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那時漢朝3 漢武雄風·逐鹿四方

第42章 四、假打和打假

公孫弘搞死主父偃後,心裡有如卸了一塊石,總算為齊人做了件好事。事實上,公孫弘貌似替別人做好事,實則為自己搬了一塊擋路石。因為,只要有主父偃壓在他頭上,就別想他有出頭的一天。 官場風水輪流轉,既然主父偃都死了,該是他出頭的時候了。 萬事開頭難,待君從頭躍。公孫弘總結經驗發現,過去沒有深得劉徹喜歡,主要是他辦事太傻,說話不滑。 現在終於明白了,要想贏得皇帝的回頭率,要想在人才濟濟的漢朝出人頭地,實事是要做的,馬屁也是要拍的,政治秀是必須裝的。 於是,公孫弘開始包裝自己。首先,他總是將自己打扮得很大氣。這個大氣,不是穿個寬袍就能裝得出來,關鍵是肚子裡必須有墨水。沒有乾貨,徒有外表,那是要被人家笑話的。

公孫弘在書堆裡狂啃了好幾十年,學過法律,又學了經學,可算是雙學士學位。再加上年紀滄桑,搞點奇聞怪談來武裝肚皮,也是沒問題的。於是,公孫弘跟人說話,一出口就是發別人聽所未聽的話,引起別人一陣好奇。這僅僅是第一招,更猛的還在後頭。 第二招,裝孝順,裝節斂。公孫弘的後母死了,公開守孝三年。同時,到處宣揚其節斂,說自己不食重肉,睡覺蓋布被,歡迎檢舉,如假包換。 第三招,改變過去活人做傻事,說死話的風格。公孫弘發明了一個花招,每次上朝,總是準備多種提案。這就好像今天的房地產公司銷售員一樣,向顧客推銷多種樓型,多種價格的樓盤,不替顧客拿主意,一切由顧客自己掌分寸,自做選擇。 這是一計妙招。因此,公孫弘避免了和皇帝劉徹正面交鋒。就算皇帝一個都看不中的提案或者意見,他也絕不多一句據理力爭的話,顧客至上,一切以皇帝愉快為主。

這麼幾招合計一弄,劉徹經過長期觀察,發現公孫弘的確比以前進步多了。首先,這個下屬很厚道,口才不錯;其次,一專多能,法律儒學,一概都懂;再次,說話圓滑,極會拍馬。這麼一個有品人物,不培養一下,的確可惜。 於是,劉徹將公孫弘提拔為長安市市長(左內史)。 公孫弘還有一招沒有透露。每次上朝之前,公孫弘都要找同事,先將議事說好,進行分工,互相搭配。漢朝最大病號汲黯,曾經就是公孫弘的合作夥伴。你一唱,我一和,搭配和諧。有時彼此高興,皇帝也高興。 但是,讓汲黯極為鬱悶的是,公孫弘升官後,作風一改往前。比如,大家合計要整皇帝,可是一到開會現場時,公孫弘違背事前所約,不顧兄弟,一切順著皇帝旨意說去。

惹了誰,估計只有吃啞巴虧。讓汲黯吃虧,當然可以,但必須付出代價。於是,汲黯當著劉徹的面大罵公孫弘,抖出私情。 汲黯詰問公孫弘:你這個狡詐的傢伙,本來咱們事先說得好好的奏議,為什麼總是臨時違約?末了,汲黯還加上一句:你一味逢迎皇帝,就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甚至可以說是,不忠! 劉徹聽得一愣,當場責問公孫弘,你心裡到底是不是心懷不忠之詭計? 公孫弘不慌不張,從容作答道:知我者也,謂我忠;不知我者也,謂我賊。 劉徹一聽,很有道理。從此每當有人向他告公孫弘的狀,一概不理。於是,公孫弘從此有如春風搖樹,一路直上。 公元前126年,劉徹免去張歐御史大夫職位,讓老傢伙公孫弘接位。 公孫弘扶搖直上,這不是汲黯要的結果。但畢竟是個事實。公孫弘升官後,開始琢磨著整事了。於是不久,他上書強烈建議劉徹撤掉西南夷、蒼海郡、及朔方郡。

虧唐蒙在西南披星戴月,又披荊斬棘地奮鬥,要打通整個西南夷。錢也嘩啦嘩啦地流出去了,公孫弘竟然說要廢郡,腦袋瓜到底想的什麼? 蒼海郡設立,是兩年前,也就是公元前128年的事了。情況是這樣的,東夷朝鮮部落酋長南閭,率二十八萬人向漢朝投降。 當時,漢朝政府願意接受投降。劉徹知道,朝鮮人之所以投降,完全是衝著漢朝的安居工程而來的。於是,漢朝只好花錢開路,打通朝鮮的大道。這一整,最受苦的是燕趙人民。於是,他們像當年西南夷人一樣,紛紛騷動。 朔方郡的事就不用多說了。這是主父偃的政績,人都死了,憑什麼還要讓它陰魂不散呢。 當然,公孫弘也不全是衝著主父偃而來的。這個老傢伙算了一本賬,西南夷、蒼海郡、朔方群等三個巨大政績工程,將漢朝國庫的錢完花光了,而且各地的人民情緒很不穩,國內形勢不容樂觀啊。

國內都搞不定,還要跟匈奴對著打,不亞於多線作戰,國家有那麼大的財力嗎? 公孫弘的奏送上去,劉徹看了,但什麼都沒有說。 從理論上講,公孫弘書奏,並非無懈可擊。開拓疆土,保家衛國,那不僅是劉徹的夢想。劉徹相信,那也是漢朝人的國家夢想。為夢想燒錢,理直氣壯,有何不妥? 不過,御史大夫有異議,那就廷議吧。所謂廷議,就是開會辯論。要搞定公孫弘,非得派一個辯論高手出馬。劉徹腦光一現,馬上想到了一個人。 這個人,就是朱買臣。 朱買臣,字翁子,吳國人。家貧,好讀書,沒有別的特長,向來以砍柴賣柴為生。因為窮,妻子要跟他離婚。離婚前,朱買臣挽留妻子,說他五十歲就可發達,現在都四十多了,多忍幾年革命就可以成功了。妻子一聽,狂笑三百六十度。

一個砍柴為生的臭老九,不餓死就算了,還會有啥出息。於是,執意離婚。 離婚之後,妻子嫁人,朱買臣更窮了。有一次,朱買臣在路上餓得沒力走路,妻子和現任老公見他可憐,送他一頓飯吃。這頓飯,朱買臣記在了心裡。 將朱買臣拯救出水深火熱的生活中的人,是他的老鄉嚴助。朱買臣千辛萬苦到了長安,靠別人讚助吃飯,眼看撐不了幾天了,嚴助就出現了。於是,嚴助向劉徹推薦。劉徹召來面試,發現朱買臣一肚子墨子,不但能說《春秋》,還能說楚辭。於是,就拜為中大夫。 劉徹為什麼要派朱買臣跟公孫弘辯論?事實上,朱買臣和公孫弘,代表了漢朝兩套班子。這兩套班子,前者屬內朝,後者屬外朝。 所謂內朝,是劉徹發明出來的。他之所以發明這套班子,緣於外朝丞相權力太力,不容易控制。於是,劉徹一上台,舉行兩次招賢良大會。實際上,他就是招兵買馬,建立自己的智囊集團,以此制衡外朝,平衡權力。

劉徹的內朝班子,官職不大,多數是郎中、中大夫等之類的。但是權力很大。前後屬於這個圈子裡的人,有司馬相如、東方朔、嚴助、朱買臣、吾丘壽王、主父偃等。 為什麼主父偃活的時候,諸侯都紛紛賄賂他?原因就在於,主父偃是內朝中的紅人,說話有分量,一句等一萬句。 朱買臣的政治生涯,就從和公孫弘辯論,開始登場亮相。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這場辯論會。朱買臣的立論基礎是,緊抓朔方郡的好處不放。於是,朱買臣出十策,公孫弘一策都對不上。第一回合,朱買臣贏了。 第二回合,公孫弘的觀點是,儘管立朔方郡重要,問題是西南夷和蒼海郡等,三個國家級工程同時燒錢,國家支持不住。如果從國家長遠角度考慮,應該專奉朔方郡,撤銷西南夷和蒼海郡。這樣的好處是,保持國家精力和財力,全力對付匈奴狼。

第二回合,公孫弘贏了。 兩個回合下來,公孫弘和朱買臣打了平手,劉徹無話可說了。最後,劉徹決定:繼續建設朔方郡;西南夷和蒼海郡兩個半垃子工程,暫時撤郡,停止投資。 通過所謂辯論,公孫弘的政治風格逐漸清晰。該拍的時候拍,該做事的時候做。替皇帝撓痒癢的時候,也不忘為國家做事。似乎,劉徹要的就是這種工作態度。 但是,扶搖而上的公孫弘,卻總被一條老蛇追著屁股咬。此條老蛇,就是公孫弘曾經合作過的政治伴侶,汲黯。 汲黯是個什麼樣的人,公孫弘是知道的。想當初,前丞相田蚡準備將竇嬰往死裡整的時候,除了汲黯外,基本都沒人替竇嬰說句公道話了。汲黯為什麼這麼牛,不僅僅是性格剛烈,更主要的是,他當過劉徹的啟蒙老師。

在漢朝,很多人都知道這麼一個傳說:衛青見劉徹,劉徹可以一邊蹲在廁所,一邊說話;公孫弘要見劉徹,劉徹有時可以免冠;但是,如果汲黯求見,劉徹非得整得全身一塵不染,整整齊齊的才可見面。 有一次,汲黯突然闖進劉徹住所,請奏公事。當時,劉徹沒有戴帽子,但他遠遠望見汲黯,已經來不及了。於是,只好竄入帷帳中,讓侍者代勞批示。 所以說,這種連皇帝都不敢輕易惹的貨色,公孫弘是惹不起,躲也躲不掉。他唯的一辦法就是,認了。 有一天,上朝。 汲黯突然放開利牙,當著眾人面突然咬了公孫弘一口。只見他對劉徹說道:公孫弘位在三公,奉祿甚多,然而還要回家睡覺蓋布被。他這不是明擺著蒙人嗎? 齊人多詐,欺世盜世,那是一點沒錯的。這是汲黯的邏輯。這是他第二次揭公孫弘老底了。

劉徹轉頭問公孫弘:真有這回事? 公孫弘從容作答:是有這麼回事。 劉徹看著公孫弘,半天無語…… 然而,公孫弘又答道:陛下,我身為三公,還蓋著一床布被,的確是有損漢朝公卿形象。不過,我還是謝謝汲黯先生給我提出忠告,他不愧為一個忠臣。陛下應該為有這樣的忠臣而欣慰啊。 投之匕首,報之桃李。實在太高了。 公孫弘這招避實就虛之術,搞得汲黯極不好意思。劉徹也覺得這個公孫弘,做人挺厚道。從此,劉徹越來越欣賞公孫弘。 更讓汲黯料想不到的事,還在後面。在汲黯的窮追猛打下,在劉徹的皇恩浩蕩中,公孫弘像一架戰鬥機,扶搖直上,越飛越高。不久,劉徹免去薛澤丞相位,公孫弘接班。 汲黯想攻擊公孫弘,沒想到反而成了人家炒作的工具。更讓他始料不及的是,他對那些看不順眼的,只要一掐,都不禁被炒紅起來,而且千篇一律往上升官。 第二個被汲黯掐紅起來的人,是張湯。 公孫弘早年學過法律,張湯也是學法律專業出來的,所以公孫弘對張湯較是欣賞。兩人一拍即合,意氣相投,成為了好同事。 張湯做官之道,簡直就是公孫弘的一個翻版:要想升官,首先將專業知識搞紮實。更主要的還有,一切順從皇帝的旨意辦事。見風使舵,小心謹慎,才能使得萬年船。 張湯自上次替劉徹搞掉陳阿嬌後,就被提拔為太中大夫。有領導提拔和鼓勵,張湯從此做事,更加積極。那時,他為了求發展,和一個叫趙禹的傢伙,準備修改漢朝法律。 在漢初,有四個人是漢法的奠基人。蕭何定律令,韓信定兵法,叔孫通定儀法,張蒼定章程。當年,漢高祖劉邦嫌秦法苛刻,廢除了許多沒人性的條文。事實上,蕭何定的那一套法律,還是不夠寬容。後來,曹參上台,實行懶漢政治,對蕭何定的法律,保持原地踏步,沒有梳理。以至於到了文景之治,文帝劉恆親自參與整理和完善,又廢除一些苛刑;景帝劉啟上台,又繼續改。 在劉徹登基以前,漢朝的法律,基本上是以人民滿意為主。不滿意的就改,一直改到百姓點頭稱讚為止。所以,劉啟後來拼命地改,改得人民都滿意過頭了。有的刑法簡直到了,如果不犯罪,都覺得虧的地步。 文景二帝修改法律的指導思想,是黃老思想。黃老思想,從來就是少管事的工作態度。時過境遷,劉徹已經不喜歡黃老治世之術。他認為,最理想的治國方法就是,法治和德治相聯合。也就是所謂的,外儒內法。 在劉徹看來,法家是乾實事的,儒家是用來點綴昇平,為社會樹立道德模範的。法律專家的特長就是,不是使法律書簡越來越輕,而是越來越重,條條文文必須做到執法有依。 張湯幹的就是這種細化法律的枯燥的工作。工作是辛苦了點,利潤卻是誘人的。張湯和趙禹合夥修改好漢法後,倆人同時升官。趙禹升到少府,張湯被提為廷尉。從此,張湯正式列為九卿之位。 當公孫弘和張湯不知道在哪個山旮旯裡混的時候,汲黯早就當了都尉,位於卿位。沒想到,公孫弘都七老八十了,升官就像坐直升飛機一樣,追都追不上。這是很讓汲黯納悶的原因之一。 現在好了,自己原地不動很多年了,竟然又竄上一個張湯。況且,他對張湯不是一般的不順眼,而是特別的不順眼。 汲黯的專業是黃老學術,儘管他做的工作,與法律沾邊,但從不亂整。偏偏是這個張湯,卻亂了漢朝將近百年的大法,改得苛刻深奧,亂七八糟。不爽,真的很不爽。如果文景兩帝在地下有知,肯定跳出來扒了張湯的皮。 不過沒關係,用不著麻煩文景父子了,讓我汲黯自己來吧。 又是上朝。汲黯當著劉徹面,大聲罵張湯道: 聽說你將漢法改了,你知道這個結果意味著什麼嗎?以前的法律,對於老百姓來說,還可以亂蹦活跳。你現在卻改得,讓天下人都只有掂著腳,只有抖縮的份了。 你以為讓監獄裝滿囚犯,就是好的法律嗎?你以為讓天下人都躲著法官,就是好法律嗎?本來祖宗大法好好的,你竟然為了成就自己的升官夢,將高祖定下的規矩搞得一塌糊塗。我告訴你張湯,你這個做法,於國於己,都是無益。你就等著斷子絕孫吧。 汲黯罵得痛快,張湯沒有不痛快的表情,他從容自信地對汲黯說:公如不服,可以廷辯。 辯就辯,誰怕誰。汲黯等的就是這句話。之前他想死磕公孫弘,沒想到公孫弘根本就不接招。既然張湯不怕死磕,那就奉陪到底。 但是,汲黯馬上發現,打架罵人,他根本就不是張湯的對手。 接下來,倆人果然舉行了一次辯論。汲黯的辯論風格,慷慨激昂,大道理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張湯的風格,猶如眾溪匯流,深究法理,論證嚴密。 正所謂,有理不在聲高,事實勝於雄辯。汲黯輸了。這次輸,是真輸在口才不如人。嘴巴是輸了,汲黯卻不認輸。他輕蔑地對張湯說道:咱們的事沒完,走著瞧。 張湯笑了。那就走著瞧吧,看看誰笑到最後。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