是主張討伐邾國的。聽到子服何這樣講,便對大夥說:“你們也發表一下意見,我們講民主嘛!”滿以為大夥會支持討伐行動,不料大夥異口同聲,都同意子服何的意見,認為戰端不可開。 會議沒有統一思想,但是因為季孫肥和仲孫何忌堅持,同年秋天,魯國還是派兵入侵了邾國。邾隱公自從和夫差喝過牛血酒,認為找到了大靠山,從此安危不愁,對魯國的入侵毫無防備,以至於魯軍到了邾國城下,他還在城內敲鐘飲酒。大夫茅夷鴻請求向吳國告急,他才反應過來,說:“別去了,魯國離咱們那麼近,魯國人晚上敲梆子,咱們都聽得到。而吳國離咱們至少有二千里路,就算現在發兵,沒有三個月的時間也到不了,遠水救不得近火,我們還是靠自己吧!” 魯國人長驅直入,將邾國洗劫一空。邾隱公也成為魯軍的俘虜,被帶回魯國,囚禁在負瑕(今山東省兗州境內)。 茅夷鴻帶著布帛五匹、牛皮四張來到吳國,對夫差說:“魯國趁著晉國衰落,又認為吳國偏遠,恣意妄為,欺凌小國,這是沒把吳國放在眼裡啊!下臣以為,邾國滅亡了倒無所謂,您的威信受到損害,這才是大事。魯侯夏天才在鄫城與您簽訂盟約,秋天就背棄了,想幹什麼就乾什麼。您如果視而不見,讓四方諸侯如何聽從您的命令?” 夫差何嘗不知道這個道理?只不過恐嚇魯國是一回事,真正要對魯國用兵又是另外一回事,二者不可相提並論。他一面好言勸慰茅夷鴻,安排他住下,一面將魯國降臣叔孫輒召進宮來,諮詢他的意見。 陽虎之亂後,公山不狃和叔孫輒逃到了吳國,至今已有十餘年。叔孫輒聽說夫差要進攻魯國,立刻回答:“魯國有名無實,您如果討伐它,必定可以得志。” 叔孫輒回來之後便對公山不狃說:“咱們的機會來了,吳王要進攻魯國,必以我倆為嚮導。以吳國的軍力,咱們重回曲阜指日可待。” 沒想到公山不狃冷冷地說了三個字,便將他的滿腔熱情全部澆滅:“非禮也!” 公山不狃還對叔孫輒說:“君子即便被迫離開自己的祖國,也不投靠敵國,更不應該因為心懷怨恨,就為禍鄉土。我們在魯國犯了叛逆之罪,又在吳國煽風點火,鼓勵吳王與魯國為敵,這是罪上加罪,罪無可赦。按道理說,就算吳王要求我們參與這件事,我們也要想辦法迴避。現在你卻因為自己的怨恨而要顛覆祖國,這樣做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嗎?吳王如若指派你為嚮導,你一定要推脫,那他肯定會來找我,我自有應付之法。” 果然,不久之後,夫差決定對魯國用兵,命令叔孫輒當嚮導。叔孫輒藉口身體不適,沒有接受夫差的命令。夫差便找到公山不狃。公山不狃說:“魯國平時雖然沒有什麼親近的國家,危急的時候卻一定會有願意生死與共的盟國。您如果一定要進攻魯國,諸侯不可以坐視不理,晉國、齊國和楚國都有可能出兵。尤其是齊國和晉國,與魯國唇齒相依。唇亡齒寒的道理想必您也知道,請一定考慮清楚再作打算。” 夫差說:“就算是這幾個國家一起來,我也不怕,你就不用再勸了,把寡人交給你的任務完成好,寡人不會虧待你。” 公元前487年三月,吳國大軍從姑蘇出發,以公山不狃為嚮導討伐魯國。公山不狃故意帶著吳國人從險道行軍,取道武城。武城地處沂蒙山區,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公山不狃料定吳軍難以攻下,沒想到歪打正著——當初,武城有人在吳、魯邊境種田,恃強凌弱,欺負了同樣在當地開荒的幾個鄫國人。等到吳軍到來,那幾個鄫國人便充當了嚮導,領著吳軍從小路包抄,輕而易舉地拿下了武城。 消息傳到曲阜,舉國皆驚。仲孫何忌問子服何:“當初你說吳國不能長久,現在吳軍打到家門口了,怎麼辦?”子服何毫不客氣地說:“吳軍來了,就和他們作戰,有什麼好怕的?而且當初我勸你們不要攻打邾國,你們一定要打,是你們把吳軍招來的。正所謂求仁得仁,不正如您所願嗎?”把仲孫何忌鬧了個大紅臉。 吳軍攻占武城後,士氣大盛,又連續拿下東陽、五梧等地,很快抵達費邑附近的蠶室。在這裡,終於遇到了魯軍的主動抵抗。魯國大夫公賓庚、公甲叔子率部迎擊吳軍,雙方在夷地展開戰鬥,吳軍大獲全勝,公賓庚、公甲叔子和同車的析朱鉏全都戰死。 戰後,吳軍將三人的屍體抬到夫差帳前,請夫差過目。夫差看過之後,很感慨地說:“這是同一輛戰車上的人,他們拼死作戰,誰都沒有放棄自己的職責,說明魯國並非有名無實,還是很有凝聚力的。要消滅魯國,看來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吳軍繼續前進,來到泗水邊上的庚宗。這裡已經離曲阜很近了。魯國大夫微虎主動請纓,準備夜襲夫差的營帳,對其實施斬首行動。他將族兵七百人集合起來,讓他們每人跳高三次,選擇了最強壯的三百人,其中包括孔丘的弟子有若(即中曾經提到的有子)。微虎帶著這三百人將要出發的時候,有人對季孫肥說:“微虎這樣做,不足以對吳軍構成威脅,反而讓魯國的優秀人物白白送命,請您一定要製止他。”季孫肥於是下令關閉城門,不讓微虎他們去。即便是這樣,也把夫差嚇了一大跳,一夜之間轉移了三次住處,仍然感到不安全。 經歷了這件事後,夫差越發感到魯國難以攻取,便向魯國提出和談,但是開出的條件十分苛刻。季孫肥想要接受,子服何不同意,說:“當年楚國人包圍宋國,宋國到了易子而食、析骨為炊的地步,尚且沒有簽訂城下之盟。現在我們還遠遠沒有達到不能作戰的地步,就跟敵人簽訂城下之盟,讓魯國的面子往哪擱?吳軍輕率行動,遠離本土作戰,現在已經是騎虎難下,所以主動求和。請再等待一下,不要輕易答應他們。” 季孫肥不聽。子服何便自己草擬了一份盟約,來到吳軍大營,跟夫差談判。季孫肥聽說之後,派人對夫差說,要把子服何當作人質留在吳國,夫差答應了。後來魯國方面又要求吳國以王子姑曹作為人質相抵,夫差不同意,乾脆將子服何送了回來。雙方最終在曲阜城外簽訂了和約,夫差撤軍回國。 魯國流年不利。吳國人前腳剛走,齊國人後腳便到。 前面說過,齊悼公在魯國娶了季孫肥的妹妹季姬。陳乞召他回國的時候,他擔心齊國局勢不明朗,沒有將季姬帶走。現在他覺得自己坐穩了江山,便派人來魯國取家眷。沒有想到的是,就在他離開的這一年多,他那親愛的季姬耐不住寂寞,竟然與叔父季魴侯私通,估計還懷了孕,以至於季孫肥不敢將她送到齊國去,但又不敢向齊悼公說明原因。齊悼公大怒,派兵入侵魯國,攻占了闡(今山東省泰安境內)、讙(今山東省寧陽縣西北)兩地。 齊悼公還派使者前往吳國,請夫差發兵,南北夾擊魯國。季孫肥嚇壞了,趕緊將當年入侵邾國時俘虜的邾隱公釋放掉,作為對夫差的獻媚。讓人啼笑皆非的是,這位邾隱公是個極不省事的人,回到邾國後,竟然將吳國的好處忘得一干二淨,一不山呼二不萬歲,甚至沒給夫差寫一封感謝信。夫差大怒,派伯嚭帶兵討伐邾國,又將邾隱公囚禁起來,立其子公子革為君,也就是邾桓公。 同年秋天,季孫肥終於將季姬送到了臨淄。齊悼公見到季姬,什麼不快都拋到九霄雲外了,對她寵愛如故,並將幾個月前攻占的闡、讙兩地還給了魯國。雖然史書沒有明確記載,但是據本書作者推測,季孫肥之所以這個時候敢交出妹妹,是因為經過了半年,該處理的事情已經處理好了,不會讓齊悼公看出什麼問題來了。 齊魯兩國既然實現了和平,齊悼公請吳國進攻魯國的事,自然也就作罷了。為此,公元前486年春天,齊悼公派大夫公孟綽前往吳國,請夫差放棄出兵攻打魯國。 很顯然,齊悼公嚴重低估了夫差。 夫差聽到齊悼公的請求,不怒反笑,對公孟綽說:“去年寡人聽到齊侯的命令,要吳國攻打魯國,所以把準備工作都做好了。現在您又來告訴寡人說不必了,這真是讓人無所適從啊!這樣吧,寡人決定親自去貴國聆聽齊侯的命令。” 夫差說做便做。同年秋天,吳國在邗江邊(今江蘇省揚州境內)修築起一座城池,並開挖溝渠,修建了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條運河——邗溝,將長江和淮河貫通。這樣一來,吳國的水軍就不只是在江南活動,而是能夠通過運河進入到淮河流域。那水上隆隆的戰鼓聲,很快就要響徹山東大地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