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其實我們一直活在春秋戰國4

第6章 傀儡天子的繼承權爭奪戰

公元前527年,王室流年不利。六月,周景王的大子壽不幸去世。八月,大子壽的母親穆後因為過度悲傷,也撒手西去。 同年十二月,穆後的葬禮在雒邑舉行,晉國給足面子,派出以下軍副帥荀躒(li)為首的代表團參加。 葬禮之後,周景王設宴款待荀躒和他的副手籍談。王室對晉國派要員會葬穆後受寵若驚,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這個悲傷的時候請客吃飯,顯然不合時宜。畢竟天子也是人,老婆剛剛下葬,就算是裝,也得裝出一副吃不下飯的樣子啊! 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席間使用的酒器,顯然不是尋常之物,若以規格而論,休說招待荀躒,即便是招待晉侯,甚至祭祀列祖列宗也足夠氣派了。 “此乃今年魯國進貢之物。”也許是看出了荀、籍二人的疑惑,周景王主動介紹道。

荀躒“哦”了一聲,似乎明白點什麼,他沒有接周景王的話,而是偷偷地向籍談使了個眼色。籍談含笑微微點頭,意思是您放心,由我來應付。 果然,喝過兩杯之後,周景王突然對荀躒說:“伯父,寡人有一事不明,想向伯父請教。” 伯父、叔父本是天子對同姓諸侯的親熱稱呼,用在荀躒身上,自然是十分客氣。 荀躒趕緊說:“您請講。” 周景王說:“這些年來,諸侯無論大小,都有禮器進貢給王室,唯獨晉國沒有,這是為什麼呢?” “關於這個問題……”荀躒很淡定地朝籍談拱拱手,“就請你來為天子回答吧。” 籍談早有準備,先是朝周景王作了一揖,然後才緩緩地說:“下臣聽說,諸侯受封於天子的時候,天子會授予他們明器(儀仗),作為賦予權力的象徵,好讓他們鎮撫社稷,安定百姓。反過來諸侯則進獻彝器(祭祀用的禮器)給王室,以示服從王室的領導,這是自古以來的常理。按理說,晉國也應該向王室進貢。”說到這裡,籍談話鋒一轉:“只不過您想必也知道,晉國的情況有點特殊,地處窮鄉僻壤,長久以來與戎狄之人雜居,而遠離王畿。王室的福分我們享受不到,倒是為了與戎狄周旋而忙個不停,實在是顧不上向王室進獻彝器啊!”

言下之意,王室與諸侯禮尚往來,王室沒有授予晉國明器,晉國也沒有理由給王室進獻彝器。 “叔父!”周景王稱籍談為叔父,“您大概忘了,晉國的先祖唐叔,乃是周成王的胞弟,周晉之間如此親近的關係,怎麼可能沒有授予明器呢?” 籍談心裡一驚,強自鎮定道:“下臣願聞其詳。” 周景王說:“您應該聽說過,密須之鼓和大輅之車,是周文王用來檢閱軍隊的;闕鞏的皮甲,是周武王穿著討伐商朝的。這些珍貴的物品,先王都賞賜給了唐叔,讓他鎮守封地,統帥戎狄。後來周襄王又賞賜給晉文公大輅和戎輅之服,還有弓箭、斧鉞、御酒和虎賁之士,授予他南陽土地,讓他領袖東方各國。這些事情,王室的史冊有記載,晉國的史冊想必也有記載,怎麼可以說是沒有授予明器呢?”

荀躒的臉“騰”地就紅了,籍談也趕緊把頭低下去。 周景王乘勝追擊:“您剛剛說到福分,寡人以為,晉國有功於王室,王室都記在檔案裡,從來沒有忘記,而且用土地來獎賞,用彝器來安撫,用車服來表揚,用旌旗來給予榮耀,子子孫孫都記得這些事,這就是福分。誰敢說晉國沒有享受到王室的福分?如果這樣的福分都不算數,叔父認為怎麼樣才算?” “至於叔父您,”周景王越說越激動,“我如果說得沒錯的話,當年叔父的先祖孫伯黶(yan)掌管晉國的文獻典籍,位高權重,因此以'籍'為氏。您既然是籍氏後人,世代掌握典籍,早就熟背於胸,怎麼會對這些重要的史實視而不見?” 籍談沒想到這位週天子如此博聞強記,連自己的家史都搞得一清二楚,不由得面若死灰,服在地上戰戰兢兢,不敢再說話。

宴會結束,周景王意猶未盡,對幾位近臣感嘆道:“這個籍談恐怕是要絕後了,他高談闊論歷史典籍,卻忘了自己祖先的職責(籍父其無後乎,數典而忘其祖)!”——“數典忘祖”作為一句成語,就是這麼來的。 值得一提的是,三十年後,籍談的兒子籍秦死於晉國內亂,籍氏一族從此滅亡,倒是應了周景王的話。 籍談回國後,向主管外交的叔向匯報情況,叔向說:“天子恐怕不得善終了!我聽說,人往往會死在自己所喜歡的事上。天子今年遇到兩次喪事,喪服未除就請弔喪的賓客喝酒,本來讓人難以理解,又厚著臉皮跟人家要彝器,這是拿傷心的事作樂啊!雖然貴為天子,為親人服喪也有一個期限,這就是禮。就算不能服喪期滿,剛舉行完葬禮就飲酒作樂,我看他啊,未免高興得太早了。”

周景王貪財好貨,不僅僅體現在厚著臉皮向諸侯索要貢賦。 公元前524年,周景王發布了一道貨幣改革令,命令王畿內統一使用新鑄造的大錢。換而言之,就是印發大面額錢幣,廢除原來使用的小面額錢幣。 稍微有點經濟常識的人都知道,金屬貨幣時代,在不提升貨幣質量的前提下,單方面提升貨幣面額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政府對民間資本赤裸裸的掠奪。 王室卿士單穆公強烈反對周景王的計劃,他指出:天子廢輕幣而鑄重幣,百姓將失去大量的資財,民間必然匱乏,由此導致王室也將匱乏,那時候就只能向百姓徵重稅,而百姓無法承受,就只能想辦法逃離家園,王畿的政治經濟勢必陷入一個惡性循環。 “搜括民間財富來充實您的倉庫,有如堵塞河道來蓄水一樣,離水源枯竭的日子也就沒有幾天了。請您一定要認真考慮,不要貿然行事。”單穆公苦口婆心道。

但周景王還是強行推進了幣制改革,一時間雒邑物價飛漲,百姓怨聲載道。 周景王倒是賺得盆滿缽滿,一下子闊綽起來了。公元前521年春天,他飄飄然地下了一道命令,要在王城雒邑鑄造一口大鐘,取名為“無射(yi)”。 宋朝的蘇東坡在《石鐘山記》中寫道:“噌吰(hong)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kan)坎鏜鞳(tangta)者,魏莊子之歌鐘也。”本書前面已經說過,魏莊子之歌鐘,就是晉悼公獎勵給大將魏絳的樂器。與之齊名的,就是這位周景王的無射了。 無射是中國古代音樂的十二個標準音之一。鑄造無射之鐘不是那麼簡單的事,因為它很大,音律很難定準。但是對於博古通今而且精通音律的周景王來說,這不是難事,他又下令先鑄造一口較小的“大林”之鐘,用來為無射審音。

單穆公又一次表示反對:“前番幣制改革,已經搜刮了不少民脂民膏,現在又要鑄造大鐘,老百姓怎麼受得了啊?再說了,先王對於造鐘有嚴格的規定,重量不能超過一百二十斤,現在您要造的鐘遠遠超出這個規格,以至於耳朵都分辨不出清音濁音,聽不出是否和諧適中,對於音樂沒有任何好處,對於百姓來說則是勞民傷財,您鑄造它究竟有什麼用呢?” 周景王反駁道:“先王制訂禮樂,不就是為了安定百姓嗎?我現在無非是想把先王的禮樂弘揚光大,所以才特意把鐘造得大點,這也有問題嗎?” 單襄公說:“耳朵聽到和諧的聲音,嘴中說出美好的語言,以此作為法令而向百姓頒布,人們盡心跟隨君主的法度而不厭倦,國家能夠成就大事而不輕易改變,這就是音樂的最高境界,跟大小有什麼關係?再說了,您想想看,造這麼大個鐘,萬一音律不能和諧,豈不是丟人丟到家了嗎?”

這話倒是提醒了周景王,造鐘這種事情,還是得問問專業人士的意見。於是將樂官州鳩找來,把單穆公的話對州鳩說了,然後問他有什麼看法。 州鳩連連搖頭:“哎喲喲,臣不過是一介樂官,哪裡懂那麼高深的政治理論啊?”但是又說,“如果您一定要問我有什麼意見,我覺得現在鑄造的大鐘,樂音超過了無射的音律,對音樂確實是一種損害,不和諧。而且為了鑄造它,用了太多的金屬,導致財用匱乏。聲音不和諧又浪費財力,這樣的樂器恐怕不是咱們樂府能夠掌握的。” 周景王臉一黑,州鳩趕緊閉嘴。 無射之鐘就這樣頂著各方壓力鑄成了。周景王派樂師去檢查,樂師回來報告說:“鐘聲很和諧。”周景王很得意,對州鳩說:“你看看,即便沒有你幫忙,鐘聲還是和諧了。”

“現在說這話還為時過早呢。”州鳩嘟嘟囔囔地回了一句。 “為什麼?” “天子製作樂器,百姓因此而安樂,這才叫和諧。現在為了造鐘而搞得民眾疲憊,怨聲載道,這算什麼和諧啊!我聽說,只要是民心所向,就沒有辦不成的;如果相反,則沒有不被拋棄的。古話說得好,眾志成城,眾口鑠金。三年當中,您費盡心力辦的這兩件大事(貨幣改革和鑄造大鐘),只怕注定有一件會被廢棄掉。” 周景王一拂袖子,說:“你真是越老越糊塗,懂個屁!” 州鳩退下來之後就對人說:“天子大概要因為心病而死去了。” 別人趕緊擋住他的嘴:“千萬不要胡說!” 州鳩說:“這不是開玩笑。天子根據民間的風俗而製作樂曲,用樂器來承載它,用聲音來表達它。小樂器發音不纖細,大樂器發音不粗獷,這就是和諧。一切和諧了,這音樂才是美好的。和諧的聲音入於耳,而藏於心,心安就快樂。如果過於粗獷,內心就會不安,不安就會生病。你看天子現在鑄的這口大鐘,要多粗獷有多粗獷,我怕他內心受不住,難以長久。”

換而言之,和諧不在聲高,越是聲嘶力竭高唱和諧,越有可能導致心髒病發作。 據史料記載,無射之鐘最先被安放在雒邑,秦朝統一天下之後將其遷至咸陽,兩漢、兩晉時期置於長安,南北朝時期遷於南京,隋朝又將它遷回西安,最終被隋文帝楊堅下令熔毀。算起來,它在世上存在了一千一百多年,見證了諸多朝代的興衰。 其實周景王的心病,倒不在於無射之鐘擾亂心神,而是另有其事。 原來,當年大子壽去世之後,其胞弟王子猛被立為大子。但周景王並不太喜歡王子猛,而是喜歡庶子王子朝,對王子朝的師傅賓起也是寵信有加,久而久之,便有了廢嫡立庶的念頭。 在封建社會,廢嫡立庶乃是大忌,即便是周天子也不敢隨意作這個決定。再加上王子朝和賓起在朝中的名聲都不怎麼好,特別是王子朝,因為出言不遜,得罪了不少人,其中包括卿士劉獻公和單穆公。劉、單兩家成為了王子朝上位的最大阻力。 說起這位單穆公,與叔向倒是有些淵源。 《國語》記載,很久以前,有一次叔向到雒邑訪問,單穆公的曾祖父單靖公設宴招待叔向,宴席不豐盛但是禮節恭敬,不私下表示親熱,談話和賦詩言志均很得體,送別時也僅僅是送到城郊。叔向沒有當面奉承單靖公,而是對他的家臣說:“奇怪啊,我聽說一個朝代不會兩度興盛,但是看到單老先生之後,我感覺周朝很有可能打破這一規律。古人說'最禮貌的行為莫過於恭敬,最善於持家的莫過於節儉,最好的品德莫過于謙讓,最標準的行事方式莫過於不懂就問',我看單老先生這些美德都具備了。有他擔任卿士,周室哪有不興盛的理由啊!”而且推斷,單靖公保業守成,有子孫昌盛的福氣。 在貨幣改革和鑄造大鐘這兩件事上,單穆公已經搞得周景王很不爽,再加上在廢嫡立庶這件事上與周景王對著幹,單穆公無疑成為了周景王的眼中釘、肉中刺。 公元前520年四月,周景王狩獵北山,命令滿朝大臣隨行,想趁打獵的機會殺死劉、單二人。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就在他即將動手之際,突然心髒病發作,死於大夫榮錡氏家裡——當然,這是官方的記載,後世有不少人推測,劉、單二人察覺到了周景王的陰謀,先下手為強,派人毒殺了周景王。 同樣詭異的是,幾天之後,劉獻公也突然去世了。劉獻公沒有嫡子,庶子伯蚠(fen)本來在單穆公門下工作,跟單穆公的關係不錯,於是由單穆公作主,伯蚠繼承了家業。這樣一來,局勢基本就由單穆公控制了。 同年五月,劉、單兩家聯合出兵,殺死了賓起,擁立王子猛為王,並與周景王的其他幾個兒子在單穆公家裡盟誓,宣布效忠於王子猛。 王子朝不甘心就這樣失去眼看就要到手的王位。這位沒落王室的後裔,和他的父親周景王一樣,是個飽讀詩書、自視甚高的人物。他有野心,也有行動力。同年六月,周景王的葬禮在雒邑舉行。王子朝趁機發難,帶領自己的人馬進攻劉家。伯蚠得到消息,連忙出逃。單穆公倒是臨危不亂,先跑到大廟之中將正在為周景王服喪的王子猛接到自己家裡,然後緊閉大門,加強防範。 但是王子朝顯然棋高一著,早就在單穆公身邊安插了一顆釘子——王子還。單穆公完全沒有料到自己身邊還有如此危險的潛伏者。當天夜裡,王子還趁著單穆公不備,將王子猛劫持上一輛戰車,馬不停蹄地送到了王子朝府上。 這一來主客易位。單穆公手中失去了王牌,眼見王子朝的勢力越來越大,只得步伯蚠的後塵,也逃出了雒邑。 王子朝緊追不捨,在雒邑附近的平畤(zhi)與單穆公大戰了一場。結果出人意料,處於劣勢的單穆公大獲全勝,殺死了包括王子還在內的八名敵將。王子朝落荒而逃。單穆公乘勝追擊,伯蚠也從劉地趕來助戰,兩個人一鼓作氣,又殺回了雒邑,再度將王子猛搶到手裡。 僅僅是五天之後,戰局再一次逆轉。王子朝重新糾集餘黨反撲,在雒邑城下打敗了單穆公的盟友鞏簡公和甘平公。單穆公感到形勢危急,決定向晉國求助。同年七月,他留下王子處堅守雒邑,自己則帶著王子猛取道平畤,來到一個名叫“皇”的地方,一面派人向晉國告急,一面靜觀待變。 王子朝自然知道夜長夢多,一面抓緊進攻雒邑,一面派心腹鄩肸(xunxi)帶兵進攻皇地,企圖將王子猛奪回來。結果鄩肸用兵無方,吃了敗仗,本人也成為俘虜。與此同時,王子朝卻在雒邑城下打敗了出城迎擊的敵軍,軍勢為之一振。雒邑城中的餘黨得知消息,也發動叛亂來策應王子朝,圍攻單穆公的府邸,卻又慘遭失敗。雙方互有勝負,戰爭陷入僵局。 同年十月,晉國終於出兵了。 晉國派出的還是荀、籍組合——以荀躒和籍談為首,率領“九州之戎及焦、瑕、溫、原之師”,顯然不是什麼主力部隊。也許在晉國人看來,解決王室的這點小小紛爭,乃是殺雞焉用牛刀,只要晉軍大旗一出現,王子朝就會望風而降吧! 單穆公顯然也是這麼認為的。聽到晉國出兵的消息,他和伯蚠馬上從皇地出發,奉著王子猛直奔雒邑。沒想到王子朝根本不買晉國的賬,不但把單、劉聯軍打得落花流水,而且將前來救援的晉國先頭部隊擊潰。王子猛也在這次戰鬥中身負重傷。 同年十一月,王子猛在雒邑郊外去世。 幾天之後,周景王的另一個兒子王子匄(gai)被單穆公立為天子,也就是歷史上的周敬王。 事到如今,晉國也不敢對王子朝等閒視之,派出增援部隊源源不斷地進入王畿。到了十二月,從各地壓向王子朝的晉軍部隊已經增加到七支,周敬王也親自率軍圍攻,連奪數城,將王子朝逼到了死角。 公元前519年春天,春風得意馬蹄疾的周敬王自認為勝券在握,派人給晉軍統帥荀躒送去一封信,大意是王子朝已經窮途末路,單憑王室的力量便足以戰勝他,不勞晉軍再幫忙。晉軍於是撤回國內。 這封信導致王畿的戰亂被延長整整三年。 同年初夏,王子朝在尹地發動反攻,打敗單穆公的部隊,並且一舉攻入雒邑,宣布自立為王。小小的王畿出現兩王並立的奇景:王子朝居雒邑,被稱為西王;周敬王居狄泉,被稱為東王。雙方你來我往,打得不亦樂乎。 公元前518年六月,子大叔陪同鄭定公出訪晉國,見到了士鞅。士鞅請教子大叔:“王室的事情該怎麼處理才好?”子大叔的回答很幽默:“老夫連鄭國的事情還搞不定呢,哪裡敢管王室的事?不過俗話說得好,寡婦不擔心自己織布的緯紗不夠,而擔心王室的沒落,是因為怕禍亂殃及自身。現在王室動盪,我們這些小國當然害怕。至於你們大國的想法是怎麼樣的,我們就不知道了。您如果想要安定王室,最好盡快動手。畢竟,王室動盪不安,也是晉國的恥辱啊!” 子大叔這番話使得晉國下定決心,召集諸侯會盟,強勢介入王室內亂。但是晉國的行動實在是遲緩,直到第二年(公元前517年)夏天,諸侯大夫會盟才在黃父(地名,今山西省境內)舉行。 代表晉國出席黃父會盟的是趙武的孫子趙鞅,他命令各國向王室提供經濟援助(輸王粟)和武裝保護(具戍人)。但是論及具體何時幫助周敬王復國,竟然是“明年將納王”,將時間又往後拖了一年。 公元前516年十二月,周敬王終於在晉國人的幫助下回到了雒邑。王子朝見大勢已去,帶著自己的黨羽出逃到楚國。離開的時候,他做了一件釜底抽薪的事——將王室收藏的典籍席捲一空,一股腦兒都帶到了楚國。 可以想像的是,從雒邑到郢都山長水遠,王子朝又行色匆匆,所以這批珍貴的典籍極有可能在路途中就遭到大量損毀。中國的學者對這段歷史似乎沒有太多關注,倒是在日本人編撰的《左氏會箋》中,將這件事稱為“大厄”,認為這是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前中國文化遭到的最大一次破壞。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