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血腥的盛唐4·走向開元盛世

第40章 始料未及的政治災難

這起事件是劉幽求搞出來的。 李隆基這個皇帝的處境難堪,劉幽求這個皇帝心腹的處境也就可想而知了。作為唐隆政變的功臣,他原本以為政變成功後,自己一定可以平步青雲,位極人臣,一勞永逸地成為滿朝文武馬首是瞻的人物,然而結果卻令他大為失望。事後他僅僅被授予中書舍人之職,雖然有“參知機務”之權,但充其量只能算是三級宰相,地位遠在三省、六部的正副長官和那些一、二級宰相(同中書門下三品、同平章事)之下。 儘管劉幽求後來又逐步擢任尚書左丞、戶部尚書等職,玄宗登基後他又進位為右僕射、同中書門下三品,但這些職務仍然與他此前的心理預期差距甚大。 尤其讓劉幽求憤憤不平的是,那些原本應該被砍頭的韋後黨羽不僅沒有人頭落地,反而在短暫的貶黜之後又紛紛回朝,甚至一個個入閣拜相,紛紛爬到了他的頭上,這他奶奶的算什麼事兒? (《舊唐書·劉幽求傳》:“幽求初自謂功在朝臣之右,而志求左僕射,兼領中書令。俄而竇懷貞為左僕射,崔湜為中書令,幽求心甚不平,形於言色。”)

而眼下,太平一黨由於不甘心讓太子上台,正蠢蠢欲動,大有將李隆基重新廢黜之勢。萬一他們的奸謀得逞,李隆基自然是沒有好日子過了,而他劉幽求作為李隆基的頭號心腹,又豈能活得舒坦?不要說“位極人臣”的夢想從此煙消雲散,就連當下已經到手的權力和富貴恐怕也要變成黃粱一夢,甚至肩膀上的腦袋八成也得搬家。 劉幽求會甘心接受這樣的結局嗎? 當然不會。 劉幽求能夠從一個小小的朝邑縣尉變成今天的帝國宰輔,靠的就是不平則鳴的勇氣和血性,靠的就是該出手時就出手的膽識和魄力。所以,為了實現自己位極人臣的夢想,同時為了幫助李隆基鞏固剛剛到手的皇權,劉幽求毅然決定——再搞一場政變,徹底剷除太平一黨! 搞政變當然需要軍隊。劉幽求很快就聯絡了一個禁軍將領,並與他達成了共識。

這個人名叫張暐,時任右羽林將軍,是玄宗李隆基的一個舊交。 此人出身於富豪之家,為人疏闊豪爽,好結交四海賓朋,尤喜射獵宴遊。李隆基在潞州擔任別駕時,張暐在附近的一個地方擔任縣令,兩個人一來二去就認識了。張暐交遊廣闊,閱人無數,自然看得出這個年輕的親王並非尋常之輩,於是傾力結交,跟李隆基打得火熱,三天兩頭在一起聚宴飲酒,遊玩打獵。 (《舊唐書·張暐傳》:“會臨淄王為潞州別駕,暐潛識英姿,傾身事之,日奉游處。”) 有一次,張暐請了一個叫趙玄禮的著名樂人到他家裡演出,趙玄禮帶了自己的女兒同行。這個女孩長得美麗動人,而且能歌善舞,當李隆基受邀到張暐府上作客時,頓時一見傾心,很快就和這個女孩好上了,並且生下了一個兒子(這個女孩就是後來的趙麗妃,生下的兒子就是後來的太子李瑛)。由於李隆基身份特殊,不便迎娶這個出身卑微的歌姬過門,於是張暐便替他金屋藏嬌,讓趙氏母子住在自己的府上。李隆基對此當然是感激不盡,從此更是將張暐視為知己。

唐隆政變爆發後,李隆基入主東宮,旋即把張暐召至身邊,讓他擔任東宮官吏,不久又將其擢為侍御史,稍後又拜為御史中丞。李隆基登基後,為防範太平公主,特意將張暐調任右羽林將軍,把一部分禁軍兵權交給了他。 既為天子故舊,如今又手握禁軍,可見張暐在玄宗心目中的份量非同一般。劉幽求正是看上了這點,才邀他入夥共謀大事。 作為憑藉政變起家的人,劉幽求在這方面自然是輕車熟路的,於是很快就和張暐制定了一個完整的計劃。一切就緒後,張暐立刻去向玄宗請示,說:“竇懷貞、崔湜、岑羲等人都是太平公主一手提拔的,如今他們利用宰相的權力日夜密謀,事態看來已經非常嚴重了。古人說,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如不及早打算,一旦他們先發製人,陛下和上皇恐怕都會有危險。臣以為,應該立即採取行動將他們誅殺!劉幽求與臣已計劃停當,臣既然職典禁兵,自當為陛下赴湯蹈火,視死如歸!如今,只等陛下一聲號令,臣等即刻動手。”

李隆基知道,自己和太平公主的矛盾已經發展到不共戴天的地步了,所以遲早會有刀兵相見的一天。與其坐等這一天的來臨,讓自己陷入被動,還不如主動出擊,先下手為強!儘管李隆基也知道目前的各種準備還不是很充分,但是多等一天,磨刀霍霍的太平公主勢必會向自己逼近一步,危險就會加重一分,既然如此,那就只好放手一搏了! 正是居於這樣的考慮,所以張暐話音剛落,李隆基深以為然,當即表示贊同,並且仔細地叮囑了一番,告訴他事關重大,務必嚴守秘密,千萬不能走漏消息。 然而,讓李隆基做夢也沒有想到的是——自己一貫信任的這個張暐,居然是一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人。 他讓張暐嚴守保密原則,可張暐竟然一轉身就把消息洩露了。

史書沒有明確記載張暐是在什麼情況下走漏消息的,只說他把政變計劃洩露給了一個叫鄧光賓的侍御史。根據張暐的從政經歷,這個鄧光賓很可能是他過去的同事。而且從張暐疏闊豪爽,喜歡呼朋引伴,聚會飲酒的習性來看,他很可能是在某次私人聚會上,因酒酣耳熱而口吐真言,把這件天大的事情給說漏嘴了。 當李隆基得知計劃洩露時,震驚得目瞪口呆,半天回不過神來。 此事豈是兒戲? 多一個人知道這件事,就意味著多一分失敗的可能! 太平公主的黨羽遍布朝廷內外,天知道這個鄧光賓的屁股坐在哪一邊?就算他坐在自己這一邊,可天知道他還會把這個絕密計劃透露給多少人?如果太平公主知道了這個計劃,豈不是給她送上了一個廢黜自己的藉口?

呆立半晌之後,李隆基知道,他自己現在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舉報。 是的,舉報。只有主動把劉幽求和張暐交出去,才能洗脫干係,證明自己的清白。 儘管這兩個人是自己一直倚重的左膀右臂,可到了這個時候,李隆基也不得不壯士斷腕了。而且,恰恰是把自己的心腹交出去,才能讓太上皇和太平公主相信自己,或者至少讓他們無話可說。 對不住了,兩位兄弟,朕當盡力保你們一條命,但朕實在是保不住你們的富貴和前程了。如果你們能夠活到朕乾綱獨斷的那一天,朕一定不會虧待你們! 隨後,李隆基立刻趕在太上皇和太平公主尚未得知消息之時,呈上了一道奏章給李旦,一五一十地交代了劉、張二人企圖動用武力對付太平公主的整個計劃。 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八月十九日,太上皇李旦下令,將劉幽求、張暐、鄧光賓全部逮捕下獄。主管官員審訊後上奏:“劉幽求等人離間皇上的骨肉親情,按律當斬!”李隆基立刻出面向太上皇求情,說劉幽求在擁立睿宗即位的政變中立過大功,請免他一死。李旦最後接受了李隆基的請求,將斬刑改為流刑。

八月二十六日,劉幽求被流放封州(今廣東封開縣),張暐流放峰州(今越南永安縣),鄧光賓流放繡州(今廣西桂平市)。 當這個胎死腹中的政變計劃被徹底曝光後,太平公主及其黨羽無不恨得咬牙切齒。崔湜立即致信廣州都督周利貞(就是當年被崔湜引薦給武三思,出面殘殺五大臣的那個人),讓他暗中除掉劉幽求。 然而,有道是吉人自有天相,劉幽求有一個好友叫王晙,當時正在桂州(今廣西桂林市)擔任都督,他不知從什麼渠道獲知了崔湜的陰謀,便強行將劉幽求扣在了桂州,不讓他前往貶所。 周利貞聞訊大怒,頻頻發出公函,要求王晙放人,同時崔湜也一再向王晙施壓,但王晙始終置若罔聞。劉幽求擔心連累朋友,說:“你一意抗拒當權宰相,保護一個被流放的人,恐怕不僅不能保全,而且還會連累你自己。”極力表示要前往封州。王晙不以為然地說:“你犯的又不是連朋友都要跟你絕交的罪,我就算因此受牽連,也絕無怨恨。”最後還是堅持不肯放行,劉幽求就此逃過一死。

這場“出師未捷身先死”的未遂政變,對李隆基而言無疑是一場始料未及的政治災難,也是他自出道以來遭受的最慘重的一次失敗。 儘管他萬分驚險地躲過了被廢黜的命運,可卻被迫自毀長城,親手斬斷了自己的左膀右臂,使自己原本就很有限的勢力再次受到了嚴重削弱;此外,這起打草驚蛇的事件也等於過早地暴露了李隆基的政治意圖,讓太平公主及其黨羽的警惕心得到了空前加強,甚至促使他們加快了全面反擊的步伐。 如果說,此前太平公主更多的只是考慮如何廢黜李隆基,還並不打算殺他的話,那麼經過這次事件之後,她無疑已經下定了置李隆基於死地的決心。 所有這一切,無不讓李隆基變得十分被動。 在李隆基與太平公主即將展開的巔峰對決中,他未及出手已經先丟一分,明顯處於極端不利的態勢;相形之下,太平公主步步為營,穩紮穩打,贏面正在變得越來越大……

先天元年深秋,望著太極宮中無憑無依隨風飄舞的片片落葉,李隆基的心中充滿了難以言表的蕭瑟和蒼涼。 秋天的大風猛然掠過臉龐,讓他感到了一絲寒意。 天冷了。 一個肅殺的季節就要來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