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說春秋之七·孔子世家

第43章 第二八二章《胡亂論語》

孔子的一生,所提倡的可以歸結為三個字:仁、德、義。 什麼是仁?歸結起來其實就是八個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什麼是德?歸結起來其實也是八個字:欲人為者,以身作則。 什麼是義?歸結起來其實也是八個字:我有餘力,可以助人。 孔子門下,所謂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最終可以歸結為三傑:子夏、子貢、冉有。 學術和教育第一人:子夏 從商第一人:子貢 從政第一人:冉有 三傑對於孔子本人以及孔子學說的宣揚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孔子的學生中,最愛孔子的是子路、子貢和冉有,對孔子幫助最大的也是這三個人。不過,性格不同,他們愛老師和幫老師的方式也不同。 子路如何愛老師幫老師已經講得太多,不再贅述了。子貢也講得很多了,也不再贅述。這裡,單獨說說冉有。

冉有的能力強地位高,能夠幫助老師的機會比較多。跟隨孔子期間,冉有當孔子的管家,多數情況下老師出行都是他駕車;後來冉有做了季孫家的管家,幫助老師回到魯國,又幫助老師獲得季孫家的補貼,而師兄弟們的前程也多數靠冉有提攜。 但是,冉有與子貢不一樣,子貢愛老師幫老師非常有技巧,既幫助了老師,又照顧了老師的面子,可是說件件事情都抓在老師的癢癢肉上,所以孔子非常喜愛他。而冉有就比較武斷,不講究技巧,只要他認為對老師好的事情,他就去做,忽略了老師的感受。結果,好人好事做了一大堆,往往老師一點也不感激,有的時候還要生氣。當然,孔子心裡也明白冉有對自己是真好。 在給公西華補貼的事情上,冉有就做了好事受批評,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 《禮記》中就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情。

衛國人伯高是孔子的朋友,伯高死後,他的家人去向孔子報喪。 “我該去哪裡哭他呢?”孔子有點犯難,他很講究這類問題。 “本家兄弟死了,我到宗廟去哭他;父親的朋友死了,我到廟門外去哭他;老師死了,我在內寢裡哭他;朋友死了,我在寢門外哭他;一般認識的人死了,我到野外去哭他。以我跟伯高的關係,在野外哭他就顯得太疏遠,在內寢哭他又顯得太重。怎麼辦呢?我是通過子貢認識他的,我就到子貢家去哭他吧。” 整來整去,老頭把事情整到了子貢家裡。 哭完之後,孔子派子張到伯高家去弔唁,結果在路上遇上了冉有。 “老弟,別去了,我前兩天恰好在衛國,於是準備了一束帛、四匹馬,以老師的名義去弔唁過了。”冉有讓子張回去,他已經主動幫老師弔唁過了,並且禮送得很重,很有面子。

這件事情,孔子應該很高興甚至很感動吧?應該會表揚冉有吧? “嘿,冉有這件事情辦得不地道啊,這樣做不是讓我失禮於伯高嗎?”孔子不僅不高興,反而責怪冉有貓捉耗子多管閒事。 任何思想都有來源,都不可能是平白無故在大腦中浮現。孔子的思想也是一樣,來自他的生活環境。 人世間的真理一定是這樣的:缺什麼就追求什麼,懂什麼就鼓吹什麼。 孔子也不例外。 孔子出身低微,同時卻有著貴族的血統。從小他沒有地位,忍受貧窮。所以,他對名利的追求順理成章。對於地位,對於富貴,他心嚮往之。 孔子從小跟隨親戚鄰居從事喪葬祭祀,正是因為如此,他對周禮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特別是喪葬之禮,進而是對周禮的全部。因此,孔子在自己的努力之下成了周禮專家。在禮崩樂壞的春秋末期,他發現自己在周禮上的造詣竟然出類拔萃。需要特別提出的是,孔子提倡孝道,是他重視祭祀和喪葬之禮的必然和必要結果。

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孔子決定運用周禮或者說通過鼓吹周禮來實現自己追求名利的目標。 然而,鼓吹周禮最終也並沒有為孔子帶來富貴,只為他帶來了有限的地位。為什麼會這樣呢? 很簡單,因為禮崩樂壞有禮崩樂壞的理由。就像二十幾年前算盤,被淘汰自然有被淘汰的理由,並不能因為那是中國傳統文化就無條件地存在下去。 所有國家中,魯國是最遵守周禮的,結果怎麼樣呢?結果魯國越來越弱。說明什麼?說明周禮已經不適合於這個時代了。即便是魯國,對於周禮也越來越不尊重了。 以一個在魯國都過時的東西去遊說更加強大和先進的國家,怎麼行得通呢? 那麼,在政治主張處處碰壁之後,孔子還有什麼辦法來求得富貴呢?經商。 孔子為什麼不經商?

首先,孔子缺乏經商的天分。 其次,孔子的處境決定了他很難去經商。魯國是個農耕國家,歷來輕視商業,孔子畢竟做過大夫,去經商就等於放棄了自己的社會地位。從另一個角度說,孔子教育弟子們不要去經商,如果自己反而去經商,就等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這樣,孔子實際上就陷入一種尷尬境況。憑藉自己的政治主張得不到富貴,可是放棄自己的政治主張同樣得不到富貴。於是,不如堅持。 所以孔子說得很明白:我想富貴啊,要是給人家趕車也能富貴的話,我也願意。可是,如果沒有什麼辦法能得到富貴,我還是從事我喜愛的事業吧。 按。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在得不到富貴之後,孔子自我安慰,說是如果通過不道義的方法得到富貴,對於自己來說就是浮雲,根本不去想。

按。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從理想和追求來說,孔子的一生是很失敗的。 從另一個角度來證明這種失敗,那就是通過孔子弟子們的發展。最堅信孔子學說的顏回和原憲都混得很悲慘很窮困潦倒,而背離了孔子學說的冉有和子貢都混得很滋潤很有成就。 按。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不同階段,不同的年齡和不同的際遇,每個人的思想都是在變化中的,而絕不是一成不變的。 孔子也是這樣。 所以,我們可以說孔子是儒家的聖人。但是,我們不能說孔子就是儒家,因為他也是法家和道家。後世所強調和放大的孔子的思想,實際上多數是他早期的思想。

早期,孔子篤信周禮,崇拜周公,這時候他的思想是純正的儒家思想。所以,到了齊國他拿君君臣臣來說話。 但是,在齊國他感受到了另外一種文化,他一定思考過為什麼齊國會比魯國強大,所以他對於不遵守周禮的管仲有了新的認識,對不肯為國君獻出生命的晏子有了新的看法。 回到魯國之後,孔子的思想已經由儒家向法家轉化。實際上,周禮本身就是禮法,就有法的元素。 在從魯國前往衛國之後,衛國文化對他又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到周遊列國碰壁之後,孔子實際上已經經過了多次的反思,他很少再提周禮,相反,他懂得了變通,明白自己是不可為而為之,對管仲則更加敬佩,而管仲是法家。 回到魯國,孔子已經從儒家成為法家,一個故事可以印證這一點。

按照魯國的法律,如果有人能夠從外國贖回在那裡做奴僕的魯國人,可以從政府領取獎金。有一次,子貢從外國贖人回來,卻退還了獎金。聽說這件事情之後,孔子非常失望。 “子貢錯了,聖人做事,是可以移風易俗的,是給大眾做榜樣,讓老百姓都能按照他的做法去做的。如今魯國富人少窮人多,子貢作了這樣一個榜樣,有幾個人能做到他那樣呢?從今以後,魯國人不會再去想辦法贖人了。”孔子說。這段話,貫穿了法的精神。 按《說苑》。魯國之法,魯人有贖臣妾於諸侯者,取金於府;子貢贖人於諸侯而還其金,孔子聞之曰:“賜失之矣,聖人之舉事也,可以移風易俗,而教導可施於百姓,非獨適其身之行也。今魯國富者寡而貧者眾,贖而受金則為不廉;不受則後莫复贖,自今以來,魯人不復贖矣。”

實際上,在中,孔子所崇拜的人並不多,可是他崇拜管子和子產,而這兩人是著名的法家人物。這說明什麼?說明他的思想由儒到法了。 另一個非常具有說服力的證據來自子夏。 子夏是孔子在衛國以及回到魯國期間最器重最賞識的弟子,孔子一定認為子夏是最理解自己的人,是自己學問最佳的繼承者和闡發者。所以,孔子說子夏是“起予者也”。所以,孔子把和《春秋》都傳給了子夏,對他的偏愛無以復加。 孔子去世之後,子夏受魏文侯之邀前往西河講學。子夏的學生中,有田子方、段干木等大儒,但是特別要提出的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法家李悝、商鞅都出於子夏門派。 李悝(即李克)著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法學專著《法經》,商鞅在秦國變法。

毫無疑問,子夏的法家思想來源於孔子,只不過子夏發揚光大了。 而另一位法家代表人物吳起出於曾參的門下。 孔子的晚年沈迷於,理想的破滅讓一向不談命不說神的孔子開始說命了,開始淡泊世間的得失了。這個時候,孔子儼然化身為道家了。這個時候,他才真正理解老子的思想。 按。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按。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 按。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按。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以上這些,都是典型的道家的思想。 甚至,孔子還想學習老子,逃避現實,去蠻夷國家歸於自然。 按。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一個顯而易見的線索說明了一切,什麼線索?孔子的研究路線。 最早,孔子研究周禮; 之後,研究詩經; 之後,研究春秋; 最後,研究周易。 這說明什麼?說明孔子從理想主義走向現實主義,再走向神秘主義。 儒家,是理想主義;法家,是現實主義;道家,是神秘主義。 其實,絕大多數人都走同樣的路線:從理想回到現實,從現實走向神秘。 從儒到法到道,孔子的思想在變化,所以,前後出現矛盾是必然的。 譬如孔子對於各種周禮禮儀的態度,一開始,孔子非常講究禮儀的形式,對禮儀的完備看得非常重要,這也是當初晏子對孔子最討厭的地方。直到到了衛國,孔子還是這樣,各國諸侯每月月初有一個吿朔之祭,每次要殺一隻活羊,子貢覺得很浪費,應該去掉,可是孔子反對子貢的看法,他對子貢說:“你愛的是羊,我愛的是禮。” 按。子貢欲去告朔之錢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可是後來,孔子的看法有了很多變化,對於禮儀不再那麼堅持。 回到魯國之後,有一次子游向孔子請教喪葬禮儀用具的問題。 “應該看自己的家底量力而行。”孔子說。 “老師說具體點啊。” “就算家裡有錢,也不要超過禮儀規定。如果家裡沒錢,那麼只要裝殮時衣物能夠蓋住死者就行了。喪事只要盡心盡力了,就沒有什麼好指責的了。所以辦喪事時,與其缺少哀痛之情而使用過多的禮儀,不如禮儀不完備卻充滿哀痛之情。”孔子的意思是,禮儀形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真情流露。 到了這個時候,孔子對形式上的東西就遠遠不如從前那麼看重了。 問題在於,孔子被聖人化被神化之後,他的每句話都是真理了。既然這樣,矛盾就被強行掩蓋或者忽視,很多自相矛盾的東西就被熟視無睹,進而被認為原本就是和諧的一體。 後世統治者打著儒家的旗號,實際上乾著半儒半法半道的事情,就是所謂的儒表法裡。而這樣的矛盾體之所以能夠存在,在於有了孔子這個矛盾體的存在,也就是說,不論怎樣做怎樣說,都能從孔子那裡找到依據。這樣做的前提是否定孔子本身是矛盾的,所以,宰我這樣的人是絕對不能讓他存在的,所以要編造他被殺的假歷史,提醒後人不得質疑孔子思想的自相矛盾。 正是因為這樣,中國人能夠很自然地生活在自相矛盾之中,譬如:急流勇退、急流勇進都是對的,好死不如賴活與士可殺不可辱同時運用著。堂皇的大道理和世俗的小道理之間的矛盾能夠坦然共存,永遠有道理,只要是領導,只要有權力,說什麼都是對的。我們以為這是中華語言的特點,其實不是,這是這個民族思維的問題,而這樣的思維,就來自統治者對孔子思想的“創造性”利用。 有時人們會質疑孔子思想的虛偽,其實不然,孔子是真實的,他只是被歷朝統治者們虛偽掉了。 《胡亂論語》 了解孔子,是最好的材料。不過,中沒有記錄胡亂與孔子的對話,是一大遺憾。在此,進行補充,補充部分稱為《胡亂論語》 孔子說:“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 胡亂問:“既然這樣,為什麼國君這麼喜歡養女人和小人?” 孔子說:“亂啊,告訴你,因為國君是公款消費啊。” 胡亂問:“夫子常讚揚伯夷叔齊不食週粟,那夫子怎麼吃了這麼多家的粟?從前幫著國君滅三桓,現在吃著三桓的粟,怎麼不說滅三桓了?” 孔子說:“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 胡亂問:“後世程頤說'餓死事小,失節事大',老師怎樣看?” 孔子說:“我猜他想說的應該是'餓死別人事小'。” 孔子說:“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 胡亂說:“老師,既然魯國比齊國好,為什麼全世界人都想去齊國,沒人想來魯國呢?” 孔子說:“亂啊,你不是來了嗎?” 胡亂說:“老師,我們那個年代講究做好人好事。譬如,坐火車的時候幫乘務員拖地。” 孔子說:“那,乘務員幹什麼?” 胡亂說:“乘務員幫帶小孩的媽媽餵奶。” 孔子說:“那帶小孩的媽媽幹什麼?” 胡亂說:“帶小孩的媽媽幫司機開火車。” 孔子說:“那司機幹什麼?” 胡亂說:“司機?是啊,司機幹什麼?” 孔子說:“亂啊,真亂。其實,自己干好自己的本職就行了,大同世界也不過如此。當乘客的不像乘客,當乘務員的不像乘務員,有什麼好提倡的呢?” 胡亂整日悶悶不樂,夫子不以為怪,蓋因大家都是悶悶不樂。一日,胡亂同子路來,孔子問什麼事,胡亂不敢言,子路說:“胡亂這些天很鬱悶,因為他有問題但是不敢問。”孔子說:“為什麼不敢問?什麼問題都可以問啊。”子路說:“所以他找我幫忙,讓我來問。是這樣的,他想知道大便的禮是什麼,先放屁還是先撒尿,還是屎尿屁泥沙俱下。”孔子皺眉頭,說:“這樣的事情屬於私事,講什麼禮?禮都是在人前的。”胡亂說:“老師說要人前人後一個樣啊。何況,有的時候大家同去大便,怎麼能說不是在人前呢?”孔子:“總歸還是自己掌握吧,怎樣方便怎樣。”胡亂說:“那麼,大便時狂呼亂叫,念念有詞,合於禮嗎?”孔子:“胡亂,真有此事?”胡亂說:“大便,人生大事也。若是憋了一個時辰,突然噴薄而出,一瀉千里,豈不快哉?既然快哉,為何不能叫出來?”孔子說:“胡言亂語啊,大便本是私事,私下里進行就好,大喊大叫就不合乎禮了。”胡亂說:“那麼大便的禮就是悶聲大便,是麼?”孔子喟然嘆道:“你要這樣認為,就算是吧。” 一日,孔子與胡亂聊天。胡亂問:“老師,管仲三次打仗三次逃跑,因為怕自己死了老母無人奉養;孟公綽三次打仗三次逃跑,也是怕自己死了母親無人奉養。我想問問,到底是行孝重要,還是忠君為國重要?” 孔子說:“亂啊,這個問題很好啊。奉養父母,是為人的根本;忠君為國,是為臣的根本。如果不能忠君衛國,至少還能做一個人;如果不能奉養父母,連做人的資格都沒有了。你說說,哪一個重要?” 胡亂說:“老師,我明白了。” 一日,胡亂和孔子講起《春秋》,說到董狐直筆,孔子為趙盾鳴冤一段,胡亂說:“老師,趙盾先後殺了三個國君的兒子,殺了六個卿趕走了三個卿,又把霸權拱手讓給了楚國,老師怎麼說他是良臣?” 孔子無言以對,過了一陣,小聲說:“亂啊,君子識時務者為俊傑啊。當今天下,晉國最強,而趙家執掌晉國國政,得罪趙家就跟在魯國得菲季孫家一樣,何必呢,何必呢?不要因為寫本書給自己帶來麻煩啊。” 胡亂感慨:“以老師這樣正直的人在世俗面前有時也不得不低頭,歷史真是用刀槍寫成的。” 孔子說:“慚愧啊,我不如董狐遠矣。” 胡亂說:“老師也是不得已,不過春秋筆法,把事情真相都寫得很清楚了,後人自會領會,重新作出結論。” 孔子說:“那就好了,但願後人能夠領會。” 胡亂說:“老師不知道,後世的史書,乾脆就是瞎編亂造,黑白顛倒,完全沒有廉恥,不像老師這樣,事實保留,就算有違心的話,也不過是九牛一毛。” 孔子釋然。 孔子死後,胡亂痛哭:“老師啊,您死之後,誰還會聽我的胡言亂語啊?”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