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血腥的盛唐4·走向開元盛世

第4章 告密旋風與酷吏時代

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正月,長期處於軟禁狀態的睿宗李旦忽然接到太后的一道詔書,說是要“复政於皇帝”。李旦大為惶恐。他太了解自己的母親了,三個兄長過去的遭遇已經給他留下太多血的教訓,所以他很清楚,母親這麼做,絕不是真心想要歸還政權頤養天年,而是打算一邊堵住天下人的悠悠眾口,一邊試探他的態度。 有鑑於此,李旦當然只能一再上表堅決辭讓。他聲稱,自己既沒有興趣打理朝政,更沒有能力統治天下,所以為了社稷蒼生的福祉,還須母親勉為其難,繼續臨朝聽政。 看著李旦一連呈上的三道讓表,武后笑了。 看來還是老四比較聰明啊,當初他的三個哥哥要是像他這般乖巧的話,不就什麼事都沒了嗎? 武后的還政表演確實是高明而有效的。從此,那些口口聲聲要求太后還政的人就不得不保持緘默了。但是武后知道,很多宗室親王和文武大臣嘴上不說什麼,可並不代表他們心裡面沒有想法。換言之,很多人不會心甘情願接受她的統治,他們心里肯定藏著許多怨言,甚至很可能藏有對武后不利的企圖。

自從徐敬業兵變,裴炎逼宮,宰相百官聯名上書等一系列惡性事件發生之後,武后就一直在考慮一件事情,那就是——如何才能深入人們的內心世界,預先察覺陰謀的存在?如何防患於未然,把所有不利於她統治的事物全都扼殺在萌芽狀態? 作為武后精心思考的結果,垂拱二年三月,一項全新的製度在大唐帝國應運而生。 這就是“匭檢制度”。 所謂匭檢制度,說好聽點叫做廣開言路,下情上達,說難聽點就是鼓勵天下人都來告密。具體的操作方法,就是在朝堂前設置一個四四方方的大銅箱,分成四格,開四個孔,可入不可出。四面正對東南西北,塗成四種顏色。東面青色,名“延恩匭”,求仕進者投之;南面紅色,名“招諫匭”,言朝政得失者投之;西面白色,名“伸冤匭”,有冤抑者投之;北面黑色,名“通玄匭”,言天象災變及軍機秘計者投之。 (卷二○三)

朝廷以諫議大夫、補闕、拾遺各一人為“知匭使”,以御史中丞、侍御史各一人為“理匭使”。每天傍晚由知匭使開箱審閱,緊急事件先行處理,其餘轉呈中書省和理匭使,最後再向武后匯總上報。補闕、拾遺的官職以及匭使的設置,都是武后的發明。而具體設計製造銅匭的人,名叫魚保家,是當初裴炎案的審查官之一侍御史魚承曄之子。 雖然朝堂前的這口大銅匭並不僅僅只為告密而設,但是知匭使每天拿到的最多的奏狀,都是從那面漆黑陰森的通玄匭中取出的,其他三匭則形同虛設。 這絕不是一個偶然。 因為,相對於“求仕進”“言得失”“伸冤抑”而言,人們顯然對告密更為情有獨鍾。文明元年那個禁軍飛騎告密事件,至今依然清晰地烙印在人們的記憶中,並且閃爍著一種蠱惑人心的幽玄之光。這道光照亮了很多人的夢想——通過告密一夜之間飛黃騰達的夢想。

當然,這也恰恰是武后最希望看到的。 不讓群眾互相檢舉揭發,她怎麼可能知道群眾心裡都在想些什麼,又怎麼可能知道他們都在背地里幹些什麼呢?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第一個被銅匭中的密狀揭了老底,從而被武后砍頭的,不是別人,正是銅匭的設計製造者——魚保家。 魚保家無疑是個能工巧匠,但他的智慧最初並不是貢獻給武后,而是貢獻給了徐敬業的。因為他曾是徐敬業的好友,所以當徐敬業起兵時,他便把刀、弩、攻城車等兵器的製造技術傳授給了叛軍。徐敬業兵敗後,魚保家僥倖躲過了朝廷的清查,但一直惶惶不可終日。為了撈取一些政治資本以便安身立命,他仔細觀察了朝廷的政治風向,然後主動上書給武后,提出了四格銅匭的設計思路。

魚保家的設計方案得到了武后的高度讚賞,隨後便奉命製造了銅匭。原以為過去的政治污點再也不會有人提起,而未來的榮華富貴也將因首創銅匭之功而有了保障。但是魚保家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就是他親手設計並製造的這口大銅箱,頭一個就把他自己埋葬了。 因為有人把一封告密信投進了黑色的通玄匭中,魚保家幫助叛軍製造兵器的罪行就此暴露在世人面前。幾天后魚保家就被押赴刑場斬首了,他父親魚承曄也坐貶儀州司馬。行刑的那天,圍觀百姓看見這個聰明反被聰明誤的魚保家一直在笑,從走向行刑台那一刻起,直到人頭落地的一瞬間,他始終在笑。旁觀的人們過後都說,那種笑容異常淒涼也異常恐怖,這輩子從沒見人那樣笑過。仔細回憶那天觀刑的感受,也許只能用“毛骨悚然”四個字來形容。

魚保家的故事儘管令人唏噓,可它卻以一種罕見的黑色幽默的方式,宣告了銅匭告密製度的強大功能。 武后顯然是所有人中最受鼓舞的一個。 當一種器物誕生之初,卻一口反噬了它的製造者,那就足以證明這種東西是有靈性的。尤其是當武后注視著那口散發著幽冥之光的通玄匭時,她總會恍惚看見一頭通體黝黑的神獸——它叫玄武,是一種龜蛇合體的神獸,是傳說中讓人敬畏的北方之神。武后猜想魚保家設計銅匭的時候,一定也曾被這只神獸的意象吸引和纏繞,只是魚保家福淺命薄,注定看不見玄武神獸降臨塵世,在九州大地刮起黑色旋風的那一天。 而現在武后看見了。 她知道自己的使命就是讓這股旋風席捲帝國的四面八方,在一夜之間剝去所有人的面具和偽裝,讓他們一絲不掛地行走在彼此的目光中,讓他們內心的慾望和罪惡從此裸裎在陽光之下,讓人與人之間再也沒有秘密可言……

從垂拱二年的春天起,武后便以她那慣用的驚世駭俗的方式,面對天下人徹底打開了“告密之門”。她發布詔書明令所有州縣:凡有告密者,各級官吏皆不得過問,只負責提供車輛驛馬;在旅途中,各地官府一律按五品官的禮遇接待告密者,並負責將其安全送抵神都;即便是農夫樵人,也都由武后親自召見,夜宿官方館舍,所奏之事若得到武后認可,則破例授予官職,就算捕風捉影查無實據,也可免於問罪;各級官吏若有敢於阻攔告密的,以該告密者所告之罪懲處該官吏。 皇太后的這道懿旨一下,就像有一股巨大的魔力瞬間攫住了帝國的萬千子民,讓他們即刻陷入一種空前的亢奮和癲狂之中。 “於是四方告密者蜂起”(卷二○三),人人都懷抱著一夜騰達的夢想,爭先恐後、絡繹不絕地向神都洛陽湧去。每一條道路、每一個驛站都擠滿了上京告密的人群,讓沿途的各級官吏疲於應付,焦頭爛額。

官吏們看見,這些一輩子都沒有出過遠門的山野村夫,臉上一概閃動著一種如痴如狂的興奮之光。官吏們不禁在心裡苦笑,在這些人中,又有幾個能夠“言天象災變及軍機秘計”的呢?如果連田頭的老農、山中的樵夫都有能力也有資格言及“天象災變及軍機秘計”,那還要我們這些官吏幹什麼?大夥不如找根繩子上吊算了。 說白了,這些所謂的告密者絕大多數就是出來享受公費旅遊的(而且還是五品待遇的高檔旅遊)。這輩子能夠坐一趟官家車馬,住一回皇家賓館,享受一次五品官的待遇,而且還能登上金鑾殿親睹太后聖容,對這些窮鄉僻壤的農夫樵人來講,實在是做夢也不敢想像的,就算是死也夠本了。 令滿朝文武頗為驚訝的是,在詔書頒布之後的日子裡,太后果然言出必行,說到做到。每天一大早,她都會精神飽滿地登上紫宸殿,以一種超乎尋常的耐心和毅力親切接見每個告密者。即便形形色色的告密者以及他們所操的方言俚語經常把武后搞得哭笑不得,但她從來沒有失去耐心,而是樂此不疲,並且對所有人都是和顏悅色,恩賞有加。直到席捲整個帝國的告密風潮漸趨消歇之時,據說她已經親自接見了近萬人。

武后的辛苦沒有白費。 因為她亟需的一批特殊人才就是乘著告密的東風來到洛陽的。 這些人在歷史上被稱為——酷吏。 這些新時代的弄潮兒裹挾在告密者的人流中,帶著異於常人的一身本領,帶著出人頭地的強烈慾望,躊躇滿志地來到了武后的身邊。而武后則用一種鷹隼般銳利的目光,彷彿沙裡淘金一樣,一眼就從成千上萬的告密者中把他們挑了出來。 胡人索元禮是最早被武后樹立起來的酷吏樣板。他因告密之功被擢升為游擊將軍,專門負責審理武后欽定的大案要案。史稱其生性殘忍,嗜血好殺,每審一人必牽連羅織數十百人。武后大為賞識,頻頻召見,賞賜有加,並且不斷賦予他直達天聽,臨機獨斷的實權。 在索元禮示範效應的帶動下,醴泉人侯思止、長安人周興、萬年人來俊臣等大批酷吏聞風繼起,紛紛效法。其中以侯思止和來俊臣的發跡最具傳奇色彩。

侯思止是個文盲,原來的職業是賣燒餅的,由於好吃懶做,後來連燒餅鋪也關張了,只好去給一個將軍當僕人。告密風起後,他抓住時機狀告本州刺史裴貞與宗室親王李元名串通謀反,從而博得武后賞識,被授予游擊將軍之職。按說,從一個卑賤的僕人變成一個五品將軍,侯思止已經算是一步登天了,可他仍未滿足,又去找武后要官,一開口就是御史。 武后笑問:“你又不識字,如何當御史?” 早有準備的侯思止振振有詞地說:“神獸獬(xie)豸(zhi)何嘗識字?可它卻能憑藉本能和直覺辨別忠奸善惡!” 武后笑了。 她不得不承認,侯思止是一個聰明的文盲。這句話確實撓到了她的癢處。如今她需要的不是凡事講求程序和證據的法官,更不是那些滿腹經綸卻處處與她意志相左的朝臣,而是像侯思止這種來自於體制之外的、無知無畏、百無禁忌的人。只要他具有一種絕對效忠於武后的本能,只要他能夠憑直覺去對付武后的敵人,文盲白丁又有何妨?

資源放錯了位置就是廢物,廢物放對了位置就是資源。 就這樣,文盲侯思止得到了他夢寐以求的侍御史的職位,從此成為武后最忠實、最得力的鷹犬之一。 在武周一朝的所有酷吏中,後起之秀來俊臣可以說是知名度最高的一個。這不僅因為他長相俊美,堪稱“酷吏之花”,更是因為他近乎天方夜譚的發跡過程和日後登峰造極的酷吏生涯。來俊臣生於一個賭徒之家,從小遊手好閒,無惡不作,後來因作姦犯科身陷囹圄。當武后向天下人發出那道鼓勵告密的詔書時,正在坐牢的來俊臣彷彿在絕望中看見了一根救命稻草,他拼命搖撼鐵窗厲聲高喊:我要伸冤,我要告密! 獄吏不知道囚犯有沒有權利告密,躊躇多日不敢處置,只好把情況上報刺史東平王李續。李續冷然一笑,只說了四個字:杖打一百。來俊臣被打得皮開肉綻,從此老老實實,再也不敢提告密之事。幾年後,李唐宗室遭遇空前的政治劫難,東平王李續被殺,來俊臣聞訊欣喜若狂,再次搖撼鐵窗,發出了比上次更為淒厲的呼喊——我要告密! 這回來俊臣終於得償所願,被送到神都面見太后。伶牙俐齒的來俊臣從容奏言,說早在幾年前便已察覺李續有謀反企圖,卻因此遭到李續居心險惡的報復,險些命喪黃泉,如此遭遇,實屬人間奇冤;所幸今日蒼天開眼,終於讓他見到了傳說中英明神武的皇太后,才得以一吐冤情,一表忠心,他這輩子也算死而無憾了云云。 那天武后一直注視著來俊臣,不僅驚訝於他的容貌之美,也折服於他雄辯滔滔的口才,更被他的一腔忠心所打動。於是來俊臣話音剛落,武后便毫不遲疑地赦免了他過去的罪行,並即刻提拔他為侍御史。 來俊臣就此奇蹟般地鹹魚翻身,從階下之囚一躍而成朝廷命官,開始了他青史留名的酷吏生涯。經過數年的努力奮鬥,來俊臣不僅為武后剷除了大量異己,“前後坐族千餘家”(《舊唐書·酷吏列傳》),而且從實踐上升到理論,會同其黨羽精心創作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部系統闡述冤獄製造過程的經典著作——《羅織經》。 在這本流傳後世的專著中,來俊臣侃侃而談,將他們認真總結的成功經驗無私地公諸於眾。限於篇幅,在此僅摘取《羅織經》中的兩則經典語錄以饗讀者: 案子如果不搞大,就無以震驚天下;牽連的人如果不夠多,功勞就難以彰顯。辦案的目的是既要保證自身安全,又要向上邀功請賞,若案子存在冤情,那也是在所難免。 君主若不算計臣下,便難以統馭治理;臣下若不揣摩上意,便難以加官晉爵。臣子若不算計同僚,對手不可能出局;官場上沒有永遠的朋友,禍患只存於朝夕。形勢如此,聰明人不可有片刻懈怠! 這就是來俊臣面對天下後世的真情告白。 不避諱,不掩飾,我是流氓我怕誰! 寧為敢做敢說的真小人,不當言行相悖的偽君子! 我們大可以從道德上鄙視他,但我們卻不得不佩服其論述之透徹與精闢。從這種意義上說,來俊臣的《羅織經》,堪與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東西相映,亦足以和李宗吾的古今同輝。 在《羅織經》中,來俊臣及其黨羽不僅詳細說明了製造冤獄的流程、步驟和要點,而且幾乎把刑訊逼供昇華成了一種藝術,將人性中最殘忍且最富有創意的一面淋漓盡致地展現在世人面前。其中,光是各種酷刑的名目就足以令人嘆為觀止,如將木板綁在人犯的雙手雙腳上,然後用力扭絞,名為“鳳凰展翅”;將人犯腰部綁住,然後向前猛拉頸上的枷鎖,名為“驢駒拔撅”;命人犯跪地捧枷,然後把磚頭堆積在枷上,名為“仙人獻果”;將人犯綁在柱子上,用繩子拴住枷尾往後猛拽,名為“玉女登梯”。此外,書中還詳細記載了十種不同款式的刑具及其應用在犯人身上後產生的效果:一曰“定百脈”——全身麻痺;二曰“喘不得”——近乎窒息;三曰“突地吼”——嗷嗷亂叫;四曰“著即承”——馬上招供;五曰“失魂膽”——魂飛魄散;六曰“實同反”——供認同謀;七曰“反是實”——胡亂承認自己謀反;八曰“死豬愁”——就算是死豬也會犯愁;九曰“求即死”——但求速死;十曰“求破家”——趕緊把我們一家老小全殺了吧,也好過戴這玩意兒啊! 在來俊臣等酷吏所創造的這種登峰造極的暴力美學面前,骨頭再硬的人犯都會渾身酥軟,變成任人擺佈的可憐蟲。來俊臣等人每次要逼供時,往往在大刑未動之前先展覽他們發明的各種刑具,並繪聲繪色地描述各自的功能,結果還沒等他們把話說完,人犯早已嚇得屁滾尿流,“皆戰栗流汗,望風自誣”。而武后對來俊臣等人的辦案效率也非常滿意,對他們的赤膽忠心更是讚賞有加,因而越發寵信他們,並且賦予了他們越來越大的權力。是故,“中外畏此數人,甚於虎狼!”(卷二○三) 來俊臣等人就這樣聯手締造了一個恐怖而輝煌的酷吏時代。 在一場比一場更為暴烈的血雨腥風中,大唐的江山社稷正在無聲地傾圮,一個亙古未有的女皇時代已經呼之欲出。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年代,這是愚蠢的年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無所不有,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在直登天堂,人們正在直下地獄……(狄更斯) 而金鑾殿上的武后則始終面帶微笑地看著這一切。 她必須放手讓酷吏製造一個人人自危的恐怖世界,她才能讓自己擁有一個為所欲為的自由王國。 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上,強權就是公理,暴力即為正義。 這就是武周革命前夕,這個即將橫空出世的一代女皇惟一信奉的人間真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