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唐朝從來不淡定2·李世民的政治課

第39章 第三十九章留定州太宗殺劉洎徵高麗李勣圍玄菟

問問遼河吧。 遼河早不發水,晚不發水,偏偏張儉同志接收完戰艦後,它滔滔不絕地淹沒了整個遼河區域。兩岸的居民,在歷史上沒少受過遼河發水的罪。但有人懷疑張儉是不是智力不太好,船,不就是漂在水上的麼? 現實告訴張儉,想要渡過遼河,要做好大船擱淺的思想準備。 即便不擱淺,也得找好對岸停靠的地方。即便找到了可以停靠的地方,也得先合計合計,一旦退水之後,這個地方距離遼河有多遠,部隊怎樣扛著這麼大的船,從泥濘的陸地,走到洶湧的遼河。張儉是個圓滑的人,既然發水,那軍隊就不過河,幹嗎跟遼河較勁? 大水遲遲不退,張儉宣布撤兵,回到營州呼呼大睡。 當時,為了準備出征,李世民已經從長安來到了洛陽。 張儉被一紙詔令緊急叫回了洛陽宮,李世民想看看,這個名叫張儉的軟蛋現在有什麼理由活著見他。張儉一臉淡定地來到了洛陽宮,不管李世民如何責問,他都保持淡定的神態。等時機成熟,他才開始講話。在李世民的注視下,他將高麗的山川河流、水草美惡,如數家珍般細說了一遍。

後來我們知道,張儉同志在發大水期間,為了確保能打探到對方的情況,自己一個人偷偷摸摸過河了。這樣,既可以避免船艦的損失,又可以打探到敵人的消息。如此負責任而又低調的武將,李世民很是喜歡。 他轉怒為喜,拜張儉為行軍總管,使領諸蕃騎,為六軍前鋒。 造船的重任就落在了閻立德的身上,軍隊出發,到了幽州(北京附近)的安蘿山上,李世民下令開始打造攻城器械。 行軍總管姜行本、少府少監丘行淹(丘和共有子十五人,全都很有出息,以丘行恭最為有名)負責統籌,督造天梯、飛橋、巢車等攻城的重要器械。原本在山上造器械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可姜行本發現,自從軍隊開始在此地駐紮,想要的東西可謂是應有盡有。 幽州百姓中,隋唐動亂的時候,有出來當響馬,打家劫舍的。如今見要打高麗,興奮不已,號召大家拿出自己家的東西,獻出來給軍隊用。

更有許多普通百姓,為了表示支持,連牛鼻子上的扣鎖也給帶來了。 大家將薑行本堵住,要他一定要收下,自己這把老骨頭不中用,你們就帶著它上戰場吧。姜行本叫苦不迭,因為製造的器械已經足夠使用,但百姓還是紛紛送來傢伙,留著不是,扔掉更不是。最後,還是李世民親自出馬,挑選輕便、好用的器械留給軍隊,這才省去了一堆麻煩。 但百姓不願意。 不捐東西也行,年輕有為的熱血青年一呼百應,叫來了成千上萬的參軍者,將募軍處圍得水洩不通。儘管募軍處一再聲稱,契丹、奚、新羅、百濟、靺鞨等地方都有軍隊派來,所以我們這裡不需要那麼多。 但四方的勇士不管你要不要,就是不走。到最後軍官沒辦法,就想出來一個看似無法拒絕的理由搪塞大家:

“由於我們是按常規出牌的,所以庫存的鎧甲不夠用了!” 此言一出,勇士散去。 半天后,令人震驚的一幕出現了。 幾百人、幾千人成群地又殺了回來,他們扛著繩子,帶著自製的砍刀、菜刀泱泱而來。募兵官員見阻攔無效,就開始給大家做思想工作,說募軍已經結束了,以後大家有的是機會為大唐效力。大家都有妻子兒女,回家和胡人做點買賣,好好種地,弄點產業,平平淡淡地過完一輩子,不是更好嗎? 顯然,大家把募兵辦的話當成了耳旁風。 有人亮出鐵棍和釘耙,胸前掛著牛皮做的護胸,說:“你剛開始說沒裝備,現在我們有裝備了,瞧,這就是我們的裝備。” “為了這個時代,我們願意戰死沙場!” 雙方僵持了很長時間,最後,勇士確定軍隊已經完全飽和,這才悻悻而去。他們錯過了跟李世民接觸的機會,因為在幽州,李世民一直都放下身份,跑到軍營,探望生病的士卒。皇帝御駕親征,竟然還肯為了一個無名小卒操心,唐軍士氣大振,無不誓死追隨。

世道真的變了。 你能想像楊廣出征高麗時的情景嗎? 在此之前,車駕在定州(河北定縣),李世民在此地交代工作,為太子李治同學清理門戶。 李治是個很孝順的人,李世民親征要走,他一連哭了好幾天。李世民告誡他,“我留你鎮守,安排好了賢臣輔佐,是想讓天下人見識你的風采。治國之要,在於進賢退不肖,賞善罰惡,至公無私,你要努力做到。”李治還在那兒哭,最後,李世民忽然恨鐵不成鋼地說了一句: “你哭管什麼用!” 為了讓兒子能放心大膽地理政,李世民文臣能少帶就少帶,留下輔佐李治。這一次,長孫無忌、岑文本、吏部尚書楊師道都隨駕出征了。留下的人中,蕭瑀同學在洛陽宮留守,劉洎、馬周、張行成、高士廉等人在定州,輔佐太子監國。

李治對留守的重臣很尊重,尤其很尊重高士廉。這個高士廉,相當於他的姥爺,在處理政務的時候,李治不好意思坐在高士廉跟前,便讓他同榻視事。高士廉臨難不改節,當官無朋黨,對李治的請求堅決推辭。李治就更不好意思了,便一改作風,多次為高士廉設案。 高士廉知道,滋味美時的得意,會為未來的禍患埋下伏筆。 做人要低調。 劉洎似乎不懂這個道理。 李世民對他的評價是“性最堅貞,有利益;然其意尚然諾,私於朋友”。 在定州輔佐李小九的人中,以劉洎職權最大,他是左庶子、檢校民部尚書,又總領吏部、禮部、戶部三尚書的事務,責任重大。分別前,李世民交代劉洎,說這回我出行,你輔佐太子,事關重大,你要明白我的苦心。劉洎同志精神矍鑠,口無遮攔地說出了這樣一句話:

“陛下儘管放心,誰要是敢在陛下走後犯事,臣立刻殺了他!” 李世民白了他一眼,也正是如此,讓劉洎反應過來,他知道自己說錯話了。平民百姓行刑還要經過李世民同意,你膽敢隨便殺死大臣,誰給你這麼大的權力? 李世民告誡他道:“卿性格疏狂過甚,以後肯定因此貽誤終身,你以後說話可千萬謹慎!”劉洎後來的慘案,應該說是很活該。出去以後,他本應老老實實在家待著,該吃飯吃飯,該睡覺睡覺,該上班就去上班。可看樣子,劉洎想挑戰一下別人的極限。他滿面淒慘地走出去後,眼神渙散,碰見認識的人就問情況,還讓別人分析一下李世民究竟是怎麼想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受,那就是,在聽別人講述自己的慘痛經歷的時候,旁邊的人總帶有一種看客一般的冷漠。

劉洎深刻體會到了這一點,但是,真正把他推進鬼門關的,是平日里跟他有過節的那些人。 劉洎總愛不可思議地提醒別人,“到了這一步,不知道聖上會不會老是記掛著這件事兒。” 報應終於來了。 有人在李世民面前詆毀劉洎,“劉洎曾經說過,國家大事不必過多擔心,我輔佐幼主,自然會將有異志的大臣殺掉,這樣天下就可以安定了。” “嗯?這話不是劉洎對我說過的嗎,你們怎麼知道的?” “劉洎天天都說這話,要不臣也不會知道。” 這日,李世民下詔: “劉洎整天跟人私下議論朝政,盼望出現混亂局面。他把自己當成伊、霍,猜忌大臣,想把所有大臣都殺死。朕認為可以賜他自盡,妻子兒女什麼的就免了。”劉洎自盡了,他終於閉上了嘴。

唐朝與高麗的第一場戰役已經打響,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李勣率領大軍先行殺到了懷遠鎮。 唐朝的懷遠鎮,就是今天的遼寧省北鎮市的廣寧城,位於遼寧南部,毗鄰高麗。先打下懷遠鎮,步步為營,便可以讓後續大軍得到緩衝。但這不是李勣的風格,懷遠鎮的唐軍在那裡搖旗吶喊,暗地裡,通往遼寧北部的通道已經被打開,大股唐軍潛伏在此。 貞觀十九年(645)四月,遼東道先鋒部隊在遼寧北面順利渡過遼河,成功進軍玄菟。 玄菟,古時一郡,大體位於鐵嶺附近,在懷遠鎮東北五百里。高麗邊防全都壓在了懷遠鎮,他們死都不會想到,唐軍竟然還會在士氣大盛的時候虛晃一槍,在懷遠放了那麼大一個響屁,主力全跑到了鐵嶺。玄菟附近的幾座城池都驚慌失措,一天到晚關閉城門,縮在裡頭不敢出來。

蓋蘇文明白了,唐軍的主力的確在北部。 南端的建安城(遼寧營口),在蓋蘇文的明白中吃了大虧。 他們放心大膽地不去防守,直到被熟知遼河下游情況的唐朝將領殺了個措手不及。率領分部唐軍出擊的人,正是六軍前鋒張儉同志。順利渡過遼水後,他跟正在城外的高麗軍隊碰了個正著,高麗軍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在一陣狂亂的逃跑賽中,獲得了被斬首幾千級的下場。 這是唐軍的第一次大捷,消息傳出後,身在新城(瀋陽)的李道宗也派出了自己的奇襲軍。 折衝都尉曹三良,男,生日籍貫愛好長相均不詳,只知道他在四月初五這天,受行軍副總管李道宗的命令,率領十幾人(以後你就會知道為啥這麼少了),假裝聲勢浩大地逼近了新城。 新城守將做事講究原則,說不敢出去,就不敢出去,面對曹三良的挑釁,他們毅然決然地選擇了繼續龜縮城中。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