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那時漢朝3 漢武雄風·逐鹿四方

第44章 六、董仲舒的劫

汲黯躲過公孫弘一劫,但是下面這個書生就不一定了。 這個人,就是久違的董仲舒。 董仲舒怎麼惹上了公孫弘,這事說來話長。董仲舒不但惹上了公孫弘,甚至也跟公孫弘的死敵主父偃纏上了。這三個人互相掐架,不分你我,在我看來,問題就出現在他們的行業競爭上。 董仲舒是怎麼發家的?治《春秋》;主父偃是怎麼發蹟的?亦是治《春秋》;那麼公孫弘呢?也是治《春秋》。那麼,此三者,誰的專業更厲害呢?當然首屬董仲舒。 董仲舒三年苦練,寫出了蓋世絕學《春秋繁露》。用現在的話來說,這是博士專著。主父偃和公孫弘,不見有專著,都是論文,其體系零散,不成體格。唯獨這個董仲舒,彷彿練成了降龍十八掌,自成一派,天下無敵。 但是,任何武功都是有漏洞的。就是這個《春秋繁露》,讓董仲舒差點死在了主父偃的手上。

事情是這樣的:董仲舒治《春秋》時,將它與陰陽家學說結成一體,發明了一個陰陽預測學。董仲舒認為,天地一切災異,都可以在《春秋》裡找到根據。於是,董仲舒在地方上當諸侯國相時,實施這套理論,得心應手,從來沒被懷疑過。 董仲舒沒有被懷疑,那是因為在小地方乾活,人們見識短。如果真到長安城這種大地方,就有可能露餡了。果然,還真出問題了。 有一年,遼東高廟及長陵高園的大殿發生火災,董仲舒聽說後,又手癢翻《春秋》找陰陽論據。結果,寫了一通草稿,還沒交上去,主父偃就上門來偷了。 主父偃私下拜見董仲舒,沒想到董仲舒就將沒發表的論文,交給主父偃過目。主父偃看了後,心裡就笑了。他知道,現在是扳倒這個經學泰斗的時候了。

於是,主父偃偷走了董仲舒的草稿,交給了劉徹。劉徹一看,又召來一個人來看。 這個人,就是董仲舒的得意弟子呂步舒。 劉徹問呂步舒,你覺得這篇論文寫得怎麼樣? 呂步舒根本不知道這文章是師傅寫的,脫口而出,吐出了一句話:這是什麼狗屁文章,簡直是胡扯。 主父偃笑了。對,就是胡扯,天有不測之風雲,怎麼能跟《春秋》胡扯到一塊呢? 劉徹一听就怒了。傳說中的經學大師,竟然是個胡扯大師。於是,劉徹下詔,替我將董仲舒擒來,斬了。 但是董仲舒沒有被斬,劉徹又將他赦免了。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從此,天要打雷,地要大旱,隨它去吧。董仲舒再也不敢說《春秋》可以預測災異了。 主父偃沒搞定董仲舒,他很意外。但是他被公孫弘搞定了,更屬意外。董仲舒也覺得意外。仨死了一,還有倆。剩下的二人,開始撕鬥了。

公孫弘之所以要跟董仲舒掐架,責任不在公孫弘本身,而應該歸咎於老董。老董的學術水平,公孫弘是自知的。與之爭鋒,必恥無疑。問題是,董仲舒卻坐不住,竟然主動找公孫弘掐架來了。 董仲舒認為,公孫弘的學術水平,遠不如他。憑什麼,他就飛升直上,位至公卿;而自己奮鬥多年,仍然還在諸侯國奔走無門? 董仲舒背地裡常罵公孫弘無學術,做人還特無恥。罵著罵著,罵人的話就傳到了公孫弘耳裡。有人告訴公孫弘,老董罵你溜鬚拍馬,不學無術,你看怎麼辦? 公孫弘眉頭一皺,心裡一抽。剛剛差點被主父偃整得快死,你老董現在閒不住了?想跟我掐架,那就來吧。 公孫弘想殺董仲舒,還是老辦法,借刀殺人。儘管這招對付汲黯失靈,但是此招用起來省事省心,所以值得再用。

要藉刀,當然得借狠刀。他替老董選了一把惡刀。歷史經驗證明,此刀凡是出手,沒有一個逃過劫難的。 這把刀,即是膠西王劉端。 算起來,景帝劉啟真沒有白生這些兒子。在他十三個兒子當中,風格各異,心狠手辣之徒,實也不少。之前有個趙王劉彭祖,那就不用說了。凡是派與他處的中央大員,沒有一個不是栽在他手裡的。如果不是他反告主父偃,公孫弘最後那一招嘴掌功夫,根本就搞不死主父偃。 這個劉端,與劉彭祖比,不分上下。如果與董仲舒侍候過的江都易王劉非比,那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劉彭祖之陰暗,是因為他專好此術。劉端之陰險,似乎與心理變態有關。劉端心理之所以不正常,是他有一個很讓男人見不得人的身體毛病——陽萎。

據班固先生報導,只要劉端一近女色,往往都要病數月不起。身為諸侯王,美女千千萬,眼睜睜看著她們如花似玉,口渴嘴饞,卻碰不得,這種感覺,我想劉端肯定是連死的心都有了。 劉端對后宮美女具有所有權、使用權,卻沒辦法履行開發權。眼看一片美女荒蕪,只要是男人都要心痛。不知為何,竟然有一個不怕死的男人,自告奮勇替劉端開發后宮殖民地來了。 這個男人,是劉端寵幸的一個郎官。此郎官只會犯事,卻不會替自己擦屁股。跟宮女淫亂了還罷,竟然還生兒育女,儼然當后宮是自己家了。 這就實在不像話了。這不僅蔑視人家劉端性無能,還視人家於眼中無物了。於是,劉端立馬開刀,將此位作淫的郎官及孩子,以及孩子他媽全殺了。 人一變態,在沒有藥可治的情況下,只有變態到底。從此,劉端走向一條變態殺人的不歸路。凡是看不順眼的,全當獸物殺了。於是,名聲越來越壞,壞到中央無人不知。

那時,漢朝三公九卿聽劉氏有此變態男,多次給劉徹上書,請以家法斬之。劉徹念他同根生,沒有批准。但是,有關部門又向劉徹請奏,既然不想誅殺劉端,至少也得懲罰一下吧。不然,一味慫恿劉端下去,天知道有朝一天會鬧出多大的事來。 劉徹想想也是,於是就削去了膠西王大半國土,以示懲處。 削了膠西國後,劉徹感覺良好。劉端的心卻像被割了大半,一下子就不爽了。既然天下都以他為另類,那就另類到底吧。劉端繼續墮落,以抗拒這個墮落的命運。 接下來,劉端竟然墮落到讓人不可思議的地步:糧食爛掉,他不管;倉庫倒塌,他不理。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命令王國官吏,從此不准再向農民兄弟收租了。更更不可思議的還有,將諸侯國的警衛通通撤掉,將所有宮門都堵死,只留一小門,以方便他化裝布衣,到處溜達。

劉端之所謂溜達,不僅僅限於凡夫市井、田野山川,甚至遠竄到其他諸侯國里。漢朝有規定,諸侯王必須待在自己的地盤上,不能越到別人國家。如果有此愛好,都被當成一種不祥之徵兆。 劉徹眼看劉端墮落,難道真的不管不問嗎?事實上,他派人去管了。可是派出去的國相根本就管不住。那麼,這些國相去哪裡了呢? 讓劉端來告訴你,這些國相不被他殺了,就是被他傷著抬走了。 劉端是怎麼整這些中央特派員的,說出來讓趙王劉彭祖聽了,都要汗顏三分。劉端殺相的辦法,具體如下:凡是公正奉法的,就惡人先告狀,編輯罪行,請治之;如果實在找不到罪證的,乾脆來狠的,毒藥侍候。 只此兩招,漢朝派來的國相,沒有一個是有好日子過的。 公孫弘就是衝著劉端之整人特長,決定借劉端殺董仲舒。於是,他請奏劉徹,說:陛下您那個膠西王兄,一向驕橫無理,必須派個人去管管他了。舉目中央,唯有一人能擔此大任。此人,謂之董仲舒是也。

劉徹似乎也公孫弘說得很是在理。之前,劉徹調董仲舒去管江都易王劉非。大家都以為,老董那次肯定是有去無回。老董不知用了何手段,竟然調教得劉非聽話得很。既然老董都能搞定江都易王劉非,劉端也不在其話下吧?劉徹決定拜老董為膠西王國相。 消息傳說,公孫弘終於放口,大笑三百聲。 但是,公孫弘笑得太早了。 的確像公孫弘所料的,老董接到皇帝劉徹的命令後,就愁坏了身體。但是思前想後,除了去上班,沒有更好的選擇。於是,老董帶著一種視死如歸的心情,前往膠西國。 但是,你猜劉端怎麼待老董的?當他聞知老董遠來就職,他竟然一反另類之打扮,打著歡迎光臨之類的標語,人模狗樣地出門迎接老董。 意外,實在意外。 狗不是改不了吃屎嗎?怎麼這一回……老董不敢深想,更不願往下想。他高興得眼淚跟著鬍鬚,都要飛起來了。

事實上,劉端這不是擺陷阱,也不是設圈套,更不是作秀。他是真的老老實實地,將董仲舒當作一個神仙來供奉。 劉端對老董之所以如此虔誠,歸根到底只有一個: 董仲舒名氣太大了。 人怕出名,豬怕壯。此話應該分為兩半來看,後句基本正確,前句基本不完全對。君不見,21世紀之今天,人為出名,罵盡天下可罵之人,哭盡天下可掉之眼淚,脫盡身上一切可脫之遮醜布。為的是啥,就是為了出名。出名了好辦,利隨名來,狗仔隊跟著你跑,全世界的眼珠也跟著你轉。然後,當大家都審美疲勞的時候,這時候你已經賺得肚飽屁圓,大可退場享清福去了。 當然,不是所有的名人,都能讓劉端崇拜。一個以整二千石高官為樂的人,名人算個啥呢。事實上,劉端善待董仲舒,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數盡天下利祿之徒,唯有老董算得上一個真正的大儒。

何謂大儒?用北宋大儒張橫渠的一句話可以見之: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對大儒的敬畏,劉端被老董征服了。但是,老董和劉端相處共事了一段時間,他發現,劉端不過是暫時籠住獸心的惡狗。他保不准哪天此狗又要發病,六親不認,逢人亂咬。 老董的擔心,不是沒有理由的。所謂大儒,也是個凡人。如此與劉端長久相處,如果大儒之神秘感被打破,有朝一日劉端審美疲勞,誰能保證劉端不對他痛下殺手呢? 那怎麼辦?難道就這樣眼睜睜地等著定時炸彈,將自己炸得粉身碎骨嗎? 不久,董仲舒找到了一個激流勇退的辦法:以病辭官。 老董報告打上去後,不久,劉徹也批准了。 我認為,這是老董人生當中,做得最漂亮的一招。因為,經歷諸多政治鬥爭,他終於懂得了兩個字:放下。 憶往昔,賈誼名聲在外,深得皇帝恩寵,卻被競爭對手排斥,難容於長安。於是只得奔於長沙,作辭賦感言傷身。後來,與帝席前座,論鬼神,說命運。本以為陰霾散盡,可以重見日月。沒想到鄧通在其背後參一本,又不得不貶出長安,照顧梁懷王劉揖。 更沒想到,劉揖墜馬而死,賈誼愧疚自責,從此抑鬱而死。 過來人都說,伴君如伴虎。諸侯王不是虎,也算是條惡狗或者白眼狼,與此禽獸相伴長久,也不是明哲保身之計。既然惹不起,總躲得起吧。 想躲,就必須懂得放下。放下仕途,另擇出路。如果,只是如果,當初賈誼放下官場,專心著書,他能抑鬱而死嗎? 人生在世,猶如動物種種。鳥飛於天上,魚游於水里,獸行於大地,每種人,都有其所特長,其所愛好,其所天生之習氣。 老董不是政治動物,他只屬於學術。所以他只能選擇學術,放下官場負累。事實也充分證明,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也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董仲舒退出官場的選擇,超出了公孫弘的政治猜想。公孫弘也沒想到,他沒將同行逼死,反將老董逼上了一條更輝煌的學術之路。 所謂無官一身輕。老董辭官歸隱,從此了卻官場中事,再不過問政治。然而,老董不過問政治,政治卻過問他來了。 那時,中央一有大事,總要派個人去老董家裡問問。在諸多中央官員中,要數張湯最喜歡不辭辛苦地跑老董家裡。 在政治上,張湯和公孫弘是一伙的。但是對老董之態度,卻是截然相反的。公孫弘想將老董往死裡整,張湯卻喜歡將老董往上捧。 張湯之所以喜歡老董,那是因為,他是老董的一名粉絲。換而言之,老董是張湯真心崇拜的學術偶像。 被政治過問,不全是壞事。董仲舒潛心研究,推出一系列的思想,基本上都被國家領導採納。更可怕的是,老董這些學術思想,不僅養活了後世諸多大儒,而且深刻地影響到千年以後的中國。 為了加深對董仲舒學術思想的了解,我陳列其中主要兩條: 第一條是,推崇儒家,抑黜百家; 第二條是,立學校之官,在各州郡推賢才,舉孝廉。 第二條基本上被認可。然而第一條,老董卻被罵了千年不止。已故大師柏楊認為,中國思想,在漢朝之前都是活潑靈動的。但是,自從老董推行抑百家之政策,於是中國文化從此就被醬死,一年又一年,就成了傳說中的醬缸文化。甚至還有的說,老董罷黜百家,使知識分子思想越來越僵死。 對以上批評,我持保留意見。梁啟超說,研究歷史人物,不可能跳出人物所處時代。所有的英雄鉅子,都不過是時代的驕子。歷史偉大人物,從來都是時勢造英雄,而少造時勢之英雄。 說到底,董仲舒之思想,不過時代之產物。他不過是漢朝的一個孩子,漢朝需要他來壯大國家靈魂和精神支柱。 事實上,他做到了。 僅此,老董當可無愧于世。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